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权宋天下 第五百七十三章 图谋高丽(2)

第五百七十三章 图谋高丽(2)

目录:权宋天下| 作者:老大河| 类别:历史军事

    不仅如此,当耶律楚材去世之后,念其劳苦一辈的乃马真,要求贵由厚葬耶律楚材,也被拒绝,这又让和林所有的汉儒都对其产生了深深的失望。

    赵权不知道,现在到底还有谁是在真心的支持着贵由。

    知谓知子莫若母,也许这世界上,最了解贵由的人,只有乃马真。

    赵权现在才发现,乃马真对贵由的担心,是真的有道理的。她不放心贵由过早上位,不放心他独自掌权,可能最不放心的,是觉得贵由根本就不具备一个帝王应该拥有的心胸与能力。

    不过,也许还有一种可能,是因为长期受到乃马真的压制,才使贵由产生了如此严重的逆反心理。

    赵权只能这么想了,如此,他的心里才会觉得好受一些。

    其实,只要不想贵由,这一路的行程还是让人觉得相当愉快的。

    曷懒路虽然位置不是特别理想,但这里也不能忽视。这里原来就有个旧城存在,虽然已经惨破,修修补补之后也勉强能用。

    赵权留下了李治,还有一千的辅兵与新兵。

    这一年多来,东真军兵力整体增加不大。重新订立了新的考核方案之后,所有士卒,只有通过考核,才能成为全脱产的战兵,因此战兵数量不增反减,现只有三千人。

    所有战兵不仅要会说汉语,而且必须通过海东学院二年级的测试,也就是相当于村长的任职文化水平。这是赵权的最基本要求,而且决不允许打折。

    许多老兵,不是因为战力不行,而是因为不识字,被迫降为辅兵。

    为此,诸多东真老兵虽然颇多怨言,但是揍了几顿之后,也只能从了。

    对战兵的要求提高高,待遇自然也是不含糊。每人百亩职田,足以让所有人都为之拼命学习认字。而且这些职田,是不需要他们自己耕种的,全部交给辅兵统一打理。

    此外,在战兵内部,打破了所有人的出身与种族,全部混在一起学习与训练。

    一年多的打熬,赵权相信,如今这支三千东真军,在同等兵力的前提下,绝不会输于任何一支部队。

    当然,打仗不是玩游戏,谁都不会同意预设军队数量。

    战兵可以求质不求量,后备兵力的培养也是必须的。

    因此,自两年前的南京府之战结束后,在辛邦杰的主持之下,南京府开始加大辅兵的扩军力度。

    被暂时淘汰下来的老兵、战场上表现勇敢的新兵、从山里刚挖出来的野人、从沈州诱拐来的高丽兵、一些自愿加入的牧民,还有从辽西、辽南征召而的汉人。

    庞杂的士兵来源,给辅兵的管理增加了无限的难度。但是只能慢工出细活,用更长的时间更大的耐心,将这些人慢慢打磨。

    所有的辅兵,又被分成了两种。一种是刚刚征召入伍的士兵,无论年龄与能力,全被归入新兵编制,这些人是军队中的最底层。

    除了饭管饱之外,没有任何额外收入,不仅要承担正常的农事活动,还经常被各路人马拉去打下手,包括修水利、做木工、打造兵器、盖房子……

    在东真军,新兵的待遇,就是比劳役营里的人会好一些,很多人根本就熬不过一年的新兵期。

    因此,南京府的新兵总数增长得相当缓慢,目前只有六千人余人。

    一年之后,学会了汉语,通过了海东学院一年级测试之后,才有资格成为一名光荣的辅兵。

    辅兵的地位自然不如战兵,其实跟新兵也差不太多。不过成为辅兵之后,就有资格拥有了自己的职田。

    赵权首先在辅兵之中推行最初级的军衔制度。根据他们训练的表现、所种田地的收成情况、以及所获战功,进行综合的评价后,来确定其级别:三等兵、二等兵、一等兵,以及士官。

    如今,南京府的八千辅兵中,有近一成为士官。这些人大多是因为无法通过小学三年级的考试,而被迫留连于辅兵之中的老兵。

    给李治留下的这一千人,需要干的活不少。

    首先是得把这座破城修补完成;而后是在乙离骨水入海口处建一座码头;再就是根据沿途勘探好的线路,开始修建通往罗津的道路。

    这里,未来将会成为南京府往高丽,一个非常重要的中转城市。

    当然,李治还肩负着继续寻找金矿的任务。只要能再找到一座与长岭府相当的金矿,南京府在未来的五六年之内,都不用担心硬通货的问题了。

    赵权带着李勇诚、封扬、张赫、赤梅蝶,还有两个刚通过海东学院五年级测试的小伙子,以及剩下的一千五百东真军继续南下。

    当年的高丽之战,赵权已经收集了高丽西北部与北部极为详尽的资料。南京府之战结束之后没多久,张赫便自动请缨,以行商身份潜入高丽东北部,游走了近半年时间。因此对这一带也算是极为熟悉了。

    这一日,一行众人终于来到了位于高丽东北角的咸州。

    高丽人最喜欢称道的有两个祖先,一是殷商末年,不愿臣服于周武王而率众东迁的箕子;二是曾雄立于辽东数百年的高句丽。

    当中原朝廷势力强盛时,高丽人就会把箕子供起来,作为与中原汉家王朝相沟通的桥梁;而当他们想染指辽东时,就会着重于强调自己是高句丽的后人。

    高句丽王族姓高,而现在高丽的王族姓王,属于八杆子也打不着的关系。

    唐高宗在灭了高句丽之后,曾在平壤设置安东都护府,以统高句丽旧地。部分高句丽族群被迁至中原内地,遗留的人或入新罗、或投靺鞨、或奔突厥、或流入汉人聚居的辽西地区。当然,也有大批人自此进入辽东山区成为了野人。

    高句丽被唐所灭之后,在唐朝的扶持下,新罗王室曾一度统一朝鲜半岛。两百多年前,打出高句丽旗号的弓裔与打出百济旗号的甄萱联合灭了新罗,瓜分半岛。

    不久,弓裔被其亲信,出身于松岳(今朝鲜开城)的豪族王建,取而代之。王建自此建立了“王氏高丽”。

    此后,王氏高丽便经常以高句丽后人自居,无非是想以此承继高句丽对辽东的影响力。许多事情说多了,自己就会信以为真。高丽人甚至将自己的先祖顺着高句丽继续往上溯源,一直到前秦时的肃慎。

    这也是赵权一直强调,让元好问等人要想办法厘清东北各族群渊源的主要原因。

    趁着有这个能力,把这些人的祖先全部定案,免得后人再起争论。

    不过,现在高丽,别说无力北上,连迁都回陆上的勇气都已经丧气了。对于边境的疆域,自然更是无法在意。

    这绝对是给高丽人进行重新定位的最好时机。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权宋天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权宋天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