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东宫乱起
目录:庶子夺唐| 作者:江谨言| 类别:历史军事
李恪跟随李世民之后进了东宫,往李承乾养病的光天殿而去,李恪看着他离光天殿已经越来越近,心中不自觉地有些着急了。
光天殿就在眼前,若是李承乾已经造反,那光天殿中必是已经埋伏了大量的人手准备伏杀他们,只要进了光天殿,便是进了龙潭虎穴。
李恪心中清楚,以他的猜测,今日李承乾大半是要借着这个机会逼宫造反的,但李恪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故而李恪也不能直接当着李世民的面指出此事。 更何况,李恪若当真如他在李世民面前表现出的那般友爱兄长的话,也不该怀疑李承乾,更不该知道李承乾会在今**宫,他若在这个时候开口警示李世民,那不是把自己给卖了吗?
既不能直白地告诉李世民,又要阻止李世民进光天殿,那边只能想着法子叫李世民自己发现异常了,李恪观望了片刻,终于也想到了法子。
今日东宫的氛围格外的怪异,宫中的护卫显地比以往要少上许多,三三两两地分布,稀稀拉拉地站着,与以往大不相同。
这样的缘故李世民不知,但李恪却很清楚,东宫卫率,其中不乏功臣子弟,这些人虽然纨绔,但享受这大唐给的荣华富贵,对李世民还是忠心耿耿的,绝不会为了李承乾而叛逆。
东宫卫率,李承乾是绝不敢用的,他能用的只有自己和侯君集的心腹,人数自然也就很有限了,除去伏杀的人手,必定不会有更多的人空出来装作东宫卫率在宫中值守。 当初玄武门之事后,李世民登基前,李世民也是做了几个月的太子的,李世民自东宫崇教门进了前宫,而后过丽正殿到了光天殿外,看着越发稀少的护卫,李世民慢慢地也觉出了有些反常。
就算李承乾太子将废,宫中上下人手懈怠,可他皇帝临府,宫中上下也该是这般模样吗?
李恪也看出了李世民的疑惑,当先开口,不悦的对身边的赵节问道:“怎么,太子皇兄近来犯了些过错,被父皇责罚,就连你们这些东宫卫率都开始怠慢兄长了吗?”
李恪自然不能直接指出他们欲要谋反的事实,这样必会暴露自己的目的,李恪只能从侧面敲击,逼地他们自己露出马脚。李恪开口,并未直接将矛头指向李承乾,而是喝问东宫卫率,大有为兄长打抱不平的意思。
侯君集和李承乾谋事还算缜密,东宫里这般大的异常,李世民不发现是不可能的,赵节依照此前便预备好的答案回道:“太子近来心情沉郁,见不得人多,故而将东宫卫率都调去了崇文殿和崇仁殿,光天殿这一块留的不多。” 寻常来讲,东宫六率的人马都在太子麾下,李承乾要调动他们并无不妥,但就在当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了吸取教训,避免日后再发生这等事情,特下了令,日后凡东宫卫率调动,必得上报省台和北衙。
所为省台,便是三省宰相,上报省台自然是为了让名义上节制南衙禁军的宰相知晓,至于北衙便是以玄武门为核心,驻防于宫北的内宫禁军,这些禁军的最高将官便是左监门卫大将军张世贵,按理说东宫内人马调动是要知会张世贵的,可张世贵却明明没有收到任何的消息。
私自调动东宫人马布置,却不知会北衙,这可是犯了大忌的,张世贵本当问罪,但太子眼下病危,张世贵又不便在此时发难。
张世贵眉头微皱,一边往光天殿的方向继续走着,一边身为李世民禁军统领多年的警觉又让他心里又觉着有些不安,东宫出现这种情况,哪怕太子病危,他照理也是要核实的。
就在快要走进光天殿殿门,只剩三十余步的时候,张世贵突然停下了脚步,拉过身边一个东宫卫率,问道:“你是左内率府,还是右内率府的人?” 这个身着东宫卫率衣着的士卒显然是没有料到张世贵会突然这么问,本能地操着一口自己的家乡话脱口而出道:“回大将军的话,小卒是左卫率的人。”
这东宫卫率之言一出,张世贵的脸色顿时就变了,因为这卫率说的不是关陇话,而是一口地道的河北方言。
东宫卫率人手择选是有自己的标准的,除了身材高大,身手过硬之外,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必须得是关中人,但这个卫率方才说的分明就是河北话,没有半点关中的味道。
这卫率自然不会说关中话,因为他们都是侯君集的私兵,当年跟随侯君集自上谷起家,征战多年的私卫,地地道道的河北人,怎会说关中话。
张世贵当即对李世民道:“陛下止步,东宫有诈。” 张世贵还算警觉,他的话一出口,李恪顿时松了口气,而李世民却猛地一惊。
李世民忙问道:“武安(张世贵表字)这是何意?”
张世贵抽出腰间的佩刀,架在方才答话的士卒的脖子上,对李世民回道:“他说的不是关中话,他不是真的左卫率。”
李世民行伍出身,长安的禁军大多都是他当年的旧部,军中的规矩他比谁都懂,张世贵之言一出,李世民顿时便明白了张世贵的意思。
看着张世贵的刀架在了卫率的脖颈之上,李世民喝问道:“你是何人,何故在此,太子又何在?”
哪怕是看着东宫卫率被人所调换,李世民第一时间仍旧对太子抱有幻想,没有怀疑到李承乾的身上,而是以为是谁胁迫了太子,如此为之。
这士卒跟随侯君集多年,亦是侯君集豢养的死士,也是个硬骨头,当着李世民的面,竟还是只言不发,仿佛听不得李世民的话一般。
一旁的李恪见状,对李世民道:“父皇,听此人的话是河北口音,我大唐诸将,有这个本事,又是河北人的还能有谁。”
大唐立国不过十余载,虽说武将如云,但大多出自山东和关陇,其次河东和中原,河北籍的高阶武将并不多,能这等本事调动私军的更不多,满打满算只有侯君集和张公瑾两人而已,而张公瑾在李恪麾下,现在北地,他若是回京李恪不可能没有消息,那结果就显而易见了。
果然,李恪话音刚落,侯君集便带着人自光天殿中涌了出来,前后三百余人之多,堵在李世民的身前。
光天殿就在眼前,若是李承乾已经造反,那光天殿中必是已经埋伏了大量的人手准备伏杀他们,只要进了光天殿,便是进了龙潭虎穴。
李恪心中清楚,以他的猜测,今日李承乾大半是要借着这个机会逼宫造反的,但李恪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故而李恪也不能直接当着李世民的面指出此事。 更何况,李恪若当真如他在李世民面前表现出的那般友爱兄长的话,也不该怀疑李承乾,更不该知道李承乾会在今**宫,他若在这个时候开口警示李世民,那不是把自己给卖了吗?
既不能直白地告诉李世民,又要阻止李世民进光天殿,那边只能想着法子叫李世民自己发现异常了,李恪观望了片刻,终于也想到了法子。
今日东宫的氛围格外的怪异,宫中的护卫显地比以往要少上许多,三三两两地分布,稀稀拉拉地站着,与以往大不相同。
这样的缘故李世民不知,但李恪却很清楚,东宫卫率,其中不乏功臣子弟,这些人虽然纨绔,但享受这大唐给的荣华富贵,对李世民还是忠心耿耿的,绝不会为了李承乾而叛逆。
东宫卫率,李承乾是绝不敢用的,他能用的只有自己和侯君集的心腹,人数自然也就很有限了,除去伏杀的人手,必定不会有更多的人空出来装作东宫卫率在宫中值守。 当初玄武门之事后,李世民登基前,李世民也是做了几个月的太子的,李世民自东宫崇教门进了前宫,而后过丽正殿到了光天殿外,看着越发稀少的护卫,李世民慢慢地也觉出了有些反常。
就算李承乾太子将废,宫中上下人手懈怠,可他皇帝临府,宫中上下也该是这般模样吗?
李恪也看出了李世民的疑惑,当先开口,不悦的对身边的赵节问道:“怎么,太子皇兄近来犯了些过错,被父皇责罚,就连你们这些东宫卫率都开始怠慢兄长了吗?”
李恪自然不能直接指出他们欲要谋反的事实,这样必会暴露自己的目的,李恪只能从侧面敲击,逼地他们自己露出马脚。李恪开口,并未直接将矛头指向李承乾,而是喝问东宫卫率,大有为兄长打抱不平的意思。
侯君集和李承乾谋事还算缜密,东宫里这般大的异常,李世民不发现是不可能的,赵节依照此前便预备好的答案回道:“太子近来心情沉郁,见不得人多,故而将东宫卫率都调去了崇文殿和崇仁殿,光天殿这一块留的不多。” 寻常来讲,东宫六率的人马都在太子麾下,李承乾要调动他们并无不妥,但就在当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了吸取教训,避免日后再发生这等事情,特下了令,日后凡东宫卫率调动,必得上报省台和北衙。
所为省台,便是三省宰相,上报省台自然是为了让名义上节制南衙禁军的宰相知晓,至于北衙便是以玄武门为核心,驻防于宫北的内宫禁军,这些禁军的最高将官便是左监门卫大将军张世贵,按理说东宫内人马调动是要知会张世贵的,可张世贵却明明没有收到任何的消息。
私自调动东宫人马布置,却不知会北衙,这可是犯了大忌的,张世贵本当问罪,但太子眼下病危,张世贵又不便在此时发难。
张世贵眉头微皱,一边往光天殿的方向继续走着,一边身为李世民禁军统领多年的警觉又让他心里又觉着有些不安,东宫出现这种情况,哪怕太子病危,他照理也是要核实的。
就在快要走进光天殿殿门,只剩三十余步的时候,张世贵突然停下了脚步,拉过身边一个东宫卫率,问道:“你是左内率府,还是右内率府的人?” 这个身着东宫卫率衣着的士卒显然是没有料到张世贵会突然这么问,本能地操着一口自己的家乡话脱口而出道:“回大将军的话,小卒是左卫率的人。”
这东宫卫率之言一出,张世贵的脸色顿时就变了,因为这卫率说的不是关陇话,而是一口地道的河北方言。
东宫卫率人手择选是有自己的标准的,除了身材高大,身手过硬之外,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必须得是关中人,但这个卫率方才说的分明就是河北话,没有半点关中的味道。
这卫率自然不会说关中话,因为他们都是侯君集的私兵,当年跟随侯君集自上谷起家,征战多年的私卫,地地道道的河北人,怎会说关中话。
张世贵当即对李世民道:“陛下止步,东宫有诈。” 张世贵还算警觉,他的话一出口,李恪顿时松了口气,而李世民却猛地一惊。
李世民忙问道:“武安(张世贵表字)这是何意?”
张世贵抽出腰间的佩刀,架在方才答话的士卒的脖子上,对李世民回道:“他说的不是关中话,他不是真的左卫率。”
李世民行伍出身,长安的禁军大多都是他当年的旧部,军中的规矩他比谁都懂,张世贵之言一出,李世民顿时便明白了张世贵的意思。
看着张世贵的刀架在了卫率的脖颈之上,李世民喝问道:“你是何人,何故在此,太子又何在?”
哪怕是看着东宫卫率被人所调换,李世民第一时间仍旧对太子抱有幻想,没有怀疑到李承乾的身上,而是以为是谁胁迫了太子,如此为之。
这士卒跟随侯君集多年,亦是侯君集豢养的死士,也是个硬骨头,当着李世民的面,竟还是只言不发,仿佛听不得李世民的话一般。
一旁的李恪见状,对李世民道:“父皇,听此人的话是河北口音,我大唐诸将,有这个本事,又是河北人的还能有谁。”
大唐立国不过十余载,虽说武将如云,但大多出自山东和关陇,其次河东和中原,河北籍的高阶武将并不多,能这等本事调动私军的更不多,满打满算只有侯君集和张公瑾两人而已,而张公瑾在李恪麾下,现在北地,他若是回京李恪不可能没有消息,那结果就显而易见了。
果然,李恪话音刚落,侯君集便带着人自光天殿中涌了出来,前后三百余人之多,堵在李世民的身前。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庶子夺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庶子夺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