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两百一十六章、俄奥同盟解体
目录:神圣罗马帝国| 作者:新海月1| 类别:历史军事
外交站队有时候也很简单,自从英国人决定支持智利后,秘鲁和玻利维亚两国就只能向法奥寻求支持。
国际贸易只是小问题,这年头南美各国的体量都很小,如果不是资源丰富,和推广货币霸权需要,列强根本就不会注意他们。
看各国的人口数量就知道了,智利约有220万、秘鲁约有275万、玻利维亚约有130万。
就这么点儿人,又都是农业国家,指望有多大的内部市场显然是不可能的。
智利相对富裕,主要是靠硝石出口,军事实力在三国中最为强大。
秘鲁有白银,可惜这些年白银价格逐年下跌,秘鲁政府的钱包也在干瘪。
玻利维亚可以说是最惨,好不容易发现了了硝石矿,才过上几年好日子,战争就爆发了。
毫无疑问,三国均无力一下子拿出巨额的战争经费,贷款是在所难免的。
维也纳宫,弗朗茨就在审批一笔特殊的贷款,债务人非常大方的拿出了阿塔卡马沙漠矿产做抵押。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秘鲁和玻利维亚赢得战争的可能性有多大?”
总参谋长阿尔布雷希特:“单纯从纸面上的军事实力分析,参谋部根据三国的军队数量、武器装备、训练情况、以往的战绩、后勤保障能力等因素综合起来进行了量化分析。
三国军事实力分别是:玻利维亚1、秘鲁1.8、智利2.1。
理论上,玻利维亚和秘鲁占据了绝对优势;然而战场上现在大多数时候,都是智利军队压着秘鲁和玻利维亚打。
拥有兵力优势的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只是名义上进行了联合,战场上毫无配合可言,有时候还互相扯后腿。
如果秘鲁和玻利维亚军队的配合问题不解决,他们能够赢得这场战争的几率不会超过一半。”
这是所有联合作战的共同问题,玻利维亚、秘鲁、智利三国都对阿塔卡马沙漠宣誓主权。
现在玻利维亚和秘鲁联合,并不等于两国的领土争议消失了,仅仅只是因为共同的敌人智利,才被迫联合起来的。
这种背景下,战场上相互捅刀子再正常不过了。
弗朗茨:“告诉玻利维亚人,我们对阿塔卡马沙漠的硝石没兴趣,让他们拿出别的抵押品。
如果没有合适的抵押品,可以把国内的矿产抵押给我们,金、银、铜、铁、石油、天然气都可以考虑。”
不看好玻利维亚赢得战争,也不妨碍奥地利支持玻利维亚进行这场战争。光“玻利维亚诺”和神盾挂钩,就值得奥地利站他们背后了。
如果不是考虑到阿塔卡马沙漠的矿产,已经被智利人许诺给了英国人,奥地利在南美又竞争不过约翰牛,弗朗茨都有可能先派人过去圈地了。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利益不够。尽管阿塔卡马沙漠是全球最大的硝石矿出产地,可不等于别的地方就没有硝石矿,况且还有人工制硝。
本来弗朗茨是准备拉秘鲁上船的,遗憾的是被法国人抢了先。奥地利触手深入南美的时间太短,影响力还是太弱了。
如果不是因为智利和秘鲁抢先抱上了英法的大腿,弗朗茨怀疑玻利维亚都不一定选择奥地利。
财政大臣卡尔提醒道:“陛下,玻利维亚国内贵金属矿,早就抵押给了出去。
铜、铁这些普通矿虽然发现了不少,却没有开发价值。石油、天然气都是新能源产业,玻利维亚有没有都是一个未知数。
如果要拿这些抵押的话,贷款的风险性会大大增加,国内的银行未必会接受。”
弗朗茨醒悟了过来,玻利维亚的工业实力有限,重工业更不用说,那是无限趋近于零。
不能够就地冶炼,开发出来的矿石要运出去卖,以这个年代的交通情况,这些矿产自然丧失了经济价值。
石油天然气自不用说,才刚刚开始利用,重要性完全没看到,自然没有人花大代价去勘探。
盘算了一遍,弗朗茨发现这些东西短时间还真用不上。甚至百年内都不一定用得上,提前布局完全是扯淡。
奥地利已经宣布在战争中保持中立,这次向玻利维亚提供贷款,自然是以民间商业贷款模式进行,政府只是穿针引线收一笔合同履行担保费用。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玻利维亚政府赢得战争的可能性非常小,多半会步上原时空的后尘,输了战争自然就没钱还债了。
如果抵押品没有价值,民间银行可不会买账。要是政府谈好了条件,最后没有银行肯放款,岂不是尴尬?
醒悟了过来,弗朗茨没有丝毫不好意思,当即改了口:“既然贵金属矿没了,后面这些东西就只能算搭头,让玻利维亚政府拿出其它东西抵押。”
没有抵押品?这是不可能的。好歹也是一个国家,怎么可能没有一点儿家底呢?实在不行,不还有土地么。
“赖账”,更不用担心。现在还是19世纪,武装讨债的事情发生了都不只一起。除非是俄国人那种巨无霸,讨债成本实在是太高,大家只能认栽。
……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陛下,我们同俄国人的盟约,只有三个月时间就到期了。沙皇政府已经派出的谈判代表,已经抵达维也纳。”
要不要再来一次俄奥同盟,维也纳政府也是众说纷纭。包括弗朗茨,中途都几度动摇立场。
不是大家意志不坚定,归根结底还是利益作祟。无论是继续结盟,还是放弃联盟,这里面都蕴含着大量的利益。
经过了这么多年,俄奥两国经济已经实质上绑在了一起。奥地利从俄罗斯进口工业原材料,加工成产品后又返销俄罗斯帝国。
从1854年开始,俄奥两国就互为最重要的经济伙伴。巅峰时期,对俄贸易一度占据了奥地利对外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二。
随着奥地利经济的飞速发展,奥地利工商业制品不断的开辟新市场,这个数字开始逐年下降。
即便是到了现在,对俄贸易依然是奥地利对外贸易最重要的一环,占据了奥地利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9.7%。
如果不是俄国经济没有跟上节奏,国内市场增长速度太慢,这个比例还会更大。
毫无疑问,俄奥同盟为两国经济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两国的贸易往来。
有利自然也有弊,俄奥同盟同样也制约了奥地利的扩张。比如说:普俄战争时期,维也纳政府就丧失了趁机对沙皇政府落井下石的机会。
制约进一步扩张,这只能算是小问题。欧洲大陆又不大,扩张也扩张不了多少,反而麻烦一大堆。
主要是国际形象问题,俄国人太拉仇恨了。俄奥同盟的存在,让奥地利跟着分担压力。
这让一贯擅长灵活外交的维也纳政府束手束脚,很多时候连发挥的余地都没有。
经济上的收益,也不是白拿的,奥地利还是俄国人最大的债主。
借钱也就罢了,偏偏沙皇政府信誉不好。时常无法正常履约,还赖掉了不少奥地利的债务。
欠债不还,绝对是最拉仇恨的。奥地利金融界都是坚定的反俄派,连带着民间对俄国人印象也不好。
农业上,两国又处于竞争状态。对俄国人这个破坏市场行情的竞争者,奥地利国内的农民都是深恶痛绝。
奥地利农民可不是没有话语权的乡下农民,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贵族。这些人都是亚历山大二世大开荒政策的利益受害者,天然仇视沙皇政府。
弗朗茨面无表情的问道:“你们觉得到了现在,我们还有续约的必要么?”
历史似乎是重演了,原时空德二帝国因为农业摩擦,和俄国人爆发了矛盾,奥地利现在也差不多。
当然也有不一样的,奥地利除了贵族、农民反俄外,金融界因为债务问题也仇视俄国人,支持继续续约的只有国内的工商界。
身处类似的位置,弗朗茨有些理解原时空威廉二世疏远俄国的外交政策了。
利益面前,不是个人力量能够弥补的,皇帝也必须要考虑国内民众的立场,不能和大多数人作对。
费利克斯首相一针见血道:“继续续约,在经济上有点儿作用,战略上毫无价值!”
农业大臣霍尔斯:“经济上的价值也不大,现在是自由贸易时代了,我们原本拥有的关税优势不复存在。
即便是没有了俄奥同盟,最多也就减少一部分沙皇政府的采购,影响微乎其微。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努力,俄国工业很多环节都必须要依赖我们,就算是沙皇政府想要踢开我们,也要看他们能不能承受这个损失。”
这是维也纳政府有恃无恐的主要原因。奥地利工业自成体系,和英法采用的是不同标准,完全配不上套。
俄国工业从一开始就深受奥地利影响,资本家们贪图便宜,直接采用了奥地利标准。
采取奥地利标准不算啥,关键是俄国工业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机械设备依赖于从奥地利进口。
现在要退出来,就意味着这里面绝大部分工业设备都要报废,这笔损失根本就不是沙皇政府能够承受的。
国际贸易只是小问题,这年头南美各国的体量都很小,如果不是资源丰富,和推广货币霸权需要,列强根本就不会注意他们。
看各国的人口数量就知道了,智利约有220万、秘鲁约有275万、玻利维亚约有130万。
就这么点儿人,又都是农业国家,指望有多大的内部市场显然是不可能的。
智利相对富裕,主要是靠硝石出口,军事实力在三国中最为强大。
秘鲁有白银,可惜这些年白银价格逐年下跌,秘鲁政府的钱包也在干瘪。
玻利维亚可以说是最惨,好不容易发现了了硝石矿,才过上几年好日子,战争就爆发了。
毫无疑问,三国均无力一下子拿出巨额的战争经费,贷款是在所难免的。
维也纳宫,弗朗茨就在审批一笔特殊的贷款,债务人非常大方的拿出了阿塔卡马沙漠矿产做抵押。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秘鲁和玻利维亚赢得战争的可能性有多大?”
总参谋长阿尔布雷希特:“单纯从纸面上的军事实力分析,参谋部根据三国的军队数量、武器装备、训练情况、以往的战绩、后勤保障能力等因素综合起来进行了量化分析。
三国军事实力分别是:玻利维亚1、秘鲁1.8、智利2.1。
理论上,玻利维亚和秘鲁占据了绝对优势;然而战场上现在大多数时候,都是智利军队压着秘鲁和玻利维亚打。
拥有兵力优势的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只是名义上进行了联合,战场上毫无配合可言,有时候还互相扯后腿。
如果秘鲁和玻利维亚军队的配合问题不解决,他们能够赢得这场战争的几率不会超过一半。”
这是所有联合作战的共同问题,玻利维亚、秘鲁、智利三国都对阿塔卡马沙漠宣誓主权。
现在玻利维亚和秘鲁联合,并不等于两国的领土争议消失了,仅仅只是因为共同的敌人智利,才被迫联合起来的。
这种背景下,战场上相互捅刀子再正常不过了。
弗朗茨:“告诉玻利维亚人,我们对阿塔卡马沙漠的硝石没兴趣,让他们拿出别的抵押品。
如果没有合适的抵押品,可以把国内的矿产抵押给我们,金、银、铜、铁、石油、天然气都可以考虑。”
不看好玻利维亚赢得战争,也不妨碍奥地利支持玻利维亚进行这场战争。光“玻利维亚诺”和神盾挂钩,就值得奥地利站他们背后了。
如果不是考虑到阿塔卡马沙漠的矿产,已经被智利人许诺给了英国人,奥地利在南美又竞争不过约翰牛,弗朗茨都有可能先派人过去圈地了。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利益不够。尽管阿塔卡马沙漠是全球最大的硝石矿出产地,可不等于别的地方就没有硝石矿,况且还有人工制硝。
本来弗朗茨是准备拉秘鲁上船的,遗憾的是被法国人抢了先。奥地利触手深入南美的时间太短,影响力还是太弱了。
如果不是因为智利和秘鲁抢先抱上了英法的大腿,弗朗茨怀疑玻利维亚都不一定选择奥地利。
财政大臣卡尔提醒道:“陛下,玻利维亚国内贵金属矿,早就抵押给了出去。
铜、铁这些普通矿虽然发现了不少,却没有开发价值。石油、天然气都是新能源产业,玻利维亚有没有都是一个未知数。
如果要拿这些抵押的话,贷款的风险性会大大增加,国内的银行未必会接受。”
弗朗茨醒悟了过来,玻利维亚的工业实力有限,重工业更不用说,那是无限趋近于零。
不能够就地冶炼,开发出来的矿石要运出去卖,以这个年代的交通情况,这些矿产自然丧失了经济价值。
石油天然气自不用说,才刚刚开始利用,重要性完全没看到,自然没有人花大代价去勘探。
盘算了一遍,弗朗茨发现这些东西短时间还真用不上。甚至百年内都不一定用得上,提前布局完全是扯淡。
奥地利已经宣布在战争中保持中立,这次向玻利维亚提供贷款,自然是以民间商业贷款模式进行,政府只是穿针引线收一笔合同履行担保费用。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玻利维亚政府赢得战争的可能性非常小,多半会步上原时空的后尘,输了战争自然就没钱还债了。
如果抵押品没有价值,民间银行可不会买账。要是政府谈好了条件,最后没有银行肯放款,岂不是尴尬?
醒悟了过来,弗朗茨没有丝毫不好意思,当即改了口:“既然贵金属矿没了,后面这些东西就只能算搭头,让玻利维亚政府拿出其它东西抵押。”
没有抵押品?这是不可能的。好歹也是一个国家,怎么可能没有一点儿家底呢?实在不行,不还有土地么。
“赖账”,更不用担心。现在还是19世纪,武装讨债的事情发生了都不只一起。除非是俄国人那种巨无霸,讨债成本实在是太高,大家只能认栽。
……
外交大臣韦森贝格:“陛下,我们同俄国人的盟约,只有三个月时间就到期了。沙皇政府已经派出的谈判代表,已经抵达维也纳。”
要不要再来一次俄奥同盟,维也纳政府也是众说纷纭。包括弗朗茨,中途都几度动摇立场。
不是大家意志不坚定,归根结底还是利益作祟。无论是继续结盟,还是放弃联盟,这里面都蕴含着大量的利益。
经过了这么多年,俄奥两国经济已经实质上绑在了一起。奥地利从俄罗斯进口工业原材料,加工成产品后又返销俄罗斯帝国。
从1854年开始,俄奥两国就互为最重要的经济伙伴。巅峰时期,对俄贸易一度占据了奥地利对外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二。
随着奥地利经济的飞速发展,奥地利工商业制品不断的开辟新市场,这个数字开始逐年下降。
即便是到了现在,对俄贸易依然是奥地利对外贸易最重要的一环,占据了奥地利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9.7%。
如果不是俄国经济没有跟上节奏,国内市场增长速度太慢,这个比例还会更大。
毫无疑问,俄奥同盟为两国经济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两国的贸易往来。
有利自然也有弊,俄奥同盟同样也制约了奥地利的扩张。比如说:普俄战争时期,维也纳政府就丧失了趁机对沙皇政府落井下石的机会。
制约进一步扩张,这只能算是小问题。欧洲大陆又不大,扩张也扩张不了多少,反而麻烦一大堆。
主要是国际形象问题,俄国人太拉仇恨了。俄奥同盟的存在,让奥地利跟着分担压力。
这让一贯擅长灵活外交的维也纳政府束手束脚,很多时候连发挥的余地都没有。
经济上的收益,也不是白拿的,奥地利还是俄国人最大的债主。
借钱也就罢了,偏偏沙皇政府信誉不好。时常无法正常履约,还赖掉了不少奥地利的债务。
欠债不还,绝对是最拉仇恨的。奥地利金融界都是坚定的反俄派,连带着民间对俄国人印象也不好。
农业上,两国又处于竞争状态。对俄国人这个破坏市场行情的竞争者,奥地利国内的农民都是深恶痛绝。
奥地利农民可不是没有话语权的乡下农民,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贵族。这些人都是亚历山大二世大开荒政策的利益受害者,天然仇视沙皇政府。
弗朗茨面无表情的问道:“你们觉得到了现在,我们还有续约的必要么?”
历史似乎是重演了,原时空德二帝国因为农业摩擦,和俄国人爆发了矛盾,奥地利现在也差不多。
当然也有不一样的,奥地利除了贵族、农民反俄外,金融界因为债务问题也仇视俄国人,支持继续续约的只有国内的工商界。
身处类似的位置,弗朗茨有些理解原时空威廉二世疏远俄国的外交政策了。
利益面前,不是个人力量能够弥补的,皇帝也必须要考虑国内民众的立场,不能和大多数人作对。
费利克斯首相一针见血道:“继续续约,在经济上有点儿作用,战略上毫无价值!”
农业大臣霍尔斯:“经济上的价值也不大,现在是自由贸易时代了,我们原本拥有的关税优势不复存在。
即便是没有了俄奥同盟,最多也就减少一部分沙皇政府的采购,影响微乎其微。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努力,俄国工业很多环节都必须要依赖我们,就算是沙皇政府想要踢开我们,也要看他们能不能承受这个损失。”
这是维也纳政府有恃无恐的主要原因。奥地利工业自成体系,和英法采用的是不同标准,完全配不上套。
俄国工业从一开始就深受奥地利影响,资本家们贪图便宜,直接采用了奥地利标准。
采取奥地利标准不算啥,关键是俄国工业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机械设备依赖于从奥地利进口。
现在要退出来,就意味着这里面绝大部分工业设备都要报废,这笔损失根本就不是沙皇政府能够承受的。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神圣罗马帝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神圣罗马帝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