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贞观俗人 第826章 军令

第826章 军令

目录:贞观俗人| 作者:木子蓝色| 类别:玄幻奇幻

    刘小三又夹起一大块鸡肉,如饿虎一般的猛嚼起来。

    在他的旁边,一起从平登堡来的同伴少年们,吃相也大多一样,面对着外皮金黄的大盘白斩鸡,一个个双眼放光,撸起袖子就猛吃。

    这个时候,甚至完全忘记了训练时的疲惫,也不记得被教头们骂的浑浑恶恶甚至是被抽的身上起淤斑之事了。

    “太好吃了。”

    刘小三吃的都快哭了,他家也养了不少鸡,可家里基本上只养母鸡,而母鸡是要用来下蛋的,下的蛋是要拿到集市上去换盐茶针线的,一只母鸡能养好几年,养到不怎么下蛋了一般也舍不得吃,而是卖掉。

    自来到安南后,刘小三倒是没怎么再挨过饿,家里的杂粮饭天天能管饱,还经常能吃到点咸鱼海带啊,山溪小杂鱼啥的,但是大荤大肉还是太少了。

    过年也就是吃碗猪肉,鸡是吃不上的。

    何况面前这盘鸡真是美味,鲜嫩多汁,吃的他恨不得把自己的舌头一起吃下去。

    一整只鸡起码四五斤,满满一大盘,结果一会就被他们十人吃光了。

    大家意犹未尽。

    这时有人提着一个木桶,一手拎着个勺子过来,走到他们桌边,看了眼桌上空空的盘子,愣住了。

    “就吃完了?”

    刘小三不太好意思的抹了下嘴,“嗯,太好吃了。”

    “棒槌哦,这白斩鸡得配上蘸水吃才美味呢。”伙夫看着空空如也的盘子,又看了眼自己桶里的蘸料,这伙棒槌,转手拿个蘸水的时间,他们就已经把鸡吃光了。

    大家都有些尴尬,没想到还要配蘸水。

    赵老二笑呵呵的把个木碗递过去,“现在吃也一样嘛。”

    伙夫愣了下? 还是给桌上舀了一勺蘸水? 其实这蘸水也非常简单,就是盐、姜蒜葱末? 再加了点醋、酱油、香油? 再加了点花椒,最后加入了南方的一样常见野草? 辣蓼,又弄了点薄荷。

    加上点骨头汤那么一拌? 十分简单。

    味道却很浓? 用来蘸白斩鸡还是很不错的。

    赵老二看着这碗五颜六色的蘸料,有些好奇,端起来就准备喝。

    伙夫赶紧叫住。

    “棒槌,这玩意味道很重? 又咸又辣还有些酸? 哪是这样吃的,是把菜蘸点吃的。”

    刘小三等则对老二怒目而视,大家都没吃过呢,你吃独食?

    赵老二讪讪一笑,给同桌一伙人每人分了一点。

    望着桌上空空如也的白斩鸡盘? 都吃没了还拿什么蘸。

    今天因为是这些中男们到镇南关下的第一天,所以检阅过后? 上面给了犒赏,每一伙十人有一只鸡? 还有两条鱼,两斤猪肉? 一只鸭的赏赐。

    这赏赐还是十分丰厚的? 反正刘小三他们这些平登堡来的移民少年们? 以前在中原时大家日子都过的苦,否则也不会背井离乡前来天南之地。

    抛弃祖坟,这可是不孝,若非万不得已,谁又敢这样。

    第一道白切鸡,就让他们直接抢光了。

    “别干吃,一会还有道白斩鸭,你们蘸鸭子吃,没蘸料,白斩鸭可是有些腥的,还有白切肉也要蘸着吃才美味。”

    伙夫摇了摇胖胖的头,看着这些稚嫩的面孔,其实倒没多少嘲讽之意,都是从中原南下来的移民,他们被安南的溪垌蛮称为客家人。

    客居他乡的一群人,便也天然的亲近。

    刘小三拿筷子蘸了点蘸水放嘴里,顿时感觉酸甜苦辣五味杂陈,“好吃。”

    其它少年们也纷纷尝试,都觉得这味道复杂,很好。

    伙夫再来时,端来一大盘白斩鸭,这白斩鸭其实做法跟白斩鸡倒也差不多,虽然看似简单,可其实很考验本事。

    尤其是做好的白斩鸭,切的时候也很考验刀功,刀功不好,一只煮的再好的鸡鸭也会被砍的稀烂,而刀功好,能大小均匀,并能摆放的整整齐齐,十分美观。

    “不用抢,今天都能吃饱的。”胖伙夫笑着把一盘摆放的很整齐的鸭子放到桌上,他刚特意挑了一盘最大的,这只鸭子起码得有六七斤重,装了满满一大盘。

    “谢阿叔。”刘小三记的父亲的交待,在外面要有礼貌,嘴要甜。

    “试试吧。”

    夹起一大块鸭肉,放进蘸料中转了一下,然后迫不及待的送进嘴里。

    “好吃,哇,太好吃了吧。”那边赵老二却已经抢先发表意见。

    有人看到赵老二又伸筷子要去夹鸭腿,马上站起来道,“赵老二你也太不要脸了,刚就夹了一个鸭腿,现在又夹,一只鸭子才几个腿?不行,咱们还是把这盘鸭子先分了再吃,要不然,一会到让这赵老二一人吃掉小半了。”

    “就是,刚才的白切鸡这老小子吃的最多,比我多吃了两块!”

    大家对赵老二很不服气。

    胖伙夫笑眯眯的站在那里看着,觉得很有意思。

    赵老二嚷道,“手快有,手慢无嘛,你们慢还怪我。”

    可他的反对没有用,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得分了再吃,于是刘小三负责分肉,你一块我一块,一人一块来。

    一大盘白斩鸭其实也没多少块,每人分到三四块也就没了。

    好在刘小三分的也比较公平,数量相当,大小肥瘦也相同,大家没意见,于是愉快的继续蘸料吃。

    白斩鸡、白斩鸭,又来一个白切肉。

    三道份量十足的硬菜上来,每次刘小三他们一伙,都要先由刘小三来负责分好再吃,大家狼吞虎咽,胖伙夫甚至还给他们每人额外添了一次蘸料。

    三道硬菜过后,胖伙夫给他们上了一道水煮,把叶子蔬菜和芋头丝、山药块等一起放在煮鸭子煮鸡煮肉的汤里面煮,使的这些蔬菜汤,既鲜又有肉味。

    每人一大盆,这下不用分不用抢了。

    可这些少年一个个咕咚咕咚的三两下就喝光了。

    真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馒头来了!”

    白面馒头蒸的蓬松柔软,口感带甜,饭碗大的馒头,管饱任吃。

    少年们每人一手抓了两个,赵老二还要抓。

    “别抢别霸,能吃多少拿多少,不够还可以再要,但不许多拿浪费,否则要打军棍的。”

    赵老二不以为然,“我吃的了。”

    大白面馒头虽然没有馅料,但配上小米稀饭吃,还是非常不错的。

    一顿犒赏,整整十个菜。

    吃到最后,刘小三他们每个人都不得不放宽裤带,敞开肚皮在那里歇息。

    “这些家伙还真是能吃啊。”

    一群伙夫们在那里感叹,不仅刘小三这桌能吃,其实都一样能吃,营里不是正当年的青壮男丁,就是半大小子的中男少年。

    全是能吃的年纪,赵老二吃了五个大馒头还算少了,有个瘦的跟竹竿一样的乡勇,居然一口气吃了八个馒头,重要的是这家伙其它的还一点没少吃,鸡鸭鱼肉都吃了不少,蔬菜汤骨头汤更是还喝了两大盆,简直是个无底洞一样。

    “能吃才好,能吃就能打嘛。”胖伙夫却是笑呵呵的道。别看那些乡勇中男们大多很瘦,可这些人其实都是家中的主劳动力了,每天劳作辛苦,所以消耗能力非常强。反倒是如胖伙夫这样肚子里有肥水的胖子,其实真吃起来反倒远不如他们了。

    ······

    一顿丰盛的大餐过后,迎接刘小三他们的却是连日的训练,虽然就在镇南关下扎营集训,可军规极严,他们连营门都出不去。

    甚至在不训练时,也只能呆在营地中本旅的那几个帐篷间活动,严禁在营里到处乱窜,各种各样的军规严格无比,稍有违犯,就要吃军棍。

    这样的生活是枯燥无比的,一群精力旺盛的小伙子,也被每天操练的精力全无,好在伙食不错,虽然没有再吃到白斩鸡鸭这样的硬菜,但基本上每天米饭管饱,另外还会有肉汤、鱼汤,汤里面总多少能有些肉沫或是鱼肉的。

    更别说,因是在镇南关下军营里驻营,所以菜里盐很好也很足,不用吃淡食无力,而新鲜的菜也够,不用煮醋布或咸干菜吃。

    醒了就训练,练累了就吃,吃了就睡。

    一天又一天。

    转眼就半个月时间过去。

    这天一大早,紧急的号声惊醒了少年们,经过半个月的打磨,他们倒也没有慌乱,训练有素的开始起床叠被,穿戴装备。平时的训练中,经常有这样的训练,大家在犯错挨骂挨打中最已经适应了过来。

    赶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了校场,本以为又只是个训练,谁知道这次却是真的有任命了。

    刘小三所在的营与其它几个营合编,一共是一千五百人,得到了前往高平堡的任务。

    南海水师的牛见虎自交州出兵,沿锦江北上,攻入句町腹地后,往东而来,目前已经与高平堡的武安州守军顺利会师于高平西北百里的平孟寨。

    刘小三他们一千五百人的任务,就是押送一批粮草军械前往平孟寨,负责接防平孟,协助配合高平堡与牛见虎的下轮攻势。

    他们正计划进攻安德州(那坡安德镇),若安德州收复,则右路句町蛮退路被断。

    若是龙州那边也顺利拿下,则从龙州到安德州的这些句町蛮将被包围。

    从镇南关到高平堡平孟寨,足足三百二十里路,水路只到七溪,七溪陆路百里可进入平而江河谷沿江而上抵平孟,也可直接走一百五十里陆路到高平。

    但不管哪条路线,都并不近。

    军令如山。

    营中开始分放武器装备,分发干粮。

    刘小三他们也到各营去领取个人的装备,他来时从家里只带了把朴刀出来,到了镇南关大营后,又补充了一把横刀。

    此时来到仓曹参军处,发现要领的人个装备太多了。

    步槊一杆,横刀一把,短刀一把,硬弓一把,箭三十支,备用弓弦三根,圆盾一副。每人还配三根皮条,这是抓俘虏用的。

    另外每一伙还给他们配了几匹驮马,用来驮运装备粮草。

    每人随身携带五日干粮外,一伙还要驮上百天的口粮。其它的如马盂,药袋、盐袋、火石、磨刀石、毯子、被褥、毛毡、麻鞋、草鞋、水袋······

    而每一个五十人队,还要携带帐篷五顶,饭锅五口,甚至有抢庄稼的镰刀,五金工具箱,木工工具箱等。

    看的刘小三他们眼花缭乱,虽然参军们说,比起大唐正规府兵出征的装备,这些简陋的过份,可刘小三他们还是觉得,装备太多太杂太好了点。

    一伙的驮马就配了四驮啊,每队还另配有一个驮队。

    “多么?咱们大唐府兵的标配是每伙自备驮马六匹,出征时朝廷每伙再补四匹,实际上相当于一伙十名府兵一个人就配有一匹驮马了,自备的骑乘马不算。队级旅级团级营级,还各有运输的驮队、车队。军官们、骑兵也各另有坐骑,骑兵甚至还都有备马······”

    各兵种的装备也更多更精。

    比如一名长矛手,他便会配主战的步槊一把,长矛一支,另外横刀起码配三把,还要配软硬弓各一把,还有其它许多装备。

    而如果是弓弩手,就要配擎张弩一把,硬弓一把,软弓一把,横刀一把,光是弩钉和箭支,就超过百支。

    更别说府兵们,普遍装备铠甲,从皮甲到铁甲,基本有甲。

    而如刘小三他们,因为连乡勇都算不上,只是临时征召起来的中男,顶多算是民夫之列,但因为要上前线守城助战,所以这次武安州开库府,发放武器,也是按战时辅兵标准发的。

    甲基本上没有,但刀枪弓盾都保证有,不管是枪兵还是刀兵还是弓手,刀枪弓盾保证人人一件先,长矛手多一杆步槊,刀盾手多一柄刀一面盾,弓手多一张弓或一把弩。

    其它的装备比府兵来多有减配,可基本上的也都挺充足,连驮马都是一伙四匹来配得。

    帐篷、毯子、鞋子等,也都有。

    这些都是都督府的装备,用完要还的,损毁也得记录,属于暂借给他们的。

    甲没有,但是盔还是一人发了一顶。

    “给你们一天时间准备,明日一早,四更造饭,五更出发。”

    “限你们七日内抵达平孟寨。”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贞观俗人》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贞观俗人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