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千古难题
目录:大明从慎重开始| 作者:一笑澄明| 类别:历史军事
程敏政眼中噙着热泪,太子成才了!这词足以名传千古!
朱厚照兴高采烈回头,用鼻子看着众人,趾高气扬,心中心中喜不自禁。
“你来对出接下来的词!”
杨慎欲言又止,思索许久,也想不出来比这个更磅礴豪迈的意境,惭愧道:“在下输了,之前所吟的诗,都不及这一首词,老高兄藏拙,实在佩服!”
朱厚照心中一喜,回头问问这杨慎是谁,本宫要拜他为师,学写词!
“这首词不是本宫写的,真巧,写这首词的人也叫杨慎,不过只有这两句。”朱厚照为人高傲,这样的词他同样心生敬佩,不屑冒充。
就这?
书生们既激动,又大失所望。
程敏政微微张着嘴巴,可惜啊,这么好的词,只流传这么两句。
一时间,这首词成为藏书馆的最高挑战。
无人能对出来接下来的诗,程敏政写了后续几句,却自感狗尾续貂,将纸丢进箩筐里。
半个时辰后,张贤听到这首词,震惊不已。
立即请匠人在藏书馆前,立下一座石碑。
刻下这两句词。
江南的滕王阁,凭借《滕王阁序》名动天下!
或许,良乡藏书馆也能凭借这两句词,名震天下,流芳百世。
石碑上只有两句,却有一股磅礴气势迎面袭来,叫人拍案叫绝!
剩下的空白,只能由后人来写,张贤本想悬赏一百两银子,但这样的诗诱以金钱,就俗了。
……
紫禁城,华盖殿,
弘治皇帝大惊失色,反复念着这首词,浑身热血沸腾,心中激荡,久久不能释怀……
“竟有如此磅礴意境,光是念出来,就让人精神抖擞!好词啊!这是太子写的?”
“臣也不知,不过……太子曾在东宫偷偷研究音律,也写过词。”牟斌如实禀报。
弘治皇帝苦笑摇头:“不可能是太子写的,若是他所写,早就来向朕邀功了。”
牟斌颔首点头,觉得有道理,难道是严成锦写的?
也不可能……
严成锦这样的年纪,怎会有如此高的超脱领悟,写这首词的人,分明是经历了一生,是个老成之人。
杨府,
杨廷和念着这两句词,在书房中来回踱步,一次又一次惊叹,胸中激动难以平静:“写得好,写得太好了!”
杨慎从良乡回来,向父亲讨教,谁知道父亲听了,惊叹不已,和他的反应如出一辙。
杨廷和摇头叹息:“难,接不上来,为父也接不上来,是谁写的?”
杨慎有些委屈:“朱小寿说,写这首词的人,也叫杨慎……”
朱小寿……那不是殿下吗?
杨廷和哭笑不得,太子偷跑出宫,竟是为了同自己儿子斗诗,杨廷和干咳一声,道:“儿啊,日后朱小寿再找你斗诗,你就让着他。”
“父亲知道他?”
“他是太子殿下。”
“……”杨慎。
……
两句词,捧红了良乡藏书馆。
京城和周围州县的老儒生也来瞻仰这块石碑。
“只要把后几句接上来,就能名垂千古。”
严成锦发现,良乡这巴掌大的地方,到哪儿都能看见儒裳纶巾的读书人,比良乡百姓还多。
“读完书便回去睡觉,也是无趣。”
“是啊,江南好,江上烟波,夜里正是画舫热闹的时候,咱们进京太早了。”
街上走几个书生。
可惜,摩天水车不能开,每日少赚近百两银子。
一个月就是三千两,一座豪华的宅邸。
这些书生大多家财雄厚,良乡没地方花银子,他们反倒觉得无趣。
大明是个有想法就能赚银子的时代,热水囊一出来,许多士绅把汤婆子丢了,抢购热水囊。
秋粮征收在即,张贤对着严成锦道:“大人,秋粮可否缓一缓,下官上疏奏请乞,明年再征收?”
收上来的秋粮不多,眼下兴修水路,每日要花去三石米粮,两石白面,才能勉强维持。
新修藏书馆掏空了良乡的府库。
拖欠税粮在大明极为常见,更有甚者,闹个灾荒,朝廷把新税和欠税全免了。
“欠着吧。”
严府也没有多少银子,一下子掏出十五万两开办造船厂,家里的府库空了大半。
出了衙门,走在良乡的大街上,看哪里都像银子。
“这座宅邸是谁的?”
严成锦打量着这座宅邸,常年失修,比严府还要老旧一些,朱漆掉了,露出腐烂的木头。
“这座旧宅,卖了几年了,价钱太高没人要。”当初买商铺时,王不岁打听过,这么破也敢卖一千二百两。
地段不好,又是在良乡,给五百两就是天价了。
就算是在良乡街道上的商铺,最高也只开了一千两。
“帮我买下来!”严成锦道。
王不岁以为自己听错了,修缮还要花一百多两银子呢。
是了,严少爷最喜欢破旧的东西……
王不岁很快找到这宅子的主人,将地契带回来,严成锦看了眼,竟是那个叫胡恭的旧宅。
打开院门,里头还藏有三个流民,不用化妆,长得也像鬼一样啊。
乌漆嘛黑,瘦骨嶙峋。
有点渗人……
王不岁正要驱赶他们离开,林松手放在长枪上,家丁也拿起棍子,怕他们扑上来打人,严成锦却拦住他们。
“你们是从哪里来的,怎么不去草棚那边?”
“小人刚从河间府来,没有草棚。”
晚来的流民没有草棚,也没有田地,只能躲在这里过日子,外头冷,抗的住的出去找吃食,扛不住的蜷缩在这里。
“去草棚那边吧,自会有人安顿你们。”
几个流民感恩戴德,跪在地上,接连磕头。
严成锦对着轿夫道:“带他们去找张大人,在草棚区那边再搭一个草棚。”
轿夫领着他们去了。
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大致了解这房子的结构,房子够大,隔出来能做一个很大的“奇遇屋”。
严成锦在工部学习的绘图技术,再次派上用场,画着一张草图,让王不岁找匠人来修缮。
“按这图来修,不就黑了吗?”王不岁怀疑严成锦的画图技术。
“就是要黑。”
王不岁找了工匠来,将院子的顶部封上,整个府邸变得阴森起来,大白天吓人。
更让王不岁不解的,严少爷还买来了棺材、绳索、镜子、冥纸、大锅、梳子、红布等乱七八糟的东西……
十日过去,整个宅院终于按严成锦的要求布置完了。
良乡流民草棚,
忽然举行选丑大赛,王不岁摇摇头:“不够丑,下一个。”
“长得丑还有人要?”
“不知道,这不是工坊的大东家吗?他有特殊的癖好。”
许多流民因为长得不够丑,而自惭形秽。
自认为长得丑的站了上去,因为看到王大东失望的眼神,信心倍受打击。
到底要多丑……
王不岁选了二十个人,带去给严成锦挑,经过严格筛选,只留下十五个人。
接下来便是排练,流民藏在指定的地方,听着严成锦指挥,什么时候该出来。
“原来是吓人啊?这个我们会啊!”
“……”
这些流民竟无师自通,严成锦从头走了一遍,差点没给他吓死……
有点瘆人的感觉了。
“大门要换一下,换得喜庆一些。”严成锦觉得这个大门不行,容易给人吓跑。
王不岁干脆挂上大红灯笼,跟一般的客栈没啥区别。
次日,老王书房印出邸报,良乡奇遇屋开门做生意。
最关心老王书坊消息的是书生,在良乡早就闷得不行了,就想寻点乐子。
大门外围着书生,特意来看看这奇遇屋。
“王东家,里头是卖什么的?”
“里头不卖东西,就是几个流民,装扮一番,吓唬人,想寻乐子的,可以进去看看,一两银子一人。”王不岁笑着把情况如实相告。
“别怪我没提醒你们,这宅子里很吓人,胆子小的,别进去。”
朱厚照兴高采烈回头,用鼻子看着众人,趾高气扬,心中心中喜不自禁。
“你来对出接下来的词!”
杨慎欲言又止,思索许久,也想不出来比这个更磅礴豪迈的意境,惭愧道:“在下输了,之前所吟的诗,都不及这一首词,老高兄藏拙,实在佩服!”
朱厚照心中一喜,回头问问这杨慎是谁,本宫要拜他为师,学写词!
“这首词不是本宫写的,真巧,写这首词的人也叫杨慎,不过只有这两句。”朱厚照为人高傲,这样的词他同样心生敬佩,不屑冒充。
就这?
书生们既激动,又大失所望。
程敏政微微张着嘴巴,可惜啊,这么好的词,只流传这么两句。
一时间,这首词成为藏书馆的最高挑战。
无人能对出来接下来的诗,程敏政写了后续几句,却自感狗尾续貂,将纸丢进箩筐里。
半个时辰后,张贤听到这首词,震惊不已。
立即请匠人在藏书馆前,立下一座石碑。
刻下这两句词。
江南的滕王阁,凭借《滕王阁序》名动天下!
或许,良乡藏书馆也能凭借这两句词,名震天下,流芳百世。
石碑上只有两句,却有一股磅礴气势迎面袭来,叫人拍案叫绝!
剩下的空白,只能由后人来写,张贤本想悬赏一百两银子,但这样的诗诱以金钱,就俗了。
……
紫禁城,华盖殿,
弘治皇帝大惊失色,反复念着这首词,浑身热血沸腾,心中激荡,久久不能释怀……
“竟有如此磅礴意境,光是念出来,就让人精神抖擞!好词啊!这是太子写的?”
“臣也不知,不过……太子曾在东宫偷偷研究音律,也写过词。”牟斌如实禀报。
弘治皇帝苦笑摇头:“不可能是太子写的,若是他所写,早就来向朕邀功了。”
牟斌颔首点头,觉得有道理,难道是严成锦写的?
也不可能……
严成锦这样的年纪,怎会有如此高的超脱领悟,写这首词的人,分明是经历了一生,是个老成之人。
杨府,
杨廷和念着这两句词,在书房中来回踱步,一次又一次惊叹,胸中激动难以平静:“写得好,写得太好了!”
杨慎从良乡回来,向父亲讨教,谁知道父亲听了,惊叹不已,和他的反应如出一辙。
杨廷和摇头叹息:“难,接不上来,为父也接不上来,是谁写的?”
杨慎有些委屈:“朱小寿说,写这首词的人,也叫杨慎……”
朱小寿……那不是殿下吗?
杨廷和哭笑不得,太子偷跑出宫,竟是为了同自己儿子斗诗,杨廷和干咳一声,道:“儿啊,日后朱小寿再找你斗诗,你就让着他。”
“父亲知道他?”
“他是太子殿下。”
“……”杨慎。
……
两句词,捧红了良乡藏书馆。
京城和周围州县的老儒生也来瞻仰这块石碑。
“只要把后几句接上来,就能名垂千古。”
严成锦发现,良乡这巴掌大的地方,到哪儿都能看见儒裳纶巾的读书人,比良乡百姓还多。
“读完书便回去睡觉,也是无趣。”
“是啊,江南好,江上烟波,夜里正是画舫热闹的时候,咱们进京太早了。”
街上走几个书生。
可惜,摩天水车不能开,每日少赚近百两银子。
一个月就是三千两,一座豪华的宅邸。
这些书生大多家财雄厚,良乡没地方花银子,他们反倒觉得无趣。
大明是个有想法就能赚银子的时代,热水囊一出来,许多士绅把汤婆子丢了,抢购热水囊。
秋粮征收在即,张贤对着严成锦道:“大人,秋粮可否缓一缓,下官上疏奏请乞,明年再征收?”
收上来的秋粮不多,眼下兴修水路,每日要花去三石米粮,两石白面,才能勉强维持。
新修藏书馆掏空了良乡的府库。
拖欠税粮在大明极为常见,更有甚者,闹个灾荒,朝廷把新税和欠税全免了。
“欠着吧。”
严府也没有多少银子,一下子掏出十五万两开办造船厂,家里的府库空了大半。
出了衙门,走在良乡的大街上,看哪里都像银子。
“这座宅邸是谁的?”
严成锦打量着这座宅邸,常年失修,比严府还要老旧一些,朱漆掉了,露出腐烂的木头。
“这座旧宅,卖了几年了,价钱太高没人要。”当初买商铺时,王不岁打听过,这么破也敢卖一千二百两。
地段不好,又是在良乡,给五百两就是天价了。
就算是在良乡街道上的商铺,最高也只开了一千两。
“帮我买下来!”严成锦道。
王不岁以为自己听错了,修缮还要花一百多两银子呢。
是了,严少爷最喜欢破旧的东西……
王不岁很快找到这宅子的主人,将地契带回来,严成锦看了眼,竟是那个叫胡恭的旧宅。
打开院门,里头还藏有三个流民,不用化妆,长得也像鬼一样啊。
乌漆嘛黑,瘦骨嶙峋。
有点渗人……
王不岁正要驱赶他们离开,林松手放在长枪上,家丁也拿起棍子,怕他们扑上来打人,严成锦却拦住他们。
“你们是从哪里来的,怎么不去草棚那边?”
“小人刚从河间府来,没有草棚。”
晚来的流民没有草棚,也没有田地,只能躲在这里过日子,外头冷,抗的住的出去找吃食,扛不住的蜷缩在这里。
“去草棚那边吧,自会有人安顿你们。”
几个流民感恩戴德,跪在地上,接连磕头。
严成锦对着轿夫道:“带他们去找张大人,在草棚区那边再搭一个草棚。”
轿夫领着他们去了。
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大致了解这房子的结构,房子够大,隔出来能做一个很大的“奇遇屋”。
严成锦在工部学习的绘图技术,再次派上用场,画着一张草图,让王不岁找匠人来修缮。
“按这图来修,不就黑了吗?”王不岁怀疑严成锦的画图技术。
“就是要黑。”
王不岁找了工匠来,将院子的顶部封上,整个府邸变得阴森起来,大白天吓人。
更让王不岁不解的,严少爷还买来了棺材、绳索、镜子、冥纸、大锅、梳子、红布等乱七八糟的东西……
十日过去,整个宅院终于按严成锦的要求布置完了。
良乡流民草棚,
忽然举行选丑大赛,王不岁摇摇头:“不够丑,下一个。”
“长得丑还有人要?”
“不知道,这不是工坊的大东家吗?他有特殊的癖好。”
许多流民因为长得不够丑,而自惭形秽。
自认为长得丑的站了上去,因为看到王大东失望的眼神,信心倍受打击。
到底要多丑……
王不岁选了二十个人,带去给严成锦挑,经过严格筛选,只留下十五个人。
接下来便是排练,流民藏在指定的地方,听着严成锦指挥,什么时候该出来。
“原来是吓人啊?这个我们会啊!”
“……”
这些流民竟无师自通,严成锦从头走了一遍,差点没给他吓死……
有点瘆人的感觉了。
“大门要换一下,换得喜庆一些。”严成锦觉得这个大门不行,容易给人吓跑。
王不岁干脆挂上大红灯笼,跟一般的客栈没啥区别。
次日,老王书房印出邸报,良乡奇遇屋开门做生意。
最关心老王书坊消息的是书生,在良乡早就闷得不行了,就想寻点乐子。
大门外围着书生,特意来看看这奇遇屋。
“王东家,里头是卖什么的?”
“里头不卖东西,就是几个流民,装扮一番,吓唬人,想寻乐子的,可以进去看看,一两银子一人。”王不岁笑着把情况如实相告。
“别怪我没提醒你们,这宅子里很吓人,胆子小的,别进去。”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从慎重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从慎重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