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劝降
目录:汉明| 作者:八无和尚| 类别:历史军事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可没说不斩细作、间谍啊。
在敌人的心腹中,一言一行都在监视之中,稍有疏漏,便是万劫不复。
你瓦克达都不愿亲为的事,谁心里没杆秤?
见没人主动请缨,瓦克达脸色一沉,随即却笑了,转头对沈文奎道:“副使啊,这事还真非你不可……咦,先别忘着拒绝,听本王讲啊,你与吴争是同乡,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借口吗?这样,本王为你备份礼,你就以探望同乡之名,前往吴王府,如此一来,以吴争在义兴朝的权势,必不会有人起疑,还有,顺便也可探探,吴争对此谈判的底线……一石两只鸟啊,啧啧!”
瓦克达一副只要老子摇把扇,就没孔明什么事了的范。
沈文奎还是迟疑,他倒不是不想跑这一趟,但以他这二十年的官宦生涯,他清楚这事的危险不仅仅是被义兴朝侦知,而是对应天府暗埋细作的知情。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万一这些细作有个不测,清廷必会追究,到时瓦克达一推三六五,自己一个汉臣,还能有谁来为自己做主?
“下官才德浅薄,还请王爷另觅贤能……。”
“沈文奎!别给脸不要脸啊,本王这是在抬举你……哪,这份名单拿去。”瓦克达瞪眼,抖动着他倚为性命的两撇山羊胡子道,“本王允你可见机行事,可这名单要是泄露,别怪本王不留情面!”
沈文奎无奈接过,打开看了一眼,突然伸手将纸凑向边上火烛,“轰”地一下,纸顿时成了灰烬。
所有人大骇。
瓦克达更是怒目相对,“沈文奎你想造反不成,可知这名单关乎摄政王江北成败?以此治你个大不敬,斩了你狗头都是轻的……!”
沈文奎慢条斯里地答道:“既然名单重要,自然不可带在身上……如此便不会泄密。”
“可这上面有十数人的名……。”
“下官已经记下了。”
“你……哦,记下了就好。”瓦克达悻然道。
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黄雀背后或许还有一只老鹰。
他们不曾料到的是,就在他们纠结于由谁去联络细作之时,一辆简陋的马车,悄然出了太平门,往江边急驰而去。
……。
黄昏时分,沈文奎带着一车礼物,前往王府投贴拜访吴争。
被府卫引进西院偏厅。
然而迟迟不见吴争到来,让沈文奎渐渐坐立难安。
看到屋外天色渐暗,沈文奎终于坐不住了,他起身正准备告辞离开。
这时,门外传来一个声音,“沈大人啊,失礼……失礼了。”
马士英踮着脚步,碎步快跑而来。
沈文奎皱眉道:“敢问马大人,会稽郡王何在?若郡王公务繁忙,沈某可以改日再来拜会。”
马士英没有立即答话,而是扭头冲外道:“来人,备桌酒菜送来。”
沈文奎不耐道:“马大人,好意心领。只是沈某是使者,此时天色已晚,为免不必要的误会,还须尽快回去,就不吃酒席了。”
“咦,沈大人莫急,是王爷交待下的,让马某好生招待沈大人,今日在谈判时,王爷多有针对沈大人,以此算是向沈大人赔个不是了。”
沈文奎一愕,拱手道:“各为其主而已,王爷太客气……敢问王爷人在何处?”
马士英随口呵呵笑道,“王爷午时便赶去了江边,此时怕已经到了江都了吧。”
说的人似乎是随口一说,可听的人,却顿时额角渗汗。
吴争竟在午时就离开了应天府,前往江都?
沈文奎迅速意识这下糟了,自己刚刚传出的消息,实际上是假的、错的,怕是上了吴争的当了,这后果非常严重。
沈文奎连招呼都不打,撩腿就欲出门。
马士英笑道:“沈大人以为,你还走得了吗?”
“沈某是使者,有道是两国交战,尚不斩来使,眼下两国正在和谈,马大人还想扣下沈某不成?”沈文奎色厉内荏,他其实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如果马士英没有万全的准备,又怎么可能将吴争的行踪泄露给自己?或许,自己听到这话,怕是结局已经注定。
马士英呵呵笑着过来,伸手拽着沈文奎的手,拖向桌边,将他按在椅子上,“沈大人稍安勿躁,先吃酒,再谈事,如何?”
这不开玩笑吗?
沈文奎此时哪有心思吃酒,他霍地起身,摔开马士英按在自己肩上的手,喝道:“马大人意欲何为?沈某是使者……。”
“别提使者。”马士英正色道,“虽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可奸细例外……沈大人此来王府之前,去了趟长安大街的容氏酒楼,还点了当红小凤仙姑娘作陪……啧啧,沈大人好眼光啊。”
沈文奎的脸色渐渐苍白,他突然明白,为何马士英会姗姗来迟。
马士英呵呵笑道,“可惜容氏酒楼在沈大人离开后,突然关门歇业,想来短期内不会再开门了,叫这京城纨绔、风雅士人少了个绝妙的去处……哦,对了,马某将小凤仙姑娘请来了王府,沈大人可要让她前来作陪?”
沈文奎听到这,颓然坐倒在椅子上,干涩地道:“马大人究竟想怎样?”
“吃酒。”马士英指着源源不断送进来的酒菜,很干脆地答道。
沈文奎苦笑道:“也对,吃顿上路饭,也不至于做个饿死鬼……成,沈某吃就是了。”
“呸”马士英朝身侧轻啐一口,“沈大人这话说的,马某才不吃那种饭,晦气!”
沈文奎心念电转,“马大人是想劝降沈某?”
马士英笑道:“沈大人果然是能人,不用点就通了。”
“马大人误会了,沈某宁死不作二臣。”
马士英道:“王爷说,沈大人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会稽郡王谬赞了,沈某没有归明的心思。”
“可王爷说,年前,沈大人向故乡捐了二千金,重修了孝女曹娥庙,为家乡父老称颂。”
沈文奎愣了半晌,叹息道:“王爷何须以此来逼迫沈某?”
在敌人的心腹中,一言一行都在监视之中,稍有疏漏,便是万劫不复。
你瓦克达都不愿亲为的事,谁心里没杆秤?
见没人主动请缨,瓦克达脸色一沉,随即却笑了,转头对沈文奎道:“副使啊,这事还真非你不可……咦,先别忘着拒绝,听本王讲啊,你与吴争是同乡,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借口吗?这样,本王为你备份礼,你就以探望同乡之名,前往吴王府,如此一来,以吴争在义兴朝的权势,必不会有人起疑,还有,顺便也可探探,吴争对此谈判的底线……一石两只鸟啊,啧啧!”
瓦克达一副只要老子摇把扇,就没孔明什么事了的范。
沈文奎还是迟疑,他倒不是不想跑这一趟,但以他这二十年的官宦生涯,他清楚这事的危险不仅仅是被义兴朝侦知,而是对应天府暗埋细作的知情。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万一这些细作有个不测,清廷必会追究,到时瓦克达一推三六五,自己一个汉臣,还能有谁来为自己做主?
“下官才德浅薄,还请王爷另觅贤能……。”
“沈文奎!别给脸不要脸啊,本王这是在抬举你……哪,这份名单拿去。”瓦克达瞪眼,抖动着他倚为性命的两撇山羊胡子道,“本王允你可见机行事,可这名单要是泄露,别怪本王不留情面!”
沈文奎无奈接过,打开看了一眼,突然伸手将纸凑向边上火烛,“轰”地一下,纸顿时成了灰烬。
所有人大骇。
瓦克达更是怒目相对,“沈文奎你想造反不成,可知这名单关乎摄政王江北成败?以此治你个大不敬,斩了你狗头都是轻的……!”
沈文奎慢条斯里地答道:“既然名单重要,自然不可带在身上……如此便不会泄密。”
“可这上面有十数人的名……。”
“下官已经记下了。”
“你……哦,记下了就好。”瓦克达悻然道。
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黄雀背后或许还有一只老鹰。
他们不曾料到的是,就在他们纠结于由谁去联络细作之时,一辆简陋的马车,悄然出了太平门,往江边急驰而去。
……。
黄昏时分,沈文奎带着一车礼物,前往王府投贴拜访吴争。
被府卫引进西院偏厅。
然而迟迟不见吴争到来,让沈文奎渐渐坐立难安。
看到屋外天色渐暗,沈文奎终于坐不住了,他起身正准备告辞离开。
这时,门外传来一个声音,“沈大人啊,失礼……失礼了。”
马士英踮着脚步,碎步快跑而来。
沈文奎皱眉道:“敢问马大人,会稽郡王何在?若郡王公务繁忙,沈某可以改日再来拜会。”
马士英没有立即答话,而是扭头冲外道:“来人,备桌酒菜送来。”
沈文奎不耐道:“马大人,好意心领。只是沈某是使者,此时天色已晚,为免不必要的误会,还须尽快回去,就不吃酒席了。”
“咦,沈大人莫急,是王爷交待下的,让马某好生招待沈大人,今日在谈判时,王爷多有针对沈大人,以此算是向沈大人赔个不是了。”
沈文奎一愕,拱手道:“各为其主而已,王爷太客气……敢问王爷人在何处?”
马士英随口呵呵笑道,“王爷午时便赶去了江边,此时怕已经到了江都了吧。”
说的人似乎是随口一说,可听的人,却顿时额角渗汗。
吴争竟在午时就离开了应天府,前往江都?
沈文奎迅速意识这下糟了,自己刚刚传出的消息,实际上是假的、错的,怕是上了吴争的当了,这后果非常严重。
沈文奎连招呼都不打,撩腿就欲出门。
马士英笑道:“沈大人以为,你还走得了吗?”
“沈某是使者,有道是两国交战,尚不斩来使,眼下两国正在和谈,马大人还想扣下沈某不成?”沈文奎色厉内荏,他其实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如果马士英没有万全的准备,又怎么可能将吴争的行踪泄露给自己?或许,自己听到这话,怕是结局已经注定。
马士英呵呵笑着过来,伸手拽着沈文奎的手,拖向桌边,将他按在椅子上,“沈大人稍安勿躁,先吃酒,再谈事,如何?”
这不开玩笑吗?
沈文奎此时哪有心思吃酒,他霍地起身,摔开马士英按在自己肩上的手,喝道:“马大人意欲何为?沈某是使者……。”
“别提使者。”马士英正色道,“虽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可奸细例外……沈大人此来王府之前,去了趟长安大街的容氏酒楼,还点了当红小凤仙姑娘作陪……啧啧,沈大人好眼光啊。”
沈文奎的脸色渐渐苍白,他突然明白,为何马士英会姗姗来迟。
马士英呵呵笑道,“可惜容氏酒楼在沈大人离开后,突然关门歇业,想来短期内不会再开门了,叫这京城纨绔、风雅士人少了个绝妙的去处……哦,对了,马某将小凤仙姑娘请来了王府,沈大人可要让她前来作陪?”
沈文奎听到这,颓然坐倒在椅子上,干涩地道:“马大人究竟想怎样?”
“吃酒。”马士英指着源源不断送进来的酒菜,很干脆地答道。
沈文奎苦笑道:“也对,吃顿上路饭,也不至于做个饿死鬼……成,沈某吃就是了。”
“呸”马士英朝身侧轻啐一口,“沈大人这话说的,马某才不吃那种饭,晦气!”
沈文奎心念电转,“马大人是想劝降沈某?”
马士英笑道:“沈大人果然是能人,不用点就通了。”
“马大人误会了,沈某宁死不作二臣。”
马士英道:“王爷说,沈大人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会稽郡王谬赞了,沈某没有归明的心思。”
“可王爷说,年前,沈大人向故乡捐了二千金,重修了孝女曹娥庙,为家乡父老称颂。”
沈文奎愣了半晌,叹息道:“王爷何须以此来逼迫沈某?”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汉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汉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