第1333章 说定
目录:农家小福女| 作者:郁雨竹| 类别:都市言情
连老爹都同意把铺子给闺女做嫁妆了,周大郎自然更没意见了,所以第二天他抱了一匹彩绢给老周头,转身就出去找媒人了。
十里八村,别说镇上,就是县里都很少有人家嫁闺女会陪送一间铺子的,所以媒婆一听周大郎的话,早食一吃完就去了大梨村找关里长。
关家也没分家,这个时代,只要不是有仇,一家子实在过不下去了,不然不会分家的。
豪富和权贵之家是弱的要依附强的,强的需要用弱的,所以不分。
而普通人家更分不起了,分家之后的劳役和赋太过沉重了。
所以劝人分家,天打雷劈。
里长家虽然是里长,但也要服劳役的,赋也不能少,所以他们家也不分,没见老周家六个儿子挤在两个院里也不分吗?
他才两个儿子,更不急了。
所以媒婆一来,关家人都在家。
快过年了,大冬日的不在家他们也没别的地方可去。一听说老周家会把县城里的铺子给周立信陪嫁,关家人的眼睛都亮起来了。
特别是大房,目光炯炯的看向关里长。
关里长就问媒婆,“不知道周家那边对聘礼有什么要求?”
媒婆就笑道:“这聘礼只要照着规矩来就行,老周家的意思,这些东西以后都是要给两个孩子过日子,只是以后大公子要去县城读书,周家的大姑娘也要去经营铺子,小夫妻两个都在县城了,总不好一个住在铺子里,一个住在学里不是?”
关里长思索着点头。
媒婆笑道:“所以老周家的意思是,你们这边要是能给孩子们在县城买个宅子就好了,这样大公子读书也有人照顾,铺子那边也不耽误。”
她意有所指的道:“里长老爷,两个孩子年纪也都不小了,这成亲以后总不能常分开,还是生了孩子后安稳些。”
关大郎夫妇觉得媒婆说得对,一起焦急的看向关里长。
关二郎媳妇却拧了一下关二郎。
关里长沉吟片刻后点头道:“这话也不错,不知道周家对这宅子有什么要求吗?”
关二郎忍不住道:“爹,这县城的宅子,就算只有一小进那也得七八十两上了吧?”
就算他们家家境不错,但娶一个媳妇也去十两上下了,再买一个宅子,那花销也太大了。
关里长自然也知道大,但老周家连铺子都肯陪嫁了,他总不能让长孙在那边丢脸。
他瞥了二儿子一眼,然后对媒婆道:“还请您帮忙问一问,周家对这宅子有什么要求。”
媒婆立即笑道:“老周家说了,只是一个住的地方,在县里就行,主要是方便两个孩子,不论大小,所以关家自己拿主意就好。”
她笑道:“我来前仔细的问过了,他们家那铺子一月的收益可不少,主要仰仗的是钱大郎媳妇的收益,陪嫁以后,这铺子还是她们母女经营,所以不用担心生意。”
别说关家二房,就是大房都忍不住想,那这铺子到底还是不是陪嫁,还给娘家人经营算怎么回事?
媒婆不急不缓的轻声道:“里长老爷见多识广,应该是知道的,这做饭馆的,主要看的就是掌勺人的手艺,听说他们家的这饭馆才在县城里开了两三年,已经比一些经年的老馆子生意还好了。”
关里长显然是知道这一点儿的,甚至还去饭馆吃过,他露出笑容道:“他们家的菜色好,亲家母的手艺的确不错。”
媒婆就笑道:“可不是吗,所以有钱大郎媳妇在,这馆子怎么也是亏不了本的,以后该周家大姑娘的收益她自己收着,可她和大公子是夫妻,一家子夫妻哪儿还分彼此?大公子在城里吃的用的,她也能帮衬一二不是?”
关家人都思索了起来。
读书是最费钱的,关里长不敢说全都一碗水端平,但三个孙子的确都在读书,只是两个小一些的孙子似乎已经展现了他们在耕种上的天赋,别说关里长,就是他们的父母也已经有些放弃,打算全力供关咏读书。
书籍、笔墨、纸张这些是最费钱的,还不算入求学的各种周边花销,如果有周立信的嫁妆做底,从旁帮衬一些,那家里会轻松许多。
这下关二郎夫妇也没意见了,虽然七八十两买个宅子的花销也挺高的。
关里长想的却更多,周家现在连铺子都能拿出来陪嫁了,看来,这次周满从京城回来果然带回来了很多东西。
不然,以周金那抠门的性子,怎么可能舍得陪嫁一间铺子?
不过,他看中的不是周满带回来的东西,他看中的是挣回这些东西的人和能力。
那周满才多大?
跟着她出去的周四郎几个才多大?
未来还长着呢,而大孙媳妇有这样的叔叔和姑姑,以后遇到难处,总会关照的。
里长嘴角忍不住翘了翘,很友好的把媒人送出去,转身就把大儿子叫来,道:“你明日进一趟城里,去找牙人看一看房子,不用买太大,就买个一进带个小院儿的,最后里面有井,以后他们小夫妻两个也就不用买水了。”
又道:“选个离县学不远的,这样阿咏去上学也方便,我记着他们家的铺子离县学也不是很远,大孙媳妇从那里去铺子也方便。”
当然不远了,罗江县就那么大,一条大街到底,半小时就能转完,最远能远到哪儿去?
不过关大郎还是很高兴的应下了,买宅置地毕竟是大事。
“爹,这宅子什么时候买下?”
“不急,我们家又不会出尔反尔,这宅子买了要住许久的,所以要细细地选,先选下,等过了年再买也行。”他道:“阿咏年后才去县学读书呢,不着急。”
可关大郎怕他爹反悔,想早点定下,最好是在孙媳妇进门前定下,这样看着也更有诚意不是?
里长做事却稳重惯了,一切都慢吞吞的,这会子也是一样。
不过周家做事却不慢,媒人这边给了准信,周大郎和周二郎便找了一个时间,趁着衙门还没关门过年去把铺子给改到了大丫名下。
十里八村,别说镇上,就是县里都很少有人家嫁闺女会陪送一间铺子的,所以媒婆一听周大郎的话,早食一吃完就去了大梨村找关里长。
关家也没分家,这个时代,只要不是有仇,一家子实在过不下去了,不然不会分家的。
豪富和权贵之家是弱的要依附强的,强的需要用弱的,所以不分。
而普通人家更分不起了,分家之后的劳役和赋太过沉重了。
所以劝人分家,天打雷劈。
里长家虽然是里长,但也要服劳役的,赋也不能少,所以他们家也不分,没见老周家六个儿子挤在两个院里也不分吗?
他才两个儿子,更不急了。
所以媒婆一来,关家人都在家。
快过年了,大冬日的不在家他们也没别的地方可去。一听说老周家会把县城里的铺子给周立信陪嫁,关家人的眼睛都亮起来了。
特别是大房,目光炯炯的看向关里长。
关里长就问媒婆,“不知道周家那边对聘礼有什么要求?”
媒婆就笑道:“这聘礼只要照着规矩来就行,老周家的意思,这些东西以后都是要给两个孩子过日子,只是以后大公子要去县城读书,周家的大姑娘也要去经营铺子,小夫妻两个都在县城了,总不好一个住在铺子里,一个住在学里不是?”
关里长思索着点头。
媒婆笑道:“所以老周家的意思是,你们这边要是能给孩子们在县城买个宅子就好了,这样大公子读书也有人照顾,铺子那边也不耽误。”
她意有所指的道:“里长老爷,两个孩子年纪也都不小了,这成亲以后总不能常分开,还是生了孩子后安稳些。”
关大郎夫妇觉得媒婆说得对,一起焦急的看向关里长。
关二郎媳妇却拧了一下关二郎。
关里长沉吟片刻后点头道:“这话也不错,不知道周家对这宅子有什么要求吗?”
关二郎忍不住道:“爹,这县城的宅子,就算只有一小进那也得七八十两上了吧?”
就算他们家家境不错,但娶一个媳妇也去十两上下了,再买一个宅子,那花销也太大了。
关里长自然也知道大,但老周家连铺子都肯陪嫁了,他总不能让长孙在那边丢脸。
他瞥了二儿子一眼,然后对媒婆道:“还请您帮忙问一问,周家对这宅子有什么要求。”
媒婆立即笑道:“老周家说了,只是一个住的地方,在县里就行,主要是方便两个孩子,不论大小,所以关家自己拿主意就好。”
她笑道:“我来前仔细的问过了,他们家那铺子一月的收益可不少,主要仰仗的是钱大郎媳妇的收益,陪嫁以后,这铺子还是她们母女经营,所以不用担心生意。”
别说关家二房,就是大房都忍不住想,那这铺子到底还是不是陪嫁,还给娘家人经营算怎么回事?
媒婆不急不缓的轻声道:“里长老爷见多识广,应该是知道的,这做饭馆的,主要看的就是掌勺人的手艺,听说他们家的这饭馆才在县城里开了两三年,已经比一些经年的老馆子生意还好了。”
关里长显然是知道这一点儿的,甚至还去饭馆吃过,他露出笑容道:“他们家的菜色好,亲家母的手艺的确不错。”
媒婆就笑道:“可不是吗,所以有钱大郎媳妇在,这馆子怎么也是亏不了本的,以后该周家大姑娘的收益她自己收着,可她和大公子是夫妻,一家子夫妻哪儿还分彼此?大公子在城里吃的用的,她也能帮衬一二不是?”
关家人都思索了起来。
读书是最费钱的,关里长不敢说全都一碗水端平,但三个孙子的确都在读书,只是两个小一些的孙子似乎已经展现了他们在耕种上的天赋,别说关里长,就是他们的父母也已经有些放弃,打算全力供关咏读书。
书籍、笔墨、纸张这些是最费钱的,还不算入求学的各种周边花销,如果有周立信的嫁妆做底,从旁帮衬一些,那家里会轻松许多。
这下关二郎夫妇也没意见了,虽然七八十两买个宅子的花销也挺高的。
关里长想的却更多,周家现在连铺子都能拿出来陪嫁了,看来,这次周满从京城回来果然带回来了很多东西。
不然,以周金那抠门的性子,怎么可能舍得陪嫁一间铺子?
不过,他看中的不是周满带回来的东西,他看中的是挣回这些东西的人和能力。
那周满才多大?
跟着她出去的周四郎几个才多大?
未来还长着呢,而大孙媳妇有这样的叔叔和姑姑,以后遇到难处,总会关照的。
里长嘴角忍不住翘了翘,很友好的把媒人送出去,转身就把大儿子叫来,道:“你明日进一趟城里,去找牙人看一看房子,不用买太大,就买个一进带个小院儿的,最后里面有井,以后他们小夫妻两个也就不用买水了。”
又道:“选个离县学不远的,这样阿咏去上学也方便,我记着他们家的铺子离县学也不是很远,大孙媳妇从那里去铺子也方便。”
当然不远了,罗江县就那么大,一条大街到底,半小时就能转完,最远能远到哪儿去?
不过关大郎还是很高兴的应下了,买宅置地毕竟是大事。
“爹,这宅子什么时候买下?”
“不急,我们家又不会出尔反尔,这宅子买了要住许久的,所以要细细地选,先选下,等过了年再买也行。”他道:“阿咏年后才去县学读书呢,不着急。”
可关大郎怕他爹反悔,想早点定下,最好是在孙媳妇进门前定下,这样看着也更有诚意不是?
里长做事却稳重惯了,一切都慢吞吞的,这会子也是一样。
不过周家做事却不慢,媒人这边给了准信,周大郎和周二郎便找了一个时间,趁着衙门还没关门过年去把铺子给改到了大丫名下。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农家小福女》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农家小福女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