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澳洲风云1876 正文 第1109章神化

正文 第1109章神化

目录:澳洲风云1876| 作者:葡萄无牙| 类别:历史军事

    东线德军在一败再败之后,退至基辅以西约百余公里处,与这里的奥匈帝国军队汇合,形成130多公里长,40余公里纵深的绵亘防线。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远征第二集团军所属装甲突击兵团,  在7月底的一次正面突破中,与防御线的德国第九集团军所部硬碰硬的打了一仗。

    虽然突破了一线阵地,但在德军后备力量的坚决反击下,不得不退了出来。

    此役

    装甲302师(装甲龙骑兵师)坦克二团遭受重创,损失包括t-5主战坦克在内共计82辆战车,损失辅助半履带战车,  轻型坦克百余辆,  包含伴随步兵在内官兵伤亡6700余人,遭遇了前所未遇的重挫。

    防线上德军的伤亡更大,在阵地的血腥争夺中,德军共计2.57万名官兵伤亡,四个正牌主力德国师被打残了。

    即便如此,也不能说第二远征集团军赢得了此次战斗。

    t-5主战坦克造价高昂,火力猛,防御力强悍,是皇家陆军装甲突击力量毫无争议的主力,每当这些“铮铮作响”的钢铁战争怪兽出现在战场上时,德国士兵心头便会浮现出巨大的恐惧。

    与欧洲各国那些巨大而笨重的巡洋坦克不同,t-5主战坦克正面装甲防御力强悍,可以硬扛76毫米火炮直射,侧面装甲可以抵御37毫米反坦克炮弹,而且越野速度快,反应灵活,是德军重火力阵地的致命克星。

    而体积庞大的英式坦克或者德式坦克,  使用37毫米反坦克炮,可以轻易的洞穿正面装甲,  已经被证明战场生存力极差,  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在突破德军防线战斗中

    坦克二团遭遇德军炮火重创,随即德军投入预备队展开了坚决的反击,重新夺占了失去的一线阵地。

    此次攻击未遂,引起了第二集团军司令部高度关注,立刻叫停了下一步作战行动。

    经过分析后,得出此战失利结论;

    德军在向奥匈帝国主阵地靠拢的同时,迅速接收了对方的大量炮兵装备,在此前空中轰炸中一直示弱,憋着坏要来一下狠的。

    远征军方面在连番高歌猛进的大胜之后,思想有所麻痹,轻敌冒进,一脚踏入了德国人的陷阱中。

    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陆军部队,德国军官和士兵战争应变能力非常强。

    德国东线兵团屡屡在空中轰炸中吃了大亏,随即加强了防空作战和部队隐蔽措施,大量编织草帽,草帘伪装,搞出了很多的假炮兵阵地,示假隐真,虚虚实实。

    为了防空袭

    德军战壕修成“w”曲折形态,  增强了隐蔽性,增强了步兵防炮洞设置,加强了防空高射机枪阵地的设立,加强对空作战指挥,采取了种种措施,对空中轰炸造成严重威胁。

    经过连番较量,帝国远征军装甲突击部队的进攻路数,大致已经被德军部队摸清,并且针对性的作出了部署,这让远征军装甲部队吃了个大亏,也没有达成战前的突破目的。

    事实上,此次结合部突破失败了。

    即便拿200名德军士兵的生命,也换不来一台t-5坦克,以大洋帝国雄厚的财力,一年仅仅打造一个坦克装甲师。

    战争爆发前

    大洋帝国历时10余年时间,打造了6個齐装满员坦克装甲师,每个坦克装甲师耗费的巨额装备经费,足可以建造两艘最先进的4.6万吨“公爵”级战列舰。

    环顾世界

    大洋帝国的坦克装甲力量最为雄厚,坦克师的编制大,战斗力强,甚至可以左右局部战役局势。

    如今在欧洲战场上共有三个大洋帝国坦克师,两个在西线,一个在东线。

    剩下的三个装甲师中,一个驻扎在弗吉尼亚共和国,一个驻扎在北美领地犹它州,一个驻扎在本土。

    战争爆发后

    大洋帝国陆续又组建了4支装甲师,分别是皇家禁卫军装甲第一师,装甲第五师,皇家陆军307师,308师……

    所以,装甲龙骑兵师是远征第二集团军手中的王牌,唯一的坦克师,也是段祺祥上将和吴宝利中将的心尖子,坦克第2团的损失让他们心痛不已。

    屡次经历打击后,德军总数约在35万人左右。

    因为德军与奥匈帝国军队紧紧靠在一起,形成背靠背的态势,重兵云集,而且打法更加狡诈多变,这让段祺祥上将觉得很棘手。

    德军原本丢失殆尽的重炮,可以从友军手中取得,迅速恢复了八成以上的战斗力。

    奥匈帝国工业实力不错,军队装备的火炮和重机枪数量多质量好,尤其以曼利夏步枪和先进的vz14型149毫米榴弹炮闻名于世。

    奥匈帝国士兵装备曼利夏步枪,出现比毛瑟1898步枪早3年,综合性能比毛瑟步枪更好。

    这种步枪设计简洁,重量轻,还能发射不同类型子弹,使用子弹口径比毛瑟步枪弹大,所以曼利夏步枪威力更大。

    曼利夏步枪和毛瑟1898并称为“栓动步枪家族两大王牌枪械”,设计非常经典。

    除了制式步枪性能一流外,奥匈帝国在火炮研发方面水平也很高。尤其是排名世界第二的斯柯达兵工厂,在1914年推出的一款叫vz14的149毫米榴弹炮,性能非常先进,是奥匈帝国军队中的主力重炮,装备量相当大。

    这款火炮战斗全重只有不到3吨,行军时炮管还能从炮架上拆除,分解成两部分后,每部分用马匹托运即可。

    若有进口载重卡车,只需一辆卡车就能将一门火炮运到前线。

    装甲302师(龙骑兵师)下辖第二坦克团在进攻时,就不幸的遭遇到了德军隐蔽在二线阵地后方的一个vz14型149毫米重炮团,在48门重炮的猛烈轰击下,第二坦克团被淹没在一片火海中……

    面对149毫米大口径重炮轰击,t-5厚厚的前装甲就像纸一样一捅就破,转眼间沦为焦黑的废铁,铁流滚滚的装甲集群在炮火蹂躏下,变成了散布在十几平方公里战场上的一堆堆废铁。

    在天空中盘旋的机群发现不妙,可惜为时已晚,只能通过疯狂的攻击,反复轰炸,彻底摧毁这个德军149毫米重炮团。

    同样的武器

    放在奥匈帝国军队手中和德军手中,完全是截然不同的表现。

    奥匈帝国士兵装备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表现却不忍卒睹,世界大战爆发之初,就被塞尔维亚人打的丢盔弃甲,按在地上摩擦。

    聚集在基辅西线战场上的百余万奥匈帝国军队,分属于二十几个不同的民族,其部队长官下达命令,要使用十几种语言分别下达,可想而知效率有多低。

    而德军则不同,拿到vz14型149毫米重炮后,立刻给予大洋帝国远征军装甲兵团以沉重打击,展现出强悍的战场应变能力。

    有鉴于此

    段祺祥上将在召开集团军高级军事会议之后,采纳了集团军参谋部拟定的作战方案;

    即改变正面强攻德军阵地的战术,转而以突破基辅以西奥匈帝国军队战线为主,驱赶着溃逃的奥匈帝国士兵,冲击德军阵地……

    柿子要捡软的捏,经过6天的准备

    8月4日

    在炮火轮番轰炸和两个先导装甲坦克营的冲击下,远征第2集团军突破了奥匈帝国正面防线,实施大规模的击破……驱赶,再击破……再驱赶战术。

    61万白俄军队配合十余万远征军士兵,一举击溃了奥匈帝国正面防线,溃口越撕越大,一线阵地,二线阵地和三线阵地连番被攻破,短短几天时间猛冲猛打,引发了奥匈帝国军队的大面积溃败。

    见此情景

    德国东线兵团司令莱因哈特上将狡猾的将奥匈帝国溃兵引入德军防线,勒令其死守战线,然后率领剩余德军迅速后撤,抛下盟友挡在前面。

    混战持续一周之久

    最终能够逃入巴尔干山区的奥匈帝国士兵不足40万,伤亡12万余人,失踪7万余人,另有41万余人被俘。

    德国东线兵团此前已经连续11天,瞒着盟友连续后撤,在溃败中不断调动奥匈帝国士兵挡在前面,只有在迫不得已时,使用少部分德军部队垫后,阻挡追兵,最终有31万德军撤入巴尔干山区。

    东线之战至此落下帷幕

    帝国远征第二集团军重创德国第五和第九集团军,指挥百万白俄附庸军队赢得了西乌克兰战役的辉煌胜利。

    仅俘虏的德军官兵就高达16.2万余人,俘虏奥匈帝国军队40余万,此战打的德军不敢东顾,基本放弃了占领西乌克兰地区企图。

    但是要看到,在整个广阔的东欧地区,从立陶宛到波兰,从库尔兰、利夫兰和爱斯特兰等地,以及芬兰和奥兰群岛等地,德军还有高达90余万军队,奥匈帝国还有230余万军队,总体实力依然占优。

    第2集团军经历此役,皇家陆军官兵伤亡共计73600余人,白俄士兵伤亡近20万,不得不进入长期的休整恢复阶段。

    此次西乌克兰战役,也是整个东线战场的最后一场大规模战役。

    直至世界战争最后结束,在整个东欧地区,都再没有爆发过5万人以上规模的战斗,只有一些零星冲突,或者百余人伤亡的小规模战斗。

    第2集团军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确立了西乌克兰主宰的地位,此后坐镇克里米亚整整26年,从无人敢于挑战。

    其赫赫威名,就是在18年夏天确立的神化。

    7017k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澳洲风云1876》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澳洲风云1876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