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太子阴谋
目录:大唐第一女相| 作者:晢晢| 类别:都市言情
听见封德彝最后那句话,房玄龄反驳道:“不可能,杜如晦绝对不会背叛大王。”
“世事无绝对,何况他们是叔侄,又同住在一座府邸中,是一家人,杜如晦肯定知道这件事。”
封德彝继续分析:“杜如晦知道这件事,却在你们面前没有表露分毫,也没有告知大王,这就说明他动摇了。 “你别忘了,当初杜淹跟着王世充作威作福,还害死了杜如晦的兄长,结果大王要杀杜淹的时候,杜如晦还不是一样顾念亲情,求大王饶恕了杜淹?
“他们叔侄的关系不是非一般的亲厚,叔父做什么,侄子当然也会跟随。
“你别大意,还是劝大王防着点他们,否则酿成大祸就来不及了。”
房玄龄沉默了,片刻过后,他突然问道:“你为什么不亲自把这件事情告诉大王?”
封德彝很自然地回答:“杜淹想要投靠东宫,我有证据,但是我没有杜如晦想投靠东宫的证据,我怕我跟大王说,大王不相信。 “你与杜如晦走得近,正好借此机会查一查。”
房玄龄犹豫过后,说道:“好,此事我会留意。”
正事说完,两人闲聊了一阵,然后各自离去。
封德彝没有回府,而是去见了李建成:“回禀殿下,臣按照您的吩咐,把消息透露给了房玄龄。”
“好,做得好。”李建成很满意,嘴角挂着笑容。 封德彝犹豫了一下,说:“殿下,臣有一事不明。”
李建成心情好,语气也很温柔:“有何疑惑?”
“杜淹想要投靠您,您为什么还让我把这个消息透露给房玄龄?”封德彝说出心中的疑惑:“趁他们不知情,让杜淹做东宫的暗桩,不是更好吗?”
这样,东宫就能获取更多秦王的消息,也能占据主动地位。
李建成笑了:“当初我派人拉拢秦王身边的人,杜淹职位太低,我就没有考虑他。如今他有心投靠我,我虽然愿意接纳他,但我不信任他。 “虽然他出身于京兆杜氏,是关中有名的士族,但东宫不缺这样的人。
“如果能利用他除掉杜如晦和房玄龄,让京兆杜氏不再支持秦王,他也算是死得其所。”
封德彝沉默了。
自汉朝起,民间就有俗谚称京兆韦氏和京兆杜氏为“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尤其是南北朝之后,京兆韦氏逐渐成为了关中郡姓首族。
如今,太子拥有京兆韦氏的支持,秦王拥有京兆杜氏的支持。 若是太子削弱了京兆杜氏的势力,成功挑拨秦王与京兆杜氏之间的关系,那么京兆杜氏对东宫的支持与否,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想通了这一点,封德彝不再多问。
......
房玄龄回府想了想,还是去了一趟秦王府。
“大王,房参军求见。”
李世民正在检查李承乾的课业,侍卫突然来报。
房玄龄?他这个时候来干什么?
李世民觉得有点不同寻常,就对李承乾说:“你今日若是将所有的课业完成,明日我就带你去宫里。”
“好,一言为定。”李承乾很兴奋,拿起笔就开始做课业。
父亲和母亲常常拘着他在府中读书,要不然就是去文学馆上课,这是他记忆中第一次参加上巳节宴会,他一定要去。
李世民看着异常兴奋的儿子,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多看了两眼后,李世民走出了房间,对侍卫说道:“让房参军到我书房来。”
他到了书房没多久,房玄龄就来了。
“见过大王。”
李世民看向房玄龄:“你来找我有何事?”
“额......是这样的。”房玄龄缓缓说道:“封尚书跟我说,杜淹找了东宫的人帮忙,想通过吏部换个比录事要高的官职。
“封尚书怀疑杜如晦也有投靠东宫的想法,就让我多留意留意。”
李世民的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他们叔侄真的投靠了东宫?”
“是否已经投靠还没有实证,但是杜淹有这个想法,不过,我认为,杜如晦肯定不知道杜淹的想法,我相信他绝不会背叛您。”
李世民沉默了。
房玄龄见他沉默不语,就为杜如晦说话:“大王,这么多年,我和杜如晦跟着您南征北战,您应该很清楚我们的为人。
“我向您保证,杜如晦绝不会背叛您。”
“那为什么封尚书怀疑他?”李世民问。
房玄龄顿了一下,随即回道:“因为杜淹的举动,再加上杜淹是杜如晦的叔父,封尚书怀疑杜如晦很正常。
“不过,我认为封尚书是杞人忧天,杜如晦肯定没有问题。”
房玄龄一再强调杜如晦不会背叛他,出于对房玄龄为人的了解和信任,李世民打消了对杜如晦的怀疑。
“我相信你的眼光,但是杜淹有心投靠东宫,此人不能留。”李世民目光发狠,杀气尽显。
“大王息怒,且听我一言。”
李世民杀气一顿,看向了房玄龄。
“大王,杜淹是因为在秦王府待着久不升职才产生了去意,若是您升了他的官,他必定不会去投靠东宫......”
听见这话,李世民怒了:“他想要背叛我,你还让我升他的官?不行。
“这么轻易就心生不满,还有背叛之心的人,留在秦王府太危险了。”
“大王,您且听我把话说完。”见李世民没有再说话,房玄龄继续说道:“杜淹从前虽与杜如晦不和,但他毕竟是杜如晦的叔父,何况,他还是京兆杜氏的人。
“京兆杜氏对您的支持有多重要,就不必我说了,且说杜如晦在兄长被杜淹害死之后,还能求您饶过杜淹,并与他同住一个屋檐下,就说明杜如晦是重视亲情的人。
“不只杜如晦这样,京兆杜氏的人皆重孝道与亲情,您若是杀了杜淹,或者把他赶出秦王府,只会让您和京兆杜氏之间的关系恶化。
“为了大局着想,您应该给杜淹升官,把他继续留在秦王府,这样才不会让东宫有可乘之机。”
李世民犹豫了:“但是把这样的小人留在身边,心里始终不安。”
虽然他可以派人时时刻刻盯着,但是总会有意外发生。
房玄龄耐心劝道:“大王若是相信我,就听我一次,我保证杜淹升了官之后,就不会想着去投靠东宫......”
“世事无绝对,何况他们是叔侄,又同住在一座府邸中,是一家人,杜如晦肯定知道这件事。”
封德彝继续分析:“杜如晦知道这件事,却在你们面前没有表露分毫,也没有告知大王,这就说明他动摇了。 “你别忘了,当初杜淹跟着王世充作威作福,还害死了杜如晦的兄长,结果大王要杀杜淹的时候,杜如晦还不是一样顾念亲情,求大王饶恕了杜淹?
“他们叔侄的关系不是非一般的亲厚,叔父做什么,侄子当然也会跟随。
“你别大意,还是劝大王防着点他们,否则酿成大祸就来不及了。”
房玄龄沉默了,片刻过后,他突然问道:“你为什么不亲自把这件事情告诉大王?”
封德彝很自然地回答:“杜淹想要投靠东宫,我有证据,但是我没有杜如晦想投靠东宫的证据,我怕我跟大王说,大王不相信。 “你与杜如晦走得近,正好借此机会查一查。”
房玄龄犹豫过后,说道:“好,此事我会留意。”
正事说完,两人闲聊了一阵,然后各自离去。
封德彝没有回府,而是去见了李建成:“回禀殿下,臣按照您的吩咐,把消息透露给了房玄龄。”
“好,做得好。”李建成很满意,嘴角挂着笑容。 封德彝犹豫了一下,说:“殿下,臣有一事不明。”
李建成心情好,语气也很温柔:“有何疑惑?”
“杜淹想要投靠您,您为什么还让我把这个消息透露给房玄龄?”封德彝说出心中的疑惑:“趁他们不知情,让杜淹做东宫的暗桩,不是更好吗?”
这样,东宫就能获取更多秦王的消息,也能占据主动地位。
李建成笑了:“当初我派人拉拢秦王身边的人,杜淹职位太低,我就没有考虑他。如今他有心投靠我,我虽然愿意接纳他,但我不信任他。 “虽然他出身于京兆杜氏,是关中有名的士族,但东宫不缺这样的人。
“如果能利用他除掉杜如晦和房玄龄,让京兆杜氏不再支持秦王,他也算是死得其所。”
封德彝沉默了。
自汉朝起,民间就有俗谚称京兆韦氏和京兆杜氏为“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尤其是南北朝之后,京兆韦氏逐渐成为了关中郡姓首族。
如今,太子拥有京兆韦氏的支持,秦王拥有京兆杜氏的支持。 若是太子削弱了京兆杜氏的势力,成功挑拨秦王与京兆杜氏之间的关系,那么京兆杜氏对东宫的支持与否,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想通了这一点,封德彝不再多问。
......
房玄龄回府想了想,还是去了一趟秦王府。
“大王,房参军求见。”
李世民正在检查李承乾的课业,侍卫突然来报。
房玄龄?他这个时候来干什么?
李世民觉得有点不同寻常,就对李承乾说:“你今日若是将所有的课业完成,明日我就带你去宫里。”
“好,一言为定。”李承乾很兴奋,拿起笔就开始做课业。
父亲和母亲常常拘着他在府中读书,要不然就是去文学馆上课,这是他记忆中第一次参加上巳节宴会,他一定要去。
李世民看着异常兴奋的儿子,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多看了两眼后,李世民走出了房间,对侍卫说道:“让房参军到我书房来。”
他到了书房没多久,房玄龄就来了。
“见过大王。”
李世民看向房玄龄:“你来找我有何事?”
“额......是这样的。”房玄龄缓缓说道:“封尚书跟我说,杜淹找了东宫的人帮忙,想通过吏部换个比录事要高的官职。
“封尚书怀疑杜如晦也有投靠东宫的想法,就让我多留意留意。”
李世民的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他们叔侄真的投靠了东宫?”
“是否已经投靠还没有实证,但是杜淹有这个想法,不过,我认为,杜如晦肯定不知道杜淹的想法,我相信他绝不会背叛您。”
李世民沉默了。
房玄龄见他沉默不语,就为杜如晦说话:“大王,这么多年,我和杜如晦跟着您南征北战,您应该很清楚我们的为人。
“我向您保证,杜如晦绝不会背叛您。”
“那为什么封尚书怀疑他?”李世民问。
房玄龄顿了一下,随即回道:“因为杜淹的举动,再加上杜淹是杜如晦的叔父,封尚书怀疑杜如晦很正常。
“不过,我认为封尚书是杞人忧天,杜如晦肯定没有问题。”
房玄龄一再强调杜如晦不会背叛他,出于对房玄龄为人的了解和信任,李世民打消了对杜如晦的怀疑。
“我相信你的眼光,但是杜淹有心投靠东宫,此人不能留。”李世民目光发狠,杀气尽显。
“大王息怒,且听我一言。”
李世民杀气一顿,看向了房玄龄。
“大王,杜淹是因为在秦王府待着久不升职才产生了去意,若是您升了他的官,他必定不会去投靠东宫......”
听见这话,李世民怒了:“他想要背叛我,你还让我升他的官?不行。
“这么轻易就心生不满,还有背叛之心的人,留在秦王府太危险了。”
“大王,您且听我把话说完。”见李世民没有再说话,房玄龄继续说道:“杜淹从前虽与杜如晦不和,但他毕竟是杜如晦的叔父,何况,他还是京兆杜氏的人。
“京兆杜氏对您的支持有多重要,就不必我说了,且说杜如晦在兄长被杜淹害死之后,还能求您饶过杜淹,并与他同住一个屋檐下,就说明杜如晦是重视亲情的人。
“不只杜如晦这样,京兆杜氏的人皆重孝道与亲情,您若是杀了杜淹,或者把他赶出秦王府,只会让您和京兆杜氏之间的关系恶化。
“为了大局着想,您应该给杜淹升官,把他继续留在秦王府,这样才不会让东宫有可乘之机。”
李世民犹豫了:“但是把这样的小人留在身边,心里始终不安。”
虽然他可以派人时时刻刻盯着,但是总会有意外发生。
房玄龄耐心劝道:“大王若是相信我,就听我一次,我保证杜淹升了官之后,就不会想着去投靠东宫......”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唐第一女相》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唐第一女相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