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爵位之争(中)
目录:楚书,太祖皇帝本纪| 作者:煌煌华夏| 类别:历史军事
工部,军器监。
这算是大楚刚挂牌成立不久的新部门,最早的前身就是骆永胜捣鼓出来的那些小高炉,这么多年的发展到如今,总算是有了自己的署事衙门。
军器监属于技术部门,所以监丞不是传统的官员,而是技术工匠。唐福来到后也挂了一个副职,主要负责在军器监中搭一个火器局的班子。
打来到南昌后,骆永胜一直忙这忙那,还真没什么功夫来看过唐福,这还是第一次。
赶等骆永胜到的时候,唐福这会子正忙的脚不沾地,脸上也不知道染的什么东西,乌漆嘛黑的。
“唐福、唐福!”
军器监的监丞就是之前那个在瓦石庄、溪谷集搞炼钢的池师傅,这会陪着骆永胜来火器局,四下里没看到唐福不禁急的大喊起来。
“来了来了。”
唐福打一处瓦舍里跑出来,正看到被数十人簇拥,众星捧月般站立的骆永胜,吓得又快跑几步,上前见礼。
还没跪下呢,就被骆永胜一把扶住。
“大楚没跪礼,站着说话就成。”
“谢大王。”
虽说宋朝也不兴跪礼,可这特权是对人家士大夫,别的阶级想都别想。
寇凖为相领军,就是边军主帅见到寇凖也得行跪礼,遑论唐福一个匠人见骆永胜这般君主了。
这也就是大楚上下一视同仁。
“你这火器局够偏的啊,再走二里地都出城了。”
“没办法,这火器不同寻常铁匠作坊,最易出事故。”
唐福解释道:“现在臣在这里屯了能有近十万斤火药,要是出意外,小半个南昌城估计都没了。”
“有什么进展没。”
骆永胜一马当先走在前面视察,老池和唐福就亦步亦趋跟着介绍。
“大王早前说的火枪,臣和以前的一些同僚商议过,池监丞给了很大的支持,军器监铁器局给打了一套模具出来,就是这枪管有些粗糙,火药填充进去后容易炸膛。”
唐福给骆永胜找了一批试验件,形状上有些类似明初时期的火铳,算是前膛枪。
火枪的发展历史很多人早已烂熟于胸,不多解释。
就骆永胜自身浅陋的工学知识也知道现在唐福面临的一些技术困难。
无非就是无缝钢管锻造技术。
这个技术你要说它难吧,毕竟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产物,对于这个时期的中国确实有些难,可这个技术和古代火枪有多少关系?
没无缝钢管之前欧洲大规模列装的后膛枪难不成是外星人送来的。
没有无缝钢管就造粗糙一点呗。
骆永胜抚摸着这杆火铳,虽然知道这只是一个残次品,一个无法上战场的烧火棍,但脸上的喜色却是半分没有作假,他向唐福说道。
“这手工制造就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孤对你们没太多的要求,刚开始慢一点、威力小一点、射程短一点,孤都可以接受。
你们真正要做的,不是说尽快造出一把可以拿上战场杀敌立功的武器,孤不急国家也不急,而是在制造的过程中将详细的技术过程、制造参数记录下来,同时也要把遇到的困难记录下来。
比如涉及哪些工业领域的技术难题,你提到过枪管的问题,那就让铁器局来攻克,他们在攻克的过程中也要记录完善详细的研发过程、技术参数。
这样,一步步的来,虽然造的只是一把火枪,但在制造的过程中,最后完善的,却是一个国家的工业系统。”
问题,是人带来的,解决问题的,同样是人。
眼下的中国没有工业革命,没有完善的工业体系,那又如何。
原地踏步等着八百年后洋老爷来教?
没有就去慢慢构建架构、慢慢积累、慢慢摸索和进步。
骆永胜不是一个技术工,也不是一个匠人,他是一个君王。
必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整日泡在工部去点所谓的科技树。
真花个十几年去点亮一项科技,这个国家都差不多该亡了。
但骆永胜拥有支持工业进步和扶持工匠研发的思想,这就是对国家攀登科技树最大的帮助。
有句话说的好。
中国的问题从来不是科技树点歪了,而是思维树和教育树点歪了。
唐福是幸运的,因为骆永胜给了他很大的支持。
“你大胆的去做,放心的去实验,不要有思想压力更不要有任务压力,不是说必须要在什么时间交出孤想要看到的火枪,三年造不出来那就五年,五年造不出来就十年,沉下心,踏踏实实的去摸索去完善,孤相信总有一天,咱们这个国家可以一天就造出成千上万把火枪。”
这话说的唐福感动不已,向骆永胜抱拳承诺。
“请大王放心,臣一定不辜负大王的期许。”
“嗯,孤相信你。”
伸手拍拍唐福的肩头,骆永胜勉励了一句,复又问道:“对了,火枪的胚型既然都做了出来,那火炮呢。”
“也做了一门,不过只是虚有其表,还没拉出来实验过呢,大王请。”
唐福忙引着骆永胜来到另一处空地,这里陈列着一个庞然大物,被用一层幕布遮盖,几名匠人扯下幕布,庐山真面目便进入骆永胜的眼中。
只一眼,骆永胜就怔住。
这他娘的,乌尔班?
很快骆永胜就反应过来,眼前这个和历史中的乌尔班巨炮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因为眼前这个由唐福制造出来的巨大炮管,就单纯只是一个由钢铁打造而成下粗上窄的圆柱体而已。
甚至还没有焊接火药阀呢。
但不得不说,一提到大炮,似乎怎么都绕不过乌尔班炮,毕竟这玩意的辨识度太高了。
“还没实验过?”
“没。”唐福有些尴尬:“当初造的时候造大了点,若是附和口径的话,仅一枚铅石混合的炮弹可能就要八百斤以上。
光装填我们还没想好如何操作,也没有详细的实验参数来准备相应推动这枚重量炮弹的火药用量,所以就封存了,臣打算按照这个比例先造一个小一点的。”
“不得了啊。”
骆永胜叹为观止,满意点头:“既然有方向了那就去做吧,孤支持你。”
“谢大王。”
“是孤要谢谢你。”
骆永胜又看了一眼这巨大无比的炮管,转身。
“将来,无数大楚的后人都会谢谢你。”
这算是大楚刚挂牌成立不久的新部门,最早的前身就是骆永胜捣鼓出来的那些小高炉,这么多年的发展到如今,总算是有了自己的署事衙门。
军器监属于技术部门,所以监丞不是传统的官员,而是技术工匠。唐福来到后也挂了一个副职,主要负责在军器监中搭一个火器局的班子。
打来到南昌后,骆永胜一直忙这忙那,还真没什么功夫来看过唐福,这还是第一次。
赶等骆永胜到的时候,唐福这会子正忙的脚不沾地,脸上也不知道染的什么东西,乌漆嘛黑的。
“唐福、唐福!”
军器监的监丞就是之前那个在瓦石庄、溪谷集搞炼钢的池师傅,这会陪着骆永胜来火器局,四下里没看到唐福不禁急的大喊起来。
“来了来了。”
唐福打一处瓦舍里跑出来,正看到被数十人簇拥,众星捧月般站立的骆永胜,吓得又快跑几步,上前见礼。
还没跪下呢,就被骆永胜一把扶住。
“大楚没跪礼,站着说话就成。”
“谢大王。”
虽说宋朝也不兴跪礼,可这特权是对人家士大夫,别的阶级想都别想。
寇凖为相领军,就是边军主帅见到寇凖也得行跪礼,遑论唐福一个匠人见骆永胜这般君主了。
这也就是大楚上下一视同仁。
“你这火器局够偏的啊,再走二里地都出城了。”
“没办法,这火器不同寻常铁匠作坊,最易出事故。”
唐福解释道:“现在臣在这里屯了能有近十万斤火药,要是出意外,小半个南昌城估计都没了。”
“有什么进展没。”
骆永胜一马当先走在前面视察,老池和唐福就亦步亦趋跟着介绍。
“大王早前说的火枪,臣和以前的一些同僚商议过,池监丞给了很大的支持,军器监铁器局给打了一套模具出来,就是这枪管有些粗糙,火药填充进去后容易炸膛。”
唐福给骆永胜找了一批试验件,形状上有些类似明初时期的火铳,算是前膛枪。
火枪的发展历史很多人早已烂熟于胸,不多解释。
就骆永胜自身浅陋的工学知识也知道现在唐福面临的一些技术困难。
无非就是无缝钢管锻造技术。
这个技术你要说它难吧,毕竟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产物,对于这个时期的中国确实有些难,可这个技术和古代火枪有多少关系?
没无缝钢管之前欧洲大规模列装的后膛枪难不成是外星人送来的。
没有无缝钢管就造粗糙一点呗。
骆永胜抚摸着这杆火铳,虽然知道这只是一个残次品,一个无法上战场的烧火棍,但脸上的喜色却是半分没有作假,他向唐福说道。
“这手工制造就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孤对你们没太多的要求,刚开始慢一点、威力小一点、射程短一点,孤都可以接受。
你们真正要做的,不是说尽快造出一把可以拿上战场杀敌立功的武器,孤不急国家也不急,而是在制造的过程中将详细的技术过程、制造参数记录下来,同时也要把遇到的困难记录下来。
比如涉及哪些工业领域的技术难题,你提到过枪管的问题,那就让铁器局来攻克,他们在攻克的过程中也要记录完善详细的研发过程、技术参数。
这样,一步步的来,虽然造的只是一把火枪,但在制造的过程中,最后完善的,却是一个国家的工业系统。”
问题,是人带来的,解决问题的,同样是人。
眼下的中国没有工业革命,没有完善的工业体系,那又如何。
原地踏步等着八百年后洋老爷来教?
没有就去慢慢构建架构、慢慢积累、慢慢摸索和进步。
骆永胜不是一个技术工,也不是一个匠人,他是一个君王。
必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整日泡在工部去点所谓的科技树。
真花个十几年去点亮一项科技,这个国家都差不多该亡了。
但骆永胜拥有支持工业进步和扶持工匠研发的思想,这就是对国家攀登科技树最大的帮助。
有句话说的好。
中国的问题从来不是科技树点歪了,而是思维树和教育树点歪了。
唐福是幸运的,因为骆永胜给了他很大的支持。
“你大胆的去做,放心的去实验,不要有思想压力更不要有任务压力,不是说必须要在什么时间交出孤想要看到的火枪,三年造不出来那就五年,五年造不出来就十年,沉下心,踏踏实实的去摸索去完善,孤相信总有一天,咱们这个国家可以一天就造出成千上万把火枪。”
这话说的唐福感动不已,向骆永胜抱拳承诺。
“请大王放心,臣一定不辜负大王的期许。”
“嗯,孤相信你。”
伸手拍拍唐福的肩头,骆永胜勉励了一句,复又问道:“对了,火枪的胚型既然都做了出来,那火炮呢。”
“也做了一门,不过只是虚有其表,还没拉出来实验过呢,大王请。”
唐福忙引着骆永胜来到另一处空地,这里陈列着一个庞然大物,被用一层幕布遮盖,几名匠人扯下幕布,庐山真面目便进入骆永胜的眼中。
只一眼,骆永胜就怔住。
这他娘的,乌尔班?
很快骆永胜就反应过来,眼前这个和历史中的乌尔班巨炮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因为眼前这个由唐福制造出来的巨大炮管,就单纯只是一个由钢铁打造而成下粗上窄的圆柱体而已。
甚至还没有焊接火药阀呢。
但不得不说,一提到大炮,似乎怎么都绕不过乌尔班炮,毕竟这玩意的辨识度太高了。
“还没实验过?”
“没。”唐福有些尴尬:“当初造的时候造大了点,若是附和口径的话,仅一枚铅石混合的炮弹可能就要八百斤以上。
光装填我们还没想好如何操作,也没有详细的实验参数来准备相应推动这枚重量炮弹的火药用量,所以就封存了,臣打算按照这个比例先造一个小一点的。”
“不得了啊。”
骆永胜叹为观止,满意点头:“既然有方向了那就去做吧,孤支持你。”
“谢大王。”
“是孤要谢谢你。”
骆永胜又看了一眼这巨大无比的炮管,转身。
“将来,无数大楚的后人都会谢谢你。”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楚书,太祖皇帝本纪》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楚书,太祖皇帝本纪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