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汉明 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初露端倪

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初露端倪

目录:汉明| 作者:八无和尚| 类别:历史军事

    眼睛长在头顶的八旗骑兵,打心底看不起这伙“山贼”,在清军看来,其实只要三百骑,就足以荡平他们。

    哪怕,在天长遭到了这支队伍的激烈抵抗。

    但火器确实与冷兵器不一样,技战术和力量成为了次要。

    一个训练三个月的火枪兵,足以与训练三、五年的骑兵硬撼,而且,在骑兵尚未近身的情况下。

    二里“烟花”非常璀璨,如同一场焰火表演。

    对旁观者而言,更象是在“欢迎”清骑的到来。

    可身陷其中的清骑兵,着实吃足了苦头。

    受火药激发的,四处飞溅乱射的铁蒺藜,在全无遮挡的道路上施虐,这不是人力或者技战术可以阻挡的,一时间,爆炸声伴随着清兵的鬼哭狼嚎声、哀呼声,不绝于耳。

    好在,清军骑兵是成长蛇阵追击,这就让清军的阵线拉得很长,远超过了铁蒺藜所能产生的杀伤范围,否则,这支清骑就得被黄家兄弟连锅端。

    但就算如此,黄家兄弟对残敌进行反冲锋时,已经心慌的清军也不得不向天长撤退,天长是小城,一时刹不住脚,清军只能出城向西溃退。

    黄家兄弟立功心切,执意将战果扩大,自然是紧追不放。

    而这时,从泗州赶来的敌援军到了,士气正旺的黄家兄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被援军稳住阵脚的清骑残部,随即向黄大淳所部反包围。

    眼看着就得全军覆没时,奉吴争令,史坤率第一军四千人及时赶到了天长。

    于是一场混战,史坤所部以虎蹲炮阻敌、滞敌,再以火枪齐射,数轮枪击之后,击溃了来援清军,救下了这支残部。

    可惜的是,黄大淳所部战前千人,到此时脱险,仅剩一百余人,而黄家二子黄大淳,也在最后的战斗中负了重伤,不治牺牲。

    黄家至此,仅留下了三子黄大洪。

    由于经此一战,天长已经被阿济格盯上,大批清军从临淮赶来,史坤按出发前吴争的交待,带部准备向北转移。

    而这时,被吴争调来的池二憨,也率三千人赶到了天长。

    区区之地,集结起了七千多大军,天长太小,装不下。

    池二憨与史坤商议之后,向北城门乡、北阿镇转进,但真正的目标是——衡阳!

    ……。

    至此,做为始作俑者的吴争,其战略目的已经初露端倪。

    他的最终目的,不是在李过占据的定远,也不是被济席哈、蓝拜攻破的海州,更不是与李过、李定国、夏完淳等人商议的安庆、庐州二府。

    衡阳是个衡州治所,大明设桂王藩国,王都便是衡阳。

    它虽说只是个小州城,但城高墙厚,如同军事要隘。

    没有人去关注衡阳这个小城,清廷也不例外,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凤阳府和淮安东北部的海州,就连阿济格,一样视天长为疥癣之患,只是想搂草打兔子,顺便扫了它。

    可实际上,吴争自始至终,眼睛所盯的,一直是衡阳。

    做为一军主帅,一方强藩,吴[文学馆 ]争如今所需要的,已经不是一场战斗的胜利。

    信心固然重要,但实在更重要。

    清廷已经将各种战略物资定为禁榷,严控南运,吴争不得不做出应对。

    此时可不象是后世全球一体化,实行贸易战伤人也伤己,如今是农业社会,清廷哪怕断绝与南面所有的贸易来往,一样可以自给自足,所以,禁运的最大受害者,就是江南军工坊和织造司。

    这也是吴小妹求吴争时说的,“不管战争打到什么样,大将军府不能主动断绝南北贸易。”

    因为一旦断绝,江南织造司说垮就垮了,上百万织女的生计就没了。

    吴争当时就一口答应了吴小妹,因为他清楚这事的严重性。

    准确地说,江南生产力的提高,根基是产出的大量商品,由北方和西北方百姓来买单,单靠江南百姓的消费和番商的购买,已经撑不起江南的产量了。

    吴争知道,现在确实不是北伐的最好时机,但这事不是政治,而是经济,更是大将军府赖以生存下去的根基所在。

    试想,一旦大批的工坊生产出来的商品严重囤积,借助汉明银行借贷发展的工坊主们,就不得不选择收缩规模,甚至倒闭。

    那么,由此带来的影响就会如雪崩一样,越来越大,越来越沉,一直沉到拖垮大将军府。

    自古以来,民众的忠诚都是相对的,如果切身利益受到伤害,便会视官府为寇仇。

    这个道理,吴争向来很明白。

    所以,吴争设下此计,起初就是为反击清廷对南方的物资禁运,迫使清廷改变政策。

    以广信卫做饵,形成吞食凤阳、庐州、安庆之势,当然,事实上,这三府对建新朝而言,确实是日思夜想的,假作真时真亦假,用似是而非的战略目的,将清廷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凤阳府,同时牵制住阿济格大军主力。

    而海州方向,吴争一直认为,以蒋全义的能为,加上数千老兵,就算有上万敌人来犯,固守待援应该不成问题。

    这样西、北两个方向都有了可以让吴争放心运作的保障。

    由此,天长方向的一支小部队,就成了破局的最隐秘的棋子。

    天长距离衡阳很近,加上清军在衡阳不过一牛录,三、五百人据守,天长守军可以轻易在一天之内攻下衡阳城,那么将衡阳做为前沿据点,兵锋就可以直指泗州。

    得到泗州,凤阳府清军就会被南北撕裂,阿济格就面临着做出选择。

    他的选择只有两个,一是死守临淮、凤阳,等待清廷增援,可清廷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因为徐州、兖州在多尔博手里,多尔博愿不愿意接受清廷的旨意,还当另说,就算最后接受,那也需要条件和双方妥协的时间,而这个时间差,已经足够北伐军对凤阳发起一次强攻了。

    要知道,如今李定国的大西军一部已经进入湖广北部,对河南枕戈待旦。

    廖仲平的左营,已经渡江至六合,正在向滁州进军,做为李过广信卫的坚强后盾。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汉明》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汉明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