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进退不得
目录:汉世祖| 作者:芈黍离| 类别:历史军事
作为赵普的儿子,从小接受着精英培养,随着赵普的地为逐步抬升,有太多的耳濡目染,又兼在官场上闯荡了些年月,赵承宗自然不蠢。
不论是听到的传闻,还是赵普的表现以及对他的安排,他都感受到了其中不寻常之处。赵普让他回避,自然存着保护的心思,但作为赵普的长子,有些事是不可能躲避得了的,也不得不关心。
迎着长子关切的目光,赵普琢磨了下,终究还是需要一些交底,否则他心怀挂碍,也未必是好事,万一行差踏错,就可能成为别人攻讦的目标。
沉吟几许,赵普轻叹道:“陛下对我不满之意,愈发外露,我这个宰相,在陛下看来也越发碍眼了,恐怕待不了多久了!”
听赵普吐露心扉,哪怕有所猜测,也不由心神大震,下意识站了起来,惊诧道:“怎么会?既然拿下了卢多逊,就更该倚重您才是,否则,这朝廷如何安定得下来?”
赵普摇了摇头,苦笑道:“你却是高看我了,我这些年或许有些功劳,积累了一些威望,但远没有到不可或缺的地步。大汉朝廷,只要有陛下在,又如何乱得起来,又有何人敢乱?
别看这半年多年,朝廷内外纷扰不断,风雨飘摇,连卢多逊都死于狱中,那也只是陛下有意的整饬罢了,像我们这些公卿大臣,哪怕再是震惧不安,也还得尽力维持稳定,低调做人,谁若以此生事,那必然受到陛下打击!”
听赵普这么说,赵承宗皱着眉,指出:“过去也不是没有罢相的传闻,但最终也只是流言,此次为何如此严重?”
赵普摇了摇头,道:“陛下的心思,不是你们能够揣度的,事实上,我也看得出来,过去那几次风波,陛下未必没有换相的想法,只是最终还是站在我这一边罢了。
但这一次,情况不一样,从卢多逊事发开始,我就有所预感,到其殒命,这种预感就更加强烈了,到如今,我已基本确定,罢相与否,也只待陛下一纸诏文了!”
“从开宝二年进京,从尚书左仆射始,到如今,我为相已然十八载!”赵普眼神中带着少许的追忆,深深地感慨道:“自开国以来,你可见有人为相如此之久?陛下又岂能容忍一个二十年宰相?或许早在八年前,我的相位就不稳了。
你们只看到卢多逊倒下后,我少了一大对头,但在陛下眼中,却是又少了一颗制约我的棋子?
陛下秉政三十余载,施政治国,用兵驭民,常有操切急躁之处,然那是其表,只是因势而动,陛下实则还是守重持稳,好求平衡。
从开国时的经纶粗陋,到如今典章齐备,以严刑峻法约束天下,就可窥一二。卢多逊一去,我这个宰相,也就变得突兀,朝中权力的平衡被打破。
如此情况,陛下或当像过去扶持卢多逊一般,再扶持一人起来,但看现在的情况,陛下并无此意,那么只有从我身上着手了。…
陛下过去能用我十八年,那是我还有可用之处,然而如今,在陛下眼中,我或许愈加无用了。
陛下倡导吏治革新,过去是我操持此事,如今,或许我已是吏治的障碍了”
赵普这番话,让赵承宗惊悚不已,他已经从老父的语气中,感受到了一丝危险。朝中已经死了一个卢相公,那如今这个赵相公,就一定安全吗?虽然那种可能很小,但谁又说得准了,那毕竟是刘皇帝啊!
“您既已洞察一切,何不激流勇退,以求自保?”赵承宗想了想,劝道:“以您劳苦功高,陛下总当顾念旧情,还您一个安稳晚年才是!楚州,儿也可以不去!”
见赵承宗紧张的模样,连楚州知州都不想当了,赵普欣慰的同时,也笑了笑:“我又何尝没有向陛下请求过?只是,陛下不允啊!”
闻言,赵承宗表情顿时纠结了起来。赵普则解释道:“我此时若极力求退,恐怕非但不能脱身,反而会引起陛下猜忌。这一点,我已然感受到了!
从当年受刘公举荐进宫开始,我侍奉陛下已然快三十年了,三十年的时间,也足以看清楚一些事情了。
陛下是百年难遇的英主,但也摆脱不了英雄之主的一些毛病,天性凉薄,刚忌雄猜。而我们的陛下,则更甚,历来只有他舍弃臣子,而从不允许臣子主动弃他而去。
陛下也慢慢老了,这忌刻之心,则愈重,让人心惊胆颤!
前日,陛下召我谈话,则说到一事,后赵石虎,年轻时纵横九州,天下无人不惧,到晚年病重,仍为奸臣妖后所趁,与外隔绝,凄凉而死,死则诸子争国,天下分崩。
又提到朱温,英雄一世,晚景凄凉,为逆子弑杀
陛下是何等英明之主,那二者又何等的暴君,竟以石、朱作比,可想而知,如今的陛下,猜忌之重。
你试想,我听到这番话,作何感想,又能作何应答?”
赵普说完,虽然满带感慨,但表情还算平静,赵承宗则有些受不了了,额头竟生出少许冷汗,惊声道:“倘如此,父亲岂不是很危险?”
赵普叹道:“我现在,是进也不得,退也不得啊!”
见赵普把形势说得如此严峻,赵承宗受其感染,竟也有种坐在火炉上烘烤的感觉,忍不住徘回起来,然而,抬眼见赵普那不动如山的气度,又不由安心少许,紧张地问道:“父亲当有破局之法吧!”
赵普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岔开话题,道:“我今日,恐怕又惹陛下不愉了!”
不待其发问,赵普自顾自地说着:“陛下已然下令,以魏王为统帅,总河西、安西大军,西征黑汗国!其意甚坚,我虽然没有直接反对,但进言中也有劝阻之意!”
这让赵承宗惊愕不已,很不明白。
注意到他的迷惑,赵普澹澹地解释道:“这些年,随着官府民间与西域的交通,对于盘踞西域西部这个黑汗国,多少有些研究了解。…
此国虽小,然仍有百万之众,民风剽悍野蛮,举国乐战,以谋军功贵族。并且,武器精良,有一支常备精锐军队,且其****,能从遥远的西部地区,征召一大批悍不畏死的异教徒。
这并不是一个好对付的敌人,虽然与大汉相比,只是一个小国,然大汉虽大,在数千里外西域征战,未必能够获得全胜。若举全国之力,只怕落得个穷兵黩武的结果。”
“您不看好此次西征?”赵承宗问道。
赵普摇了摇头,道:“兵家大事,胜负难料,只是看法保守罢了!”
赵承宗凝眉思索一阵:“这与您现如今的窘境有何关系?”
赵普悠悠叹道:“陛下用人,固然看重其才干,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其人是否如何其意志,陛下既然不愿直接准许我请辞,那我只能一步步让陛下明白,我已不符相位。
若西征得胜,那么我今日忤见悖论,自然落人口实,若西征受挫,作为宰相,首当其责,也是应有之义!”
说到这儿,赵普看着赵承宗,轻松道:“你也不必过于忧心,我为相十八载,即便为陛下所弃,然青史留名,此生亦足,陛下猜忌虽重,但保全自身,还是有信心。楚州知州,你也可放心上任。
我毕竟不是卢多逊,没那么权欲熏心,什么事情都敢干”
虽然赵普如此安慰,但赵承宗这心里,总是悬着一块巨石,见赵普摆手赶人,也只能拱手告退。
待赵承宗退下,赵普一人独处,则又陷入了沉思,他安慰赵承宗的话,又何尝不是安慰自己。
另一方面则是,他虽然感受到了危险,也有求退之意,然而,心中又难免保留着一丝奢望,倘若出现什么变故,他这个宰相未必不能做满二十年。
首相这张宝座,实在让人留恋啊。
不论是听到的传闻,还是赵普的表现以及对他的安排,他都感受到了其中不寻常之处。赵普让他回避,自然存着保护的心思,但作为赵普的长子,有些事是不可能躲避得了的,也不得不关心。
迎着长子关切的目光,赵普琢磨了下,终究还是需要一些交底,否则他心怀挂碍,也未必是好事,万一行差踏错,就可能成为别人攻讦的目标。
沉吟几许,赵普轻叹道:“陛下对我不满之意,愈发外露,我这个宰相,在陛下看来也越发碍眼了,恐怕待不了多久了!”
听赵普吐露心扉,哪怕有所猜测,也不由心神大震,下意识站了起来,惊诧道:“怎么会?既然拿下了卢多逊,就更该倚重您才是,否则,这朝廷如何安定得下来?”
赵普摇了摇头,苦笑道:“你却是高看我了,我这些年或许有些功劳,积累了一些威望,但远没有到不可或缺的地步。大汉朝廷,只要有陛下在,又如何乱得起来,又有何人敢乱?
别看这半年多年,朝廷内外纷扰不断,风雨飘摇,连卢多逊都死于狱中,那也只是陛下有意的整饬罢了,像我们这些公卿大臣,哪怕再是震惧不安,也还得尽力维持稳定,低调做人,谁若以此生事,那必然受到陛下打击!”
听赵普这么说,赵承宗皱着眉,指出:“过去也不是没有罢相的传闻,但最终也只是流言,此次为何如此严重?”
赵普摇了摇头,道:“陛下的心思,不是你们能够揣度的,事实上,我也看得出来,过去那几次风波,陛下未必没有换相的想法,只是最终还是站在我这一边罢了。
但这一次,情况不一样,从卢多逊事发开始,我就有所预感,到其殒命,这种预感就更加强烈了,到如今,我已基本确定,罢相与否,也只待陛下一纸诏文了!”
“从开宝二年进京,从尚书左仆射始,到如今,我为相已然十八载!”赵普眼神中带着少许的追忆,深深地感慨道:“自开国以来,你可见有人为相如此之久?陛下又岂能容忍一个二十年宰相?或许早在八年前,我的相位就不稳了。
你们只看到卢多逊倒下后,我少了一大对头,但在陛下眼中,却是又少了一颗制约我的棋子?
陛下秉政三十余载,施政治国,用兵驭民,常有操切急躁之处,然那是其表,只是因势而动,陛下实则还是守重持稳,好求平衡。
从开国时的经纶粗陋,到如今典章齐备,以严刑峻法约束天下,就可窥一二。卢多逊一去,我这个宰相,也就变得突兀,朝中权力的平衡被打破。
如此情况,陛下或当像过去扶持卢多逊一般,再扶持一人起来,但看现在的情况,陛下并无此意,那么只有从我身上着手了。…
陛下过去能用我十八年,那是我还有可用之处,然而如今,在陛下眼中,我或许愈加无用了。
陛下倡导吏治革新,过去是我操持此事,如今,或许我已是吏治的障碍了”
赵普这番话,让赵承宗惊悚不已,他已经从老父的语气中,感受到了一丝危险。朝中已经死了一个卢相公,那如今这个赵相公,就一定安全吗?虽然那种可能很小,但谁又说得准了,那毕竟是刘皇帝啊!
“您既已洞察一切,何不激流勇退,以求自保?”赵承宗想了想,劝道:“以您劳苦功高,陛下总当顾念旧情,还您一个安稳晚年才是!楚州,儿也可以不去!”
见赵承宗紧张的模样,连楚州知州都不想当了,赵普欣慰的同时,也笑了笑:“我又何尝没有向陛下请求过?只是,陛下不允啊!”
闻言,赵承宗表情顿时纠结了起来。赵普则解释道:“我此时若极力求退,恐怕非但不能脱身,反而会引起陛下猜忌。这一点,我已然感受到了!
从当年受刘公举荐进宫开始,我侍奉陛下已然快三十年了,三十年的时间,也足以看清楚一些事情了。
陛下是百年难遇的英主,但也摆脱不了英雄之主的一些毛病,天性凉薄,刚忌雄猜。而我们的陛下,则更甚,历来只有他舍弃臣子,而从不允许臣子主动弃他而去。
陛下也慢慢老了,这忌刻之心,则愈重,让人心惊胆颤!
前日,陛下召我谈话,则说到一事,后赵石虎,年轻时纵横九州,天下无人不惧,到晚年病重,仍为奸臣妖后所趁,与外隔绝,凄凉而死,死则诸子争国,天下分崩。
又提到朱温,英雄一世,晚景凄凉,为逆子弑杀
陛下是何等英明之主,那二者又何等的暴君,竟以石、朱作比,可想而知,如今的陛下,猜忌之重。
你试想,我听到这番话,作何感想,又能作何应答?”
赵普说完,虽然满带感慨,但表情还算平静,赵承宗则有些受不了了,额头竟生出少许冷汗,惊声道:“倘如此,父亲岂不是很危险?”
赵普叹道:“我现在,是进也不得,退也不得啊!”
见赵普把形势说得如此严峻,赵承宗受其感染,竟也有种坐在火炉上烘烤的感觉,忍不住徘回起来,然而,抬眼见赵普那不动如山的气度,又不由安心少许,紧张地问道:“父亲当有破局之法吧!”
赵普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岔开话题,道:“我今日,恐怕又惹陛下不愉了!”
不待其发问,赵普自顾自地说着:“陛下已然下令,以魏王为统帅,总河西、安西大军,西征黑汗国!其意甚坚,我虽然没有直接反对,但进言中也有劝阻之意!”
这让赵承宗惊愕不已,很不明白。
注意到他的迷惑,赵普澹澹地解释道:“这些年,随着官府民间与西域的交通,对于盘踞西域西部这个黑汗国,多少有些研究了解。…
此国虽小,然仍有百万之众,民风剽悍野蛮,举国乐战,以谋军功贵族。并且,武器精良,有一支常备精锐军队,且其****,能从遥远的西部地区,征召一大批悍不畏死的异教徒。
这并不是一个好对付的敌人,虽然与大汉相比,只是一个小国,然大汉虽大,在数千里外西域征战,未必能够获得全胜。若举全国之力,只怕落得个穷兵黩武的结果。”
“您不看好此次西征?”赵承宗问道。
赵普摇了摇头,道:“兵家大事,胜负难料,只是看法保守罢了!”
赵承宗凝眉思索一阵:“这与您现如今的窘境有何关系?”
赵普悠悠叹道:“陛下用人,固然看重其才干,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其人是否如何其意志,陛下既然不愿直接准许我请辞,那我只能一步步让陛下明白,我已不符相位。
若西征得胜,那么我今日忤见悖论,自然落人口实,若西征受挫,作为宰相,首当其责,也是应有之义!”
说到这儿,赵普看着赵承宗,轻松道:“你也不必过于忧心,我为相十八载,即便为陛下所弃,然青史留名,此生亦足,陛下猜忌虽重,但保全自身,还是有信心。楚州知州,你也可放心上任。
我毕竟不是卢多逊,没那么权欲熏心,什么事情都敢干”
虽然赵普如此安慰,但赵承宗这心里,总是悬着一块巨石,见赵普摆手赶人,也只能拱手告退。
待赵承宗退下,赵普一人独处,则又陷入了沉思,他安慰赵承宗的话,又何尝不是安慰自己。
另一方面则是,他虽然感受到了危险,也有求退之意,然而,心中又难免保留着一丝奢望,倘若出现什么变故,他这个宰相未必不能做满二十年。
首相这张宝座,实在让人留恋啊。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汉世祖》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汉世祖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