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1章 以工代赈(上)
目录:寒门巨子| 作者:路人家| 类别:历史军事
第551章 以工代赈(上)
走出明月楼,看着李知府与众富商一一作别,楚濂整个人还是有些恍惚的,因为今日这一场实在顺利得过于出乎他的意料了。
本以为想从这些人手里拿到可重整衙门的钱粮已是极其难得,却不料在李知府的斡旋下,却凑到了足足八十七万六千两银子的巨款,再加上两万多槲粮食。这下不但府衙上下够用了,还能迅速解决满城百姓的生计问题。 而做到这一步后,那些富商不但没有丝毫怨言,反而对李知府感恩戴德,看他们一步三回头和自己二人作别的样子,完全是把自家上司当恩人看待了呀。
如此心情下,楚通判都不知道自己二人是何时回的衙门,等他回过神来,就见李凌正冲自己笑着摊手:“那份他们认下的捐赠文书呢,拿来我看。”
“是,大人请过目。”楚濂对这位新上司是越发服气了,赶紧就双手把捐赠凭证给送了过去,口中又道,“大人,有这些钱粮,咱们扬州当能过此番之难了吧?”
李凌随意扫看着上头的签名和数字,脸上也多是满意之色。不过一笑后,他又正色道:“那倒还不至于,只是暂时解了燃眉之急。你可不要忘了,我们还要收取今年税赋呢,就是把这些钱粮都算上,怕也不够交朝廷的吧?”
这话如一盆凉水浇下,让楚濂的兴奋之情迅速消散,眉头再度皱起:“是啊,我怎把此事给忘了。咱们扬州府每年上缴的税赋光银子就有一百五十万两以上,再加上粮食,几乎要这些捐赠之物翻倍才够啊……” 李凌听他报出待交税赋的数字时,不觉咧嘴吸了口凉气。好家伙,江南不愧的大越钱粮重地啊,这一府之税都抵得上五个滇南了,真上哪儿说理去啊。
忧虑的情绪再度袭来,楚濂越发惶恐:“大人,留给咱们的时间可真不多了,却该如何是好?”总不能到时再跟那些富商要钱要粮吧,那也太不讲道理了。
“这个好办,既然这些寻常富户都为我扬州做出十足贡献了,那作为我扬州最大的两个世家,陆谢二姓总不能落人于后吧?”李凌倒是说得轻巧,却把楚濂唬得又是一凛:“大人,你真打算逼着陆谢两家出钱补上赋税?”
“什么叫逼啊?为国为民的好事,作为太祖钦封的长兴侯,以及陆相家人,总要做出表率来吧。”
“可是……”楚濂想说这又谈何容易,随即便想起了一点,“大人,您刚才答应他们明年的盐铁等官营之物会另作安排,可是真的?” 李凌有些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这是本官当众做出的承诺,岂能有假。”
“可是大人,这些年来,我扬州的官营之事其实多由巡抚衙门来定,而且,这些买卖也多交给了陆谢两家。要是真按你所的来,可是大大得罪了两家,再向他们要如此巨大的一笔钱粮,怕是……怕是……”
早
在李凌于众人面前做出承诺时,楚濂就已有些担忧了,现在才明白过来关键在哪儿。而李凌也在他的提醒下,神色微变,还有这等说法吗?
他也实在是没了别的筹码,才想着拿明年的官营之权来拉拢众富商,毕竟今后扬州发展可少不了他们的支持。现在才知道,在拉拢一批的同时,却把势力最大的两家给狠狠得罪了,至于巡抚衙门什么的,反倒是其次了。 闻铭把这么个难题甩给自己,要是连一点自主权都不给,那大不了就一拍两散,谁都别想好过。
李凌的眉头轻皱,半晌才道:“此事先放一边,我相信到时候总有法子解决的。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如何解百姓之困,如何让他们把钱粮如数送到衙门里来。这样,你明日就把此事写作告示,张贴全城,我要让满城百姓都有个盼头,另外,再告示全城,府衙要重建扬州府城了,让城中百姓都来出力修城,重建自己的家园。”
楚濂有些不解地看着李凌:“大人的意思是,让灾民也来出力?可他们连饭都吃不饱,哪来的力气……”
“自然是我们府衙出钱出粮雇他们做事了。这样,待会儿我就给你开一张清单,按照工种和出力不同,每日他们都可得到相应的粮食和工钱,这样百姓有了事干,有了饭吃,我们扬州城也能迅速重建,一举两得,这就叫以工代赈,两难同解!”
“以工代赈,两难同解?”楚濂重复了一遍李凌的说法,思忖片刻,眼中又有光芒闪过,兴奋道,“大人高见,这确实可以让官民双方都获得好处,而且……而且除了城墙,其他地方的房屋修建起来也是为了让百姓栖身,那就不用再担心天寒之后他们要挨冷受冻了!” “就是这个意思,你把道理都在告示里写明白了,再让衙门里够机灵,有口才的人为百姓解说,这几日咱们的重点就在于此。只要让满城百姓都接受理解咱们的用心,我想重建扬州城的事情就不会太难。”
楚濂兴奋了,脸上都有些发红,忙把手一拱,答应一声,便匆匆而去。多日来,困扰他,让他经常食不知味,午夜惊醒的问题,在李知府这儿,居然三言两语就给一一化解了。
到了这时候,他对李凌是真个佩服得五体投地,只想把他吩咐下来的差事尽快办好,至于什么陆谢两家的问题,他相信只要大人肯想法子应对,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
当又一日来临,扬州城的百姓却还是和之前一样,茫然而又惶恐地从暂时落脚的破落房宅或是庙宇中出来,然后想着何时能弄到口吃的。至于更远的将来,他们却是连一点想法都没有了,对这些人来说,就只剩下活下去一个念头了。
而就在这时,当当的锣声却从各处响起,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当大家以为又是哪家好心的富人要摆出粥摊来时,却发现那居然是几个穿着皂服的公门中人,他们的手里拿的也不是
什么锅碗瓢盆,而是一份份硕大的告示文书。
对此,大家却是反应冷淡,衙门的人现在和他们实在没什么关系了,虽然来了新知府,可也没见他为大家做些什么啊。真有什么政策推出,对他们这些连饭都吃不饱的人来说,也是无关紧要的东西。
就在众人转移了注意力,想要散去时,当当的锣声再起,就听一个大嗓门的公差双手拢在嘴边,作喇叭状大喊道:“各位乡亲父老都听好了:咱们新来的知府李大人知道如今扬州百姓度日艰难,衣食无着,实在心急如焚。所以此番便想着法子筹措到了不少钱粮,只为接济大家,度过眼下的困难……”
这几句开宗明义的话一吼,果然就把很多人给吸引了回来,有人在猜想着这话有几分是实,但更多的,却是重新燃起了希望,也开始各自议论起来。
“这话靠谱吗?”
“不好说……不过我听说这个李大人好像挺有本事的,府衙里已经被他整治得井井有条,应该是个好官吧。而且他还能骗我们什么,图我们什么呢?”
议论声中,告示已一一被张贴起来,几张硕大的告示几乎把面前一大堵墙都给占满了。只可惜真正能读懂上头内容的却是寥寥,只能等着官府的人进行解释。那大嗓门的差人也没让大家多等,再又招呼了一番后,便解释了上头的内容:“李大人已经从我扬州富户那里要来了许多钱粮,足够供给大家生活之用,今后你们就不用再去抢那吃不饱又饿不死的粥汤了,有衙门给你们准备馒头、米饭……”
这是真的?所有人都有些发愣,随即有人发出了疑问,也有人阵阵欢呼,直喊着李大人英明,直到他们好一阵发泄,那差吏才继续道:“不过李大人也说了,饭不能白吃,得你们用做工来换。大家也都瞧见了,咱们扬州城因为之前的叛乱早已不成模样,所以,大人想要重新修建城池,还有为我们全城百姓重建家园,这就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做工。
“从今日起,你们便可来衙门报名,然后听从衙门的安排,在任何一个岗位上尽自己的一分力。只要把交代下来的事情办好了,不光能吃饱饭,还能用工钱拿,就是你们家中的孩子和老人,也不会再挨饿了。
“李大人说了,这就叫以工代赈。咱们不是什么灾民,是扬州百姓,咱们不靠人接济过活,咱们自食其力,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和家人!”
一番宣讲下来,顿时就让周围数百灾民的情绪为之一涨,人活一口气,若非没得选,谁想做一个只能吃嗟来之食的穷要饭啊?
于是很快的,阵阵答应和喊好就从人群中爆发了出来,然后便有人嚷嚷着这就要去府衙报名,纵然肚内空空,大家的情绪却是起来了。
在这一天里,城中各处都上演了相同的一幕,无数灾民从扬州城的各个地方出来,直奔府衙而来,汇聚成流,汇聚成江,绵绵不绝……
走出明月楼,看着李知府与众富商一一作别,楚濂整个人还是有些恍惚的,因为今日这一场实在顺利得过于出乎他的意料了。
本以为想从这些人手里拿到可重整衙门的钱粮已是极其难得,却不料在李知府的斡旋下,却凑到了足足八十七万六千两银子的巨款,再加上两万多槲粮食。这下不但府衙上下够用了,还能迅速解决满城百姓的生计问题。 而做到这一步后,那些富商不但没有丝毫怨言,反而对李知府感恩戴德,看他们一步三回头和自己二人作别的样子,完全是把自家上司当恩人看待了呀。
如此心情下,楚通判都不知道自己二人是何时回的衙门,等他回过神来,就见李凌正冲自己笑着摊手:“那份他们认下的捐赠文书呢,拿来我看。”
“是,大人请过目。”楚濂对这位新上司是越发服气了,赶紧就双手把捐赠凭证给送了过去,口中又道,“大人,有这些钱粮,咱们扬州当能过此番之难了吧?”
李凌随意扫看着上头的签名和数字,脸上也多是满意之色。不过一笑后,他又正色道:“那倒还不至于,只是暂时解了燃眉之急。你可不要忘了,我们还要收取今年税赋呢,就是把这些钱粮都算上,怕也不够交朝廷的吧?”
这话如一盆凉水浇下,让楚濂的兴奋之情迅速消散,眉头再度皱起:“是啊,我怎把此事给忘了。咱们扬州府每年上缴的税赋光银子就有一百五十万两以上,再加上粮食,几乎要这些捐赠之物翻倍才够啊……” 李凌听他报出待交税赋的数字时,不觉咧嘴吸了口凉气。好家伙,江南不愧的大越钱粮重地啊,这一府之税都抵得上五个滇南了,真上哪儿说理去啊。
忧虑的情绪再度袭来,楚濂越发惶恐:“大人,留给咱们的时间可真不多了,却该如何是好?”总不能到时再跟那些富商要钱要粮吧,那也太不讲道理了。
“这个好办,既然这些寻常富户都为我扬州做出十足贡献了,那作为我扬州最大的两个世家,陆谢二姓总不能落人于后吧?”李凌倒是说得轻巧,却把楚濂唬得又是一凛:“大人,你真打算逼着陆谢两家出钱补上赋税?”
“什么叫逼啊?为国为民的好事,作为太祖钦封的长兴侯,以及陆相家人,总要做出表率来吧。”
“可是……”楚濂想说这又谈何容易,随即便想起了一点,“大人,您刚才答应他们明年的盐铁等官营之物会另作安排,可是真的?” 李凌有些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这是本官当众做出的承诺,岂能有假。”
“可是大人,这些年来,我扬州的官营之事其实多由巡抚衙门来定,而且,这些买卖也多交给了陆谢两家。要是真按你所的来,可是大大得罪了两家,再向他们要如此巨大的一笔钱粮,怕是……怕是……”
早
在李凌于众人面前做出承诺时,楚濂就已有些担忧了,现在才明白过来关键在哪儿。而李凌也在他的提醒下,神色微变,还有这等说法吗?
他也实在是没了别的筹码,才想着拿明年的官营之权来拉拢众富商,毕竟今后扬州发展可少不了他们的支持。现在才知道,在拉拢一批的同时,却把势力最大的两家给狠狠得罪了,至于巡抚衙门什么的,反倒是其次了。 闻铭把这么个难题甩给自己,要是连一点自主权都不给,那大不了就一拍两散,谁都别想好过。
李凌的眉头轻皱,半晌才道:“此事先放一边,我相信到时候总有法子解决的。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如何解百姓之困,如何让他们把钱粮如数送到衙门里来。这样,你明日就把此事写作告示,张贴全城,我要让满城百姓都有个盼头,另外,再告示全城,府衙要重建扬州府城了,让城中百姓都来出力修城,重建自己的家园。”
楚濂有些不解地看着李凌:“大人的意思是,让灾民也来出力?可他们连饭都吃不饱,哪来的力气……”
“自然是我们府衙出钱出粮雇他们做事了。这样,待会儿我就给你开一张清单,按照工种和出力不同,每日他们都可得到相应的粮食和工钱,这样百姓有了事干,有了饭吃,我们扬州城也能迅速重建,一举两得,这就叫以工代赈,两难同解!”
“以工代赈,两难同解?”楚濂重复了一遍李凌的说法,思忖片刻,眼中又有光芒闪过,兴奋道,“大人高见,这确实可以让官民双方都获得好处,而且……而且除了城墙,其他地方的房屋修建起来也是为了让百姓栖身,那就不用再担心天寒之后他们要挨冷受冻了!” “就是这个意思,你把道理都在告示里写明白了,再让衙门里够机灵,有口才的人为百姓解说,这几日咱们的重点就在于此。只要让满城百姓都接受理解咱们的用心,我想重建扬州城的事情就不会太难。”
楚濂兴奋了,脸上都有些发红,忙把手一拱,答应一声,便匆匆而去。多日来,困扰他,让他经常食不知味,午夜惊醒的问题,在李知府这儿,居然三言两语就给一一化解了。
到了这时候,他对李凌是真个佩服得五体投地,只想把他吩咐下来的差事尽快办好,至于什么陆谢两家的问题,他相信只要大人肯想法子应对,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
当又一日来临,扬州城的百姓却还是和之前一样,茫然而又惶恐地从暂时落脚的破落房宅或是庙宇中出来,然后想着何时能弄到口吃的。至于更远的将来,他们却是连一点想法都没有了,对这些人来说,就只剩下活下去一个念头了。
而就在这时,当当的锣声却从各处响起,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当大家以为又是哪家好心的富人要摆出粥摊来时,却发现那居然是几个穿着皂服的公门中人,他们的手里拿的也不是
什么锅碗瓢盆,而是一份份硕大的告示文书。
对此,大家却是反应冷淡,衙门的人现在和他们实在没什么关系了,虽然来了新知府,可也没见他为大家做些什么啊。真有什么政策推出,对他们这些连饭都吃不饱的人来说,也是无关紧要的东西。
就在众人转移了注意力,想要散去时,当当的锣声再起,就听一个大嗓门的公差双手拢在嘴边,作喇叭状大喊道:“各位乡亲父老都听好了:咱们新来的知府李大人知道如今扬州百姓度日艰难,衣食无着,实在心急如焚。所以此番便想着法子筹措到了不少钱粮,只为接济大家,度过眼下的困难……”
这几句开宗明义的话一吼,果然就把很多人给吸引了回来,有人在猜想着这话有几分是实,但更多的,却是重新燃起了希望,也开始各自议论起来。
“这话靠谱吗?”
“不好说……不过我听说这个李大人好像挺有本事的,府衙里已经被他整治得井井有条,应该是个好官吧。而且他还能骗我们什么,图我们什么呢?”
议论声中,告示已一一被张贴起来,几张硕大的告示几乎把面前一大堵墙都给占满了。只可惜真正能读懂上头内容的却是寥寥,只能等着官府的人进行解释。那大嗓门的差人也没让大家多等,再又招呼了一番后,便解释了上头的内容:“李大人已经从我扬州富户那里要来了许多钱粮,足够供给大家生活之用,今后你们就不用再去抢那吃不饱又饿不死的粥汤了,有衙门给你们准备馒头、米饭……”
这是真的?所有人都有些发愣,随即有人发出了疑问,也有人阵阵欢呼,直喊着李大人英明,直到他们好一阵发泄,那差吏才继续道:“不过李大人也说了,饭不能白吃,得你们用做工来换。大家也都瞧见了,咱们扬州城因为之前的叛乱早已不成模样,所以,大人想要重新修建城池,还有为我们全城百姓重建家园,这就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做工。
“从今日起,你们便可来衙门报名,然后听从衙门的安排,在任何一个岗位上尽自己的一分力。只要把交代下来的事情办好了,不光能吃饱饭,还能用工钱拿,就是你们家中的孩子和老人,也不会再挨饿了。
“李大人说了,这就叫以工代赈。咱们不是什么灾民,是扬州百姓,咱们不靠人接济过活,咱们自食其力,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和家人!”
一番宣讲下来,顿时就让周围数百灾民的情绪为之一涨,人活一口气,若非没得选,谁想做一个只能吃嗟来之食的穷要饭啊?
于是很快的,阵阵答应和喊好就从人群中爆发了出来,然后便有人嚷嚷着这就要去府衙报名,纵然肚内空空,大家的情绪却是起来了。
在这一天里,城中各处都上演了相同的一幕,无数灾民从扬州城的各个地方出来,直奔府衙而来,汇聚成流,汇聚成江,绵绵不绝……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寒门巨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寒门巨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