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纵横宋末 第八百七十七、吏部沦陷

第八百七十七、吏部沦陷

目录:纵横宋末| 作者:宋魂| 类别:历史军事

    赵平依然淡定从容:“如果不能办实事,如果他们被架空怎么办?”

    如果朝廷硬要任命官员来,这些官员不论在如何厉害,在昌元县及赵家庄镇只有架空的一份。

    赵家庄镇的各房典史小吏,不是其它地方那种可以随时可以开革的临时工。    他们全部都是正式编制吃皇粮,能够独挡一面,赵家庄极为忠诚。

    因为他们能够有今天,全部都是赵家庄的缘故。

    同时现在赵家庄镇已经有了县丞钱绍,即使来了一个辅佐的主簿,也闹不出什么大风大浪。

    但是赵平考虑比较长远,应该防微杜渐。

    要知道,即使千里也长堤溃于蚁穴。    朝廷显然是在试探赵平底限,这次是主簿,下次说不定就是知县、县丞之类。

    余玠在一旁没有说话,他早已知道是这个结果,在一边悠悠闲闲喝茶。

    “架空?”景东脸色微微一变,一边喝茶,一边陷入思考之中。

    作为一个朝廷命官,如果被架空,那个就是无能的表现。

    如果被上司考课(政绩考核)为差评,必然会让吏部官员面子无光,也会影响对其它官员的任命。    景东脸上阴晴不定,好不容易来到四川,没有料到竟然如此灰头灰脸,这让他如何回去向上司交待。

    余玠看到双方有些冷场,于是向着自己主簿唐毅倒了一个眼色。

    唐毅哪里不会意,马上从余玠背后出来,先给景东醉春风茶叶加水。

    接着他微微一笑,其笑容也让人如沐春风:“子西(景东字),尔等吏部官员子弟来赵家庄学堂读书,必然欢迎之极。”

    景东一愣,心里仿佛看到黑夜的一道闪电,不禁抬头向着赵平望去。    “吾等欢迎京城学生来赵家庄学堂读书。”赵平欣赏看了唐毅一眼,立即欣然答应。

    换源pp】

    对于朝廷官员,赵家庄毛衣、蚌仙油、醉春风等土特产当然是必须准备的。

    唐毅此举其实暗示,赵家庄学堂将会对吏部官员子弟特别关照。

    “这,让吾想想。”听到此话,景东一边喝茶,一边继续思考。    大宋的科举可以说史上最厉害的考试,不但要糊名,而且还要把试卷抄写一遍,让考官很难发现原来考生。

    也就是说,在大宋科举考试,想作弊非常艰难,你想到的是,朝廷已经想到的。

    更何况,大宋科举机会也不多,三年一次,每次录用也不过三四百人。

    可以说科举之路难度之大,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不为过。

    但是到了赵平,用秀才考试方法,让学子有了第二条仕途之路。

    秀才考试前三名推荐给礼部,赐予同进士已经成为惯例。

    即使没有考上前三名,前十名也是典史,也有机会晋升为官员。

    如果资质更差,只有进入前百名,虽然是小吏,同样吃皇粮。

    赵平之所以答应,也有自己的考虑。

    其实这些官员子弟从小就受到良师教育,其父母又有良好基因,真正的庸才与废才很少。

    赵家庄学堂从学以致用的角度出发,即使一个在大宋中等人才,也能够培养成优秀人才。

    这一点很好证明,赵家庄学堂考生,在盐亭镇、灵泉县秀才考试包揽了前三名。

    而这些考生之所以愿意来到赵家庄学堂求学,不是寒门子弟就是大家族的庶子,在科举考试经常难以有优秀表现。

    相信通过赵家庄学堂的培养,这些官员子弟绝大部分脱颖而出,成为考场上姣姣者。

    只要大部分官员子弟考试优秀,这些官员必须非常高兴。

    毕竟,宰相儿子未必能够成为宰相,尚书儿子未必能够成为尚书乃是常识。

    更重要的是,这些官员子弟进入赵家庄学堂之后,不久之后必然会被同化,把自己看成赵家庄的一部分。

    不是吗?天地君亲师,老师也占了其中一席之地。

    对于朝廷官员而言,参加赵家庄学堂,其实长大从业完全不是问题。

    即使没有考上进士、秀才,赵家庄也有安排,比当走夫或者混日子等死强多了。

    想到这里,景东脸上露出笑容,对着余玠及赵平拱手一礼:“下官,多谢学士及侯爵。”

    还有一句话他不能说出,终于回去有交待了。

    让赵平没有料到的是,景东回去之后,竟然产生到让他意料不到的难事。

    景东虽然贵为朝廷官员,奈何只有从六品,俸禄实在有限。

    就是眼前这一套六间的房子,也不是他能够购买得起,而是朝廷的房子。

    他能够分配到这种六间的房子,也是因为他是吏部的官员的缘故。

    如果换成工况郎中,有的只有四间三间。

    没有法子,京城从六品官????????????????员太多了。

    他的夫人景田氏三十多岁,徐娘半老,风韵犹存,柳眉大眼,皮肤白皙,鹅蛋脸。

    看到景东回家之后,马上就是万福一礼,景田氏笑颜如花说道:“官人辛苦了。”

    “父亲辛苦了。”后面三个儿女也纷纷行礼,口里说道。

    他们一共五个儿女,两个儿子一个已经二十、一个十五,两个女儿已经出嫁,家里还有刚刚十岁的女儿。

    两个儿子长得酷肖乃父,倒也一表人才。

    大郎文才不错,已经考中一届举人,而小儿还没有参加举人考试,正在准备参加来年举人考试。

    但是最得到景田氏喜欢却是他们最小的女儿,景三娘。

    三娘虽然才十岁,但是继承父母的优点,妥妥当当的粉妆玉琢,面如桃花。

    虽然年齿不大,琴棋书画已经觉得不少。

    加上她美貌动人,景田氏希望她找一个好夫家。

    景东欣慰地点点头,对着牛车车夫摆摆手:“放下吧。”

    车夫急忙从牛车把箱子取下,一箱又一箱放在地面。

    景田氏此时才抬头起来,顿时目瞪口呆,人差点石化了。

    原来这些箱子,上面有赵家庄作坊三个字,

    她的儿女也好不了多少,眼睛瞪得大大,恨不得一把全部抢了过去。

    可是实在太多了,她只好与女儿抱着其中一个进屋,其余则是景东与几两个儿子抱进去。

    他们家里还是公房,更没有仆人,只有家人住在这里。

    看到礼物全部进了自家屋子之后,急忙关上大门。

    她背靠大门,大口大口喘气,表情极为紧张。

    “官人,让奴家看看,有什么礼物?”,景田氏一边说着,一边迫不急待一个又一个打开。

    她的儿女也想动手,可是想到娘亲没有吩咐,只得一边吞着口水,一边眼巴巴望着他们的娘亲打开箱子。

    赵家庄这次礼物极多,差不多十个箱子,其能够制作的礼物全部都在里面了。

    景田氏打开箱子一看,全家人眼睛差点都从眼眶里面掉出。

    所有物事全部都是是满满的一箱子,只不过太多了。

    它们有的的蚌仙油、有的是花仙子水粉。有的是琼浆玉液、有的是醉春风茶叶、有的是毛衣毛裤毛袜,有的是茶杯、琉璃杯、仙皂等等。

    几乎市面上有的的物事,这里全部都有。

    关键的是不但有,而且数量极多。

    大宋现在俸禄名义上高,但是其实都是会子,基本上家人温饱。

    好在景田氏还有十亩良田作为陪嫁之物,生活在京城处于中等。

    即使如果想购买这些,他们只有在梦里,最多过年过节才购买。

    景东嘴张得像箱子口那么大,一下子就愣住了,接着他咽了两三口唾沫,好像是嗓子里发干似的。

    景田氏被这突然来临的事震动了,以致就像受到电击一般,精神处于半痴半呆的状态之中。

    其他人也好不了多少,个个倒吸了一口冷气,茫然失措仿佛是一群泥塑木雕的人。

    景田氏能够塞进两个鸡蛋的嘴巴终于合拢,她吞了吞口水,艰难地说道:“官人,这么多的物事,差不多能够价格千贯铜钱吧。”

    “这,”景东此时也终于回神过来,也艰难地说道,“老夫也没有料到,赵家庄竟然如此大方,给了这么多物事。”

    “官人,你带这么多箱子回来,有人看见没有?”想到厚重礼物,景田氏说话都颤抖,一双大眼睛露出惊恐的眼神。

    听到此话,她的几个儿女也浑身发????????????????抖,有的甚至牙齿相击。

    他们住的还是自己的房子,而是吏部的公房,除了尚书之外,其余郎中以上官员住在这里。

    如此多的财物,可以被人发现,被人捡举丢官倒是小事,吃了牢狱钣那可得不偿失。

    看到景田氏一脸惶恐不安的样子,景东此时突然冷静下来。

    他淡淡说道:“无妨,整个吏部,侍郎以上的官员,人人都有一份。”

    他这次走到四川,原本以为是颗粒无收。

    不过看到如此重礼,吏部没有哪个人能够抵御它的诱惑。

    景田氏先是松了口气,接着又目瞪口呆。

    “官人,吏部人人都有一份,那岂不是价值二十多万贯钱的物事吗?”说到这里,景田氏差点尖叫起来,却发现自己的嘴巴已经被人捂上,只得发出唔唔声音。

    其他儿女见到这里,也急忙捂住自己的嘴巴。

    景田氏拼命推开捂住自己的手,却发现是景东的手,耳朵听到他的低沉声音:“小心,隔墙有耳。”

    景田氏点点头,景东才松开捂住夫人嘴巴上面的手,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面。

    “此事只能看到眼里,不能说出一句,否则老夫严惩不贷。”看见三个儿女个个捂住自己嘴巴,仿佛石化的样子,他扫视一眼,沉声说道。

    三个儿女急忙躬身一礼:“诺,父亲。”

    景田氏此时终于冷静下来,呐呐地问道:“官人,郎中以上每人都有,岂不是欠下那个小圣人天大人情。”

    “老夫也没有细看礼单,没有料到这个赵平如此大方,确实是一份很大的人情。”景东感觉自己仿佛上当,不得不欠下一份人情。

    景田氏笑颜如花,语气不停赞美:“原来以为官人是一趟苦差,没有料到变成了人人羡慕不已的美差。”

    “大郎与二郎,现在可以到赵家庄学堂读书了。”景东打量站在身边的两个儿子,忍不住一脸笑容。

    听到这里,景田氏脸上笑容顿时消失:“官人,大郎与二郎不是在太学读书,为何要送到几千里之外的四川呢?”

    “妇人之见。”景东脸顿时沉下来,“你可知道,赵家庄镇几乎人人可以识字,赵家庄镇学堂学子参与秀才考试,这次包揽前十名,而且还赐予同进士。”

    “官人,大郎与二郎说不定考上进士甚至状元呢?”景田氏一脸倔强,看着自己两个儿子,一脸骄傲。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纵横宋末》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纵横宋末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