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争取部队支持
目录: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作者:安溪柚| 类别:其他类型
这三个影响相互叠加,免不了要对腾飞航空总公司的业务来带极大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便是腾飞航空动力与西北厂在运7项目上的合作。
具体的方式是由腾飞航空动力提供D—46ML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替代运7原本使用的涡桨—5。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个优势互补且双赢的合作。 腾飞航空总公司一直在寻找航空发动机市场化的突破口,部队是个不错的客户,可问题是现如今的国内军费还没有三十年后那么豪横,说往里砸就大大方方的把你的幸福感彻底砸出来。
当下的情况是普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这从海军的采购就能看得出来,哪怕对腾飞航空总公司出产的燃气涡轮动力装置满意到就差流口水了,可也就采购几套进行改装,美其名曰用于试验性研究。
结果一研究就停不下来。
究其根本还是口袋里的军费太少,只能以研究的名义装备个别几架,培养相关的人才队伍罢了。
所以想要在实际应用中逐渐提高发动机的性能,还得聚焦庞大的民用市场,单发的运6还承担不了这样的风险,但双发的运7却没这方面的问题。 更何况运7研制之初就是奔着中短途航空运输去的,在兼顾军事用途的同时,主要还是瞄准的民用航空。
所以当西北厂在得知腾飞航空总公司出产的D—46ML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在海军改装的安—26上取得很不错的效果后,就主动找上门来,希望能够借助D—46ML涡轮螺旋桨发动机让运7的性能上一个大台阶。
腾飞航空总公司自然答应的很痛快,一个郎有情,另一个妾有意,于是很快**的达成协议,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在未来三年内为西北厂提供五十六台D—46ML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及其配套的附加组件。
合同总价值超过亿人民币。
本来整个项目推进的很顺利,结果庄建业拒绝承包困难企业,规划好的项目立刻就被西北厂叫停了。 具体的原因西北厂没给出说明,但庄建业多少也能猜得到,不是部委层面给的压力,就是西北厂觉得这次腾飞航空总公司很难度过这次危机选择明哲保身。
后来情势的变化也印证了庄建业的猜测,放弃D—46ML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西北厂,很快制定了两个发动机解决方案,第一是继续原有的涡桨—5改进项目,作为运7备选发动机。
第二,同时也是运7动力系统的核心,便是由部委牵线搭桥,引进加大拿普惠公司的PT—6系列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作为运7取得美欧适航证,进军国际航空市场的重要合作项目。
是的,你没看错,抛弃D—46ML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运7的目光远了,野心也更大了,准备国内、国际两头通吃。
对此庄建业到没什么好说的,先把产品行销全世界,是每个企业最大的梦想和目标,西北厂着眼国内,瞄准全球自然无可厚非,别的不说,腾飞航空总公司的高原鹰不就是这么干的。 利用霍尼韦尔的发动机和航电设备大力推进国际国内两个块市场嘛,既然腾飞航空总公司能做,西北厂凭什么就不能试着搞一搞。
庄建业可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双标党,既然人家这么选择了,庄建业除了表达遗憾,一句话都没多说,只是按照合同标的索取五千万的违约金,就跟什么事儿多没发生一样。
连本系统内部的企业和单位都如此,可想而知其他部门的企业是个什么态度了,医疗设备还算好,毕竟国内能做出高品质医疗产品的本来就少,加之国外进口的实在太贵,所以腾飞航空总公司的医疗设备这几年一直持续增长。
但其他业务或多或少的遭到不同程度的波及。
虽然没有运7项目这么重要,但对腾飞航空总公司的冲击依旧很严重,其中两个业务板块的影响最大,其一是海上石油勘探部门突然取消准备采购的四部D—50发电设备,转而使用美国通用公司的相关燃气涡轮动力装置;其次便是某地方航空公司取消的15架高原鹰B订单,理由是公司财务紧张。 国内客户大额订单的接连取消,让腾飞航空总公司下半年的国内业务如水银泻地般下降的非常厉害。
但这并不是庄建业最担心,令他深感危机的还是埃文斯和欧文领导的行动者航空系统公司,就在腾飞航空总公司参与海军的安—26改装的时候,位于德国的行动者航空系统公司突然传来消息,两名资深雇员突然被联邦德国安全机构带走,指控的罪名是洗钱。
然而庄建业却知道,这不过是欧洲方面敲打行动者系统公司罢了,毕竟这段时间行动者航空系统公司敏感技术方面做得不但大胆,而且过火。
如果埃文斯和欧文能有林德曼和李斯特那般精妙的操盘能力也行,可惜两人在这方面实在太差,加之两人的根基本来就很弱,被欧洲安全部门盯上是迟早的事儿。
所以这次行动者航空航空系统公司的两名雇员被安全部门带走,也等于是给庄建业一个警告,如果在算算时间,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那场以苏联解体为标志的地缘政治灾难,腾飞航空总公司的危机显然不止于现在这点儿小儿科。
可正所谓危机,危机,有危险,却又蕴含了无可揣测的机遇,正因为如此,如何安稳渡过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这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动荡节点,之后瞄准机遇让腾飞航空总公司再上一个新台阶便成为庄建业这段时间思考的主要方向。
基于国内的企业和单位表现出的疏远和不信任,庄建业也懒得费那个力气,喜欢国外的产品就去拥抱,反正国内又不是没有深爱国产的部门,于是庄建业就盯上了部队这个对国产替代最偏执的大客户。
尽管军费紧缺,经费可怜,可要是找对方向,部队哪怕缺钱也会咬紧牙关往里狠砸,五六十年代的两弹一星便是如此,腾飞航空总公司的产品自然没法跟两弹一星相提并论,可无论是特种资源平台还是舰用燃气轮机都代表着未来部队发展的方向,只要能把性价比维持在一个合理的程度,部队必然会大力支持。
具体的方式是由腾飞航空动力提供D—46ML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替代运7原本使用的涡桨—5。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个优势互补且双赢的合作。 腾飞航空总公司一直在寻找航空发动机市场化的突破口,部队是个不错的客户,可问题是现如今的国内军费还没有三十年后那么豪横,说往里砸就大大方方的把你的幸福感彻底砸出来。
当下的情况是普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这从海军的采购就能看得出来,哪怕对腾飞航空总公司出产的燃气涡轮动力装置满意到就差流口水了,可也就采购几套进行改装,美其名曰用于试验性研究。
结果一研究就停不下来。
究其根本还是口袋里的军费太少,只能以研究的名义装备个别几架,培养相关的人才队伍罢了。
所以想要在实际应用中逐渐提高发动机的性能,还得聚焦庞大的民用市场,单发的运6还承担不了这样的风险,但双发的运7却没这方面的问题。 更何况运7研制之初就是奔着中短途航空运输去的,在兼顾军事用途的同时,主要还是瞄准的民用航空。
所以当西北厂在得知腾飞航空总公司出产的D—46ML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在海军改装的安—26上取得很不错的效果后,就主动找上门来,希望能够借助D—46ML涡轮螺旋桨发动机让运7的性能上一个大台阶。
腾飞航空总公司自然答应的很痛快,一个郎有情,另一个妾有意,于是很快**的达成协议,腾飞航空制造总公司在未来三年内为西北厂提供五十六台D—46ML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及其配套的附加组件。
合同总价值超过亿人民币。
本来整个项目推进的很顺利,结果庄建业拒绝承包困难企业,规划好的项目立刻就被西北厂叫停了。 具体的原因西北厂没给出说明,但庄建业多少也能猜得到,不是部委层面给的压力,就是西北厂觉得这次腾飞航空总公司很难度过这次危机选择明哲保身。
后来情势的变化也印证了庄建业的猜测,放弃D—46ML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西北厂,很快制定了两个发动机解决方案,第一是继续原有的涡桨—5改进项目,作为运7备选发动机。
第二,同时也是运7动力系统的核心,便是由部委牵线搭桥,引进加大拿普惠公司的PT—6系列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作为运7取得美欧适航证,进军国际航空市场的重要合作项目。
是的,你没看错,抛弃D—46ML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运7的目光远了,野心也更大了,准备国内、国际两头通吃。
对此庄建业到没什么好说的,先把产品行销全世界,是每个企业最大的梦想和目标,西北厂着眼国内,瞄准全球自然无可厚非,别的不说,腾飞航空总公司的高原鹰不就是这么干的。 利用霍尼韦尔的发动机和航电设备大力推进国际国内两个块市场嘛,既然腾飞航空总公司能做,西北厂凭什么就不能试着搞一搞。
庄建业可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双标党,既然人家这么选择了,庄建业除了表达遗憾,一句话都没多说,只是按照合同标的索取五千万的违约金,就跟什么事儿多没发生一样。
连本系统内部的企业和单位都如此,可想而知其他部门的企业是个什么态度了,医疗设备还算好,毕竟国内能做出高品质医疗产品的本来就少,加之国外进口的实在太贵,所以腾飞航空总公司的医疗设备这几年一直持续增长。
但其他业务或多或少的遭到不同程度的波及。
虽然没有运7项目这么重要,但对腾飞航空总公司的冲击依旧很严重,其中两个业务板块的影响最大,其一是海上石油勘探部门突然取消准备采购的四部D—50发电设备,转而使用美国通用公司的相关燃气涡轮动力装置;其次便是某地方航空公司取消的15架高原鹰B订单,理由是公司财务紧张。 国内客户大额订单的接连取消,让腾飞航空总公司下半年的国内业务如水银泻地般下降的非常厉害。
但这并不是庄建业最担心,令他深感危机的还是埃文斯和欧文领导的行动者航空系统公司,就在腾飞航空总公司参与海军的安—26改装的时候,位于德国的行动者航空系统公司突然传来消息,两名资深雇员突然被联邦德国安全机构带走,指控的罪名是洗钱。
然而庄建业却知道,这不过是欧洲方面敲打行动者系统公司罢了,毕竟这段时间行动者航空系统公司敏感技术方面做得不但大胆,而且过火。
如果埃文斯和欧文能有林德曼和李斯特那般精妙的操盘能力也行,可惜两人在这方面实在太差,加之两人的根基本来就很弱,被欧洲安全部门盯上是迟早的事儿。
所以这次行动者航空航空系统公司的两名雇员被安全部门带走,也等于是给庄建业一个警告,如果在算算时间,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那场以苏联解体为标志的地缘政治灾难,腾飞航空总公司的危机显然不止于现在这点儿小儿科。
可正所谓危机,危机,有危险,却又蕴含了无可揣测的机遇,正因为如此,如何安稳渡过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这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动荡节点,之后瞄准机遇让腾飞航空总公司再上一个新台阶便成为庄建业这段时间思考的主要方向。
基于国内的企业和单位表现出的疏远和不信任,庄建业也懒得费那个力气,喜欢国外的产品就去拥抱,反正国内又不是没有深爱国产的部门,于是庄建业就盯上了部队这个对国产替代最偏执的大客户。
尽管军费紧缺,经费可怜,可要是找对方向,部队哪怕缺钱也会咬紧牙关往里狠砸,五六十年代的两弹一星便是如此,腾飞航空总公司的产品自然没法跟两弹一星相提并论,可无论是特种资源平台还是舰用燃气轮机都代表着未来部队发展的方向,只要能把性价比维持在一个合理的程度,部队必然会大力支持。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腾飞我的航空时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腾飞我的航空时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