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大医追梦 第五十四章 天地会和韦小宝

第五十四章 天地会和韦小宝

目录:大医追梦| 作者:彭炳巽| 类别:玄幻奇幻

    守门大爷心肠很好,看彭巳丁走来走去,好奇的问道:

    “你找李老爷子有什么事?很急吗?”

    彭巳丁只得回答道:

    “我是李毅力老家的老乡,是学生晚辈,来探望李老爷子!”

    守门大爷觉得彭巳丁从这么远的地方来,很不容易,给他说:

    “你这么等也不是办法,李老爷子有个徒弟杨松林住在二单元601,你可以去问下杨松林,他说不定知道李老爷子的去向。”

    杨松林,彭巳丁认识,脑海中立刻跳出一个人来,年龄五十多岁,中等身材,一张“国”字形的脸,镶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身材非常健壮,衣着整洁,说起话、办起事来井井有条,但为人不失豪爽,而且在爽朗中还透出热情。

    哦!他居然是李毅力的徒弟,他可是重庆医科大学武术协会请的拳术教练,据说是渝州武术馆馆长,主要教长拳和太极拳。彭巳丁对他映象比较深刻,他与其它武术教练的确不同,感觉真有功夫,怪不得,原来他是李毅力的徒弟。

    于是彭巳丁又备了点拜年礼品,去找杨松林。

    彭巳丁叩开二单元601,杨松林在家,刚刚吃完晚饭,正在收拾餐桌。

    彭巳丁躬身说道:

    “杨馆长,请拜年,元宵节快乐!”

    杨松林对他还有映象,看到彭巳丁的到来很高兴,请彭巳丁进屋,并问道:

    “彭巳丁,你客气了!”

    彭巳丁立即谦逊道:

    “不客气,这是我们学生晚辈应该的,你教学校武协的学员辛苦了!”

    彭巳丁进屋坐下,杨松林问:

    “吃过晚饭没,如果没吃,我给你煮汤圆!”

    元宵节吃汤圆是渝州人的习俗,但彭巳丁吃了一些零食和干果,并不饿,就说自己吃了。于是在元宵之夜,两人交谈起来。

    彭巳丁告诉杨松林:

    “我这次来还准备拜望李毅力老师,李老师是我的老乡。”

    这一说,杨松林更加高兴了,问彭巳丁:

    “你是定远人?”

    原来李毅力的老家在定远,彭巳丁回答:

    “定远是金广市的一个县,我父亲曾经在定远工作十几年,跟随王家学习缠闭门武功,对李毅力老师的大名是久仰之至。”

    一说到缠闭门武功,两人似乎更加熟络了,杨松林爽朗的笑道:

    “原来你也是练缠闭武术的!李老师的缠丝拳打得相当好,他父亲李定国是李家缠丝的掌门人。”

    “正是,正是!”

    彭巳丁一听,有点激动,原来杨松林居然知道这些,因为在他心中一直以为杨松林就是练竞技武术、教竞技武术的教练,对传统武术不了解。

    彭巳丁给杨松林讲:

    “我们老家还流传着李毅力老师的很多英雄事迹!”

    杨松林一听,很感兴趣:

    “有什么故事,可不可以讲来听听?”

    彭巳丁说道:

    “这有什么不可以的!”

    于是彭巳丁给杨松林讲了他从老一辈听来的一个有关李毅力的小故事。

    彭巳丁讲,李毅力老师从小就酷爱武术、医学,青年时期已精通缠闭门拳械功,尤善轻功,双脚一跳,可以越过农村的风车,为缠闭门一时之俊彦,然个性耿直,不畏强暴。

    在李毅力年轻时,一军官派士兵请李定国出任保镖,李毅力不愿,不让士兵进屋,士兵们即挥枪打李毅力。只见李毅力三下二下,几招“烂缠丝”就把士兵们枪夺下,并折为两截。

    这时李定国知晓闯了大祸,即命李毅力逃离定远。

    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李毅力用高超的轻功技艺,从城墙飞越而下,逃住渝州。多方周折,拜赵锦才为师,与“夜行刀客”抗日英雄袁志明为赵锦才门下二杰。

    杨松林一听,更加高兴了,说道:

    “李老师还闯过这样的祸?我还不知道呢?”

    彭巳丁问道:

    “不知李毅力老师今晚在不在?”

    杨松林回答道:

    “今天是元宵节,市武协来了一批外国爱好武术的朋友,请去一起过元宵节,并给外国人教太极拳,下午就过去了,估计9点过才会回来。你是等他呢?还是明天过来?难得过来,我建议你等他吧!”

    从杨松林口中知道李毅力老师还在渝州,彭巳丁心中的落寞和失落顿时荡然无存,而在杨松林家中等李毅力老师回家,彭巳丁是求之不得,于是高兴的说道:

    “我想等下李老师,就是不知道打不打扰杨老师!”

    “不打扰,不打扰!”杨松林一边说,一边吩咐家人斟茶、摆水果、瓜子,两人边喝茶,边吃瓜子,边聊。当然两人讲得最多的还是李毅力的一些故事。

    杨松林讲,李毅力老师,家住定远农旺乡。

    小时候李老师身体并不好,八岁入私塾,还要家里人背着去,身子骨特别不强壮。为了改善他的体质,师爷李定国从小便教李毅力学习打坐、盘功、练步、站桩和缠丝拳。

    这样李毅力老师一直坚持练到十一岁,身子骨逐渐变得硬朗,并暗暗喜欢上武术。

    由于李老师从小体弱,成为大侠就成了李老师从小的梦想,所以李老师小时候不仅热爱武术,对医药、易经术数也非常偏爱,希望自己长大后能为人们抱打不平,救人于危难之中、病痛之中,解救人们的疾苦。

    恰恰师爷李定国精于正骨、阴阳禄命和堪舆风水,李毅力随父亲学习武术之余,还刻苦学习医术和易学。就这样,李老师小时候不仅学习《黄帝内经》、《金匮要略》、《四书》、《五经》,像刘伯温的《黄金策》、《奇门遁甲》、《滴天髓》,以及诸如《葬经》、《子平真诠》、《神峰通考》、《渊海子平》、《天玉经》等也常作为休闲读物学习。

    杨松林告诉彭巳丁,李毅力老师曾开过诊所,现在退休了,他们几个师兄弟准备出钱给李老师办个诊所,他们也跟着打个帮堂学学,但李老师不同意,说搞医风险大。

    杨松林接着说,后来李毅力又师从陈树廷学大小红拳、燕青拳,武艺更是大进。

    1937年,华夏全面进入抗战,渝州成了大后方,一代武术宗师朱国福来渝,在渝州开馆授艺。朱国福以太极、形意、八卦拳见长,曾给教导过抗日大刀队,是形意大家马玉堂、“虎头少保”孙禄堂的高徒。

    李毅力有幸拜入了朱国福门下,在朱国福的武馆,李毅力先学了排打功、内功,进一步打下坚实的武术基础,然后才练习拳术、器械。

    俗话说:“三年拳难敌一年跤”,李毅力老师一边练习武术基本功,一边在朱国福师爷的指导下苦练摔跤,并系统学习了形意、八卦,是朱国福的嫡传弟子。在此期间,李毅力还得到朱国桢、郭子平等武术名家的指点。

    十六岁时,李毅力随父李定国回到定远,入读一所师范学校,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有一次李毅力闯了大祸,在父亲的帮助下命李毅力逃离定远。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还下着毛毛细雨,李毅力背着三双草鞋,带了些细软之物,施展陆地飞行法逃跑了。由于情况紧急,李毅力老师一路都不敢停留。

    当时定远和渝州还隔着一条江,为了逃命,李毅力头顶衣物和包裹,游“踩水”过江。花了一夜的功夫,居李老师说,跑烂了三双草鞋,终于逃到了以前居住的地方——渝州。

    后来几经周折,拜在袍哥大爷赵锦才门下,当时与其一同拜师的还有马承智的徒弟“夜行刀客”袁志明,袁志明曾经参加过大刀队,杀过倭寇。

    说到这里,杨松林“呵呵”一笑说道:

    “刚才听你一讲,原来李老师当年是打了军阀,你不说我还不知道。李老师给我们讲,只是闯了祸,没细说。”

    杨松林喝了口茶,继续讲道。

    李毅力随赵锦才又学习了螳螂拳、燕青拳和骨伤科技艺。不过李毅力却为此丢掉了教书的铁饭碗,走上了江湖之路。

    江湖始终是迷人和凄惨的!黑道、白道、红道,黑帮、侠客,不一而足。那时,最有影响力的就是青帮、洪帮和哥老会。而渝州的黑帮,哥老会是老大。哥老会成员,大家彼此称呼“袍哥”。

    袍哥,让彭巳丁一愣,只是在《傻儿师长》电视连续剧看过。彭巳丁记得最清楚的一句台词“袍哥人家,绝不拉稀摆带”,以为这只是文学杜撰,原来真有袍哥。

    杨松林说,袍哥,有三种解释,一说是取《诗经-秦风-无衣》:“与子同袍”之义,表示是同一袍色之兄弟;一说是袍与胞谐音,表示有如同胞之兄弟。这两种解释意义大致相同。

    还有一说,是根据《三国演义》来的。关二爷被逼降曹后,曹操奖励关羽很多金银财帛,他一概不收,只收了一件锦袍,平时很少穿着。即便有事穿上,却要把旧袍罩在外面。

    曹操问他原因,关二爷说:

    “旧袍是我大哥玄德赐的,受了丞相的新袍,不敢忘我大哥的旧袍”。

    因此,这个袍哥组织,老名称又叫“汉留”,含义就是从汉朝遗留下来的精神气节。故世俗有云:“你穿红来我穿红,大家服色一般同。你穿黑来我穿黑,咱们都是一个色”,这就是指袍哥。

    杨松林继续介绍,袍哥会发源于清初,盛行于民国,是巴蜀滇流行的一种民间帮会组织,在其他地区被称为哥老会。

    明末清初的志士顾炎武、王船山、曾耀祖等人,暗中联合志同道合的汉族人,搞民间秘密组织,以“反清复明”为号召,打出“驱除鞑虏、还我河山”的旗号,各省各地的组织名称,五花八门,其中规模最大的要算“天地会”。

    后来天地会中,又分出一股叫“哥老会”,道光、同冶两朝以后,哥老会逐渐流入巴蜀,便通称为“袍哥”。这种民间组织,一直深入社会下层,蕴藏着潜在力量。

    “天地会”?天地会和袍哥原来是一家!

    这让彭巳丁又一愣,这不是金庸小说里面《鹿鼎记》陈近南领导的组织,韦小宝还是青木堂香主呢?这些难道是真的?

    难道韦小宝也是袍哥?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医追梦》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医追梦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