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825章:励精图治安良
目录: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 作者:菠萝炒土豆| 类别:玄幻奇幻
西晋八王之乱过后,天下大乱,五胡乱华的烽烟席卷大北方。琅琊王司马睿,在王导、王敦的帮助下,带领一帮马仔南下,建立了东晋王朝。
这个时候北方的各大士族家族,为了生存分成了两派。
第一派选择衣冠南渡,代表家族有: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颍川庾氏等。
第二派选择留在北方,代表家族有: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
说实话,选择衣冠南渡,在当时来说,是相对明智的一种选择。毕竟谁也不知道留在北方会遭遇怎样的厄运。当时的北方政局动荡,可谓是“遍地是大王,短暂又匆忙”,隔段时间就换一批人上台,没点头脑根本玩不转。
所以说选择留在北方的那帮士族,要想存活下去,除了超越常人的胆量以外,还需要有足够的智慧。比如说清河崔氏的代表人物崔浩,就是一个集胆量和智慧于一身的重要人物。
什么样的家庭,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这一规律基本上是没跑的。医生的孩子将来大概率会从事医学工作,律师的孩子大概率也会从事法务工作,这就是言传身教的作用。
崔浩的祖上,基本都是当官的,所以注定了崔浩也不会是个平凡的人。
崔浩的七世祖崔林,在三国曹魏王朝,官拜司空,安阳乡侯,妥妥的高级官吏。
崔浩的曾祖父崔悦,是五胡十六国之一后赵的司徒右长史,封关内侯。
崔浩的爷爷崔潜,是着名的书法家,在五胡十六国之一的后燕担任黄门侍郎。
崔浩的父亲崔宏,在北魏初年担任礼部尚书,封白马公,是天下公认的神童。
这样的家庭背景,放在任何时期,都是值得拿出来吹嘘一下的。可谓是代代都不是等闲之辈,所以到了崔浩这一代,那就更了不起了。
崔浩的父亲出身清河崔氏,崔浩的母亲则出身范阳卢氏,所以崔浩是集齐了北方两大士族的精华于一身,这样的人,可谓是天纵英才。
从基因的角度来说,崔浩无可挑剔,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说,崔浩的父母都当之无愧是非常优秀的老师,言传身教之下,崔浩自然是个出类拔萃之人。
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几乎嗜书如命。这种教育背景的人,还如此勤奋,你让其他普通人活不活了?由于过早体现出了才能,所以崔浩还没成年,就被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给弄去做了秘书。
拓跋珪这个人我们知道,前期英明神武,到了晚年暴虐疯狂,身边的人都被他揍了个遍,甚至导致他儿子要亲手宰了他。可偏偏唯独崔浩,从未受到过他的处罚,初出茅庐就能搞定如此难搞的领导,可见崔浩这个人不简单。
没多久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就被他儿子拓跋绍给宰了,拓跋珪的长子拓跋嗣继位以后,依旧重用崔浩。为啥?因为拓跋嗣非常喜欢奇门八卦这些玩意儿,而崔浩最擅长的就是《易经》这方面的知识,这不就对口了嘛!
最关键的是,崔浩每次算卦,还特别准,这可把拓跋嗣给激动坏了,认为是个神人在一旁辅佐自己。
比如说当时后宫有兔子出现,按道理这是不可能的。于是拓跋嗣就让崔浩算一卦,崔浩算完以后表示:隔壁国家应该要送美女给您老了!
没多久,后秦皇帝姚兴,果然送了美女给拓跋嗣。
崔浩建议借道给刘裕。
别以为崔浩只是靠这个谄媚君主,早年北魏都城平城闹饥荒,大多数人都主张迁都,唯独崔浩反对,理由很简单,轻易迁都容易导致动乱,这是中原王朝不变的规律。
在东晋的刘裕带兵北伐后秦的时候,曾经向北魏借道,几乎所有人都表示反对。又是崔浩独自支持,他的理由是:我们北边还有柔然的威胁,如果南下防备刘裕,必然会遭到进攻,倒不如放刘裕进来,随后把他的归路给堵住,这么一来不就既可以削弱后秦,又可以打击刘裕了吗?
真是个好办法,可惜拓跋嗣不敢用,还是派了10万大军到黄河边上监视刘裕,结果被刘裕一顿胖揍,损失惨重。拓跋嗣这才意识到崔浩的厉害。
崔浩劝阻拓跋嗣南征。
拓跋嗣身体不太好,但是雄心却一点也不小。他得知刘裕挂了,二话不说就要带兵南下,打算夺取洛阳、虎牢、滑台等重镇。
崔浩得知以后,立刻表示反对。崔浩表示:刘裕对你不错啊,你可知足吧,咋能忘恩负义呢?
拓跋嗣一脸懵,反问道:当年姚兴死了,刘裕趁机北伐,结果灭了后秦。我咋就不能趁着刘裕死了,灭了南朝宋呢?
崔浩表示:你可拉倒吧!姚兴死了,他那俩傻儿子争权夺利,结果让刘裕钻了空子。你看看刘裕的孩子有为了皇位把国家搞乱了吗?很显然没有嘛!
拓跋嗣见说不过崔浩,又固执地选择了南征。崔浩叹了口气,又出主意道:如果非要南征,那就先一路杀到淮河,把淮河以北的地盘先拿下来,再慢慢夺取滑台、虎牢这些城池,这样刘宋就无法救援这些重镇了。
可拓跋嗣偏偏要先攻打滑台,果然受挫,这才信了崔浩的话。不过好不容易赢得了拓跋嗣的信任,拓跋嗣这个时候却挂了,崔浩坎坷的命运又会如何呢?
在太武帝拓跋焘手下,崔浩如鱼得水。
可以说,跟着拓跋嗣混,那是小试牛刀,跟着拓跋焘混,才是崔浩人生的巅峰。拓跋嗣去世以后,拓跋焘继位,他早就知道崔浩的厉害,而且也是崔浩力主让自己继位,所以没多久便开始重用崔浩,也是这一时期,崔浩的人生达到了巅峰。
大夏国是五胡十六国里的一朵奇葩,赫连勃勃早年在统万城建立夏国,实力强劲。他去世以后,拓跋焘打算讨伐大夏,拓宽北魏的地盘。
可大臣们却不愿意了,大家都觉得大夏比较厉害,不容易干啊!崔浩却在那儿假模假样地算了一卦,声称:妥了,这回肯定把大夏给灭了。
崔浩给了拓跋焘和北魏将士们信心,于是拓跋焘亲自带兵攻打统万城,果然大获全胜。第二次再征统万城时,遇到了沙尘暴,大伙儿都觉得应该撤军,可崔浩却坚持道:干啥玩意儿啊?路费不要钱是吧?你难的时候吗,对手也难,狭路相逢勇者胜,干就完了!
在崔浩的鼓励之下,拓跋焘全力出击,最终拿下了统万城,攻占了大夏的地盘。
收拾完大夏以后,拓跋焘想到了自己腹背受敌的窘境。当时北边有柔然,南边有刘宋,随便打哪个,另一个都会偷袭。所以拓跋焘思来想去,决定先把柔然给打服了。
大臣们听了以后,差点没被吓死。柔然骑兵强大,且地域广袤,没点实力根本打不赢。可崔浩又跑出来唱反调了,他们偏偏赞成拓跋焘的想法:刘宋内乱,元气大伤,现在要不收拾一下柔然,等刘宋缓过气儿来,我们就真的腹背受敌了!
崔浩舌战群儒之下,把周围所有大臣都给击退了,终于给了拓跋焘攻打柔然的决心。临行前,崔浩为拓跋焘部署好了战略方针,使得拓跋焘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迫使柔然和亲求饶。
在崔浩的辅佐下,太武帝拓跋焘陆续完成了北方绝大多数地盘的统一,拓跋焘站在地图跟前放眼望去,哟呵,咋西北角还有个怂货呢?这个怂货就是北凉。
拓跋焘这回讨伐北凉,大家应该没啥反对了吧?结果依旧是一片反对之声。原来反对的主力军是曾经多次出使北凉的安西将军李顺。
李顺这哥们收了北凉不少钱,所以一直在为北凉说好话,甚至表示北凉那地方没水喝,马到了那里就得渴死!
崔浩在一旁拿了本《汉书》就翻了起来:老兄,你说瞎话也看一下史书啊,《汉书》里记载的非常清楚,北凉那地方水草丰茂,物产丰富,绝对是天府之国。我看你肯定是收了不少钱吧?
拓跋焘也不想听他们争辩了,二话不说带兵出征,结果果然发现北凉真是个好地方。从此以后,崔浩就成了拓跋焘最信任的大臣。
崔浩在拓跋焘的人生中,实在是太重要了,完成北方统一的过程中,崔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拓跋焘对崔浩的器重,超过了所有人,基本所有军国大事,都要跟崔浩一起商量。而崔浩本人也可以自由地出入拓跋焘的寝宫。
为了彰显崔浩的功绩,拓跋焘甚至给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让他修史!拓跋焘叮嘱崔浩:一定要实话实说,别忽悠后人!
北魏是鲜卑拓跋部建立起来的,说实话,过去他们在辽东那儿,长期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哪有什么正经历史可以写呢?要是把那些残忍的过程如实写下来,还不得掉脑袋?
本来拓跋焘只是希望把这套北魏国史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看看,结果崔浩这帮人完工以后,居然将其刻在了石碑之上,还搞了一个碑林。
这下完犊子了,由于是秉笔直书,所以北魏拓跋氏昔日的那些黑历史全都在石碑上得以现场直播,场面一度十分尴尬,拓跋氏的老脸都被这套国史给丢尽了。
拓跋焘得知以后,差点没被气死,连忙把崔浩给抓了,并且亲自询问他:老叔,我们家对你不薄啊!你为啥要这么干啊?
崔浩支支吾吾,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种态度使得拓跋焘彻底心灰意冷,他认为崔浩这是故意的,因此崔浩的死期也就不远了。
崔浩被杀那一天,场面非常惨,几十个卫兵朝着崔浩身上撒尿,导致崔浩一路哀嚎,此前还没有这种高级官吏,受到过如此屈辱的。
崔浩之死,直接引发了一场屠戮,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等各大士族,全受到牵连而被灭族。看来北方士族赌输了,被人家一波团灭了。(果然是墙倒众人推……果然如此……悲催了……崔浩……)
崔浩的悲剧,其实是鲜卑部和汉士族之间的矛盾爆发了而已。
早年拓跋焘这丫盖吴起义时,崔浩曾经举报,寺庙里藏有大量武器。崔浩是很反感佛教的,而拓跋焘觉得寺庙藏武器,这不是要谋反吗?于是开始了着名的北魏太武帝灭佛活动。
而拓跋焘的太子拓跋晃虽然跟崔浩关系不错,可他是很信奉佛教的,自此拓跋晃以及很多鲜卑贵族对崔浩恨之入骨。
此外,崔浩主张,应该按照汉人的门第思想,重新规定北魏贵族们的等级。这事儿看似轻松,实际上一点儿也不简单。毕竟过去鲜卑各贵族都觉得自己是北魏最高层次的贵族,如今却要被崔浩编排,你这不是找抽呢嘛!
恰好鲜卑拓跋部,又是五胡乱华中,最后一个接触汉文化的家族,他们还没有完全接受汉文化,如今崔浩这么一搞,不是自掘坟墓嘛!
所以说,崔浩的悲剧,其实就是过于心急地想要进行一场文化融合的改革,结果适得其反。毕竟拓跋氏刚到中原才几十年,这事儿得慢慢来。只可惜崔浩此前从无失算,却没能算到自己和家族会落得这种下场……
南北朝后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三足鼎立”时期。
公元534年,曾经强大的北魏一分为二,西魏、东魏并立,宇文泰与高欢针尖对麦芒、常年殊死对抗;同时,南边则有对这一局面喜闻乐见的萧氏梁朝。
在初期,北周是毫无疑问的最弱一方。先看它的对手:
当时的南朝梁正处在史上最好时期。
一方面,自从北魏孝文帝死后,一度让南朝喘不过气的北魏走上了下坡路,让刚刚建立的梁朝对外军事压力大为减弱。
而初期的梁武帝萧衍也比较励精图治,他扭转弊政、提倡节俭、博采众议、选拔人才,实行温和的对内政策,大力发展国内的经济和文化。那时的南朝各地,要么“江湖诸州并得休息,仓廪充实”,要么“襄阳左右,田土肥良,桑梓野泽,处处而有”,或者是“姑熟饶旷……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字高薨,阡陌如绣”。
另一方面,随着北魏末年陷入内乱,南梁大举北伐,一度收复淮北多地,并夺取汉中,在三国对峙格局中一度处于有利地位。
如果说南梁经济最强,那么东魏则是综合实力方面的龙头。它的优势可以概括为两方面:
其一,东魏的统治核心地区是冀州。十六国以来,北方战火激烈、政权更迭频繁,无数曾经富庶的地区饱受摧残。在北魏统一北方后的百余年中,冀州作为统治中心,成了最为发达之地,它号称“国之仓储”,强盛的物质基础面对南朝也不遑多让。
其二,高欢作为鲜卑化的汉人,拥有双重文化背景,特别“善抚夷夏”。他采取了一种妥协调和的折中策略,一方面推行民族调和政策,以“鲜卑为客,为汝击贼;汉人为奴,为汝耕作”的比喻,缓和了一度激化的矛盾;同时,他任人以才,广泛接纳各民族顶尖人物,比如鲜卑的尉景、厍狄干,汉族士人高昂、封隆之,高车人斛律金,匈奴人破六韩常、万俟普,羯人侯景等等。
由于这种团结各种群体的气魄与能力,相比较之前简单粗暴的尔朱氏,高欢在北方深得人心,连西魏宇文氏也坦陈:“高欢之抚河北,甚得众心,虽乏智谋,人皆用命,以此自守,未易可图。”
至于西魏,有突出的短板,也有宝贵的优势。
西魏的诞生,本身就是个意外。当初尔朱荣被孝庄帝诱杀后,高欢抓住机会兴起,为了拿下关中地区,他利用侯莫陈悦除掉了关中大都督贺拔岳。
正当关陇军人们群龙无首之际,凭借前期优异表现、宇文泰被推举为带头人,让高欢的美梦化为泡影。
随后,宇文泰采取坐观天下的姿态:一方面,他不接受高欢的招降;另一方面,虽名义上对北魏皇室称臣,但却从不真正响应孝武帝的勤王要求,总是以各种借口推脱,据守关陇、保存实力。
依靠这种两面做派,宇文泰打着北魏的旗号彻底平定关陇,随后又接受了与高欢撕破脸的孝武帝,从此北魏正式分裂,宇文泰也成了西魏的实际掌权者。
西魏的统治核心地区是关中,这一地理名词我们很熟悉,自先秦以来它就是天府之国、沃野千里,当初的秦王朝、西汉王朝,无一不是依托于这里才开创了强盛帝国。
但在过去的数百年间,关中却是饱受战乱冲击最严重的地区。这里作为各方争相争夺的战略大本营,先后见证了多个政权的更迭;而每一次改朝换代,就是一次巨大浩劫,只是在前秦时期曾短暂地享受过盛世。在一轮轮战火的摧残下,关中经济、社会、人口等方面所遭受的破坏令人触目惊心。
因此,在北方分裂初期,宇文泰一方曾长期处于劣势,无论是经济、人口还是军事,都无法与东魏匹敌。而高欢也利用这一点,抓紧机会连续对西魏发动猛攻,试图不给对方任何喘息之机、将其扼杀在萌芽中。
因此,在三足鼎立初期,西魏长期处于守势,形势谈不上乐观。
然而,其后的结果却出人预料。
公元549年,南梁爆发侯景之乱,梁武帝萧衍饿死于宫中。随后的萧氏子弟陷于内乱,北方两强趁机南下,其中,公元550年取代东魏的北齐夺取了萧梁江北淮河两岸之地;而西魏则夺得巴蜀及荆襄等地,南北格局彻底失衡。
到了公元557年,西魏从历史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北周;而在南边,陈霸先建立陈朝,南梁退出了历史舞台。
又经过20年,即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天下再度从三足鼎立回到南北对峙;12年后,取代北周的隋朝灭掉陈朝,当初西晋灭亡后就陷入近300年分裂的华夏大地,终于再次实现了大一统。
由此可见,曾经处于弱势的西魏北周,不单单是战胜了东魏北齐,而是扛起了结束分裂、影响历史走向的重任。那它的成功秘诀在哪?
咱们可以把原因归为两方面:客观上的地利、主观上的人和。
客观原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地肥饶,可都以霸”;“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关中地区易守难攻,而且从地势角度而言,面对关东有着居高临下的俯瞰之势。这种特殊的地理优势,让它长期主导了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进程: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何等的势如破竹;
刘邦定三秦,其后挥剑东进、战胜不可一世的霸王,何等的令人振奋;
十六国时期的氐族政权前秦,依托关中形胜之地,竟创造了一统北方、造就当时唯一治世的壮举......
因此,对于宇文泰来说,虽然短期内综合实力处于下风,但有历史上诸多案例为指引,退而据守关中、进而夺取天下,并非毫无可能。他需要的只是两大前提——敌人犯错、自身争气。
巧的是,这两点都具备了。
主观原因:积极上进的关中集团、犯下致命大错的对手。
东西魏并立的大幕拉开之后,为了抗住虎视眈眈、疯狂进攻的高欢,宇文泰一方面依靠地利顽强迎击,另一方面想方设法提升自我实力。
他以恢复先秦时期的周礼为名厉行改革,推行均田制,以此为基础建立府兵制、打造一支凝聚力极强、能征善战的新型军队;
颁布了着名的六条诏书:“先治心”,即治民者对自己严格要求,奉行儒家的仁义、忠信等良好品德,端正认识,以身作则;“敦教化”,即扬道德教育,培养百姓的良好品质;“尽地利”,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擢贤良”,选贤任能,不拘一格用人才;“恤狱讼”,严明刑罚、公正公平;“均赋役”,调济贫富,避免两极分化。这六条,个个有的放矢,涉及西魏国计民生各个方面,极大提升了综合实力。
从结果来看,宇文泰的改革,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极大缓解了民族矛盾,形成了“融冶关陇胡汉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的关陇集团。这两大基础不仅为北周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甚至还为其后隋唐的先后兴盛打下了根基。
西魏北周的对手则是另一番情境。
高欢家族继承了富饶的关东,却也未能摆脱北魏末年的深刻矛盾。
当初的六镇起义之所以爆发,原因是军镇将士与腹地权贵之间日益加深的阶级与经济矛盾。北魏在艰难镇压这一声势浩大的战乱后,将大量降卒从北方军镇迁徙到关东,以图拔其根本、斩草除根。然而,这些矛盾还未解决北魏就走向灭亡,占有其统治核心区的东魏北齐不得不继承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而“善抚夷夏”高欢,虽然短暂实现了各民族的统一和谐,但这只是他个人能力的体现,从未形成制度上的解决方案。在他死后,接班人虽然也试图推行过一些改革,但这些人要么突然癫狂,要么英年早逝,或者荒唐无道,有这样的领导者,再殷实的家底也经不起折腾,只能眼睁睁看着被西边的对手追赶、超越、击败。
至于曾经富庶的南梁,更没什么可称道之处。当初北魏陷入内乱时,萧衍曾集中精力励精图治,创造了安定繁荣的局面;但当北方一分为二、局势未定时,南朝却未能抓住机遇,而且在在政治上逐渐陷入腐败、混乱。其后野心勃勃的侯景投降,利令智昏的萧衍引狼入室,最终让南梁祸起萧墙、遭受巨大摧残,南朝从此彻底失去了问鼎天下的可能性。
用一句话来形容西魏北周获胜的秘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虽然起步差,但宇文氏集团立足于形胜之地,其后以改革解决各类矛盾、推动国力发展,最终等待对手犯错、摧枯拉朽兼并敌人。
这种经验,时至今日仍值得借鉴……
这个时候北方的各大士族家族,为了生存分成了两派。
第一派选择衣冠南渡,代表家族有: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颍川庾氏等。
第二派选择留在北方,代表家族有: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
说实话,选择衣冠南渡,在当时来说,是相对明智的一种选择。毕竟谁也不知道留在北方会遭遇怎样的厄运。当时的北方政局动荡,可谓是“遍地是大王,短暂又匆忙”,隔段时间就换一批人上台,没点头脑根本玩不转。
所以说选择留在北方的那帮士族,要想存活下去,除了超越常人的胆量以外,还需要有足够的智慧。比如说清河崔氏的代表人物崔浩,就是一个集胆量和智慧于一身的重要人物。
什么样的家庭,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这一规律基本上是没跑的。医生的孩子将来大概率会从事医学工作,律师的孩子大概率也会从事法务工作,这就是言传身教的作用。
崔浩的祖上,基本都是当官的,所以注定了崔浩也不会是个平凡的人。
崔浩的七世祖崔林,在三国曹魏王朝,官拜司空,安阳乡侯,妥妥的高级官吏。
崔浩的曾祖父崔悦,是五胡十六国之一后赵的司徒右长史,封关内侯。
崔浩的爷爷崔潜,是着名的书法家,在五胡十六国之一的后燕担任黄门侍郎。
崔浩的父亲崔宏,在北魏初年担任礼部尚书,封白马公,是天下公认的神童。
这样的家庭背景,放在任何时期,都是值得拿出来吹嘘一下的。可谓是代代都不是等闲之辈,所以到了崔浩这一代,那就更了不起了。
崔浩的父亲出身清河崔氏,崔浩的母亲则出身范阳卢氏,所以崔浩是集齐了北方两大士族的精华于一身,这样的人,可谓是天纵英才。
从基因的角度来说,崔浩无可挑剔,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说,崔浩的父母都当之无愧是非常优秀的老师,言传身教之下,崔浩自然是个出类拔萃之人。
他从小就喜欢读书,几乎嗜书如命。这种教育背景的人,还如此勤奋,你让其他普通人活不活了?由于过早体现出了才能,所以崔浩还没成年,就被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给弄去做了秘书。
拓跋珪这个人我们知道,前期英明神武,到了晚年暴虐疯狂,身边的人都被他揍了个遍,甚至导致他儿子要亲手宰了他。可偏偏唯独崔浩,从未受到过他的处罚,初出茅庐就能搞定如此难搞的领导,可见崔浩这个人不简单。
没多久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就被他儿子拓跋绍给宰了,拓跋珪的长子拓跋嗣继位以后,依旧重用崔浩。为啥?因为拓跋嗣非常喜欢奇门八卦这些玩意儿,而崔浩最擅长的就是《易经》这方面的知识,这不就对口了嘛!
最关键的是,崔浩每次算卦,还特别准,这可把拓跋嗣给激动坏了,认为是个神人在一旁辅佐自己。
比如说当时后宫有兔子出现,按道理这是不可能的。于是拓跋嗣就让崔浩算一卦,崔浩算完以后表示:隔壁国家应该要送美女给您老了!
没多久,后秦皇帝姚兴,果然送了美女给拓跋嗣。
崔浩建议借道给刘裕。
别以为崔浩只是靠这个谄媚君主,早年北魏都城平城闹饥荒,大多数人都主张迁都,唯独崔浩反对,理由很简单,轻易迁都容易导致动乱,这是中原王朝不变的规律。
在东晋的刘裕带兵北伐后秦的时候,曾经向北魏借道,几乎所有人都表示反对。又是崔浩独自支持,他的理由是:我们北边还有柔然的威胁,如果南下防备刘裕,必然会遭到进攻,倒不如放刘裕进来,随后把他的归路给堵住,这么一来不就既可以削弱后秦,又可以打击刘裕了吗?
真是个好办法,可惜拓跋嗣不敢用,还是派了10万大军到黄河边上监视刘裕,结果被刘裕一顿胖揍,损失惨重。拓跋嗣这才意识到崔浩的厉害。
崔浩劝阻拓跋嗣南征。
拓跋嗣身体不太好,但是雄心却一点也不小。他得知刘裕挂了,二话不说就要带兵南下,打算夺取洛阳、虎牢、滑台等重镇。
崔浩得知以后,立刻表示反对。崔浩表示:刘裕对你不错啊,你可知足吧,咋能忘恩负义呢?
拓跋嗣一脸懵,反问道:当年姚兴死了,刘裕趁机北伐,结果灭了后秦。我咋就不能趁着刘裕死了,灭了南朝宋呢?
崔浩表示:你可拉倒吧!姚兴死了,他那俩傻儿子争权夺利,结果让刘裕钻了空子。你看看刘裕的孩子有为了皇位把国家搞乱了吗?很显然没有嘛!
拓跋嗣见说不过崔浩,又固执地选择了南征。崔浩叹了口气,又出主意道:如果非要南征,那就先一路杀到淮河,把淮河以北的地盘先拿下来,再慢慢夺取滑台、虎牢这些城池,这样刘宋就无法救援这些重镇了。
可拓跋嗣偏偏要先攻打滑台,果然受挫,这才信了崔浩的话。不过好不容易赢得了拓跋嗣的信任,拓跋嗣这个时候却挂了,崔浩坎坷的命运又会如何呢?
在太武帝拓跋焘手下,崔浩如鱼得水。
可以说,跟着拓跋嗣混,那是小试牛刀,跟着拓跋焘混,才是崔浩人生的巅峰。拓跋嗣去世以后,拓跋焘继位,他早就知道崔浩的厉害,而且也是崔浩力主让自己继位,所以没多久便开始重用崔浩,也是这一时期,崔浩的人生达到了巅峰。
大夏国是五胡十六国里的一朵奇葩,赫连勃勃早年在统万城建立夏国,实力强劲。他去世以后,拓跋焘打算讨伐大夏,拓宽北魏的地盘。
可大臣们却不愿意了,大家都觉得大夏比较厉害,不容易干啊!崔浩却在那儿假模假样地算了一卦,声称:妥了,这回肯定把大夏给灭了。
崔浩给了拓跋焘和北魏将士们信心,于是拓跋焘亲自带兵攻打统万城,果然大获全胜。第二次再征统万城时,遇到了沙尘暴,大伙儿都觉得应该撤军,可崔浩却坚持道:干啥玩意儿啊?路费不要钱是吧?你难的时候吗,对手也难,狭路相逢勇者胜,干就完了!
在崔浩的鼓励之下,拓跋焘全力出击,最终拿下了统万城,攻占了大夏的地盘。
收拾完大夏以后,拓跋焘想到了自己腹背受敌的窘境。当时北边有柔然,南边有刘宋,随便打哪个,另一个都会偷袭。所以拓跋焘思来想去,决定先把柔然给打服了。
大臣们听了以后,差点没被吓死。柔然骑兵强大,且地域广袤,没点实力根本打不赢。可崔浩又跑出来唱反调了,他们偏偏赞成拓跋焘的想法:刘宋内乱,元气大伤,现在要不收拾一下柔然,等刘宋缓过气儿来,我们就真的腹背受敌了!
崔浩舌战群儒之下,把周围所有大臣都给击退了,终于给了拓跋焘攻打柔然的决心。临行前,崔浩为拓跋焘部署好了战略方针,使得拓跋焘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迫使柔然和亲求饶。
在崔浩的辅佐下,太武帝拓跋焘陆续完成了北方绝大多数地盘的统一,拓跋焘站在地图跟前放眼望去,哟呵,咋西北角还有个怂货呢?这个怂货就是北凉。
拓跋焘这回讨伐北凉,大家应该没啥反对了吧?结果依旧是一片反对之声。原来反对的主力军是曾经多次出使北凉的安西将军李顺。
李顺这哥们收了北凉不少钱,所以一直在为北凉说好话,甚至表示北凉那地方没水喝,马到了那里就得渴死!
崔浩在一旁拿了本《汉书》就翻了起来:老兄,你说瞎话也看一下史书啊,《汉书》里记载的非常清楚,北凉那地方水草丰茂,物产丰富,绝对是天府之国。我看你肯定是收了不少钱吧?
拓跋焘也不想听他们争辩了,二话不说带兵出征,结果果然发现北凉真是个好地方。从此以后,崔浩就成了拓跋焘最信任的大臣。
崔浩在拓跋焘的人生中,实在是太重要了,完成北方统一的过程中,崔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拓跋焘对崔浩的器重,超过了所有人,基本所有军国大事,都要跟崔浩一起商量。而崔浩本人也可以自由地出入拓跋焘的寝宫。
为了彰显崔浩的功绩,拓跋焘甚至给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让他修史!拓跋焘叮嘱崔浩:一定要实话实说,别忽悠后人!
北魏是鲜卑拓跋部建立起来的,说实话,过去他们在辽东那儿,长期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哪有什么正经历史可以写呢?要是把那些残忍的过程如实写下来,还不得掉脑袋?
本来拓跋焘只是希望把这套北魏国史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看看,结果崔浩这帮人完工以后,居然将其刻在了石碑之上,还搞了一个碑林。
这下完犊子了,由于是秉笔直书,所以北魏拓跋氏昔日的那些黑历史全都在石碑上得以现场直播,场面一度十分尴尬,拓跋氏的老脸都被这套国史给丢尽了。
拓跋焘得知以后,差点没被气死,连忙把崔浩给抓了,并且亲自询问他:老叔,我们家对你不薄啊!你为啥要这么干啊?
崔浩支支吾吾,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种态度使得拓跋焘彻底心灰意冷,他认为崔浩这是故意的,因此崔浩的死期也就不远了。
崔浩被杀那一天,场面非常惨,几十个卫兵朝着崔浩身上撒尿,导致崔浩一路哀嚎,此前还没有这种高级官吏,受到过如此屈辱的。
崔浩之死,直接引发了一场屠戮,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等各大士族,全受到牵连而被灭族。看来北方士族赌输了,被人家一波团灭了。(果然是墙倒众人推……果然如此……悲催了……崔浩……)
崔浩的悲剧,其实是鲜卑部和汉士族之间的矛盾爆发了而已。
早年拓跋焘这丫盖吴起义时,崔浩曾经举报,寺庙里藏有大量武器。崔浩是很反感佛教的,而拓跋焘觉得寺庙藏武器,这不是要谋反吗?于是开始了着名的北魏太武帝灭佛活动。
而拓跋焘的太子拓跋晃虽然跟崔浩关系不错,可他是很信奉佛教的,自此拓跋晃以及很多鲜卑贵族对崔浩恨之入骨。
此外,崔浩主张,应该按照汉人的门第思想,重新规定北魏贵族们的等级。这事儿看似轻松,实际上一点儿也不简单。毕竟过去鲜卑各贵族都觉得自己是北魏最高层次的贵族,如今却要被崔浩编排,你这不是找抽呢嘛!
恰好鲜卑拓跋部,又是五胡乱华中,最后一个接触汉文化的家族,他们还没有完全接受汉文化,如今崔浩这么一搞,不是自掘坟墓嘛!
所以说,崔浩的悲剧,其实就是过于心急地想要进行一场文化融合的改革,结果适得其反。毕竟拓跋氏刚到中原才几十年,这事儿得慢慢来。只可惜崔浩此前从无失算,却没能算到自己和家族会落得这种下场……
南北朝后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三足鼎立”时期。
公元534年,曾经强大的北魏一分为二,西魏、东魏并立,宇文泰与高欢针尖对麦芒、常年殊死对抗;同时,南边则有对这一局面喜闻乐见的萧氏梁朝。
在初期,北周是毫无疑问的最弱一方。先看它的对手:
当时的南朝梁正处在史上最好时期。
一方面,自从北魏孝文帝死后,一度让南朝喘不过气的北魏走上了下坡路,让刚刚建立的梁朝对外军事压力大为减弱。
而初期的梁武帝萧衍也比较励精图治,他扭转弊政、提倡节俭、博采众议、选拔人才,实行温和的对内政策,大力发展国内的经济和文化。那时的南朝各地,要么“江湖诸州并得休息,仓廪充实”,要么“襄阳左右,田土肥良,桑梓野泽,处处而有”,或者是“姑熟饶旷……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字高薨,阡陌如绣”。
另一方面,随着北魏末年陷入内乱,南梁大举北伐,一度收复淮北多地,并夺取汉中,在三国对峙格局中一度处于有利地位。
如果说南梁经济最强,那么东魏则是综合实力方面的龙头。它的优势可以概括为两方面:
其一,东魏的统治核心地区是冀州。十六国以来,北方战火激烈、政权更迭频繁,无数曾经富庶的地区饱受摧残。在北魏统一北方后的百余年中,冀州作为统治中心,成了最为发达之地,它号称“国之仓储”,强盛的物质基础面对南朝也不遑多让。
其二,高欢作为鲜卑化的汉人,拥有双重文化背景,特别“善抚夷夏”。他采取了一种妥协调和的折中策略,一方面推行民族调和政策,以“鲜卑为客,为汝击贼;汉人为奴,为汝耕作”的比喻,缓和了一度激化的矛盾;同时,他任人以才,广泛接纳各民族顶尖人物,比如鲜卑的尉景、厍狄干,汉族士人高昂、封隆之,高车人斛律金,匈奴人破六韩常、万俟普,羯人侯景等等。
由于这种团结各种群体的气魄与能力,相比较之前简单粗暴的尔朱氏,高欢在北方深得人心,连西魏宇文氏也坦陈:“高欢之抚河北,甚得众心,虽乏智谋,人皆用命,以此自守,未易可图。”
至于西魏,有突出的短板,也有宝贵的优势。
西魏的诞生,本身就是个意外。当初尔朱荣被孝庄帝诱杀后,高欢抓住机会兴起,为了拿下关中地区,他利用侯莫陈悦除掉了关中大都督贺拔岳。
正当关陇军人们群龙无首之际,凭借前期优异表现、宇文泰被推举为带头人,让高欢的美梦化为泡影。
随后,宇文泰采取坐观天下的姿态:一方面,他不接受高欢的招降;另一方面,虽名义上对北魏皇室称臣,但却从不真正响应孝武帝的勤王要求,总是以各种借口推脱,据守关陇、保存实力。
依靠这种两面做派,宇文泰打着北魏的旗号彻底平定关陇,随后又接受了与高欢撕破脸的孝武帝,从此北魏正式分裂,宇文泰也成了西魏的实际掌权者。
西魏的统治核心地区是关中,这一地理名词我们很熟悉,自先秦以来它就是天府之国、沃野千里,当初的秦王朝、西汉王朝,无一不是依托于这里才开创了强盛帝国。
但在过去的数百年间,关中却是饱受战乱冲击最严重的地区。这里作为各方争相争夺的战略大本营,先后见证了多个政权的更迭;而每一次改朝换代,就是一次巨大浩劫,只是在前秦时期曾短暂地享受过盛世。在一轮轮战火的摧残下,关中经济、社会、人口等方面所遭受的破坏令人触目惊心。
因此,在北方分裂初期,宇文泰一方曾长期处于劣势,无论是经济、人口还是军事,都无法与东魏匹敌。而高欢也利用这一点,抓紧机会连续对西魏发动猛攻,试图不给对方任何喘息之机、将其扼杀在萌芽中。
因此,在三足鼎立初期,西魏长期处于守势,形势谈不上乐观。
然而,其后的结果却出人预料。
公元549年,南梁爆发侯景之乱,梁武帝萧衍饿死于宫中。随后的萧氏子弟陷于内乱,北方两强趁机南下,其中,公元550年取代东魏的北齐夺取了萧梁江北淮河两岸之地;而西魏则夺得巴蜀及荆襄等地,南北格局彻底失衡。
到了公元557年,西魏从历史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北周;而在南边,陈霸先建立陈朝,南梁退出了历史舞台。
又经过20年,即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天下再度从三足鼎立回到南北对峙;12年后,取代北周的隋朝灭掉陈朝,当初西晋灭亡后就陷入近300年分裂的华夏大地,终于再次实现了大一统。
由此可见,曾经处于弱势的西魏北周,不单单是战胜了东魏北齐,而是扛起了结束分裂、影响历史走向的重任。那它的成功秘诀在哪?
咱们可以把原因归为两方面:客观上的地利、主观上的人和。
客观原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地肥饶,可都以霸”;“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关中地区易守难攻,而且从地势角度而言,面对关东有着居高临下的俯瞰之势。这种特殊的地理优势,让它长期主导了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进程: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何等的势如破竹;
刘邦定三秦,其后挥剑东进、战胜不可一世的霸王,何等的令人振奋;
十六国时期的氐族政权前秦,依托关中形胜之地,竟创造了一统北方、造就当时唯一治世的壮举......
因此,对于宇文泰来说,虽然短期内综合实力处于下风,但有历史上诸多案例为指引,退而据守关中、进而夺取天下,并非毫无可能。他需要的只是两大前提——敌人犯错、自身争气。
巧的是,这两点都具备了。
主观原因:积极上进的关中集团、犯下致命大错的对手。
东西魏并立的大幕拉开之后,为了抗住虎视眈眈、疯狂进攻的高欢,宇文泰一方面依靠地利顽强迎击,另一方面想方设法提升自我实力。
他以恢复先秦时期的周礼为名厉行改革,推行均田制,以此为基础建立府兵制、打造一支凝聚力极强、能征善战的新型军队;
颁布了着名的六条诏书:“先治心”,即治民者对自己严格要求,奉行儒家的仁义、忠信等良好品德,端正认识,以身作则;“敦教化”,即扬道德教育,培养百姓的良好品质;“尽地利”,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擢贤良”,选贤任能,不拘一格用人才;“恤狱讼”,严明刑罚、公正公平;“均赋役”,调济贫富,避免两极分化。这六条,个个有的放矢,涉及西魏国计民生各个方面,极大提升了综合实力。
从结果来看,宇文泰的改革,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极大缓解了民族矛盾,形成了“融冶关陇胡汉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的关陇集团。这两大基础不仅为北周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甚至还为其后隋唐的先后兴盛打下了根基。
西魏北周的对手则是另一番情境。
高欢家族继承了富饶的关东,却也未能摆脱北魏末年的深刻矛盾。
当初的六镇起义之所以爆发,原因是军镇将士与腹地权贵之间日益加深的阶级与经济矛盾。北魏在艰难镇压这一声势浩大的战乱后,将大量降卒从北方军镇迁徙到关东,以图拔其根本、斩草除根。然而,这些矛盾还未解决北魏就走向灭亡,占有其统治核心区的东魏北齐不得不继承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而“善抚夷夏”高欢,虽然短暂实现了各民族的统一和谐,但这只是他个人能力的体现,从未形成制度上的解决方案。在他死后,接班人虽然也试图推行过一些改革,但这些人要么突然癫狂,要么英年早逝,或者荒唐无道,有这样的领导者,再殷实的家底也经不起折腾,只能眼睁睁看着被西边的对手追赶、超越、击败。
至于曾经富庶的南梁,更没什么可称道之处。当初北魏陷入内乱时,萧衍曾集中精力励精图治,创造了安定繁荣的局面;但当北方一分为二、局势未定时,南朝却未能抓住机遇,而且在在政治上逐渐陷入腐败、混乱。其后野心勃勃的侯景投降,利令智昏的萧衍引狼入室,最终让南梁祸起萧墙、遭受巨大摧残,南朝从此彻底失去了问鼎天下的可能性。
用一句话来形容西魏北周获胜的秘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虽然起步差,但宇文氏集团立足于形胜之地,其后以改革解决各类矛盾、推动国力发展,最终等待对手犯错、摧枯拉朽兼并敌人。
这种经验,时至今日仍值得借鉴……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