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永乐三年,历史渐远
目录:大明王冠|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类别:历史军事
且不提使团回应天沿途的事情,乏善可陈。
连本来享受着“出轨”快意的黄昏大官人也没了这种待遇——过了广西后,已无危险,是以乌尔莎没再贴身护卫。
何况还有徐辉祖三人在,大明境内安全的很。
于彦良和许吟两人进入大明国界后,没有丝毫停留,带了黄昏的密信,就直奔顺天而去。
应天,春节已过,万物复苏。
代替朱高炽兼国理政的朱高燧接见过安南那边快马加急送过来的使团名册后,有点蒙圈,什么意思,安南要派使团来大明回一封国书?
用的是“回”字。
这岂非说明大明使团送了封国书到安南?
朱高燧心里明镜着,这一次出使安南,只有一封父皇的手诏,哪来的国书?
出大事了!
连国书都敢伪造,使团之中,也就黄昏有这个贼胆。
朱高炽表面不动声色,着令礼部尚书李志刚那边,找一个和安南使团使臣地位相当的礼部官员准备迎接使团事宜,并让光禄寺和鸿胪寺那边配合礼部。
光禄寺负责酒席之事,鸿胪寺负责礼仪方面,都需要配合礼部,看礼部那边最后要求以什么规格接见安南使团。
最主要还是看安南使臣的地位。
叮嘱完这些事,朱高燧沉思片刻,觉得这是弄死黄昏的良机,不仅如此,整个使团的人都得跟着完蛋,伪造国书,这是何等的大罪!
根本不需要自己推波助澜,父皇就会砍了黄昏和徐辉祖等人的人头。
于是朱高燧原原本本的写了封章折送递顺天。
在着人送章折的时候,朱高燧又叮嘱负责的官吏,说春节万物复苏,但北方多雨雪,需要谨慎保护章折,不要损毁了,慢一点也无所谓。
那位官员哪会懂不起。
三殿下隐晦的意思,是让这一次送章折的慢一点,越慢越好。
办了这些事,朱高燧离开乾清殿,出了大内直奔一座郡王府。
朱高煦的郡王府。
因为被锁在福建大半年,远离争储的核心圈子,又因为说书人说海战之中朱文圭没死,朱高煦被父皇朱棣敲打了一番,让这位殿下心里着急。
春节借着想念母后的借口,回到应天后就不想走了。
各种理由懒在王府。
不上朝,也不出门办事,只是把面子功夫做好:既然是想念母后,那隔三岔四还是得去坤宁宫给徐皇后请安。
是以永乐三年的应天很有些诡异。
朱高燧兼国,朱高煦基本等同于圈禁,朱高炽被逼着跑到顺天去“养病”,顺便在朱棣面前有事没事的叫唤一声,示意我才是老大,老头子你要明白个道理,咱中华数千年的君王,立储立长。
当然,朱高炽现在明白他最强的优势:皇孙。
是以到了顺天,朱高炽只要是去见朱棣,都会把朱瞻基带在身边,别说,效果极好,因为最喜爱的皇孙在侧,朱棣也不好意思当着他的面骂朱高炽。
一家人倒也是其乐融融。
朱高炽的王妃张氏也挺忙碌,父皇在顺天多日,母后在应天,因为朱棣是征讨鞑靼来的顺天,是以并没有带妃子。
但总不能让父皇整日里没个人女子陪吧。
大家都懂的。
于是在朱高炽的暗示下,行部两位尚书的提议下,朱高炽王妃张氏的张罗下,在顺天办了个小小的选秀,从周围州县选了些身份家世不错的良家闺女,送到父皇那边,封了几个美人……
也就是让父皇不孤单而已。
若是没有特别出彩的美人,她们基本上也就止步于此了。
日子倒也咸淡。
朱高炽的身体虽然好转了,但并没有回应天去从朱高燧手中把兼国理政权利抢回来的意思,朱棣倒是在准备要回一趟应天。
毕竟郑和下西洋的事情快要准备妥当了。
因为开春后,瓦剌、鞑靼和兀良哈存在着南下抢粮抢人的可能,加上朱棣确实不太想回应天,因此朱棣的计划是回应天,等郑和下了西洋,他在入冬之前还要返回顺天。
这是永乐三年最高核心圈子的变化。
应天朝堂,则更诡异一些。
随着朱高燧兼国理政,让很多看不清大势的臣子,以为咱们这位三殿下也有了争储的资本,于是纷纷投之以桃,希望朱高燧争储成功后会报之以李。
朝堂文臣的立场没变。
还是支持朱高炽。
毕竟朱高燧也是武将,他要是争储成功,文臣的生存和利益空间将被武将压榨,是以不论朱高燧还是朱高煦,都无法得到文臣的支持。
这就导致朱高燧在兼国理政期间,很多事情被掣肘,难以像朱高炽那般做的尽善完美,于是无数人等着看好戏,连朱高煦也在等着看朱高燧出丑。
武将之中分成了两拨阵营。
一拨是见风使舵支持朱高燧的,一拨还是以驸马王宁、淇国公丘福为首,支持朱高煦,这两拨人现在在应天斗的不亦乐乎。
是以朱高煦在王府中听闻朱高燧来了,脸色很是难看。
终究是兄弟,还是得见一见的。
双方在书房落座,待丫鬟捧茶之后,朱高燧使了个眼色,朱高煦挥挥手,示意丫鬟、奴仆全都退下,这才道:“老三你这是作甚,出了什么大事?”
朱高燧笑道:“是出大事了。”
朱高煦自以为是,还以为是他知道的大事,于是不甚在意的道:“不就是安南那边出现了叛乱,导致我们大明的使团遭到叛兵伏击,损伤惨重么,安南为了表达歉意,不是已经送来五百颗叛兵头颅么,想必接下来还会再次派遣使团,送来赔礼。”
今年春节,安南并没有派使团来朝贡。
朱高燧压低声音,“若只是此事,我又何必来见二哥自讨没趣,二哥自从福建过来后,对三弟我可没什么好脸色,你我兄弟之间,二哥还有什么不放心呢,我当初之所以那么做,也是为了帮助二哥打击老大,只不过没想到老大狡猾如狐狸,竟然依样画葫芦把二哥也牵扯了进去,其后更是假意装病,把我推到兼国理政的位置上去,以此分裂你我二人的兄弟之情,二哥若是不信,我现在就上章折去顺天,请求父皇降旨,让二哥来兼国理政。”
朱高煦不徐不缓,端起茶杯,斜乜一眼,皮笑肉不笑,“是么?”
连本来享受着“出轨”快意的黄昏大官人也没了这种待遇——过了广西后,已无危险,是以乌尔莎没再贴身护卫。
何况还有徐辉祖三人在,大明境内安全的很。
于彦良和许吟两人进入大明国界后,没有丝毫停留,带了黄昏的密信,就直奔顺天而去。
应天,春节已过,万物复苏。
代替朱高炽兼国理政的朱高燧接见过安南那边快马加急送过来的使团名册后,有点蒙圈,什么意思,安南要派使团来大明回一封国书?
用的是“回”字。
这岂非说明大明使团送了封国书到安南?
朱高燧心里明镜着,这一次出使安南,只有一封父皇的手诏,哪来的国书?
出大事了!
连国书都敢伪造,使团之中,也就黄昏有这个贼胆。
朱高炽表面不动声色,着令礼部尚书李志刚那边,找一个和安南使团使臣地位相当的礼部官员准备迎接使团事宜,并让光禄寺和鸿胪寺那边配合礼部。
光禄寺负责酒席之事,鸿胪寺负责礼仪方面,都需要配合礼部,看礼部那边最后要求以什么规格接见安南使团。
最主要还是看安南使臣的地位。
叮嘱完这些事,朱高燧沉思片刻,觉得这是弄死黄昏的良机,不仅如此,整个使团的人都得跟着完蛋,伪造国书,这是何等的大罪!
根本不需要自己推波助澜,父皇就会砍了黄昏和徐辉祖等人的人头。
于是朱高燧原原本本的写了封章折送递顺天。
在着人送章折的时候,朱高燧又叮嘱负责的官吏,说春节万物复苏,但北方多雨雪,需要谨慎保护章折,不要损毁了,慢一点也无所谓。
那位官员哪会懂不起。
三殿下隐晦的意思,是让这一次送章折的慢一点,越慢越好。
办了这些事,朱高燧离开乾清殿,出了大内直奔一座郡王府。
朱高煦的郡王府。
因为被锁在福建大半年,远离争储的核心圈子,又因为说书人说海战之中朱文圭没死,朱高煦被父皇朱棣敲打了一番,让这位殿下心里着急。
春节借着想念母后的借口,回到应天后就不想走了。
各种理由懒在王府。
不上朝,也不出门办事,只是把面子功夫做好:既然是想念母后,那隔三岔四还是得去坤宁宫给徐皇后请安。
是以永乐三年的应天很有些诡异。
朱高燧兼国,朱高煦基本等同于圈禁,朱高炽被逼着跑到顺天去“养病”,顺便在朱棣面前有事没事的叫唤一声,示意我才是老大,老头子你要明白个道理,咱中华数千年的君王,立储立长。
当然,朱高炽现在明白他最强的优势:皇孙。
是以到了顺天,朱高炽只要是去见朱棣,都会把朱瞻基带在身边,别说,效果极好,因为最喜爱的皇孙在侧,朱棣也不好意思当着他的面骂朱高炽。
一家人倒也是其乐融融。
朱高炽的王妃张氏也挺忙碌,父皇在顺天多日,母后在应天,因为朱棣是征讨鞑靼来的顺天,是以并没有带妃子。
但总不能让父皇整日里没个人女子陪吧。
大家都懂的。
于是在朱高炽的暗示下,行部两位尚书的提议下,朱高炽王妃张氏的张罗下,在顺天办了个小小的选秀,从周围州县选了些身份家世不错的良家闺女,送到父皇那边,封了几个美人……
也就是让父皇不孤单而已。
若是没有特别出彩的美人,她们基本上也就止步于此了。
日子倒也咸淡。
朱高炽的身体虽然好转了,但并没有回应天去从朱高燧手中把兼国理政权利抢回来的意思,朱棣倒是在准备要回一趟应天。
毕竟郑和下西洋的事情快要准备妥当了。
因为开春后,瓦剌、鞑靼和兀良哈存在着南下抢粮抢人的可能,加上朱棣确实不太想回应天,因此朱棣的计划是回应天,等郑和下了西洋,他在入冬之前还要返回顺天。
这是永乐三年最高核心圈子的变化。
应天朝堂,则更诡异一些。
随着朱高燧兼国理政,让很多看不清大势的臣子,以为咱们这位三殿下也有了争储的资本,于是纷纷投之以桃,希望朱高燧争储成功后会报之以李。
朝堂文臣的立场没变。
还是支持朱高炽。
毕竟朱高燧也是武将,他要是争储成功,文臣的生存和利益空间将被武将压榨,是以不论朱高燧还是朱高煦,都无法得到文臣的支持。
这就导致朱高燧在兼国理政期间,很多事情被掣肘,难以像朱高炽那般做的尽善完美,于是无数人等着看好戏,连朱高煦也在等着看朱高燧出丑。
武将之中分成了两拨阵营。
一拨是见风使舵支持朱高燧的,一拨还是以驸马王宁、淇国公丘福为首,支持朱高煦,这两拨人现在在应天斗的不亦乐乎。
是以朱高煦在王府中听闻朱高燧来了,脸色很是难看。
终究是兄弟,还是得见一见的。
双方在书房落座,待丫鬟捧茶之后,朱高燧使了个眼色,朱高煦挥挥手,示意丫鬟、奴仆全都退下,这才道:“老三你这是作甚,出了什么大事?”
朱高燧笑道:“是出大事了。”
朱高煦自以为是,还以为是他知道的大事,于是不甚在意的道:“不就是安南那边出现了叛乱,导致我们大明的使团遭到叛兵伏击,损伤惨重么,安南为了表达歉意,不是已经送来五百颗叛兵头颅么,想必接下来还会再次派遣使团,送来赔礼。”
今年春节,安南并没有派使团来朝贡。
朱高燧压低声音,“若只是此事,我又何必来见二哥自讨没趣,二哥自从福建过来后,对三弟我可没什么好脸色,你我兄弟之间,二哥还有什么不放心呢,我当初之所以那么做,也是为了帮助二哥打击老大,只不过没想到老大狡猾如狐狸,竟然依样画葫芦把二哥也牵扯了进去,其后更是假意装病,把我推到兼国理政的位置上去,以此分裂你我二人的兄弟之情,二哥若是不信,我现在就上章折去顺天,请求父皇降旨,让二哥来兼国理政。”
朱高煦不徐不缓,端起茶杯,斜乜一眼,皮笑肉不笑,“是么?”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王冠》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王冠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