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章 再封辽东镇边疆
目录:贞观俗人| 作者:木子蓝色| 类别:玄幻奇幻
辽东的秋天很萧瑟。
入眼所及,到处都是枯黄一片,从辽东城到白岩城,沿太子河而行,随着蜿蜒的河流,两侧都是起伏的山陵。
河畔两侧还能看到一些村庄,不过在唐军到来之前,辽东城之前把诸城外的高句丽百姓全都撤入了城中,实行坚壁清野。可惜并没有什么效果,反倒是被大唐一窝锅,连清野都省了。
沿途只剩下村庄,却不见人烟。
秦琅骑着马跟随皇帝御驾,前后左右都是天子禁卫六军护卫。本来有官员献言,说要为皇帝打造一座轮宫,这样会很舒适也有排场,结果被李世民怒斥,直接给他连贬三级,赶回中原去了。
当年杨广北巡塞外的时候,便让人打造过轮宫,据说轮宫数百个轮子,用无数牛马拉拽,轮宫里可以住数百人,犹如一座辉煌的移动金殿。当初杨广的轮宫无比奢华,也确实震惊了塞北的突厥人,反正始毕可汗亲自为皇帝的轮宫割了一条几百里的草路,还天天亲自为皇帝打猎献鹿血鹿舌的。
但是呢,隋三征辽东后,杨广再次出巡代北的时候,刚到雁门关就被始毕可汗率四十万骑围住,差点成了俘虏。
中原天子的威仪不是靠一个轮宫来展现的。
皇帝虽多年不打仗,但皇帝平时也经常打猎,所以骑术依然精湛,在马上行军,也丝毫没有不适。
对于眼前这片辽东之地,李世民的评价是比代北要强许多。
秦琅表示赞同。
代北长城以外,虽然还有数百里之地,但是确实远不如辽东,同样的冬季寒冷,但辽东这里有辽东平原,土地更加肥沃,而代北呢,长城线其实就是一条旱带分界线,过了长城,降雨量已经不足以维持农耕种植了。
所以虽然中原王朝有很长时期都能控制代北之地,但始终没法发展起来,主要还是因为那些地方不适合农耕,只适合游牧。所以长期以来,中原就算占有这些地方,也往往只能安置一些归附的游牧民族,但以游牧民族的特性,那是叛服不常的,早晚就成边患。
辽东不同,辽东甚至可以说比河套平原还强许多,虽说与关内相隔甚远,冬季十分寒冷,而且这个时代开发不足,河道淤积,几百里辽泽,大量森林等,这都不是问题。
汉代开发辽东四郡时,这里就非常的富庶了,而此后数百年间,辽东也一直有许多人口,后来高句丽趁中原混乱,夺取了后燕手中的辽东,经营数百年,也是走的半耕半牧路线。
只是因为高句丽毕竟是偏居一隅,始终面临着中原王朝要收复旧土的威胁,故此高句丽人占据辽东数百年,其实大多时间把精力都消耗在了防御上。
看看这里遍地的山城、堡垒就知道了。
本就国小民寡,还把主要精力整天花在打石头、垒山城上,大部份的青壮都编入军中,还得经常应对契丹、靺鞨这些野蛮游牧部族的侵袭,又得经常在半岛上跟新罗、百济等争斗,还能延续数百年,也确实不容易了。
而如果大唐收复了辽东,到时经营起来肯定是不一样的。
以大唐的国力,周边那些蛮夷谁敢乱来?
而以大唐之国力,要经营发展辽东,也势必会更加迅速。
汉晋时经营辽东,主要是经营平原地带,城市都在平原地区,而高句丽经营辽东,主要是经营山城体系,这就是最大的区别。
“朕准备在辽东城再分封一些宗室、功臣,世袭永镇。”李世民对于秦琅当初镇守武安时,推恩再封骑士的做法很有兴趣,认为当初秦琅能够迅速在蛮荒之地稳下脚来,并取得迅速的发展,与他的分封骑士有很大关系。
尤其是他仔细的研究过秦琅分封的那些家臣骑士,都是中原贵族官员们的庶子为主,这些人随他南下武安,分封采邑,得到秦琅授封的土地后,他们各自从自己的家族争取到了人口、钱财等的支援,然后迅速的经营壮大领地,为武安州的迅速繁荣起了极大的作用。
“辽东如此广阔,却又悬于关外,若只朝廷之力经营,只怕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就怕这中间又会有什么反复。所以朕思来想去,你当初经营武安封地的方法倒不错。”
皇帝计划是把辽河千里平原,还有沿海岸诸地,都划为朝廷正州,移民编户开发,然后在辽东山区,则分封宗室功臣们镇守,让他们出资出人出力经营开发。
秦琅对这些没什么兴趣。
因为世封制早就已经变了样,就如现在的武安府,秦琅只剩下了一点经济特权,能享受封地三分之一的税赋收入而已,剩下的就是一点点监察之权。
也正因此,秦琅才会想办法开始往海外发展。
这样的封地,其实就是一点实封食邑收入,并不是真正的封地。
站在皇帝的立场,这种变化是无可厚非的,甚至皇帝当初一开始也是这样计划的。
如今他打算再推世封,而且这次不仅封宗室功臣的王公,还打算分封一些底层的将士们。
“朕打算以军功勋官来授封采邑领地。”
大唐有军功十二转的勋官,但开国到如今不到三十年,勋官已经开始迅速的泛滥起来了,贬值迅速。
以往勋官酬谢军功,将士们都很满意,因为勋官含金量高,对于许多普通出身的士兵来说,这是他们跨越阶层的难得途径。
勋官最起码也有勋田。
而如今,朝廷已经越来越难兑现勋赏,勋田很难实授,其余的很多勋官待遇也难兑现,这就导致如今府兵制度已经出现了不少问题。
虽然暂时还不严重,可已经是一个隐患了。
李世民是个睿智的皇帝,他眼光看的很长远,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勋官十二转,各级勋官授予相应的土地,让他们世封永镇,发展经营,你觉得如何?”
最低的一转武骑尉,视从七品,李世民拟授田百亩,而最高的上柱国授田五十顷,也就是五千亩。
武骑尉获勋后,便在辽东划一百亩地,再把旁边一些山林等划给他,做一个庄子,这个庄子土地可以世袭,然后还能享受三分之一的税赋收入。如果是自己耕种,那就等于减免三分之一税。
勋越高,土地越多。
但有一点,勋田勋地不可出售,必须本人和其子孙经营镇守,否则朝廷收回。这样做的好处,一来酬谢军功,二来也是借此开发辽东。
毕竟能获勋的起码也是军士,而大唐如今虽也有募兵的北衙,但仍是以府兵的南衙为主,就是北衙募兵,那也基本上都是从官员地主富户子弟中招募的,故此兵士本就是这时代百姓中有产阶层。
越高的勋越难获,慢慢的就主要以军官为主了,所以军官们以勋在辽东得赐勋田勋地,世袭经营,无疑能够撬动巨大的民间力量。
秦琅不得不佩服李世民很鸡贼。
历史上大唐的府兵制度不到百年就崩溃了,无兵应募,府兵也没战斗力,关键就是到了后来无田可授,府兵的基本军田都保证不了,勋赏也无法兑现勋田、功名等赏赐。
所以地主富户的良家子们谁还愿意再去点选府兵,谁愿意自备干粮打仗,结果什么也捞不着?
甚至是最后沦为贵族高官们的侍卫随从?
良家子避兵役,最后不良人入军,军队战斗力也自然就越来越差,不论是兵员素质还是兵员装备等都跟不上了,最后只能改募兵制,当兵吃饷的兵,已经跟唐初的府兵完全不是一个群体了。
李世民的这个勋官制度,很明显是有吸纳秦琅当初武安家臣骑士的做法,给立下军功的勋官们在辽东这样一个极需开发的地方分授土地,既能酬谢将士军功,又能开发经营辽东,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这些勋官就将成为在唐的一个武士阶层,他们守土有责,子弟也会优先点选府兵。
有封地的勋官们能维持其财力、武力,能够保证大唐府兵的战斗力,能够镇边守疆,确实一举多得。
保证这样一个阶层,无异于对于稳固大唐的府兵制,有重要保障作用。
不得不说,皇帝是个善于学习的人。
对于大唐朝廷来说,其实给勋官们于边疆授予封地,也是惠而不费的,边疆的土地本就不值钱,别说一个武骑尉才一百亩,就是给个三五百亩又如何?
划分一片刚夺取的土地给他们,他们利用自己家族的人脉或财力等来经营,朝廷只是减免掉了三分之一的税赋而已,仍然能收取三分之二的税赋,更不用说,中间能省掉多少开发经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等。
尤其皇帝计划,还是把肥沃的平原地区都列为朝廷直属正州县,而把山区地带拿来分封,而且按这种分封法,其实这些分封给勋官们的地方,也一样还是朝廷正州县啊。
只是税赋上让出了三分之一而已。
这算盘打的真是太精了,可以想象一下,未来千里辽东,有成千上万的勋官们,山区遍地是他们的庄园采邑,个个勋官也都是自备武器,弓马娴熟的战士,那谁还能再拿辽东如何?
而大唐的勋官们都能得到勋田采邑,也能保证这个强悍的府兵阶层的不动摇,战斗力不下跌。
厉害。
“报!”
即将抵达白岩城,一名骑士赶来报告。
“和顺郡王率军攻白岩城,不幸中箭落马,只得暂停攻城!”
“李思摩伤势如何?”李世民惊问!
入眼所及,到处都是枯黄一片,从辽东城到白岩城,沿太子河而行,随着蜿蜒的河流,两侧都是起伏的山陵。
河畔两侧还能看到一些村庄,不过在唐军到来之前,辽东城之前把诸城外的高句丽百姓全都撤入了城中,实行坚壁清野。可惜并没有什么效果,反倒是被大唐一窝锅,连清野都省了。
沿途只剩下村庄,却不见人烟。
秦琅骑着马跟随皇帝御驾,前后左右都是天子禁卫六军护卫。本来有官员献言,说要为皇帝打造一座轮宫,这样会很舒适也有排场,结果被李世民怒斥,直接给他连贬三级,赶回中原去了。
当年杨广北巡塞外的时候,便让人打造过轮宫,据说轮宫数百个轮子,用无数牛马拉拽,轮宫里可以住数百人,犹如一座辉煌的移动金殿。当初杨广的轮宫无比奢华,也确实震惊了塞北的突厥人,反正始毕可汗亲自为皇帝的轮宫割了一条几百里的草路,还天天亲自为皇帝打猎献鹿血鹿舌的。
但是呢,隋三征辽东后,杨广再次出巡代北的时候,刚到雁门关就被始毕可汗率四十万骑围住,差点成了俘虏。
中原天子的威仪不是靠一个轮宫来展现的。
皇帝虽多年不打仗,但皇帝平时也经常打猎,所以骑术依然精湛,在马上行军,也丝毫没有不适。
对于眼前这片辽东之地,李世民的评价是比代北要强许多。
秦琅表示赞同。
代北长城以外,虽然还有数百里之地,但是确实远不如辽东,同样的冬季寒冷,但辽东这里有辽东平原,土地更加肥沃,而代北呢,长城线其实就是一条旱带分界线,过了长城,降雨量已经不足以维持农耕种植了。
所以虽然中原王朝有很长时期都能控制代北之地,但始终没法发展起来,主要还是因为那些地方不适合农耕,只适合游牧。所以长期以来,中原就算占有这些地方,也往往只能安置一些归附的游牧民族,但以游牧民族的特性,那是叛服不常的,早晚就成边患。
辽东不同,辽东甚至可以说比河套平原还强许多,虽说与关内相隔甚远,冬季十分寒冷,而且这个时代开发不足,河道淤积,几百里辽泽,大量森林等,这都不是问题。
汉代开发辽东四郡时,这里就非常的富庶了,而此后数百年间,辽东也一直有许多人口,后来高句丽趁中原混乱,夺取了后燕手中的辽东,经营数百年,也是走的半耕半牧路线。
只是因为高句丽毕竟是偏居一隅,始终面临着中原王朝要收复旧土的威胁,故此高句丽人占据辽东数百年,其实大多时间把精力都消耗在了防御上。
看看这里遍地的山城、堡垒就知道了。
本就国小民寡,还把主要精力整天花在打石头、垒山城上,大部份的青壮都编入军中,还得经常应对契丹、靺鞨这些野蛮游牧部族的侵袭,又得经常在半岛上跟新罗、百济等争斗,还能延续数百年,也确实不容易了。
而如果大唐收复了辽东,到时经营起来肯定是不一样的。
以大唐的国力,周边那些蛮夷谁敢乱来?
而以大唐之国力,要经营发展辽东,也势必会更加迅速。
汉晋时经营辽东,主要是经营平原地带,城市都在平原地区,而高句丽经营辽东,主要是经营山城体系,这就是最大的区别。
“朕准备在辽东城再分封一些宗室、功臣,世袭永镇。”李世民对于秦琅当初镇守武安时,推恩再封骑士的做法很有兴趣,认为当初秦琅能够迅速在蛮荒之地稳下脚来,并取得迅速的发展,与他的分封骑士有很大关系。
尤其是他仔细的研究过秦琅分封的那些家臣骑士,都是中原贵族官员们的庶子为主,这些人随他南下武安,分封采邑,得到秦琅授封的土地后,他们各自从自己的家族争取到了人口、钱财等的支援,然后迅速的经营壮大领地,为武安州的迅速繁荣起了极大的作用。
“辽东如此广阔,却又悬于关外,若只朝廷之力经营,只怕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就怕这中间又会有什么反复。所以朕思来想去,你当初经营武安封地的方法倒不错。”
皇帝计划是把辽河千里平原,还有沿海岸诸地,都划为朝廷正州,移民编户开发,然后在辽东山区,则分封宗室功臣们镇守,让他们出资出人出力经营开发。
秦琅对这些没什么兴趣。
因为世封制早就已经变了样,就如现在的武安府,秦琅只剩下了一点经济特权,能享受封地三分之一的税赋收入而已,剩下的就是一点点监察之权。
也正因此,秦琅才会想办法开始往海外发展。
这样的封地,其实就是一点实封食邑收入,并不是真正的封地。
站在皇帝的立场,这种变化是无可厚非的,甚至皇帝当初一开始也是这样计划的。
如今他打算再推世封,而且这次不仅封宗室功臣的王公,还打算分封一些底层的将士们。
“朕打算以军功勋官来授封采邑领地。”
大唐有军功十二转的勋官,但开国到如今不到三十年,勋官已经开始迅速的泛滥起来了,贬值迅速。
以往勋官酬谢军功,将士们都很满意,因为勋官含金量高,对于许多普通出身的士兵来说,这是他们跨越阶层的难得途径。
勋官最起码也有勋田。
而如今,朝廷已经越来越难兑现勋赏,勋田很难实授,其余的很多勋官待遇也难兑现,这就导致如今府兵制度已经出现了不少问题。
虽然暂时还不严重,可已经是一个隐患了。
李世民是个睿智的皇帝,他眼光看的很长远,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勋官十二转,各级勋官授予相应的土地,让他们世封永镇,发展经营,你觉得如何?”
最低的一转武骑尉,视从七品,李世民拟授田百亩,而最高的上柱国授田五十顷,也就是五千亩。
武骑尉获勋后,便在辽东划一百亩地,再把旁边一些山林等划给他,做一个庄子,这个庄子土地可以世袭,然后还能享受三分之一的税赋收入。如果是自己耕种,那就等于减免三分之一税。
勋越高,土地越多。
但有一点,勋田勋地不可出售,必须本人和其子孙经营镇守,否则朝廷收回。这样做的好处,一来酬谢军功,二来也是借此开发辽东。
毕竟能获勋的起码也是军士,而大唐如今虽也有募兵的北衙,但仍是以府兵的南衙为主,就是北衙募兵,那也基本上都是从官员地主富户子弟中招募的,故此兵士本就是这时代百姓中有产阶层。
越高的勋越难获,慢慢的就主要以军官为主了,所以军官们以勋在辽东得赐勋田勋地,世袭经营,无疑能够撬动巨大的民间力量。
秦琅不得不佩服李世民很鸡贼。
历史上大唐的府兵制度不到百年就崩溃了,无兵应募,府兵也没战斗力,关键就是到了后来无田可授,府兵的基本军田都保证不了,勋赏也无法兑现勋田、功名等赏赐。
所以地主富户的良家子们谁还愿意再去点选府兵,谁愿意自备干粮打仗,结果什么也捞不着?
甚至是最后沦为贵族高官们的侍卫随从?
良家子避兵役,最后不良人入军,军队战斗力也自然就越来越差,不论是兵员素质还是兵员装备等都跟不上了,最后只能改募兵制,当兵吃饷的兵,已经跟唐初的府兵完全不是一个群体了。
李世民的这个勋官制度,很明显是有吸纳秦琅当初武安家臣骑士的做法,给立下军功的勋官们在辽东这样一个极需开发的地方分授土地,既能酬谢将士军功,又能开发经营辽东,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这些勋官就将成为在唐的一个武士阶层,他们守土有责,子弟也会优先点选府兵。
有封地的勋官们能维持其财力、武力,能够保证大唐府兵的战斗力,能够镇边守疆,确实一举多得。
保证这样一个阶层,无异于对于稳固大唐的府兵制,有重要保障作用。
不得不说,皇帝是个善于学习的人。
对于大唐朝廷来说,其实给勋官们于边疆授予封地,也是惠而不费的,边疆的土地本就不值钱,别说一个武骑尉才一百亩,就是给个三五百亩又如何?
划分一片刚夺取的土地给他们,他们利用自己家族的人脉或财力等来经营,朝廷只是减免掉了三分之一的税赋而已,仍然能收取三分之二的税赋,更不用说,中间能省掉多少开发经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等。
尤其皇帝计划,还是把肥沃的平原地区都列为朝廷直属正州县,而把山区地带拿来分封,而且按这种分封法,其实这些分封给勋官们的地方,也一样还是朝廷正州县啊。
只是税赋上让出了三分之一而已。
这算盘打的真是太精了,可以想象一下,未来千里辽东,有成千上万的勋官们,山区遍地是他们的庄园采邑,个个勋官也都是自备武器,弓马娴熟的战士,那谁还能再拿辽东如何?
而大唐的勋官们都能得到勋田采邑,也能保证这个强悍的府兵阶层的不动摇,战斗力不下跌。
厉害。
“报!”
即将抵达白岩城,一名骑士赶来报告。
“和顺郡王率军攻白岩城,不幸中箭落马,只得暂停攻城!”
“李思摩伤势如何?”李世民惊问!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贞观俗人》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贞观俗人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