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想法在改变
目录:三国之黄巾少帅| 作者:隔壁的小蜥蜴| 类别:历史军事
“首领,那圉(yu)县开城投降了!”队伍从扶沟过来,下一站当然就是圉县,结果还没有开始打,斥候过来汇报。
“军师,这要怎么处理?”黄忠迷茫的看向戏志才,这一路过来,第一次看到主动投降的县城,一时间反而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
“愿意加入的随军,不愿意的让他们哪来回哪去……”戏志才想了想,“另外派人进入接管圉县守军,小心对方诈降!”
一般主动开门,首先会想到的是诈降,实则敌军已经埋伏在里面,等待他们进去。
不过就现在大汉的情况,诈降的可能性并不大,基本是真的怕了。
之前扶沟县,不到一天就已经被攻破。
这个消息传出去,扣除郡治之外,其他几个县估计都得怕。
这地方县城,夯土的城墙,宽度可能在五六米,不过高度也不过三米上下。
长安城墙倒有六米,代价是宽度足足有二十米。
三合土都没有的时代,要修建更高的城墙很不容易。
鸡蛋清和糯米的确算粘合剂,问题哪来那么多的鸡蛋清和糯米汁?
这年头糯米的种植面积有多少,都是个问题!
更别说这县令,大概也是花钱买上去的,这两年忙着捞钱回本,当然也有可能因为豪强的关系什么都没捞着。
嗯,估计真就恼羞成怒了,自己捞不到,圉县的豪强也别想好了!
顺利进城,顺利接管县衙,顺利收编官吏,一切就和戏志才猜想的一样。
“有一点你猜错了……”杜袭过去凑热闹回来,“县令不是买来的,是正经走孝廉上去的。可惜是个寒门子弟,上任后没少受气,这个你猜对了。”
受了几年气,这怨念一口气爆发出来了。
只能说心性不行,问题能指望寒门和草根出身的官员,能有多好的心性?
当他们成为了官员,见到一个过去从来没看到的世界,纸醉金迷的,谁能把持自己?
“大厦将倾,就算没有教主,也会有别人。”戏志才也就感慨了句。
“只是按照一般情况推断,怎么也应该是朝中的权臣,行霍光王莽之事。大汉四百载,王莽都没有真正征服人心,那太平教的教主,就可以?”杜袭询问。
“当然可以!”戏志才回答,一点犹豫都没有,“毕竟教主,正是顺应民心而起事!”
“两年前不少人的确有这个想法……”杜袭闻言调侃道,“两年后的现在,百姓已经不愿意再相信太平教了。”
大概是期待越高,失望越高。
原本以为可以拯救自己的黄巾贼,不仅被剿灭,如今还成为流寇迫害自己。
起事之后,自己的生活不仅没有变好,可能还更糟糕了。
世家不会支持,百姓不会拥护,杜袭就很好奇,如今那黄巾少帅,在泰山郡到底是如何经营的。
如今的泰山郡,是否已经变成十室九空的人间地狱。
消息太闭塞,同时各州郡似乎都很有默契,都决口不提泰山郡的事情。
普通人,已经没有任何渠道去获得那边的消息。
于是各种妖魔级别的传闻,都在传开。
杜袭对这种传闻,也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不过对戏志才的话,也有所保留。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到底还是要亲自过去泰山郡看看,才知道那边是没去看。
不过有一点他确定,那就是那黄巾少帅,的确藏了不少书。
抢劫那么多地方,不可能没有点收获。
“若非没有文臣武将,你觉得少帅会窝在泰山郡?现在说不定青州都已经给打下了。”戏志才感慨,“凉州叛乱,这是个好机会,教主主动放弃了这个机会。”
杜袭闻言沉默,黄忠等人的做为,便是最好的例子。
颍川和陈留几乎被打烂,朝廷都没有办法派遣官兵过来讨贼,只能有州郡自行解决。
戏志才也不说什么,他知道很多人都不相信自己的话。
这个没关系,让他们过去泰山,到了地方,他们自然会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一切。
圉县投降倒是省了不少的事情,当晚大军可以在府衙里面休息。
有热水,热饭,舒服的床铺……
黄忠等人无所谓,在军中时间也久了,可俘虏的那些颍川学子们却很需要。
“以前也游学,没想到随军如此辛苦。”辛评坐在凉亭中,身边的弟弟辛毗,以及郭图和荀谌。
学院的学生也有自己的群体,一起行军的时候看不出什么,私下休息的时候就明显。
“以前我等游学,虽是游学,实则有马车,有仆从,主要是盘缠带足,吃穿不愁。”郭图回道,“不像如今随军,除了祭酒,我等都只能步行。”
“寻常士子游学,其实大多不都是步行吗?”荀谌感慨,主要是自家兄长,前两年就有学过,主要是给郭嘉拾掇的结果。
三年前郭嘉说是要去洛阳看看,诓骗自家兄长一起过去。
荀彧其实也是被说动,本来还说让马车带两人过去,却不想郭嘉又说步行才算游学。
最后两人还真走到洛阳,前后大半年才回来,不过那一次之后,兄长也感慨受益匪浅。
说是一路餐风露宿,实际接近百姓,才知世道艰苦,也厌恶洛阳权贵的纸醉金迷。
“游学的目的是开拓见识,其实还是扩充人脉。见到的都是当地名士和豪强,若是风尘仆仆,衣衫不整的,岂非失礼?”郭图反驳。
世家大族通过族学,还有后续的私学,学问其实已经掌握足够。
剩下的,就是缺乏名望,他们需要让更多人知道自己。
所需要游学,通过拜访各地的名士,让他们帮忙宣传,甚至结交一些世家大族,来获得名望。
各地孝廉的名额有限,若县令太守都不认识你,怎么提你孝廉?
在这个大背景下,催生的一个职业,便是‘名士’。
说是有名望之人,不如说是中介更恰当。
因为大家都认识他,他也可以作为中间人,把自己认定的‘人才’推荐给大家。
推荐的人才有真才实学,那名士也能获得更多的名望,算是互惠。
近代也有类似这玩意,改革开放那阵流行下海赚钱。
大家都想赚钱,可不知道做什么赚钱。
于是也催生叫做‘点子大师’的东西,给人出点子来赚钱和赚名望。
“游学的事情姑且不说……”辛毗觉得话题有些偏,“难道我们不该想着离开这里?”
“有办法的话,又哪会在这里抱怨?”辛评摇了摇头,“要么朝廷发兵征讨,要么我们到泰山那边再想办法,否则也没必要浪费时间去想这个问题了……”
“贼人选择的时机很犀利,朝廷首先在黄巾少帅那里吃过亏,而主力被困在凉州。元气大伤,物资耗尽。在秋收之前,只能依靠州郡兵来对付贼人……”郭图分析。
“若是真是赵慈那样的,仅仅是荆州那边的州兵,便已经将其消灭。问题是泰山贼冒充赵慈残部,也不知道各地官员是否会被迷惑。”荀谌也在担心这个问题。
赵慈被王睿击败,如今是残部。只是颍川都尉能力不足,才让其残部恢复过来。
他们这些在队伍里面的,知道赵慈已经没了,不过官兵那边未必就知道这点。
估计不少人都还以为,统领这支队伍的,便是赵慈。
“贼人选择的时机很厉害,你们说这是那黄巾少帅的想法,还是……戏忠的想法?”辛评询问。
戏志才只是颍川寒门子弟,家境比郭嘉还不如,为了读书这些年花了不少努力。
后来先是认识郭嘉,然后两人一起认识荀彧,慢慢也算一个圈子的人。
不过也只能算是小圈子,如他们这四人,还是看不起对方的。
“这种野路子,大概也就是戏忠才能想出来。”郭图回道,大家不是很熟悉,自然也不会亲昵到称呼对方表字。
“本来大概率无法出仕的存在,没想到投贼之后,居然被如此重视。”辛评也是感慨,按照正常的情况,戏志才这样的出身,怕是一辈子都不可能举孝廉。
大概率最后只是成为县吏或者郡吏,只有运气非常好,才会被举孝廉……
可他到底缺乏底蕴,就算成为郎官,最后怕也只是县丞或者县长,还是偏僻地方的。
比如说交州那种地方,以他以前那身子骨,真过去估计三年内就水土不服病逝了。
“如今天下大势,分崩离析之势已现。”荀谌回道,“未来不过两种可能,朝中权臣改朝换代,或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有些眼光的,其实这个时候已经可以做出选择。”
说到底就是站位,明眼人都看出,如今袁阀已经逐渐走权臣的道路。
再加上黄巾贼大失人心,就觉得好像这路,一开始就只有一条。
也正因为路就那么一条,反而不需要着急做选择,一条路就没有选择可言!
不出仕是肯定不可能的,两三代不出仕,这家门就要没落。
到时候那些新兴的世家门阀,可是要欺负到头上来了。
如今又多一个选择,那就是黄巾少帅。
能压制扩张的野心,步步为营。
同时听说也很看重学问,开设学习班免费授课,能任人唯贤。
戏志才都能混郡丞,以后那黄巾少帅发迹起来,甚至称帝建国,三公九卿,说不定自己也有份呢?几个少年,此刻不由得想到。
他们到底不是袁绍麾下的重臣,只能算青葱年少,心性没有成熟。
多少有些傲气,觉得戏志才可以,那自己可以做的更好。
唯一是顾虑,就是出仕贼人,自己家人怎么办?
“其实我个人看来,你们早些做决断好些。”杜袭却是凑了过来,“那黄巾少帅对世家豪族颇为苛刻,现在不投效,以后他们打到颍川,你我家族都要倒霉。”
“子绪,之前就怀疑了,你到底站哪边的?”郭图直接怼了回去。
“军师,这要怎么处理?”黄忠迷茫的看向戏志才,这一路过来,第一次看到主动投降的县城,一时间反而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
“愿意加入的随军,不愿意的让他们哪来回哪去……”戏志才想了想,“另外派人进入接管圉县守军,小心对方诈降!”
一般主动开门,首先会想到的是诈降,实则敌军已经埋伏在里面,等待他们进去。
不过就现在大汉的情况,诈降的可能性并不大,基本是真的怕了。
之前扶沟县,不到一天就已经被攻破。
这个消息传出去,扣除郡治之外,其他几个县估计都得怕。
这地方县城,夯土的城墙,宽度可能在五六米,不过高度也不过三米上下。
长安城墙倒有六米,代价是宽度足足有二十米。
三合土都没有的时代,要修建更高的城墙很不容易。
鸡蛋清和糯米的确算粘合剂,问题哪来那么多的鸡蛋清和糯米汁?
这年头糯米的种植面积有多少,都是个问题!
更别说这县令,大概也是花钱买上去的,这两年忙着捞钱回本,当然也有可能因为豪强的关系什么都没捞着。
嗯,估计真就恼羞成怒了,自己捞不到,圉县的豪强也别想好了!
顺利进城,顺利接管县衙,顺利收编官吏,一切就和戏志才猜想的一样。
“有一点你猜错了……”杜袭过去凑热闹回来,“县令不是买来的,是正经走孝廉上去的。可惜是个寒门子弟,上任后没少受气,这个你猜对了。”
受了几年气,这怨念一口气爆发出来了。
只能说心性不行,问题能指望寒门和草根出身的官员,能有多好的心性?
当他们成为了官员,见到一个过去从来没看到的世界,纸醉金迷的,谁能把持自己?
“大厦将倾,就算没有教主,也会有别人。”戏志才也就感慨了句。
“只是按照一般情况推断,怎么也应该是朝中的权臣,行霍光王莽之事。大汉四百载,王莽都没有真正征服人心,那太平教的教主,就可以?”杜袭询问。
“当然可以!”戏志才回答,一点犹豫都没有,“毕竟教主,正是顺应民心而起事!”
“两年前不少人的确有这个想法……”杜袭闻言调侃道,“两年后的现在,百姓已经不愿意再相信太平教了。”
大概是期待越高,失望越高。
原本以为可以拯救自己的黄巾贼,不仅被剿灭,如今还成为流寇迫害自己。
起事之后,自己的生活不仅没有变好,可能还更糟糕了。
世家不会支持,百姓不会拥护,杜袭就很好奇,如今那黄巾少帅,在泰山郡到底是如何经营的。
如今的泰山郡,是否已经变成十室九空的人间地狱。
消息太闭塞,同时各州郡似乎都很有默契,都决口不提泰山郡的事情。
普通人,已经没有任何渠道去获得那边的消息。
于是各种妖魔级别的传闻,都在传开。
杜袭对这种传闻,也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不过对戏志才的话,也有所保留。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到底还是要亲自过去泰山郡看看,才知道那边是没去看。
不过有一点他确定,那就是那黄巾少帅,的确藏了不少书。
抢劫那么多地方,不可能没有点收获。
“若非没有文臣武将,你觉得少帅会窝在泰山郡?现在说不定青州都已经给打下了。”戏志才感慨,“凉州叛乱,这是个好机会,教主主动放弃了这个机会。”
杜袭闻言沉默,黄忠等人的做为,便是最好的例子。
颍川和陈留几乎被打烂,朝廷都没有办法派遣官兵过来讨贼,只能有州郡自行解决。
戏志才也不说什么,他知道很多人都不相信自己的话。
这个没关系,让他们过去泰山,到了地方,他们自然会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一切。
圉县投降倒是省了不少的事情,当晚大军可以在府衙里面休息。
有热水,热饭,舒服的床铺……
黄忠等人无所谓,在军中时间也久了,可俘虏的那些颍川学子们却很需要。
“以前也游学,没想到随军如此辛苦。”辛评坐在凉亭中,身边的弟弟辛毗,以及郭图和荀谌。
学院的学生也有自己的群体,一起行军的时候看不出什么,私下休息的时候就明显。
“以前我等游学,虽是游学,实则有马车,有仆从,主要是盘缠带足,吃穿不愁。”郭图回道,“不像如今随军,除了祭酒,我等都只能步行。”
“寻常士子游学,其实大多不都是步行吗?”荀谌感慨,主要是自家兄长,前两年就有学过,主要是给郭嘉拾掇的结果。
三年前郭嘉说是要去洛阳看看,诓骗自家兄长一起过去。
荀彧其实也是被说动,本来还说让马车带两人过去,却不想郭嘉又说步行才算游学。
最后两人还真走到洛阳,前后大半年才回来,不过那一次之后,兄长也感慨受益匪浅。
说是一路餐风露宿,实际接近百姓,才知世道艰苦,也厌恶洛阳权贵的纸醉金迷。
“游学的目的是开拓见识,其实还是扩充人脉。见到的都是当地名士和豪强,若是风尘仆仆,衣衫不整的,岂非失礼?”郭图反驳。
世家大族通过族学,还有后续的私学,学问其实已经掌握足够。
剩下的,就是缺乏名望,他们需要让更多人知道自己。
所需要游学,通过拜访各地的名士,让他们帮忙宣传,甚至结交一些世家大族,来获得名望。
各地孝廉的名额有限,若县令太守都不认识你,怎么提你孝廉?
在这个大背景下,催生的一个职业,便是‘名士’。
说是有名望之人,不如说是中介更恰当。
因为大家都认识他,他也可以作为中间人,把自己认定的‘人才’推荐给大家。
推荐的人才有真才实学,那名士也能获得更多的名望,算是互惠。
近代也有类似这玩意,改革开放那阵流行下海赚钱。
大家都想赚钱,可不知道做什么赚钱。
于是也催生叫做‘点子大师’的东西,给人出点子来赚钱和赚名望。
“游学的事情姑且不说……”辛毗觉得话题有些偏,“难道我们不该想着离开这里?”
“有办法的话,又哪会在这里抱怨?”辛评摇了摇头,“要么朝廷发兵征讨,要么我们到泰山那边再想办法,否则也没必要浪费时间去想这个问题了……”
“贼人选择的时机很犀利,朝廷首先在黄巾少帅那里吃过亏,而主力被困在凉州。元气大伤,物资耗尽。在秋收之前,只能依靠州郡兵来对付贼人……”郭图分析。
“若是真是赵慈那样的,仅仅是荆州那边的州兵,便已经将其消灭。问题是泰山贼冒充赵慈残部,也不知道各地官员是否会被迷惑。”荀谌也在担心这个问题。
赵慈被王睿击败,如今是残部。只是颍川都尉能力不足,才让其残部恢复过来。
他们这些在队伍里面的,知道赵慈已经没了,不过官兵那边未必就知道这点。
估计不少人都还以为,统领这支队伍的,便是赵慈。
“贼人选择的时机很厉害,你们说这是那黄巾少帅的想法,还是……戏忠的想法?”辛评询问。
戏志才只是颍川寒门子弟,家境比郭嘉还不如,为了读书这些年花了不少努力。
后来先是认识郭嘉,然后两人一起认识荀彧,慢慢也算一个圈子的人。
不过也只能算是小圈子,如他们这四人,还是看不起对方的。
“这种野路子,大概也就是戏忠才能想出来。”郭图回道,大家不是很熟悉,自然也不会亲昵到称呼对方表字。
“本来大概率无法出仕的存在,没想到投贼之后,居然被如此重视。”辛评也是感慨,按照正常的情况,戏志才这样的出身,怕是一辈子都不可能举孝廉。
大概率最后只是成为县吏或者郡吏,只有运气非常好,才会被举孝廉……
可他到底缺乏底蕴,就算成为郎官,最后怕也只是县丞或者县长,还是偏僻地方的。
比如说交州那种地方,以他以前那身子骨,真过去估计三年内就水土不服病逝了。
“如今天下大势,分崩离析之势已现。”荀谌回道,“未来不过两种可能,朝中权臣改朝换代,或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有些眼光的,其实这个时候已经可以做出选择。”
说到底就是站位,明眼人都看出,如今袁阀已经逐渐走权臣的道路。
再加上黄巾贼大失人心,就觉得好像这路,一开始就只有一条。
也正因为路就那么一条,反而不需要着急做选择,一条路就没有选择可言!
不出仕是肯定不可能的,两三代不出仕,这家门就要没落。
到时候那些新兴的世家门阀,可是要欺负到头上来了。
如今又多一个选择,那就是黄巾少帅。
能压制扩张的野心,步步为营。
同时听说也很看重学问,开设学习班免费授课,能任人唯贤。
戏志才都能混郡丞,以后那黄巾少帅发迹起来,甚至称帝建国,三公九卿,说不定自己也有份呢?几个少年,此刻不由得想到。
他们到底不是袁绍麾下的重臣,只能算青葱年少,心性没有成熟。
多少有些傲气,觉得戏志才可以,那自己可以做的更好。
唯一是顾虑,就是出仕贼人,自己家人怎么办?
“其实我个人看来,你们早些做决断好些。”杜袭却是凑了过来,“那黄巾少帅对世家豪族颇为苛刻,现在不投效,以后他们打到颍川,你我家族都要倒霉。”
“子绪,之前就怀疑了,你到底站哪边的?”郭图直接怼了回去。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之黄巾少帅》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黄巾少帅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