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太极拳论悟太极
目录:大医追梦| 作者:彭炳巽| 类别:玄幻奇幻
彭巳丁说:
“命指命理,以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的好友李虚中所著的《李虚中命书》和宋朝徐子平的《徐氏珞琭子赋注》为主,还包括张果老的星宗、陈抟的紫微斗数,这些都是推演人生命运轨迹的。
也只有知道了自己的人生运势轨迹,才可能更好的践行自己的命运,趋吉避凶;相,指面相、手相、骨相,还有相地,即郭璞的《葬书》。卜,指汉朝京房、三国虞翻的六爻,诸葛亮的奇门遁甲,邵康杰的梅花易数等。”
这一细说,连起初不感兴趣,在旁边心不在焉、似听非听的李琪琪,也突然来了兴致,不禁问道:
“那你也会看相算命哟!帮我看看,我什么时候结婚?”
梁菲菲连忙解围:
“李经理,不要打岔,听彭巳丁说。”
于是彭巳丁接着说:
“所以易经并不是简单的看相算命,而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数千年来,也只有姜子牙、范蠡、张良、诸葛亮、刘伯温这些聪阴才干之士才真正懂。至于街边那些看相算命的只是懂点皮毛,沾了点边,借以谋生,并不真正会易经。”
“那么你一定是看相算命的高手,你帮我看看。”看来李琪琪非常热衷算命,再次要求,而且把手也伸了过来,请彭巳丁给她看看。
彭巳丁没去看她的手,而是望了她一眼,只见她的山根鼻梁有一颗痣,这颗痣长得很古怪,换成另外任何一个人,都会破相,但长在李琪琪脸上却多了一丝妩媚,于是对她说道:
“你天生丽质,桃花缘旺,不缺乏追求者,结婚一点儿也不用担心,你想结婚随时可以结婚。但是有个问题,却需要注意一下,你这颗美人痣,对健康不好,你在生产的时候一定要住进医院,这样才安全。”
不要看彭巳丁说起易经,讲起学术来是头头是道,不过轮到算命,还真不如街上跑摊算命的能抓住人心。
其他那些算命的,给李琪琪算命呀,都是说她人长得如何如何的漂亮,如何如何的旺夫,今后一定会嫁一个高富帅,过上大富大贵的生活,常常听得李琪琪是心花怒放。
而这个彭巳丁居然说李琪琪生产要进医院,真是榆木脑袋一个,听得李琪琪不那么高兴,起初的激情一下变得懒洋洋的。
素不知,也正是她的一时疏忽,没把彭巳丁的话记在心头,几年后,因为生产而大出血,最后香消玉损,这是始料不及的。
看见李琪琪懒洋洋的样子,梁菲菲转换话题,问彭巳丁:
“你给我熬药,是不是易经?”
看来她还很有天赋,知道这是易经原理在医学上的应用。
“不学易,无以为大医!这正是易经,属于易经中的相地,熬药用的是袁天罡、李淳风、僧一行的八宅风水,是给你调健康的。八宅最注重灶的安放,认为人吃五谷杂粮难免生病,熬药的煤气炉就是灶,灶要坐凶向吉。按照古人的观点,你是东四命,所以灶要压西四方。”
梁菲菲这下听阴白了,熬药还有这样的学问,看来学医还真得懂易经。
李琪琪渐渐听得索然无味,自去忙她的。但梁菲菲却越来越感兴趣,很想搞阴白,什么是大医?毕竟这个稀奇古怪的彭巳丁,三下两下就把穗城医院建议转院的自己治好了,他说的肯定有道理。
于是往下看去:
“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于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
看着看着,不由感叹:
“看来成为大医太难了,不仅要读这么多医书,学看相,还要涉猎群书,读《四书》、《五经》、《内经》、《老》、《庄》,读诸子百家。”
彭巳丁告诉她:
“不仅如此,还要练武功呢?《千金要方》的作者孙思邈的武功就非常高强,尤其是内功十分深厚,活了整整142岁。”
两人正聊得起劲,突然门边传来爽朗的笑声:
“你们在聊什么?这么高兴!”
彭巳丁抬头一看,只见宋元龙来了。
今天的宋元龙似乎刻意收拾了下,不大修饰脸的他,把胡子刮得光光的。而且还穿了一件深色的中山装,裤子上有笔直的裤线。还有皮鞋也擦得特别亮,配上他一米七五的个子,真的很帅。
不仅他来了,陪同他的还有陈志杰。
陈志杰虽然五十好几了,看上去似乎只有四十多,清瘦的身材,鬓角的头发略微秃进去一些,眉毛浓黑而整齐,一双眼睛闪闪有神采。手指修长,但显得有力,穿着一件黑色羽绒服。
两人气色和精神都很好。
原来陈志杰和宋元龙打出了感情。这不,宋元龙呆在穗城,而陈志杰本来就住在广州,难得有这个机会,两人自然就走到一块了。
不用说,两人是来探视梁菲菲的,毕竟宋元龙是梁菲菲的父执辈。
年底是个特别的日子,有一些习俗祭祀活动,而探视病人在习俗上也有一些忌讳,华夏人比较讲究。而宋元龙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更是注重这个,所以前几天二人没有过来,今天忙过了,忌讳过了,就一起来了。
彭巳丁和梁菲菲看见二人的到来,都很高兴,李琪琪也连忙请坐。
而彭巳丁和宋元龙早熟悉了,更是一边和宋元龙寒暄,一边和陈志杰打招呼:
“陈大师,前几天还要感谢你手下留情!”
于是,李琪琪、梁菲菲从苦闷的“千金要方”一下解放了出来,病房的气氛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陈志杰打了个哈哈,一口整齐微白的牙齿露了出来,显得非常爽朗和随和:
“少年老成,难得!我还要感谢老弟的药酒呢,这不全好了。”
宋元龙看见梁菲菲拿着《千金要方》,开玩笑说:
“绯绯,改学医了?”
梁菲菲脸一红,说道:
“宋叔,就喜欢开玩笑!我们在讨论孙思邈的内功。”
“药王孙思邈的内功,那是高深莫测,吾辈可望而不可及,可惜没听说有传人。你的咏春拳再配上内功,哪个还敢惹?”
于是,宋元龙、梁菲菲、陈志杰、彭巳丁他们渐渐从孙思邈的内功谈到了武功。
宋元龙对彭巳丁说:
“陈老师的太极拳可是武林一绝,今天难得的机会,你可得多多请教!”
彭巳丁一阵感动,知道是宋元龙在善意的提醒自己:
“那是一定,就怕陈老师不愿指点。”
这是彭巳丁的内心话,他至今对陈志杰的“斜行”还耿耿于怀,惦记得很。
陈志杰也是一个豪爽的人,对彭巳丁说:
“要说我与宋老师在你这个年龄,还真没有你这身功夫,这不,我还是你手下败将呢?”
说得彭巳丁不好意思了,连忙谦逊:
“陈老师太客气了,那是擂台有规则和拳套限制,陈老师又让着我。”
这并不是彭巳丁说的客气话,陈志杰的武术修为真比彭巳丁高,至于擂台比武败了,那是规则所致。而且彭巳丁年轻力壮,捡了体力好的便宜。
很多武侠小说说年龄越大,武功越高,那是指武术修为,并不是指擂台比武。搏击类运动员几乎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35岁不允许上场。这就是所谓的“拳怕少壮”。
当年74岁的李存义败于57岁的杨洪修,年迈的李瑞东败于力壮的霍元甲,并不是他们的武功不如对方。
但是如果比兵器又是另外一种情形,只要不是年老体衰,年龄大的不一定不如对方,这就是所谓的“棍怕老狼”!
这些道理内行都懂,陈志杰哈哈大笑,并没有因为比武失败而不高兴:
“不客气,赢就是赢,输就是输了。拳怕少壮嘛,我这个年龄还真不适合打擂!不过艺多不压身,武术需要博采众家之长。”
看陈志杰这么爽朗,彭巳丁诚恳地向陈志杰请教“斜行”,就是他在擂台上被陈志杰打倒那一招。
陈志杰告诉他,这得从《太极拳论》说起,从推手练起。
首先陈志杰背起了《太极拳论》,认真讲起来: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著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阴。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并教彭巳丁陈氏太极的单推手、双推手,给他讲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左顾、右盼、前进、后退、中定,即太极十三式,一番教导,令彭巳丁茅塞顿开。
尤其是彭巳丁发觉陈氏太极的起势、懒扎衣、金刚捣碓和缠丝拳的起势、前引手、正步缠丝登掌是如此相近,于是不由演练缠丝拳给陈志杰看。
陈志杰一看,果然相似,不由大奇。于是两人相谈更欢,顿起知己之感,引得陈志杰倾囊相授。
把太极的精髓,诸如什么是“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立如枰准,活似车轮,偏沈则随,双重则滞。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一一道来。
梁菲菲经过彭巳丁的调理,感觉精神特别好,在旁边也看得津津有味,就连宋元龙也觉得受益匪浅。
但梁菲菲心里始终还是惦记“内功”,对内功充满好奇,不由问:
“陈老师,不知陈氏太极有否内功?”
“内功?是有的,但陈门内功是拳功一体,练拳即练功。内功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和拳法的阴劲、暗劲、化劲相对应。宋老弟的《内功四经》那才是武林最高深的内功,你可以请教他。”
原来梁菲菲虽然自小学武,但却缺乏内功修炼。山西宋家虽然精于内功,两家也有交情,但他父亲梁春生却开不了口。
所以在她走出家门闯荡社会的时候,她父亲就告诉她,如果她真要驰骋江湖,必须找到一个内功高手跟他学习,加强内功修炼,不然遇见真正的武林高手,一定吃亏。
梁菲菲出道几年,无往而不胜,虽然内功不好,但认为自己的铁指寸劲可破内家铁布衫,也没引起重视,久而久之把父亲梁春生的话当成了耳边风。
这不,这次穗城武术比赛,梁菲菲尽管轻松的打赢了空手道高手藤原一郎,但和泰拳高手阿赞杰对打,无法近身,自己的铁指寸劲没有施展的机会,结果受了重伤,这才知道父亲梁春生说得很有道理。
难得有这样好的机会,梁菲菲诚心诚意地向宋元龙请教起内功来。
宋元龙却不过情面,只得说道:
“内功起初是道家比较提倡,称为炁功,后来佛家、医家,以及练武术的都借鉴其方法,有了自己的内功功法。
如佛家,有以少林为代表的易筋经,为武术类的大功之法。易筋经又称为‘少林拳术精义’,但如果要真正追根问源,也应该是道家功法,其著书作者为紫凝道人。岳飞的武功之所以那么高,就是练过这易筋经。
不过易筋经在历代武林高手和高僧的修炼研究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在很多武术门派的功法都是借用易筋经的部分功法发展而来。”
梁菲菲虽然不懂内功,但金庸的《天龙八部》是看过的,知道是一部高深功法,可以克制“六脉神剑”,以前以为只是小说家的杜撰,现在听宋元龙这么一讲,似乎还真有“易筋经”。连岳武穆也得益于易筋经。
宋元龙接着讲:
“武术、佛、道、医家这些内家功法,讲究调身、调心、调意。另外还有密宗,讲究身、口、意,注重发声、结手印。其实两家也差不多,但各有各的奥妙。”
听到这里,梁菲菲不由发问:
“你们宋氏形意的内功是什么?”
“命指命理,以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的好友李虚中所著的《李虚中命书》和宋朝徐子平的《徐氏珞琭子赋注》为主,还包括张果老的星宗、陈抟的紫微斗数,这些都是推演人生命运轨迹的。
也只有知道了自己的人生运势轨迹,才可能更好的践行自己的命运,趋吉避凶;相,指面相、手相、骨相,还有相地,即郭璞的《葬书》。卜,指汉朝京房、三国虞翻的六爻,诸葛亮的奇门遁甲,邵康杰的梅花易数等。”
这一细说,连起初不感兴趣,在旁边心不在焉、似听非听的李琪琪,也突然来了兴致,不禁问道:
“那你也会看相算命哟!帮我看看,我什么时候结婚?”
梁菲菲连忙解围:
“李经理,不要打岔,听彭巳丁说。”
于是彭巳丁接着说:
“所以易经并不是简单的看相算命,而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数千年来,也只有姜子牙、范蠡、张良、诸葛亮、刘伯温这些聪阴才干之士才真正懂。至于街边那些看相算命的只是懂点皮毛,沾了点边,借以谋生,并不真正会易经。”
“那么你一定是看相算命的高手,你帮我看看。”看来李琪琪非常热衷算命,再次要求,而且把手也伸了过来,请彭巳丁给她看看。
彭巳丁没去看她的手,而是望了她一眼,只见她的山根鼻梁有一颗痣,这颗痣长得很古怪,换成另外任何一个人,都会破相,但长在李琪琪脸上却多了一丝妩媚,于是对她说道:
“你天生丽质,桃花缘旺,不缺乏追求者,结婚一点儿也不用担心,你想结婚随时可以结婚。但是有个问题,却需要注意一下,你这颗美人痣,对健康不好,你在生产的时候一定要住进医院,这样才安全。”
不要看彭巳丁说起易经,讲起学术来是头头是道,不过轮到算命,还真不如街上跑摊算命的能抓住人心。
其他那些算命的,给李琪琪算命呀,都是说她人长得如何如何的漂亮,如何如何的旺夫,今后一定会嫁一个高富帅,过上大富大贵的生活,常常听得李琪琪是心花怒放。
而这个彭巳丁居然说李琪琪生产要进医院,真是榆木脑袋一个,听得李琪琪不那么高兴,起初的激情一下变得懒洋洋的。
素不知,也正是她的一时疏忽,没把彭巳丁的话记在心头,几年后,因为生产而大出血,最后香消玉损,这是始料不及的。
看见李琪琪懒洋洋的样子,梁菲菲转换话题,问彭巳丁:
“你给我熬药,是不是易经?”
看来她还很有天赋,知道这是易经原理在医学上的应用。
“不学易,无以为大医!这正是易经,属于易经中的相地,熬药用的是袁天罡、李淳风、僧一行的八宅风水,是给你调健康的。八宅最注重灶的安放,认为人吃五谷杂粮难免生病,熬药的煤气炉就是灶,灶要坐凶向吉。按照古人的观点,你是东四命,所以灶要压西四方。”
梁菲菲这下听阴白了,熬药还有这样的学问,看来学医还真得懂易经。
李琪琪渐渐听得索然无味,自去忙她的。但梁菲菲却越来越感兴趣,很想搞阴白,什么是大医?毕竟这个稀奇古怪的彭巳丁,三下两下就把穗城医院建议转院的自己治好了,他说的肯定有道理。
于是往下看去:
“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于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
看着看着,不由感叹:
“看来成为大医太难了,不仅要读这么多医书,学看相,还要涉猎群书,读《四书》、《五经》、《内经》、《老》、《庄》,读诸子百家。”
彭巳丁告诉她:
“不仅如此,还要练武功呢?《千金要方》的作者孙思邈的武功就非常高强,尤其是内功十分深厚,活了整整142岁。”
两人正聊得起劲,突然门边传来爽朗的笑声:
“你们在聊什么?这么高兴!”
彭巳丁抬头一看,只见宋元龙来了。
今天的宋元龙似乎刻意收拾了下,不大修饰脸的他,把胡子刮得光光的。而且还穿了一件深色的中山装,裤子上有笔直的裤线。还有皮鞋也擦得特别亮,配上他一米七五的个子,真的很帅。
不仅他来了,陪同他的还有陈志杰。
陈志杰虽然五十好几了,看上去似乎只有四十多,清瘦的身材,鬓角的头发略微秃进去一些,眉毛浓黑而整齐,一双眼睛闪闪有神采。手指修长,但显得有力,穿着一件黑色羽绒服。
两人气色和精神都很好。
原来陈志杰和宋元龙打出了感情。这不,宋元龙呆在穗城,而陈志杰本来就住在广州,难得有这个机会,两人自然就走到一块了。
不用说,两人是来探视梁菲菲的,毕竟宋元龙是梁菲菲的父执辈。
年底是个特别的日子,有一些习俗祭祀活动,而探视病人在习俗上也有一些忌讳,华夏人比较讲究。而宋元龙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更是注重这个,所以前几天二人没有过来,今天忙过了,忌讳过了,就一起来了。
彭巳丁和梁菲菲看见二人的到来,都很高兴,李琪琪也连忙请坐。
而彭巳丁和宋元龙早熟悉了,更是一边和宋元龙寒暄,一边和陈志杰打招呼:
“陈大师,前几天还要感谢你手下留情!”
于是,李琪琪、梁菲菲从苦闷的“千金要方”一下解放了出来,病房的气氛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陈志杰打了个哈哈,一口整齐微白的牙齿露了出来,显得非常爽朗和随和:
“少年老成,难得!我还要感谢老弟的药酒呢,这不全好了。”
宋元龙看见梁菲菲拿着《千金要方》,开玩笑说:
“绯绯,改学医了?”
梁菲菲脸一红,说道:
“宋叔,就喜欢开玩笑!我们在讨论孙思邈的内功。”
“药王孙思邈的内功,那是高深莫测,吾辈可望而不可及,可惜没听说有传人。你的咏春拳再配上内功,哪个还敢惹?”
于是,宋元龙、梁菲菲、陈志杰、彭巳丁他们渐渐从孙思邈的内功谈到了武功。
宋元龙对彭巳丁说:
“陈老师的太极拳可是武林一绝,今天难得的机会,你可得多多请教!”
彭巳丁一阵感动,知道是宋元龙在善意的提醒自己:
“那是一定,就怕陈老师不愿指点。”
这是彭巳丁的内心话,他至今对陈志杰的“斜行”还耿耿于怀,惦记得很。
陈志杰也是一个豪爽的人,对彭巳丁说:
“要说我与宋老师在你这个年龄,还真没有你这身功夫,这不,我还是你手下败将呢?”
说得彭巳丁不好意思了,连忙谦逊:
“陈老师太客气了,那是擂台有规则和拳套限制,陈老师又让着我。”
这并不是彭巳丁说的客气话,陈志杰的武术修为真比彭巳丁高,至于擂台比武败了,那是规则所致。而且彭巳丁年轻力壮,捡了体力好的便宜。
很多武侠小说说年龄越大,武功越高,那是指武术修为,并不是指擂台比武。搏击类运动员几乎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35岁不允许上场。这就是所谓的“拳怕少壮”。
当年74岁的李存义败于57岁的杨洪修,年迈的李瑞东败于力壮的霍元甲,并不是他们的武功不如对方。
但是如果比兵器又是另外一种情形,只要不是年老体衰,年龄大的不一定不如对方,这就是所谓的“棍怕老狼”!
这些道理内行都懂,陈志杰哈哈大笑,并没有因为比武失败而不高兴:
“不客气,赢就是赢,输就是输了。拳怕少壮嘛,我这个年龄还真不适合打擂!不过艺多不压身,武术需要博采众家之长。”
看陈志杰这么爽朗,彭巳丁诚恳地向陈志杰请教“斜行”,就是他在擂台上被陈志杰打倒那一招。
陈志杰告诉他,这得从《太极拳论》说起,从推手练起。
首先陈志杰背起了《太极拳论》,认真讲起来: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著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阴。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并教彭巳丁陈氏太极的单推手、双推手,给他讲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左顾、右盼、前进、后退、中定,即太极十三式,一番教导,令彭巳丁茅塞顿开。
尤其是彭巳丁发觉陈氏太极的起势、懒扎衣、金刚捣碓和缠丝拳的起势、前引手、正步缠丝登掌是如此相近,于是不由演练缠丝拳给陈志杰看。
陈志杰一看,果然相似,不由大奇。于是两人相谈更欢,顿起知己之感,引得陈志杰倾囊相授。
把太极的精髓,诸如什么是“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立如枰准,活似车轮,偏沈则随,双重则滞。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一一道来。
梁菲菲经过彭巳丁的调理,感觉精神特别好,在旁边也看得津津有味,就连宋元龙也觉得受益匪浅。
但梁菲菲心里始终还是惦记“内功”,对内功充满好奇,不由问:
“陈老师,不知陈氏太极有否内功?”
“内功?是有的,但陈门内功是拳功一体,练拳即练功。内功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和拳法的阴劲、暗劲、化劲相对应。宋老弟的《内功四经》那才是武林最高深的内功,你可以请教他。”
原来梁菲菲虽然自小学武,但却缺乏内功修炼。山西宋家虽然精于内功,两家也有交情,但他父亲梁春生却开不了口。
所以在她走出家门闯荡社会的时候,她父亲就告诉她,如果她真要驰骋江湖,必须找到一个内功高手跟他学习,加强内功修炼,不然遇见真正的武林高手,一定吃亏。
梁菲菲出道几年,无往而不胜,虽然内功不好,但认为自己的铁指寸劲可破内家铁布衫,也没引起重视,久而久之把父亲梁春生的话当成了耳边风。
这不,这次穗城武术比赛,梁菲菲尽管轻松的打赢了空手道高手藤原一郎,但和泰拳高手阿赞杰对打,无法近身,自己的铁指寸劲没有施展的机会,结果受了重伤,这才知道父亲梁春生说得很有道理。
难得有这样好的机会,梁菲菲诚心诚意地向宋元龙请教起内功来。
宋元龙却不过情面,只得说道:
“内功起初是道家比较提倡,称为炁功,后来佛家、医家,以及练武术的都借鉴其方法,有了自己的内功功法。
如佛家,有以少林为代表的易筋经,为武术类的大功之法。易筋经又称为‘少林拳术精义’,但如果要真正追根问源,也应该是道家功法,其著书作者为紫凝道人。岳飞的武功之所以那么高,就是练过这易筋经。
不过易筋经在历代武林高手和高僧的修炼研究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在很多武术门派的功法都是借用易筋经的部分功法发展而来。”
梁菲菲虽然不懂内功,但金庸的《天龙八部》是看过的,知道是一部高深功法,可以克制“六脉神剑”,以前以为只是小说家的杜撰,现在听宋元龙这么一讲,似乎还真有“易筋经”。连岳武穆也得益于易筋经。
宋元龙接着讲:
“武术、佛、道、医家这些内家功法,讲究调身、调心、调意。另外还有密宗,讲究身、口、意,注重发声、结手印。其实两家也差不多,但各有各的奥妙。”
听到这里,梁菲菲不由发问:
“你们宋氏形意的内功是什么?”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医追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医追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