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三章 突破(1)
目录:从大学教师开始| 作者:大熊不是猫| 类别:都市言情
第708章 突破(1)
有钱人一般都喜欢任性,这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真理。
老王喜欢定一个小目标,小王喜欢的可就多了,仗着年轻,肾好。
大强子就有点难受了,明明是白手起家的英雄人物,结果楞是让人佩服不起来。
在大家不知不觉中,京城大学和国防技术大学联合成立的计算机公司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开始营业了。
低调但是奢华。
说低调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宴请宾朋,没有广而告之,除了他们自己人知道,谁都没告诉;
说奢华是因为他们一上来就独占了位于中关村的一栋办公楼,旁边还有一间仓库和一个新建厂房呢。
而且,就看那广告招牌,大家想模仿都模仿不来。
这是准备要大干一场的节奏啊。
沈光林既然决定要入行搞计算机了,当然不能做赔本的买卖啊,他们合作的初衷虽然是研究最新款的大型计算机不假,可开展diy个人电脑业务也是可以的呀。
就算是其他能赚钱的业务,他们也一样可以开展嘛。
要知道,国防技术大学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手下存货可是不少呢。
现在,沈光林有钱,他们有人有技术,大家一拍即合。
机会难得,国防技术大学也是穷怕了,对合作的积极性和投入程度比沈光林还高呢。
所以,他们才会在第一时间招兵买马诚邀各路英才共创大业。
毕竟,以后计算机公司是要健康发展自负盈亏的,得想好赚钱的门路。
但是,具体到业务板块,靠大型计算机估计短时间内根本养活不了他们,还是得依靠个人电脑和其他产业的发展。
这也是沈光林给他们规划好的路线。
生产组装机难吗?
说难也难,但说不难,那真是一点都不难。
只要有渠道能够从国外买来电脑元器件,自己拼装就是了。
王安,康博,戴尔干的都是这个活。
现在,新成立的计算机公司一上来就有充足的外汇,这就是他们最大的优势。
只是,沈某人并不想让这家公司只做对外贸易而已,不然,那钱都能赚到天上去了。
在这个年代,有了这么充足的本钱,就长城银河计算机公司的这个起点,要是最终还能搞黄了,那是真的没天理了。
而且,为了照顾新成立的计算机公司,长城集团自己都没有介入diy个人电脑这个业务领域呢。
不但如此,长城集团还免费为他们的计算机公司开模,并且提供机箱,电源,主板,显示器等各种配套服务。
就差为新计算机公司提供全套代工服务了。
就差把饭菜喂在嘴里并且帮助他们完成销售了。
手里有钱,长城银河计算机公司的科研团队很快就成立了,他们到处购买设备,收集资料,拟定计划。
看的出来,新的计算机公司也是真的想有一番作为的,他们不仅从国防技术大学带了大批精兵强将过来,而且,在京城也招到了不少人才呢。
就这样,虽然没有人刻意宣传,长城银河计算机公司还是成为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明星企业。
他就是这条街上最靓的仔。
大约,只要挂了“长城”的名字,那就是明星企业吧。
但是,对于沈光林实验室和人类基因组计划课题小组来讲,远水毕竟解不了近渴,真的要等长城银河研究出了新的大型计算机之后再开展实验,那黄花菜都凉了。
为了加快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验进展,沈光林还是秘密的从ibm订购了一台大型计算机。
这么做是为了不打击大家的士气。
但是,买计算机这件事他谁都没告诉,自己偷偷摸摸使用就是了。
毕竟,科研进展也是很重要的。
而就在计算机公司酝酿开业的时候,那台新买的ibm大型计算机也已经投入试运行了。
有了这个利器加持果然很爽,人类基因的测序工作进展飞快。
然而,大型计算机工作起来就像挖矿一样,每天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京城虽然是首善之地,平常并不缺电,但是隔三差五的就要停电也是难受。
计算机运行,最怕的就是突然停电,算了半天,一下子数据全没了。
幸好,京城位于华夏北方,日照时长和强度还是不错的,沈光林为了自己的实验室不受电力的影响,在园区建设了一个超大型的光伏电站。
然而,光伏发电只能白天发,那晚上怎么办?
这个年代想用蓄电池来储能还是不太现实,锂电池也有待进一步发展。
于是,沈光林又有新想法:白天发的用不完电,留待晚上用如何呢?
这件事也简单,弄两个海拔不同的水库就可以储能了呀。
白天把发出来用不完的电拿来抽水,把水给抽到山顶上的水库去,晚上再放下来用水力来发电,这是不是就能够保障用电了?
看看,问题解决了,这是不是一个创举?后世的一些人学着点。
在这个年代,抑或是其他任何年代,对于科研竞争的残酷性,大家都是无所不用其极的。
所以,沈光林实验室在战略上藐视敌人,但是,在战术上,他们也是很重视敌人的。
为了取得阶段性的成功,不给科学院的测序组留下任何可以获胜的机会,沈光林甚至动用了最新款还没上市的pcr仪。
有钱有人有技术,有如此的技术优势和人力优势,谁还能竞争的过他?
所以,新的大型计算机的投入使用,直接带来的就是测试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在沈光林实验室的课题组这里,压根没用多少时间,3号染色体已经被测试的差不多了。
这些天,虽然天气是在一天天的转冷的,但是大家的竞争氛围和热情确是在逐日递增的。
说起来,大家开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竞争也有蛮久一段时间了,沈光林甚至都还没有去关注过科学院那边的进度呢。
那边的课题组已经开始了吗?由哪些人参与?进展如何?完成多少测序工作了?
这些,沈光林都不掌握。
要说沈光林完全不关心对方的进展是假的,但是,沈某人是跟你们整个项目组做竞争的,要是连华夏部分的1%都竞争不过,那还提什么战胜沃森呢。
所以,沈光林都没把科学院当做对手,只是当做祭旗对象而已。
然而,科学院那边可就不这么想了,他们是时刻关注沈光林实验室的测序进度的。
为此,他们还派遣了一些卧底过来。
这些卧底就是学生,而且是他们新发展的学生。
科学院毕竟是国内最高端的科研机构,这个年代的学生也是思想单纯,很容易就上当了。
因此,他们想要发展个卧底也不是太难。
于是,他们也就知道了,沈光林实验室项目组的测序工作进度是极快的。
大约只是因为计算机的算力跟不上,这才耽误了分析和整理工作。
而沈光林偷偷购买了ibm的大型计算机这件事是在一定层面上是保密的,根本没有对普通员工开放。
所以,科学院也是不知道。
普通人看来,在沈光林实验室的项目组这里,大家都在等着长城银河的计算机研发成功呢。
这下子,新成立的长城银河计算机,不但成了遏制沈光林实验室人类基因组计划小组进展的重要瓶颈,也成了科学院的重点关注对象。
然而,科学院自己并不缺少可以使用的计算机。
说起来,科学院自己就有计算机所,比如柳连想等人就是从那里面独立出来的,他们自己也有大型的计算机,虽然计算力一般,但根本不用担心不够用。
而且,计算所里面还有大量的职业计算师呢,要是全部采用了机器来计算,那他们的工作怎么办?
这些人可是在历史上立过大功的,有多少科研成果都是依靠他们用计算尺手算出来的?
其实,在计算机这件事上,國防技術大学和科學院走的是独立的两条路,他们以前没有交集,以后也不会有。
现阶段,沈光林实验室和国防技术大学关于计算机研发方面的合作非常深入,进展也真的很快。
时间不长,他们就在软硬件方面就都取得了突破。
沈光林都没有想到,他们会有这么牛逼。
其实,他们牛逼也是应该的,国防技术大学的学生生源可是不比清北差的,而且挑选还更严苛一些。
所有,他们有底蕴也是应该的。
只是,他们牛逼的地方大概是跑偏了。
双方联合成立计算机公司,明明是为了研究最新的大型计算机的。
结果,公司在計算机方面的资料还没收集完成呢,在通讯方面却率先完成了突破。
沈光林刚过来看的时候就发现了,他们开发出来的,这不就是对讲机么。
对讲机是个好东西,后世那些工地指挥,小区保安,使用的全是它。
然而,沈光林仔细一看,却又不是。
听了来自国防技术大学的项目负责人讲:他们采用的是微蜂窝技术,将电话以数字无线方式接入固定电话网,这项技术可以作为固定电话的延伸呢。
也就是说,大家拿这这种电话,就可以直接拨打固定电话了,而且,这种移动电话机,采用的也是固定电话的联络方式呢。
我去,这不就是后世的小灵通么!
(本章完)
有钱人一般都喜欢任性,这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真理。
老王喜欢定一个小目标,小王喜欢的可就多了,仗着年轻,肾好。
大强子就有点难受了,明明是白手起家的英雄人物,结果楞是让人佩服不起来。
在大家不知不觉中,京城大学和国防技术大学联合成立的计算机公司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开始营业了。
低调但是奢华。
说低调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宴请宾朋,没有广而告之,除了他们自己人知道,谁都没告诉;
说奢华是因为他们一上来就独占了位于中关村的一栋办公楼,旁边还有一间仓库和一个新建厂房呢。
而且,就看那广告招牌,大家想模仿都模仿不来。
这是准备要大干一场的节奏啊。
沈光林既然决定要入行搞计算机了,当然不能做赔本的买卖啊,他们合作的初衷虽然是研究最新款的大型计算机不假,可开展diy个人电脑业务也是可以的呀。
就算是其他能赚钱的业务,他们也一样可以开展嘛。
要知道,国防技术大学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手下存货可是不少呢。
现在,沈光林有钱,他们有人有技术,大家一拍即合。
机会难得,国防技术大学也是穷怕了,对合作的积极性和投入程度比沈光林还高呢。
所以,他们才会在第一时间招兵买马诚邀各路英才共创大业。
毕竟,以后计算机公司是要健康发展自负盈亏的,得想好赚钱的门路。
但是,具体到业务板块,靠大型计算机估计短时间内根本养活不了他们,还是得依靠个人电脑和其他产业的发展。
这也是沈光林给他们规划好的路线。
生产组装机难吗?
说难也难,但说不难,那真是一点都不难。
只要有渠道能够从国外买来电脑元器件,自己拼装就是了。
王安,康博,戴尔干的都是这个活。
现在,新成立的计算机公司一上来就有充足的外汇,这就是他们最大的优势。
只是,沈某人并不想让这家公司只做对外贸易而已,不然,那钱都能赚到天上去了。
在这个年代,有了这么充足的本钱,就长城银河计算机公司的这个起点,要是最终还能搞黄了,那是真的没天理了。
而且,为了照顾新成立的计算机公司,长城集团自己都没有介入diy个人电脑这个业务领域呢。
不但如此,长城集团还免费为他们的计算机公司开模,并且提供机箱,电源,主板,显示器等各种配套服务。
就差为新计算机公司提供全套代工服务了。
就差把饭菜喂在嘴里并且帮助他们完成销售了。
手里有钱,长城银河计算机公司的科研团队很快就成立了,他们到处购买设备,收集资料,拟定计划。
看的出来,新的计算机公司也是真的想有一番作为的,他们不仅从国防技术大学带了大批精兵强将过来,而且,在京城也招到了不少人才呢。
就这样,虽然没有人刻意宣传,长城银河计算机公司还是成为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明星企业。
他就是这条街上最靓的仔。
大约,只要挂了“长城”的名字,那就是明星企业吧。
但是,对于沈光林实验室和人类基因组计划课题小组来讲,远水毕竟解不了近渴,真的要等长城银河研究出了新的大型计算机之后再开展实验,那黄花菜都凉了。
为了加快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验进展,沈光林还是秘密的从ibm订购了一台大型计算机。
这么做是为了不打击大家的士气。
但是,买计算机这件事他谁都没告诉,自己偷偷摸摸使用就是了。
毕竟,科研进展也是很重要的。
而就在计算机公司酝酿开业的时候,那台新买的ibm大型计算机也已经投入试运行了。
有了这个利器加持果然很爽,人类基因的测序工作进展飞快。
然而,大型计算机工作起来就像挖矿一样,每天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京城虽然是首善之地,平常并不缺电,但是隔三差五的就要停电也是难受。
计算机运行,最怕的就是突然停电,算了半天,一下子数据全没了。
幸好,京城位于华夏北方,日照时长和强度还是不错的,沈光林为了自己的实验室不受电力的影响,在园区建设了一个超大型的光伏电站。
然而,光伏发电只能白天发,那晚上怎么办?
这个年代想用蓄电池来储能还是不太现实,锂电池也有待进一步发展。
于是,沈光林又有新想法:白天发的用不完电,留待晚上用如何呢?
这件事也简单,弄两个海拔不同的水库就可以储能了呀。
白天把发出来用不完的电拿来抽水,把水给抽到山顶上的水库去,晚上再放下来用水力来发电,这是不是就能够保障用电了?
看看,问题解决了,这是不是一个创举?后世的一些人学着点。
在这个年代,抑或是其他任何年代,对于科研竞争的残酷性,大家都是无所不用其极的。
所以,沈光林实验室在战略上藐视敌人,但是,在战术上,他们也是很重视敌人的。
为了取得阶段性的成功,不给科学院的测序组留下任何可以获胜的机会,沈光林甚至动用了最新款还没上市的pcr仪。
有钱有人有技术,有如此的技术优势和人力优势,谁还能竞争的过他?
所以,新的大型计算机的投入使用,直接带来的就是测试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在沈光林实验室的课题组这里,压根没用多少时间,3号染色体已经被测试的差不多了。
这些天,虽然天气是在一天天的转冷的,但是大家的竞争氛围和热情确是在逐日递增的。
说起来,大家开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竞争也有蛮久一段时间了,沈光林甚至都还没有去关注过科学院那边的进度呢。
那边的课题组已经开始了吗?由哪些人参与?进展如何?完成多少测序工作了?
这些,沈光林都不掌握。
要说沈光林完全不关心对方的进展是假的,但是,沈某人是跟你们整个项目组做竞争的,要是连华夏部分的1%都竞争不过,那还提什么战胜沃森呢。
所以,沈光林都没把科学院当做对手,只是当做祭旗对象而已。
然而,科学院那边可就不这么想了,他们是时刻关注沈光林实验室的测序进度的。
为此,他们还派遣了一些卧底过来。
这些卧底就是学生,而且是他们新发展的学生。
科学院毕竟是国内最高端的科研机构,这个年代的学生也是思想单纯,很容易就上当了。
因此,他们想要发展个卧底也不是太难。
于是,他们也就知道了,沈光林实验室项目组的测序工作进度是极快的。
大约只是因为计算机的算力跟不上,这才耽误了分析和整理工作。
而沈光林偷偷购买了ibm的大型计算机这件事是在一定层面上是保密的,根本没有对普通员工开放。
所以,科学院也是不知道。
普通人看来,在沈光林实验室的项目组这里,大家都在等着长城银河的计算机研发成功呢。
这下子,新成立的长城银河计算机,不但成了遏制沈光林实验室人类基因组计划小组进展的重要瓶颈,也成了科学院的重点关注对象。
然而,科学院自己并不缺少可以使用的计算机。
说起来,科学院自己就有计算机所,比如柳连想等人就是从那里面独立出来的,他们自己也有大型的计算机,虽然计算力一般,但根本不用担心不够用。
而且,计算所里面还有大量的职业计算师呢,要是全部采用了机器来计算,那他们的工作怎么办?
这些人可是在历史上立过大功的,有多少科研成果都是依靠他们用计算尺手算出来的?
其实,在计算机这件事上,國防技術大学和科學院走的是独立的两条路,他们以前没有交集,以后也不会有。
现阶段,沈光林实验室和国防技术大学关于计算机研发方面的合作非常深入,进展也真的很快。
时间不长,他们就在软硬件方面就都取得了突破。
沈光林都没有想到,他们会有这么牛逼。
其实,他们牛逼也是应该的,国防技术大学的学生生源可是不比清北差的,而且挑选还更严苛一些。
所有,他们有底蕴也是应该的。
只是,他们牛逼的地方大概是跑偏了。
双方联合成立计算机公司,明明是为了研究最新的大型计算机的。
结果,公司在計算机方面的资料还没收集完成呢,在通讯方面却率先完成了突破。
沈光林刚过来看的时候就发现了,他们开发出来的,这不就是对讲机么。
对讲机是个好东西,后世那些工地指挥,小区保安,使用的全是它。
然而,沈光林仔细一看,却又不是。
听了来自国防技术大学的项目负责人讲:他们采用的是微蜂窝技术,将电话以数字无线方式接入固定电话网,这项技术可以作为固定电话的延伸呢。
也就是说,大家拿这这种电话,就可以直接拨打固定电话了,而且,这种移动电话机,采用的也是固定电话的联络方式呢。
我去,这不就是后世的小灵通么!
(本章完)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从大学教师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从大学教师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