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枪打出头鸟
目录:汉世祖| 作者:芈黍离| 类别:历史军事
开宝九年冬季的雪很大,持续的时间不算长,但是雪霁之后那刺骨旳彻寒,却远超往年。当然,对于朝廷内部的上层权贵而言,这个冬季,也确实过于寒冷了,从脚底寒到心头。
荣国公府,内院,还是那间书房,明亮的烛火光芒映照在赵匡胤脸上,留下一半浓郁的阴影,有些看不出什么眼神,但心情显然不好,带着凉意的空气是那般地沉重,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赵德昭就站在书案前,垂头束手,不敢作话。原因很简单,今日他奉父命带着酒肉前去探监,结果被拒绝了,狱吏语气虽然柔和,但态度强硬,说赵匡美是重犯,不准与任何人见面,这背后,若没有人授意,没有人站台,一个小小的狱吏,怎敢得罪赵家。
这显然不是一个好信号,再联想到这数日间,西京出现的这股风潮,哪怕赵匡胤看得不那么地透彻,但心中那股压抑感却是油然而生。
很快,管事来报,赵匡义到了,都未加引路,直入书房,屏退左右,只剩下这父子、叔侄三人。
“匡义,事情似乎有些不对,观这几日京中舆情,勋贵请罪,朝臣投案,我越发感觉不妙,这两日,更觉心惊肉跳!今日,我让德昭前去探监,居然被拒绝了!”赵匡胤看着赵匡义,严肃地说道。
比起前几日,赵匡义也少了些从容,多了几分焦躁,不复此前那种宠辱不惊的气度,紧锁着眉头,目光中释放中忧虑的情绪。
“此事,是我失策了!”赵匡义凝声道:“万没想到,匡美投案,竟会引得这么多人效仿,而致如此汹涌!”
事实上,让赵匡美投案的建议,并没有太大问题,问题就出在,赵匡义亲自送人去刑部的举动。事后再想来,赵匡义都想抽自己己耳光。
他当然暗怀私志,想要籍此再提升一下自己的存在感与影响力,这也是他一直以来都在做的,几乎形成了一种本能,只要有机会,就不会放过。
然而,怎么也没想到,竟会因此陷自身于困窘,似这等事件,这种情况,这样威望,他赵匡义可不想要。
“现如今,连符家、高家、折家,都有人前去投案,事情是越闹越大,越来越严重了,朝廷近三成的勋贵、官员,都有牵涉!这绝不寻常,也太不理智了,太危险了!”赵匡义语气严重地道:
“二哥,我今日也听到一些流言,朝野之中有不少人都认为,此事牵连如此之广,涉及到这么多勋贵官员,为了保证朝政平稳,人心安定,朝廷便不会再放任扩大,甚至对犯案人员,有所宽免!
甚至于,已经有人在暗中串连了,想要鼓动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向垂拱殿请命,以定中枢,以安天下......”
说到这儿,赵匡义的口吻已经带着些苦涩了:“这些人,实在太不智,也太天真了!他们以为,群情汹涌,就能使朝廷受迫之下,妥协放过,以为牵涉了这么多人,陛下就会有些忌惮,他们以为人多,便能获得法不责众的效果?
私下串连,更是不能再愚蠢的行为了!他们以为,通过此法,能够让陛下顾忌妥协,甚至想着以此彻底洗刷过去的罪责与犯行,殊不知,这是自献把柄啊,朝廷如欲治之,甚至只需按图索骥,而无偏差......”
赵匡义越说,心中萦绕着的那股不安便更加清晰,几乎化为实质,堵在心头。
赵匡胤可不是不晓政治的武夫,他当然也察觉到了其中的危险,同样沉声道:“关键是陛下如何想?这已渐成逼宫之态势了,陛下是何等样的君主,岂能为此等舆情所逼迫,越是如此,越是危险,事情,已然偏离我们的设想了!”
就如其言,事情的发展,早就脱离掌控了,甚至超出所有牵涉其中之人的想象了。到了这个地步,已不是几个上层权贵,靠其权势威望就能平息得了了。而唯一有资格、有能力踩刹车的刘皇帝,似也快成为那最不可测的变数了。
&nbs sp; 一个词,君心难测!
玩帝王心术的,心都脏,也都狠,尤其是刘皇帝这种创业之君,一人便可弹压天下。本就猜忌心重,而有些人却极不明智地,想要鼓噪大势,以此逼迫刘皇帝让步,想想便知是怎样的危险了。
而赵家兄弟,正因为有此类的见识,反而开始惶恐了。两兄弟可以极其坦诚地说,他们绝没有聚势鼓噪,籍此逼迫朝廷的想法,他们的初衷,也只是想要挽救一下自己兄弟罢了。
然而,事情的发展,就像一列偏向的火车,狂野地行驶在坎坷危险的轨道上,随时可能出轨倾覆。
而最为关键的是,引发此次投案认罪风潮的,变成了他赵家。一张庞大的网下,一个危险的局,不知觉间,他赵家似乎成为和张进一样的角色,身处漩涡,难以自拔,甚至随时可能被吞噬。
“是啊!陛下会如何想?”赵匡义满目忧虑,一脸苦相:“他若是认为,是我赵家暗施手段,推波助澜,带头造势,以求脱罪,那对我们而言,实在是太危险了!”
说这话时,赵匡义语气哀叹,仿佛遭受了莫大的委屈一般。
“我们兄弟,哪有这等一呼百应的声望!”赵匡胤不禁自嘲道。
“但是,陛下未必不这么想!”赵匡义看着赵匡胤,提醒道:“二哥,李继勋、党进他们,似乎也参与其中了,他们与我们素来亲近。”
赵匡胤沉默了好一会儿,看着赵匡义,叹道:“你说得不错!如今我们,是自置火炉之上了!”
隔了几日回头再看,他们选择让赵匡美投案的决定,反倒显得有些不智了,甚至,还不如让三法司自己查出来,届时也好因势而动,至少不会像这般,把整个赵家都陷入不尴不尬的被动之中。明明没有那个想法,却承担着不属于他们的压力。
“二哥,必须要设法破局!”赵匡义严肃道。
“我知道!但是,如何破局?”赵匡胤很是伤脑筋。
赵匡义肯定地指出:“至少,要让陛下知道,我赵家绝无操纵舆情,造势以对抗国法,为匡美脱罪之意!”
赵匡胤点了点头,确实如此,关键就在于,如何打消刘皇帝的猜忌,如何与那些鼓动造势的人割裂开来。这等时候,保护自家才是最为紧要的。
沉吟良久,赵匡胤表情坚定起来,目光恢复了锐利,瞧向赵匡义:“匡义,此事你就不要再管了!”
赵匡义回了一个“意外”的表情,似乎有些不解。
赵匡胤则很认真地道:“此事,盖因匡美而起,本与你无关,接下来,我自来应对。”
虽然有些感慨兄长的担当,赵匡义却苦笑着摇头:“事已至此,我又岂能置身事外!”
到如今,赵家的主心骨,仍旧是赵匡胤,赵匡胤若出了问题,他赵匡义又如何独善其身,他心里明白得很。
“二哥打算如何做?”赵匡义问。
冷峻的面庞间晃过那么一丝犹豫,赵匡胤坚定地说:“我稍后具折,连夜进宫,向陛下请管教不严之罪,言明,匡美罪行,任由朝廷法纪公断,赵家绝无怨言!”
“那匡美?”赵匡义问。
“只能看他的运道了!”赵匡胤不由得有些神伤,这几乎是摆明了要放弃赵匡美了。
原本,依照正常的判罚,赵匡美之罪的量刑,纵然严重,也未必不能保全一条性命,哪怕是看在他们兄弟的份上。然而,经过这么一场风波,倘若刘皇帝想要来个杀鸡儆猴,判个死都不是不可能。于赵匡胤兄弟而言,或许就是求其上者得其下,搬起石头砸到脚了。
听到赵匡胤的决定,赵匡义也沉默了,但是心中,却莫名地松了口气。
荣国公府,内院,还是那间书房,明亮的烛火光芒映照在赵匡胤脸上,留下一半浓郁的阴影,有些看不出什么眼神,但心情显然不好,带着凉意的空气是那般地沉重,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赵德昭就站在书案前,垂头束手,不敢作话。原因很简单,今日他奉父命带着酒肉前去探监,结果被拒绝了,狱吏语气虽然柔和,但态度强硬,说赵匡美是重犯,不准与任何人见面,这背后,若没有人授意,没有人站台,一个小小的狱吏,怎敢得罪赵家。
这显然不是一个好信号,再联想到这数日间,西京出现的这股风潮,哪怕赵匡胤看得不那么地透彻,但心中那股压抑感却是油然而生。
很快,管事来报,赵匡义到了,都未加引路,直入书房,屏退左右,只剩下这父子、叔侄三人。
“匡义,事情似乎有些不对,观这几日京中舆情,勋贵请罪,朝臣投案,我越发感觉不妙,这两日,更觉心惊肉跳!今日,我让德昭前去探监,居然被拒绝了!”赵匡胤看着赵匡义,严肃地说道。
比起前几日,赵匡义也少了些从容,多了几分焦躁,不复此前那种宠辱不惊的气度,紧锁着眉头,目光中释放中忧虑的情绪。
“此事,是我失策了!”赵匡义凝声道:“万没想到,匡美投案,竟会引得这么多人效仿,而致如此汹涌!”
事实上,让赵匡美投案的建议,并没有太大问题,问题就出在,赵匡义亲自送人去刑部的举动。事后再想来,赵匡义都想抽自己己耳光。
他当然暗怀私志,想要籍此再提升一下自己的存在感与影响力,这也是他一直以来都在做的,几乎形成了一种本能,只要有机会,就不会放过。
然而,怎么也没想到,竟会因此陷自身于困窘,似这等事件,这种情况,这样威望,他赵匡义可不想要。
“现如今,连符家、高家、折家,都有人前去投案,事情是越闹越大,越来越严重了,朝廷近三成的勋贵、官员,都有牵涉!这绝不寻常,也太不理智了,太危险了!”赵匡义语气严重地道:
“二哥,我今日也听到一些流言,朝野之中有不少人都认为,此事牵连如此之广,涉及到这么多勋贵官员,为了保证朝政平稳,人心安定,朝廷便不会再放任扩大,甚至对犯案人员,有所宽免!
甚至于,已经有人在暗中串连了,想要鼓动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向垂拱殿请命,以定中枢,以安天下......”
说到这儿,赵匡义的口吻已经带着些苦涩了:“这些人,实在太不智,也太天真了!他们以为,群情汹涌,就能使朝廷受迫之下,妥协放过,以为牵涉了这么多人,陛下就会有些忌惮,他们以为人多,便能获得法不责众的效果?
私下串连,更是不能再愚蠢的行为了!他们以为,通过此法,能够让陛下顾忌妥协,甚至想着以此彻底洗刷过去的罪责与犯行,殊不知,这是自献把柄啊,朝廷如欲治之,甚至只需按图索骥,而无偏差......”
赵匡义越说,心中萦绕着的那股不安便更加清晰,几乎化为实质,堵在心头。
赵匡胤可不是不晓政治的武夫,他当然也察觉到了其中的危险,同样沉声道:“关键是陛下如何想?这已渐成逼宫之态势了,陛下是何等样的君主,岂能为此等舆情所逼迫,越是如此,越是危险,事情,已然偏离我们的设想了!”
就如其言,事情的发展,早就脱离掌控了,甚至超出所有牵涉其中之人的想象了。到了这个地步,已不是几个上层权贵,靠其权势威望就能平息得了了。而唯一有资格、有能力踩刹车的刘皇帝,似也快成为那最不可测的变数了。
&nbs sp; 一个词,君心难测!
玩帝王心术的,心都脏,也都狠,尤其是刘皇帝这种创业之君,一人便可弹压天下。本就猜忌心重,而有些人却极不明智地,想要鼓噪大势,以此逼迫刘皇帝让步,想想便知是怎样的危险了。
而赵家兄弟,正因为有此类的见识,反而开始惶恐了。两兄弟可以极其坦诚地说,他们绝没有聚势鼓噪,籍此逼迫朝廷的想法,他们的初衷,也只是想要挽救一下自己兄弟罢了。
然而,事情的发展,就像一列偏向的火车,狂野地行驶在坎坷危险的轨道上,随时可能出轨倾覆。
而最为关键的是,引发此次投案认罪风潮的,变成了他赵家。一张庞大的网下,一个危险的局,不知觉间,他赵家似乎成为和张进一样的角色,身处漩涡,难以自拔,甚至随时可能被吞噬。
“是啊!陛下会如何想?”赵匡义满目忧虑,一脸苦相:“他若是认为,是我赵家暗施手段,推波助澜,带头造势,以求脱罪,那对我们而言,实在是太危险了!”
说这话时,赵匡义语气哀叹,仿佛遭受了莫大的委屈一般。
“我们兄弟,哪有这等一呼百应的声望!”赵匡胤不禁自嘲道。
“但是,陛下未必不这么想!”赵匡义看着赵匡胤,提醒道:“二哥,李继勋、党进他们,似乎也参与其中了,他们与我们素来亲近。”
赵匡胤沉默了好一会儿,看着赵匡义,叹道:“你说得不错!如今我们,是自置火炉之上了!”
隔了几日回头再看,他们选择让赵匡美投案的决定,反倒显得有些不智了,甚至,还不如让三法司自己查出来,届时也好因势而动,至少不会像这般,把整个赵家都陷入不尴不尬的被动之中。明明没有那个想法,却承担着不属于他们的压力。
“二哥,必须要设法破局!”赵匡义严肃道。
“我知道!但是,如何破局?”赵匡胤很是伤脑筋。
赵匡义肯定地指出:“至少,要让陛下知道,我赵家绝无操纵舆情,造势以对抗国法,为匡美脱罪之意!”
赵匡胤点了点头,确实如此,关键就在于,如何打消刘皇帝的猜忌,如何与那些鼓动造势的人割裂开来。这等时候,保护自家才是最为紧要的。
沉吟良久,赵匡胤表情坚定起来,目光恢复了锐利,瞧向赵匡义:“匡义,此事你就不要再管了!”
赵匡义回了一个“意外”的表情,似乎有些不解。
赵匡胤则很认真地道:“此事,盖因匡美而起,本与你无关,接下来,我自来应对。”
虽然有些感慨兄长的担当,赵匡义却苦笑着摇头:“事已至此,我又岂能置身事外!”
到如今,赵家的主心骨,仍旧是赵匡胤,赵匡胤若出了问题,他赵匡义又如何独善其身,他心里明白得很。
“二哥打算如何做?”赵匡义问。
冷峻的面庞间晃过那么一丝犹豫,赵匡胤坚定地说:“我稍后具折,连夜进宫,向陛下请管教不严之罪,言明,匡美罪行,任由朝廷法纪公断,赵家绝无怨言!”
“那匡美?”赵匡义问。
“只能看他的运道了!”赵匡胤不由得有些神伤,这几乎是摆明了要放弃赵匡美了。
原本,依照正常的判罚,赵匡美之罪的量刑,纵然严重,也未必不能保全一条性命,哪怕是看在他们兄弟的份上。然而,经过这么一场风波,倘若刘皇帝想要来个杀鸡儆猴,判个死都不是不可能。于赵匡胤兄弟而言,或许就是求其上者得其下,搬起石头砸到脚了。
听到赵匡胤的决定,赵匡义也沉默了,但是心中,却莫名地松了口气。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汉世祖》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汉世祖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