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二十年无战事
目录:我滴个良人呐| 作者:金无彩| 类别:都市言情
东宫如今正是几位美人争奇斗艳的时候。
太子妃隋氏只是一心养胎,闲暇时关照一下庄王的功课。
十二岁便跟祺王差不多高的庄王一张娃娃脸,两只灵透的眼睛,笑起来极为讨喜。
大明宫上上下下,从端方帝、邬皇后,到甄三九、千山等人,都看见他就忍不住露出喜悦。
崔莹抵达东宫的时候,庄王刚好下学回来,见着她,上下一打量,先拱手长揖:“崔小娘子为国取义,实在令人敬佩!”
“庄王殿下言重了。”崔莹意外地愣了愣,红了脸,忙屈膝行礼自谦。
庄王站直了身子,接着说道:“只是我大秦并非没有一战之力,委实不必非要小娘子和亲。你若是不想去,本王帮你去跟皇祖父说!”
“庄王殿下误会了。不是陛下要我和亲,是我自己想去西夏。”崔莹温和说完,冲他点了点头,跟着女官进了丽正殿,去见隋氏。
谁知隋氏靠在软枕上,也先说了庄王那话:“你不要勉强委屈自己。若是你自己不好说,告诉我,我去帮你跟陛下陈情。”
“刚才庄王殿下还担心臣女是被逼答应的,太子妃又这样爱惜我,可见是您的教导,小殿下才能这样体恤臣民。”
崔莹先恭维隋氏,接着娓娓道来:“臣女的身份,说实话,若非长安被封郡主、公主,那臣女与邬喻,可算当世顶尖。”
隋氏心中一动,缓缓颔首。
“臣女也算是金尊玉贵长大的,想当年女学里也读过史书,学过道理。尤其是在先长公主跟前长大,承教于西华姑姑,若从这一条上论,臣女自夸一句,邬喻都不如我。”
崔莹说得骄傲且矜持。
隋氏迟疑片刻,再度点头,下意识地伸手盖在了微微隆起的小腹上。
她想起了端午当日,邬喻瞧见邬皇后一言不发地被扶上辇车时的惶急,以及微飏对邬喻的诡异态度。
还有邬喻自从端午回到邬家,直到今天,再无只言片语的消息传出来……
所以,崔莹设计桓王一事,不仅是邬皇后一个人的布置,就连邬喻都被派了个牵制微飏的态度。
可是西夏使团一来,崔莹便自请和亲。
不仅如此,她跟自己的分析剖白,还句句不离与邬喻的对比……
所以,其实她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明白了。
邬皇后毕竟是自己的亲婆母,隋氏只觉得自己的腮上也微微地有了一丝热度。
可是端方帝把这件跟崔莹谈话的任务交给自己,却不是为了让自己替邬皇后赎罪的,而是让自己考察这位崔家小娘子,到底有没有和亲女的生存智慧,以及,一定的异国宫斗技能。
想通了这一条,隋氏长长地吸了一口气,弯了弯嘴角:“崔小娘子的身份的确尊贵。只是和亲却不是仅仅只看身份的。不知崔小娘子咳想好了到西夏应该做什么?”
“与西夏太子成亲,孝顺公婆、开枝散叶。”崔莹的笑容中忽然闪出一种摄人的光彩,“不仅如此,还要仔细周到地照看太子,安分守己地整理东宫事务,决不让太子的后院起火。要保证他能在那一天到来时,顺利登上皇位。”
听到这里,隋氏先放了一半的心,微微笑了起来:“小娘子不亏是崔氏后人。”
“至于之后的事情,照着我的小念头,应该是全心全意当个好皇后,教养一个好太子。至于臣女的归宿,大约是西夏太后吧。”崔莹的笑容像极了一个已经在深宫住了一辈子的人。
隋氏听着她的话,渐渐收起了笑容,正色问道:“小娘子想没想过,也许你根本就活不到生下孩子的那天?”
“那我就好好活着。我只要不犯错,有大秦在,我就永远都会是西夏的太子妃、日后就是西夏皇后。”崔莹的眼睛一眯,“西夏后宫只要有孩子,名义上就都是我的孩子,我只要有个亲近我的孩子,我就什么都不怕。”
隋氏迟疑了片刻,轻声道:“按说,我应该告诉崔小娘子,你这个想法是完全没错的。
“可是……好歹我也算是看着你长大的,真的眼睁睁看着你走上这条路,心里实在不忍。
“小娘子记住,不论任何时候,性命是第一重要的。若是事不可为,小娘子请一定想办法回来。
“只要我还坐在这个位置上一天,我就一定会站在小娘子一边。再嫁、出家、隐姓埋名过自在日子,不论你做什么选择,我都帮你。”
崔莹看着她莹润如玉的手轻轻地从隆起的小腹上移到自己手背上,顿时眼眶一红。勉强笑一笑,深深欠身:“多谢太子妃怜惜我。可惜,我大约,不值得。”
“不要这样想。是性命,就值得。”隋氏正色说完,拍了拍她的手。一转头,却发现庄王正在大殿门外歪着头听,当即便沉了脸:
“要听就大大方方地走进来听,不听就干干净净走远些。马上十三岁的小郎君,哪个教你这样轻浮鬼祟的?!你三四两个哥哥,十三岁都进六部学习了!”
“那不是也只学了几个月就又回宫里跟我们一起读书了……”庄王嘀咕着顶了一句嘴,才蔫头耷脑地走了进来,给隋氏行礼,又给崔莹重新作揖:“崔小娘子好。”
“见过庄王殿下。”崔莹忙起身还礼。
两个人不约而同,把刚才在丽正殿外的相遇都“忘”了。
隋氏明白崔莹这是在帮着庄王遮羞脸,一笑而过,问了庄王功课,让他自己去后殿用功。自己却留了崔莹一起吃午饭:“咱们多聊聊。以后怕是没多少这样的机会了。”
所以等崔莹从东宫出来的时候,天色已黄昏。
整个京城都在等待这场长谈的结果。
太子妃隋氏非常正式地写了奏章,由太子转交给了端方帝。
仔仔细细地看完,端方帝看到了太子妃最后一段批语:“崔氏有勇有谋,虽秉性刚烈,却亦知刚柔并济。倘若和亲西夏,有得力之人相助,庶几可保秦夏二十年无战事。”
评价这样高?!
端方帝拧着眉把奏章封了,让千山悄悄给微飏送去:“让她说得,我更舍不得把崔氏嫁给西夏了!”
太子妃隋氏只是一心养胎,闲暇时关照一下庄王的功课。
十二岁便跟祺王差不多高的庄王一张娃娃脸,两只灵透的眼睛,笑起来极为讨喜。
大明宫上上下下,从端方帝、邬皇后,到甄三九、千山等人,都看见他就忍不住露出喜悦。
崔莹抵达东宫的时候,庄王刚好下学回来,见着她,上下一打量,先拱手长揖:“崔小娘子为国取义,实在令人敬佩!”
“庄王殿下言重了。”崔莹意外地愣了愣,红了脸,忙屈膝行礼自谦。
庄王站直了身子,接着说道:“只是我大秦并非没有一战之力,委实不必非要小娘子和亲。你若是不想去,本王帮你去跟皇祖父说!”
“庄王殿下误会了。不是陛下要我和亲,是我自己想去西夏。”崔莹温和说完,冲他点了点头,跟着女官进了丽正殿,去见隋氏。
谁知隋氏靠在软枕上,也先说了庄王那话:“你不要勉强委屈自己。若是你自己不好说,告诉我,我去帮你跟陛下陈情。”
“刚才庄王殿下还担心臣女是被逼答应的,太子妃又这样爱惜我,可见是您的教导,小殿下才能这样体恤臣民。”
崔莹先恭维隋氏,接着娓娓道来:“臣女的身份,说实话,若非长安被封郡主、公主,那臣女与邬喻,可算当世顶尖。”
隋氏心中一动,缓缓颔首。
“臣女也算是金尊玉贵长大的,想当年女学里也读过史书,学过道理。尤其是在先长公主跟前长大,承教于西华姑姑,若从这一条上论,臣女自夸一句,邬喻都不如我。”
崔莹说得骄傲且矜持。
隋氏迟疑片刻,再度点头,下意识地伸手盖在了微微隆起的小腹上。
她想起了端午当日,邬喻瞧见邬皇后一言不发地被扶上辇车时的惶急,以及微飏对邬喻的诡异态度。
还有邬喻自从端午回到邬家,直到今天,再无只言片语的消息传出来……
所以,崔莹设计桓王一事,不仅是邬皇后一个人的布置,就连邬喻都被派了个牵制微飏的态度。
可是西夏使团一来,崔莹便自请和亲。
不仅如此,她跟自己的分析剖白,还句句不离与邬喻的对比……
所以,其实她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明白了。
邬皇后毕竟是自己的亲婆母,隋氏只觉得自己的腮上也微微地有了一丝热度。
可是端方帝把这件跟崔莹谈话的任务交给自己,却不是为了让自己替邬皇后赎罪的,而是让自己考察这位崔家小娘子,到底有没有和亲女的生存智慧,以及,一定的异国宫斗技能。
想通了这一条,隋氏长长地吸了一口气,弯了弯嘴角:“崔小娘子的身份的确尊贵。只是和亲却不是仅仅只看身份的。不知崔小娘子咳想好了到西夏应该做什么?”
“与西夏太子成亲,孝顺公婆、开枝散叶。”崔莹的笑容中忽然闪出一种摄人的光彩,“不仅如此,还要仔细周到地照看太子,安分守己地整理东宫事务,决不让太子的后院起火。要保证他能在那一天到来时,顺利登上皇位。”
听到这里,隋氏先放了一半的心,微微笑了起来:“小娘子不亏是崔氏后人。”
“至于之后的事情,照着我的小念头,应该是全心全意当个好皇后,教养一个好太子。至于臣女的归宿,大约是西夏太后吧。”崔莹的笑容像极了一个已经在深宫住了一辈子的人。
隋氏听着她的话,渐渐收起了笑容,正色问道:“小娘子想没想过,也许你根本就活不到生下孩子的那天?”
“那我就好好活着。我只要不犯错,有大秦在,我就永远都会是西夏的太子妃、日后就是西夏皇后。”崔莹的眼睛一眯,“西夏后宫只要有孩子,名义上就都是我的孩子,我只要有个亲近我的孩子,我就什么都不怕。”
隋氏迟疑了片刻,轻声道:“按说,我应该告诉崔小娘子,你这个想法是完全没错的。
“可是……好歹我也算是看着你长大的,真的眼睁睁看着你走上这条路,心里实在不忍。
“小娘子记住,不论任何时候,性命是第一重要的。若是事不可为,小娘子请一定想办法回来。
“只要我还坐在这个位置上一天,我就一定会站在小娘子一边。再嫁、出家、隐姓埋名过自在日子,不论你做什么选择,我都帮你。”
崔莹看着她莹润如玉的手轻轻地从隆起的小腹上移到自己手背上,顿时眼眶一红。勉强笑一笑,深深欠身:“多谢太子妃怜惜我。可惜,我大约,不值得。”
“不要这样想。是性命,就值得。”隋氏正色说完,拍了拍她的手。一转头,却发现庄王正在大殿门外歪着头听,当即便沉了脸:
“要听就大大方方地走进来听,不听就干干净净走远些。马上十三岁的小郎君,哪个教你这样轻浮鬼祟的?!你三四两个哥哥,十三岁都进六部学习了!”
“那不是也只学了几个月就又回宫里跟我们一起读书了……”庄王嘀咕着顶了一句嘴,才蔫头耷脑地走了进来,给隋氏行礼,又给崔莹重新作揖:“崔小娘子好。”
“见过庄王殿下。”崔莹忙起身还礼。
两个人不约而同,把刚才在丽正殿外的相遇都“忘”了。
隋氏明白崔莹这是在帮着庄王遮羞脸,一笑而过,问了庄王功课,让他自己去后殿用功。自己却留了崔莹一起吃午饭:“咱们多聊聊。以后怕是没多少这样的机会了。”
所以等崔莹从东宫出来的时候,天色已黄昏。
整个京城都在等待这场长谈的结果。
太子妃隋氏非常正式地写了奏章,由太子转交给了端方帝。
仔仔细细地看完,端方帝看到了太子妃最后一段批语:“崔氏有勇有谋,虽秉性刚烈,却亦知刚柔并济。倘若和亲西夏,有得力之人相助,庶几可保秦夏二十年无战事。”
评价这样高?!
端方帝拧着眉把奏章封了,让千山悄悄给微飏送去:“让她说得,我更舍不得把崔氏嫁给西夏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滴个良人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滴个良人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