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中戏首映
目录: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 作者:油炸大金| 类别:其他类型
01届,不止01届,沈林现在几乎是中戏的代言人…
虽然资历稍浅,但他的成长是速度有目共睹!
而且跟国际章不一样,他是纯粹凭借自身才华走进的好莱坞。 所以,《疯狂的石头》在中戏大礼堂举办首映,在校的师生都来了。
包括一些前辈…
比方说姜闻!
他直接问了宁昊:“为什么拒绝让我参演《石头》?”
宁昊没想到第一个问题是问他的,有点结结巴巴解释演员形象之类的东西… 另一位前辈刁亦男则问了:“我听说你之前拍文艺片的,为什么现在拍商业片了?”
“…算是想改变一下。”
“我来说吧!”沈林接过这个问题:“应该是《香火》在戛纳展映,我们是第一次入围戛纳,官方安排的三百人大厅,坐了两百多观众,那时候我跟宁昊就想了‘我们花了一年时间拍一部电影,不远万里来戛纳,放给几百个观众看,关键他们还不一定能看懂…’,那时候我俩就有一个讨论,到底应该拍什么样的电影?”
“像《香火》一样,每年拍一个电影,跑几万公里去跟几百个观众交流?值得吗?我们觉得电影还是应该根植于自己的文化,应该让更多国内观众看到,所以,我们决定拍商业片!”
“那你不怕观众说你们低俗吗?” “…商业并不是低俗,相反,好莱坞通行全世界的都是主流商业片,你说《魔戒》低俗吗?”
另一位戏文系教授张先:“可是,我们拍电影,应该留下点什么,而不是单纯的娱乐商业化!”
“我同意老师的观点,但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国内上映的电影要么是主题大而博的大片,要么是港式商业片,能动员的观众太少了,我们必须要靠商业类型片重新让观众走进影院…台湾电影产业已经崩盘了,难道我们要走老路?”
沈林态度很友好,也很主动。
毕竟是他的母校! 并没有因为商业片还是文艺片跟人吵架…
没什么可吵的,认知不同,说了也白说。
放映前,跟学弟学妹们聊了很多,准备正式上映了,大林子突然在人群中看到了一张熟悉的脸,于是指了指她:“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的?对,就是你!”
谁?
当然是04级的佟亚丽啦! 佟亚丽只是来看电影的,也就是传说中的凑热闹。
对商业片、文艺片没啥认知…
她甚至连《疯狂的石头》剧情梗概都没看!
被突然点名,有点意外,但还是问了:“我…我想问问你知道《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吗?”
沈林点头:“我当然知道。”
“那你怎么评价这种行为?”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什么东西?”
“就是一个网友重新剪辑了《无极》,用《法治在线》的方式恶搞了《无极》…”
沈林大概解释了一下,然后回答佟亚丽:“这种叫恶搞,美国最大的视频网站油管有很多网友剪辑的短片,我觉得很正常吧…四大名著、圣经、历史人物都可以恶搞啊。大众文化解构权威的传统由来已久,比如中国民间很多相声、曲艺就是恶搞孔子的,恶搞也是一种文化,不用把“文化”理解得那么狭隘,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在社科意义上都是文化。”
“行了,我们看电影。”
……
《石头》是国内首部多线叙事的电影。
所谓多线叙事,就是由几条线索分开叙事的结构,看着好像毫无关联的几条线索在一个核心动机的牵引下,快速地前进,在一个时间段由其中的一个线索串联起其它故事,然后达到戏剧高潮。
《石头》开头,直接用蒙太奇从多个视角分别叙事。
几个零碎的镜头交代了人物,然后巧妙的糅合在一起…
乍一看好像杂乱无章,但其实它的内在逻辑是相当清晰地!
三组人物,一条是以包世宏为首的保卫科,一条是道哥、黑皮、小军三个贼,还有一条是冯总派来偷玉的国际大盗麦克。
电影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交叉点连接了主要的三条线索。
索道上谢小盟的可乐瓶从空中坠落,砸到了正在开车的包世宏和三宝,在包世宏和三宝下车找“凶手”的时候,车却顺着道路往下溜并撞到冯总的车;
另一边,道哥、小军和黑皮在假装搬家公司偷东西,出来后正碰到交警,黑皮准备用锤子敲交警脱围;
这时正好听到“砰”的撞车声,交警就放了三人。
这三组人物唯一一次在同一时空正面的冲撞就发生在这里。
整个过程是八分钟!
所以,刚开始很多人看的一脸懵,不知道这玩意在讲什么。
天一脚,地一脚演什么呢?
直到三条线索汇聚在一起,第一个高潮点到了!
所有人都笑了。
观众是非常享受电影设置这种小花招的,几段貌似零散的镜头,已将片中的主要人物和因果关系捋得清清楚楚。
既展示了导演的叙事技巧,也让观众得到了解谜的快感!
所以,多线叙事受到推崇。
《石头》之前,国内的喜剧片,要么是港式无厘头,要么冯晓刚式的小品,这些电影有好有坏,但一般都是以故事时间和发展顺序为线索,以故事发生的因果关系为叙事的动力,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逻辑结构来叙述电影的故事情节。
多线叙事妙就妙在凌厉的蒙太奇式剪辑!
这个小高潮之后,现场所有人都认真看《石头》,然后就是段子集了:
天台上,三个贼在开箱子,道哥女朋友来电话。
“出来耍嘛…”
“我没有时间,我正在工作。”
“你就晓得工作,没事就给我耍消失…”
“我这正忙着呢。”
“讨厌,你答应带我去香港购物呢,通行证都办好了…”
“你们这些个女人哪,就是不明白,这个阶段正是我事业的上升期,我怎么能走得开呢?”
…
“搞定没,要浪漫,先浪费啦,没钱怎么抠女啊?”
“没钱问你老爹要啊,你跟你爹地讲,你就说你被绑架了,我不相信你爹地不管你。与爹地斗,其乐无穷啊!”
包括沈林出场,第一句话就是:“我顶你个肺!”
但是说实话,《石头》所有演员都比不上黄博还有道哥出彩…
“牌子,班尼路!”
“耐克,这还出相机呢?”
“我的媳妇被别人给睡了,没人管啊…我们是没结婚,可是我们有真感情啊…结了婚都没有人管,还有没有王法?…你他们是什么律师啊?”
“你侮辱我的人格,你还侮辱我的智商。”
……
整个大礼堂笑声此起彼伏!
《石头》的笑点虽然不算高明,但绝对不是低俗,没有‘36D大胸’、“你出那么多汗”、“***啊”之类的对话…
而且《石头》立意不俗的,最表层,它反映了世纪之交国企破产——掌权者徇私勾结资本家贱卖国有资产,国企职工处境窘迫还遭背叛的社会状况;深入一点,它展现了人性面对诱惑如何疯狂,然而最后宝石却落到全片唯一不疯狂的人,包世宏妻子的脖子上;
遵循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规律…
片尾,黄博咬着面包疯狂的奔跑,店主骑着小摩托车一路狂追,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响起,画面定格…
然后闰土的《我是重庆崽儿》响起。
“哗哗哗!”
几乎一瞬间,大礼堂的观众自发的鼓掌…
主持人是尹鸿,一边鼓掌,一边赞叹:“真是一部精彩的电影,我们掌声欢迎《疯狂的石头》主创再次登场。”
虽然资历稍浅,但他的成长是速度有目共睹!
而且跟国际章不一样,他是纯粹凭借自身才华走进的好莱坞。 所以,《疯狂的石头》在中戏大礼堂举办首映,在校的师生都来了。
包括一些前辈…
比方说姜闻!
他直接问了宁昊:“为什么拒绝让我参演《石头》?”
宁昊没想到第一个问题是问他的,有点结结巴巴解释演员形象之类的东西… 另一位前辈刁亦男则问了:“我听说你之前拍文艺片的,为什么现在拍商业片了?”
“…算是想改变一下。”
“我来说吧!”沈林接过这个问题:“应该是《香火》在戛纳展映,我们是第一次入围戛纳,官方安排的三百人大厅,坐了两百多观众,那时候我跟宁昊就想了‘我们花了一年时间拍一部电影,不远万里来戛纳,放给几百个观众看,关键他们还不一定能看懂…’,那时候我俩就有一个讨论,到底应该拍什么样的电影?”
“像《香火》一样,每年拍一个电影,跑几万公里去跟几百个观众交流?值得吗?我们觉得电影还是应该根植于自己的文化,应该让更多国内观众看到,所以,我们决定拍商业片!”
“那你不怕观众说你们低俗吗?” “…商业并不是低俗,相反,好莱坞通行全世界的都是主流商业片,你说《魔戒》低俗吗?”
另一位戏文系教授张先:“可是,我们拍电影,应该留下点什么,而不是单纯的娱乐商业化!”
“我同意老师的观点,但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国内上映的电影要么是主题大而博的大片,要么是港式商业片,能动员的观众太少了,我们必须要靠商业类型片重新让观众走进影院…台湾电影产业已经崩盘了,难道我们要走老路?”
沈林态度很友好,也很主动。
毕竟是他的母校! 并没有因为商业片还是文艺片跟人吵架…
没什么可吵的,认知不同,说了也白说。
放映前,跟学弟学妹们聊了很多,准备正式上映了,大林子突然在人群中看到了一张熟悉的脸,于是指了指她:“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的?对,就是你!”
谁?
当然是04级的佟亚丽啦! 佟亚丽只是来看电影的,也就是传说中的凑热闹。
对商业片、文艺片没啥认知…
她甚至连《疯狂的石头》剧情梗概都没看!
被突然点名,有点意外,但还是问了:“我…我想问问你知道《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吗?”
沈林点头:“我当然知道。”
“那你怎么评价这种行为?”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什么东西?”
“就是一个网友重新剪辑了《无极》,用《法治在线》的方式恶搞了《无极》…”
沈林大概解释了一下,然后回答佟亚丽:“这种叫恶搞,美国最大的视频网站油管有很多网友剪辑的短片,我觉得很正常吧…四大名著、圣经、历史人物都可以恶搞啊。大众文化解构权威的传统由来已久,比如中国民间很多相声、曲艺就是恶搞孔子的,恶搞也是一种文化,不用把“文化”理解得那么狭隘,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在社科意义上都是文化。”
“行了,我们看电影。”
……
《石头》是国内首部多线叙事的电影。
所谓多线叙事,就是由几条线索分开叙事的结构,看着好像毫无关联的几条线索在一个核心动机的牵引下,快速地前进,在一个时间段由其中的一个线索串联起其它故事,然后达到戏剧高潮。
《石头》开头,直接用蒙太奇从多个视角分别叙事。
几个零碎的镜头交代了人物,然后巧妙的糅合在一起…
乍一看好像杂乱无章,但其实它的内在逻辑是相当清晰地!
三组人物,一条是以包世宏为首的保卫科,一条是道哥、黑皮、小军三个贼,还有一条是冯总派来偷玉的国际大盗麦克。
电影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交叉点连接了主要的三条线索。
索道上谢小盟的可乐瓶从空中坠落,砸到了正在开车的包世宏和三宝,在包世宏和三宝下车找“凶手”的时候,车却顺着道路往下溜并撞到冯总的车;
另一边,道哥、小军和黑皮在假装搬家公司偷东西,出来后正碰到交警,黑皮准备用锤子敲交警脱围;
这时正好听到“砰”的撞车声,交警就放了三人。
这三组人物唯一一次在同一时空正面的冲撞就发生在这里。
整个过程是八分钟!
所以,刚开始很多人看的一脸懵,不知道这玩意在讲什么。
天一脚,地一脚演什么呢?
直到三条线索汇聚在一起,第一个高潮点到了!
所有人都笑了。
观众是非常享受电影设置这种小花招的,几段貌似零散的镜头,已将片中的主要人物和因果关系捋得清清楚楚。
既展示了导演的叙事技巧,也让观众得到了解谜的快感!
所以,多线叙事受到推崇。
《石头》之前,国内的喜剧片,要么是港式无厘头,要么冯晓刚式的小品,这些电影有好有坏,但一般都是以故事时间和发展顺序为线索,以故事发生的因果关系为叙事的动力,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逻辑结构来叙述电影的故事情节。
多线叙事妙就妙在凌厉的蒙太奇式剪辑!
这个小高潮之后,现场所有人都认真看《石头》,然后就是段子集了:
天台上,三个贼在开箱子,道哥女朋友来电话。
“出来耍嘛…”
“我没有时间,我正在工作。”
“你就晓得工作,没事就给我耍消失…”
“我这正忙着呢。”
“讨厌,你答应带我去香港购物呢,通行证都办好了…”
“你们这些个女人哪,就是不明白,这个阶段正是我事业的上升期,我怎么能走得开呢?”
…
“搞定没,要浪漫,先浪费啦,没钱怎么抠女啊?”
“没钱问你老爹要啊,你跟你爹地讲,你就说你被绑架了,我不相信你爹地不管你。与爹地斗,其乐无穷啊!”
包括沈林出场,第一句话就是:“我顶你个肺!”
但是说实话,《石头》所有演员都比不上黄博还有道哥出彩…
“牌子,班尼路!”
“耐克,这还出相机呢?”
“我的媳妇被别人给睡了,没人管啊…我们是没结婚,可是我们有真感情啊…结了婚都没有人管,还有没有王法?…你他们是什么律师啊?”
“你侮辱我的人格,你还侮辱我的智商。”
……
整个大礼堂笑声此起彼伏!
《石头》的笑点虽然不算高明,但绝对不是低俗,没有‘36D大胸’、“你出那么多汗”、“***啊”之类的对话…
而且《石头》立意不俗的,最表层,它反映了世纪之交国企破产——掌权者徇私勾结资本家贱卖国有资产,国企职工处境窘迫还遭背叛的社会状况;深入一点,它展现了人性面对诱惑如何疯狂,然而最后宝石却落到全片唯一不疯狂的人,包世宏妻子的脖子上;
遵循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规律…
片尾,黄博咬着面包疯狂的奔跑,店主骑着小摩托车一路狂追,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响起,画面定格…
然后闰土的《我是重庆崽儿》响起。
“哗哗哗!”
几乎一瞬间,大礼堂的观众自发的鼓掌…
主持人是尹鸿,一边鼓掌,一边赞叹:“真是一部精彩的电影,我们掌声欢迎《疯狂的石头》主创再次登场。”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