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58章1910年经济水平
目录:澳洲风云1876| 作者:葡萄无牙| 类别:历史军事
陛下到底怎么打算的,李福寿哈哈大笑之后没有解释,李拴柱元帅也不好追着问,只能怀着疑惑离开了大明宫,返回公爵府邸。
这事儿并非李福寿卖关子,而是八字没一撇呢,现在咋说?
北美战争之后
除了米国本土独立的十个州外,还有其他的一些领土问题,这其中包括美西战争中占领的古巴,波多黎各,海外飞地阿拉斯加州,部分太平洋群岛主权,巴拿马运河工程等等,都属于和平条约中未尽事宜。
当然了,还有新墨西哥地区问题。
这其中每一个都不是小问题,足以引发战争,想要米国轻易的退步非常难。
战败后,米国之所以承认各州独立,是因为那已经是无法挽回的事实,在面临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面前,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
但应该看到,米国毕竟不是腐朽落后的奥匈帝国和大清,在涉及领土主权和战略利益的重大问题上,不会轻易让步。
上述问题每一个都不同,要有针对性的一个一个去解决。。
在巴拿马运河问题上
大洋帝国在军事占领该地区之后,已经全面接手美方运河公司权益,将通过赎买的方式完成所有权交接,这一工作已经在推进中。
当初米国以4000万美元的代价,从法国人手上拿到运河的全部所有权和运营权,如今帝国皇家基金将以4500万美元的代价,从米国人手上拿下巴拿马运河, 并且完成后续的继续开掘工作。
为何以私人公司的名义取得巴拿马运河所有权和运营权?
其实在当今世界上已经有先例, 法国人当初就是以法国运河公司的名义,拿到了巴拿马运河的权益, 而这家公司就是私人股份公司,自负盈亏,独立运营。
这样的好处是减少运河问题的国际敏感度,公开且平等的对待世界各国船舶, 只要正常缴纳费用就可以通过, 不存在刻意刁难之说。
当然了,完全的公平是不可能的。
战争演变到如今的地步,米国人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南美洲的重大影响力,失去了对中美洲的掌控力, 虽然心中不情不愿, 但依然得拱手交出巴拿马运河的权益。
但并不代表,米国在其他问题上的让步。
比如在古巴问题上米国人就坚决不肯放手,通过国际斡旋,近期形成了新的方案;
那就是以英国和大洋帝国为首牵头, 有米国、法国、德国、意大利, 西班牙共同参与的各国共治方案,扶持一个能代表各方利益的当地政府,古巴问题实行国际共管。
也就是说大家都可以插一手,发展贸易和渗透影响力, 但是要遵守游戏规则, 不能干预当地政府自主决策的能力,不能推行排他性的歧视政策等等。
而在波多黎各问题上, 大洋帝国和英国选择了退让, 默认米国在该地区的特殊利益,承认其属于米国的势力范围。
而在美属太平洋岛屿问题上,大洋帝国准备拿出一笔钱, 不超过2000万美元,将这些岛屿全都购买下来, 这其中就包括中途岛, 萨摩亚群岛等等。
这属于胜利者的权益之一, 米国在强压之下也不得不同意。
如今的阿拉斯加属于国际托管,暂时还没有谈到最后的地位归属, 目前也不是解决阿拉斯加问题的好时机,需要等一等再说。
比如说;
日美两国因为新墨西哥地区爆发战争, 米国迫切需要大洋帝国束手旁观, 那么就要在其他一些重要问题上作出大的让步, 以换取大洋帝国的默契配合。
这就是世界列强的权益,什么都不做就可以把大笔好处收入囊中。
新墨西哥地区毕竟是北美本土,在米国人的心目中可比阿拉斯加重要多了,到了必须壮士断腕的时候,相信会做出取舍。
在李福寿的战略规划中,今后数十年战略竞争重点目标都是对准米国,不断的削弱其地区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 争夺世界市场,限制其政治和军事能力, 掠夺其气运,是大洋帝国重要的战略目标。
北美之战开了个好头,今后要再接再厉。
截止1908年
米国在经济领域的发展一路高歌猛进, 其经济腾飞肇始于南北战争结束以后,又适逢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在1865--1908年的43年里, 米国工业产值增加了八倍之多。
到了1894年,也是甲午战争的这一年,米国的制造业产值已经是英国的两倍,等于欧洲各国总和的一半。
此后,米国工业继续阔步发展,到了1908年战争前夕,米国的工业总产量已经占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相当于英、德、法、洋四国的总和。
而这正是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发动战争的充足底气,他看到了米国海军舰队22艘战列舰的强大阵容,看到了大洋帝国11艘战列舰实力。
从纸面上看,米国拥有两倍的绝对优势。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唯一算漏了的是战斗力,米国陆海两军高层指挥官拉垮的能力,成为战争中影响胜负的重要因素。
米国海军犯了与俄国人一样的重大失误,那就是跨洋远征、逐次投入兵力,然后被大洋帝国皇家海军好整以睱的一口一口吞下,最终导致全军覆没。
等到大洋帝国远征军登陆西海岸,以米国联邦军孱弱的能力,根本无法负担起数以十万计大兵团作战的指挥和调度能力,更遑论与帝国远征军正面交锋,于是一败再败,输得一塌糊涂。
在整场战争中,米国强大的经济和工业能力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就被打的丢盔弃甲,投子认输。
所以说,米国的强大战争能力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就被一巴掌焖熄火了,这场战争输的非常冤枉。
以战前米国的各项经济指标而言,都居于世界前列。
1908年,米国的生铁产量为2646万吨,钢产量2880万吨,煤产量4.2亿多吨,石油产量2亿桶,全部位居世界首位。
上述生产能力在战争中遭受重创,1910年的产量几乎拦腰甚至只有原本三分之一,尤其是在石油产量上,加利福尼亚共和国一家就占据1.1亿桶,占据米国原本石油产量的一半还多。
加上战争影响,让米国1910年的石油产量急剧萎缩到3500万桶的水平,只是战前的六分之一。
与此同时
大洋帝国皇家基金大力投资钢铁和煤矿生产,促成了1910年度生铁产量1400万吨,钢产量2000万吨,石油产量1.4亿桶的巨大跃升,在石油产量上已经超过米国跃居世界第一。
大洋帝国是世界汽车工业的发源地,到1908年汽车产量已经上升到57万辆,汽车保有量方面,1908年大洋常国拥有119万辆私家车,米国拥有66万辆,而英、法、德、意、加拿大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私家车加起来才32万辆,连大洋帝国的三分之一都没到。
正是依托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造船业和设备制造业比翼齐飞,大洋帝国的钢铁工业产量有八成以上都用于自身经济发展,发展势头比德国更加强劲。
客观的说,这是掠夺了米国的气运。
在五大湖地区拆解的数千家工厂丰富并完善了大洋帝国总共41项大工业门类,同时令北方联邦站在一个很高的起点上,生产的工业产品源源不断的输往欧洲市场,填补了五大湖地区的产量空白,并成为其最大的竞争对手。
下一步,1911年初,大洋帝国内阁将进行换届选举。
以致公党新党魁张立为首的保皇党力量,在新一届选举中占据了优势,若是不出意外,将取代已经执政两届的现内阁,成为帝国皇帝李福寿新的有力臂助。
这一切,都在李福寿的掌控中。
从1911年起,由于北美战争带来的巨额战争赔偿充斥国库,财政空前的富裕,大洋帝国将进行史上规模最大的基建工程,范围涵盖城市建设,公路,铁路,桥梁,码头,水坝,农田水利设施等等,预计总投资将高达15亿金洋,为期5年。
与此同时
以皇家基金为首的大型机构将在国内工业领域进行大手笔投资,力争通过3~5年的时间,将钢铁,煤炭,橡胶,有机化工,机械产业的产量增加2~3倍,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相关领域大规模的投资,将创造数百万个工作机会,进一步提升帝国工业化指数,强化工业生产能力,带动经济发展更上一个新水平。
从1911年到1916年
这5年将成为帝国大兴土木建设的黄金时期,每年获得的巨额战争赔款投入基建中迅速转化为国力,将会极大加强帝国实力,以应对世纪初的变局。
从目前来看
米国工业经济在战争中遭受严重摧残,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到战前水平,由于背负着重债,带着镣铐跳舞,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量市场被大洋帝国企业占据。
即便第一次世界大战如期爆发,米国由于生产能力的限制。不得不眼睁睁的看着大量订单流向大洋帝国,痛失经济迅速恢复的好局。
由于背负着巨额战争赔偿,米国经济被插上了一根管子日夜不停失血,在未来可以预期的10至20年内,始终处于严重虚弱状态,国家气运大量流失,这才是李福寿愿意看到的局面。
这事儿并非李福寿卖关子,而是八字没一撇呢,现在咋说?
北美战争之后
除了米国本土独立的十个州外,还有其他的一些领土问题,这其中包括美西战争中占领的古巴,波多黎各,海外飞地阿拉斯加州,部分太平洋群岛主权,巴拿马运河工程等等,都属于和平条约中未尽事宜。
当然了,还有新墨西哥地区问题。
这其中每一个都不是小问题,足以引发战争,想要米国轻易的退步非常难。
战败后,米国之所以承认各州独立,是因为那已经是无法挽回的事实,在面临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面前,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
但应该看到,米国毕竟不是腐朽落后的奥匈帝国和大清,在涉及领土主权和战略利益的重大问题上,不会轻易让步。
上述问题每一个都不同,要有针对性的一个一个去解决。。
在巴拿马运河问题上
大洋帝国在军事占领该地区之后,已经全面接手美方运河公司权益,将通过赎买的方式完成所有权交接,这一工作已经在推进中。
当初米国以4000万美元的代价,从法国人手上拿到运河的全部所有权和运营权,如今帝国皇家基金将以4500万美元的代价,从米国人手上拿下巴拿马运河, 并且完成后续的继续开掘工作。
为何以私人公司的名义取得巴拿马运河所有权和运营权?
其实在当今世界上已经有先例, 法国人当初就是以法国运河公司的名义,拿到了巴拿马运河的权益, 而这家公司就是私人股份公司,自负盈亏,独立运营。
这样的好处是减少运河问题的国际敏感度,公开且平等的对待世界各国船舶, 只要正常缴纳费用就可以通过, 不存在刻意刁难之说。
当然了,完全的公平是不可能的。
战争演变到如今的地步,米国人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南美洲的重大影响力,失去了对中美洲的掌控力, 虽然心中不情不愿, 但依然得拱手交出巴拿马运河的权益。
但并不代表,米国在其他问题上的让步。
比如在古巴问题上米国人就坚决不肯放手,通过国际斡旋,近期形成了新的方案;
那就是以英国和大洋帝国为首牵头, 有米国、法国、德国、意大利, 西班牙共同参与的各国共治方案,扶持一个能代表各方利益的当地政府,古巴问题实行国际共管。
也就是说大家都可以插一手,发展贸易和渗透影响力, 但是要遵守游戏规则, 不能干预当地政府自主决策的能力,不能推行排他性的歧视政策等等。
而在波多黎各问题上, 大洋帝国和英国选择了退让, 默认米国在该地区的特殊利益,承认其属于米国的势力范围。
而在美属太平洋岛屿问题上,大洋帝国准备拿出一笔钱, 不超过2000万美元,将这些岛屿全都购买下来, 这其中就包括中途岛, 萨摩亚群岛等等。
这属于胜利者的权益之一, 米国在强压之下也不得不同意。
如今的阿拉斯加属于国际托管,暂时还没有谈到最后的地位归属, 目前也不是解决阿拉斯加问题的好时机,需要等一等再说。
比如说;
日美两国因为新墨西哥地区爆发战争, 米国迫切需要大洋帝国束手旁观, 那么就要在其他一些重要问题上作出大的让步, 以换取大洋帝国的默契配合。
这就是世界列强的权益,什么都不做就可以把大笔好处收入囊中。
新墨西哥地区毕竟是北美本土,在米国人的心目中可比阿拉斯加重要多了,到了必须壮士断腕的时候,相信会做出取舍。
在李福寿的战略规划中,今后数十年战略竞争重点目标都是对准米国,不断的削弱其地区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 争夺世界市场,限制其政治和军事能力, 掠夺其气运,是大洋帝国重要的战略目标。
北美之战开了个好头,今后要再接再厉。
截止1908年
米国在经济领域的发展一路高歌猛进, 其经济腾飞肇始于南北战争结束以后,又适逢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在1865--1908年的43年里, 米国工业产值增加了八倍之多。
到了1894年,也是甲午战争的这一年,米国的制造业产值已经是英国的两倍,等于欧洲各国总和的一半。
此后,米国工业继续阔步发展,到了1908年战争前夕,米国的工业总产量已经占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相当于英、德、法、洋四国的总和。
而这正是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发动战争的充足底气,他看到了米国海军舰队22艘战列舰的强大阵容,看到了大洋帝国11艘战列舰实力。
从纸面上看,米国拥有两倍的绝对优势。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唯一算漏了的是战斗力,米国陆海两军高层指挥官拉垮的能力,成为战争中影响胜负的重要因素。
米国海军犯了与俄国人一样的重大失误,那就是跨洋远征、逐次投入兵力,然后被大洋帝国皇家海军好整以睱的一口一口吞下,最终导致全军覆没。
等到大洋帝国远征军登陆西海岸,以米国联邦军孱弱的能力,根本无法负担起数以十万计大兵团作战的指挥和调度能力,更遑论与帝国远征军正面交锋,于是一败再败,输得一塌糊涂。
在整场战争中,米国强大的经济和工业能力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就被打的丢盔弃甲,投子认输。
所以说,米国的强大战争能力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就被一巴掌焖熄火了,这场战争输的非常冤枉。
以战前米国的各项经济指标而言,都居于世界前列。
1908年,米国的生铁产量为2646万吨,钢产量2880万吨,煤产量4.2亿多吨,石油产量2亿桶,全部位居世界首位。
上述生产能力在战争中遭受重创,1910年的产量几乎拦腰甚至只有原本三分之一,尤其是在石油产量上,加利福尼亚共和国一家就占据1.1亿桶,占据米国原本石油产量的一半还多。
加上战争影响,让米国1910年的石油产量急剧萎缩到3500万桶的水平,只是战前的六分之一。
与此同时
大洋帝国皇家基金大力投资钢铁和煤矿生产,促成了1910年度生铁产量1400万吨,钢产量2000万吨,石油产量1.4亿桶的巨大跃升,在石油产量上已经超过米国跃居世界第一。
大洋帝国是世界汽车工业的发源地,到1908年汽车产量已经上升到57万辆,汽车保有量方面,1908年大洋常国拥有119万辆私家车,米国拥有66万辆,而英、法、德、意、加拿大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私家车加起来才32万辆,连大洋帝国的三分之一都没到。
正是依托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造船业和设备制造业比翼齐飞,大洋帝国的钢铁工业产量有八成以上都用于自身经济发展,发展势头比德国更加强劲。
客观的说,这是掠夺了米国的气运。
在五大湖地区拆解的数千家工厂丰富并完善了大洋帝国总共41项大工业门类,同时令北方联邦站在一个很高的起点上,生产的工业产品源源不断的输往欧洲市场,填补了五大湖地区的产量空白,并成为其最大的竞争对手。
下一步,1911年初,大洋帝国内阁将进行换届选举。
以致公党新党魁张立为首的保皇党力量,在新一届选举中占据了优势,若是不出意外,将取代已经执政两届的现内阁,成为帝国皇帝李福寿新的有力臂助。
这一切,都在李福寿的掌控中。
从1911年起,由于北美战争带来的巨额战争赔偿充斥国库,财政空前的富裕,大洋帝国将进行史上规模最大的基建工程,范围涵盖城市建设,公路,铁路,桥梁,码头,水坝,农田水利设施等等,预计总投资将高达15亿金洋,为期5年。
与此同时
以皇家基金为首的大型机构将在国内工业领域进行大手笔投资,力争通过3~5年的时间,将钢铁,煤炭,橡胶,有机化工,机械产业的产量增加2~3倍,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相关领域大规模的投资,将创造数百万个工作机会,进一步提升帝国工业化指数,强化工业生产能力,带动经济发展更上一个新水平。
从1911年到1916年
这5年将成为帝国大兴土木建设的黄金时期,每年获得的巨额战争赔款投入基建中迅速转化为国力,将会极大加强帝国实力,以应对世纪初的变局。
从目前来看
米国工业经济在战争中遭受严重摧残,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到战前水平,由于背负着重债,带着镣铐跳舞,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量市场被大洋帝国企业占据。
即便第一次世界大战如期爆发,米国由于生产能力的限制。不得不眼睁睁的看着大量订单流向大洋帝国,痛失经济迅速恢复的好局。
由于背负着巨额战争赔偿,米国经济被插上了一根管子日夜不停失血,在未来可以预期的10至20年内,始终处于严重虚弱状态,国家气运大量流失,这才是李福寿愿意看到的局面。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澳洲风云1876》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澳洲风云1876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