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9章 一举两得
目录:穿成福运小娘子| 作者:衣布衣出| 类别:都市言情
就像袁冬初说的,关于应对通州包裹爆增这事儿,解决方法依然得靠人。
按照她的猜测,通州如今投递增加的包裹,体量应该没有小满说的那么严重。
虽然通州是四条河流交汇之地,陆路交通也很发达。
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无论人口基数、人们的购买力,还是信息交流需求,和她当初见识过的剁手节,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潘再水面对现在的情况,之所以会束手无策。其一,这是他第一次遇到这种状况,掌管物流业的时间又短,缺乏经验;
另一个原因,也是最难解决的,便是人手问题了。
即使在袁冬初生长的那个年代,第一次剁手节时,也是差点儿让当时物流业崩盘。之后也是吸取教训,提前做应对,才避免了那种情况的再现。
在现代,准备工作相对要容易很多,随时随地就能招募临时快递员。在全民教育的时代,收揽、录单、打包、分拣之类的工作,是个人就能胜任。
在这个时代却是不行,投递行能雇用的人,都是最底层的贫苦百姓。
这些人,别说斗大的字认不下一箩筐。说玄乎了,斗大的字,他们甚至一个都都不认识。
而邮寄这种事,还会牵扯转运,异地再转异地这种事时有发生。所依靠的,只能是文字。
虽然诚运有速成法,通过培训,让投递人员快速认识了负责街巷和人名等文字,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巩固。
但这些,都需要时间,培训和被培训人也都需要投入精力。
断断没有双方都很下辛苦的认字,学了投递的各项制度,等到包裹高峰期过了,双方便愉快的拍拍手分开,各自行事的道理。
就算真有这么奇葩的事情发生,时间上也不赶趟啊。
想招收上手就能做事的,那得找读过书、上过学堂的人。常理来看,这种人来投递行做临时工,难度有点大。
袁冬初却是有主张,事无绝对嘛。
她首先想到的,是诚运投递每个门店都会请的、代写书信的人。
对于很多代写书信的人来说,能在投递行门外支个摊子,绝对是令人羡慕的。
投递行刚开始运营时,替诚运代写书信还看不到优势。
但随着投递行口碑起来,大家有捎信需要,便会直接到投递行找带写书信人。
诚运投递行不但有现成写信的,而且打折。
写信人也愿意给这个折扣,因为除了代写书信的收入之外,他们还有额外的、帮诚运写单的报酬。
可以说,代写书信的人,绝大多数都想和诚运投递搞好关系。希望有机会时,他们也可以把自家的摊子摆在诚运投递。
这些人大多落魄,极有可能愿意接受这样的临时雇佣。
袁冬初挖空心思的琢磨了一晚上……嗯,好吧,是回忆了一晚上,有了设想。
袁冬初说的讨论,果然就是真的讨论。这里没有电子设备、没有智能化管理,她能想到的办法,还是从人力上入手。
所以,解决的方法并不复杂,她也着实没有卖弄的资格。
第二天一早,秀春和小翠继续给顾天成招来的人讲课。
袁冬初则和顾天成、周山等人围坐在桌旁,聊这个投递件暴增,大家要怎样应对的话题。
“解决事情,首先要找的是关键点……
“通州投递行,相对于堆积如山的邮件来说,人手不足便是关键。”
听袁冬初讲述的几个人,都是面面相觑。
是啊,这还用说吗?人手不足是显而易见的。
不但人手不足,如果继续收件,怕是连地方都不够用了。
袁冬初继续:
“我们可以从记录和写单方面入手……”
顾天成等人头大。
他们在短短时间把投递行撑起来,能让投递员认识并牢记所负责区域的街道名称和人名,已经是开创先河之举。
至于更多的写单和记录之人……只是他们能给出的工钱,这种人那里会是好找的?
袁冬初给出了回答:“读书人自然不好找,但代写书信的人、或落魄的读书人,总是能找几个的……”
在场其他人心思动了动,这个倒是可以,但平时他们应该用不了这么写单的人。而且,那些酸腐书生,和诚运不太搭调的样子。这种人多了,怕是大家相处不会融洽呢。
只听袁冬初接着说道,“我们是临时雇佣,只需根据要求做记录和写单,便有高于代写书信的报酬,想来他们是愿意的……”
顾天成点了下头。
可以是可以,但这只解决了书写问题。还有分拣、打包和转运,这些事都得识字的人来做,他们依然没有。
尤其是分拣,仅仅认识自己负责区域街道的文字不管用。那得真真识字的人,把贴了邮递单子的包裹进行分拣,按不同地区打包才行。
不过,顾天成相信,既然袁冬初能说出这些话,应该有解决的办法。
袁冬初继续:“我们可以对临时找来的写信人做些要求。
“要求他们写单贴单之后,按包裹的不同投递地区,分别放进相应的箱子或筐子中,做第一步分捡……”
让通州紧张起来的事情,是揽收量暴增。
只要能加快书写、并让读过书的人顺便做第一次分拣。之后,给划定区域的包裹做第二次、第三次分拣,对认字程度的要求就会低很多,工作量也会大大减少。
然后,把分拣、细化的包裹和信件打包,顺利转运出去之后,投送压力便分发到各处投递行。
以各地投递行现在的规模,只要简单加加班就可以把这部分压力消化掉。
当然,应急期间,无论通州还是各地投递行人员,需要加班的,必须做好加班费发放事宜。
只要不拖欠投递员和临时工的加班费,加班不成问题。
而且袁冬初也给一地掌柜的刘二林说了:
这种情况,只要应对得当,投递会比寻常时更有利润。同样的时间,投递员的投递效率也有增加。
往日,投递员跑一条街大概只能送一两个包裹。
但包裹大幅度增加之后,投递员跑一个巷子,说不定能送三四个,甚至更多的投递件。按劳取酬的话,工钱自然会大幅度增加。
在场几个人频频点头,事情虽然应对起来麻烦些,居然对大家都有好处呢。
接下来,袁冬初用这个时代能接受的语言,强调了强化自身员工素质的重要性。
还有,面对渐渐多起来的投递量,各投递行都要把扩充员工队伍、还有包裹存放地的事抓起来。
好在最难解决的、员工的事顾天成已经开始做了。
他们一行人南下招兵买马,虽然初衷是为了给将来的河运分舵打基础。
但为了让这些人有事做,她们做了相应的投递培训。却阴差阳错的,替快速发展的投递业培养了基础人力,可谓一举两得。
通州那边的事情挺急,虽然潘再水暂缓收揽量,也是一种应对办法,但诚运投递的声誉总会因此受些损失,也容易给其他觊觎投递业的人钻空子。
袁长河和刘启元都来不及征求袁冬初的意见,便把秀春娘派过来,便是为了节省往返传送消息的时间。
袁冬初用半天时间,和顾天成、刘二林说了她应对这件事的想法。陈嬷嬷那边,也利用这点时间,将她们启程需要带的行李物品收拾的差不多了。
按照她的猜测,通州如今投递增加的包裹,体量应该没有小满说的那么严重。
虽然通州是四条河流交汇之地,陆路交通也很发达。
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无论人口基数、人们的购买力,还是信息交流需求,和她当初见识过的剁手节,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潘再水面对现在的情况,之所以会束手无策。其一,这是他第一次遇到这种状况,掌管物流业的时间又短,缺乏经验;
另一个原因,也是最难解决的,便是人手问题了。
即使在袁冬初生长的那个年代,第一次剁手节时,也是差点儿让当时物流业崩盘。之后也是吸取教训,提前做应对,才避免了那种情况的再现。
在现代,准备工作相对要容易很多,随时随地就能招募临时快递员。在全民教育的时代,收揽、录单、打包、分拣之类的工作,是个人就能胜任。
在这个时代却是不行,投递行能雇用的人,都是最底层的贫苦百姓。
这些人,别说斗大的字认不下一箩筐。说玄乎了,斗大的字,他们甚至一个都都不认识。
而邮寄这种事,还会牵扯转运,异地再转异地这种事时有发生。所依靠的,只能是文字。
虽然诚运有速成法,通过培训,让投递人员快速认识了负责街巷和人名等文字,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巩固。
但这些,都需要时间,培训和被培训人也都需要投入精力。
断断没有双方都很下辛苦的认字,学了投递的各项制度,等到包裹高峰期过了,双方便愉快的拍拍手分开,各自行事的道理。
就算真有这么奇葩的事情发生,时间上也不赶趟啊。
想招收上手就能做事的,那得找读过书、上过学堂的人。常理来看,这种人来投递行做临时工,难度有点大。
袁冬初却是有主张,事无绝对嘛。
她首先想到的,是诚运投递每个门店都会请的、代写书信的人。
对于很多代写书信的人来说,能在投递行门外支个摊子,绝对是令人羡慕的。
投递行刚开始运营时,替诚运代写书信还看不到优势。
但随着投递行口碑起来,大家有捎信需要,便会直接到投递行找带写书信人。
诚运投递行不但有现成写信的,而且打折。
写信人也愿意给这个折扣,因为除了代写书信的收入之外,他们还有额外的、帮诚运写单的报酬。
可以说,代写书信的人,绝大多数都想和诚运投递搞好关系。希望有机会时,他们也可以把自家的摊子摆在诚运投递。
这些人大多落魄,极有可能愿意接受这样的临时雇佣。
袁冬初挖空心思的琢磨了一晚上……嗯,好吧,是回忆了一晚上,有了设想。
袁冬初说的讨论,果然就是真的讨论。这里没有电子设备、没有智能化管理,她能想到的办法,还是从人力上入手。
所以,解决的方法并不复杂,她也着实没有卖弄的资格。
第二天一早,秀春和小翠继续给顾天成招来的人讲课。
袁冬初则和顾天成、周山等人围坐在桌旁,聊这个投递件暴增,大家要怎样应对的话题。
“解决事情,首先要找的是关键点……
“通州投递行,相对于堆积如山的邮件来说,人手不足便是关键。”
听袁冬初讲述的几个人,都是面面相觑。
是啊,这还用说吗?人手不足是显而易见的。
不但人手不足,如果继续收件,怕是连地方都不够用了。
袁冬初继续:
“我们可以从记录和写单方面入手……”
顾天成等人头大。
他们在短短时间把投递行撑起来,能让投递员认识并牢记所负责区域的街道名称和人名,已经是开创先河之举。
至于更多的写单和记录之人……只是他们能给出的工钱,这种人那里会是好找的?
袁冬初给出了回答:“读书人自然不好找,但代写书信的人、或落魄的读书人,总是能找几个的……”
在场其他人心思动了动,这个倒是可以,但平时他们应该用不了这么写单的人。而且,那些酸腐书生,和诚运不太搭调的样子。这种人多了,怕是大家相处不会融洽呢。
只听袁冬初接着说道,“我们是临时雇佣,只需根据要求做记录和写单,便有高于代写书信的报酬,想来他们是愿意的……”
顾天成点了下头。
可以是可以,但这只解决了书写问题。还有分拣、打包和转运,这些事都得识字的人来做,他们依然没有。
尤其是分拣,仅仅认识自己负责区域街道的文字不管用。那得真真识字的人,把贴了邮递单子的包裹进行分拣,按不同地区打包才行。
不过,顾天成相信,既然袁冬初能说出这些话,应该有解决的办法。
袁冬初继续:“我们可以对临时找来的写信人做些要求。
“要求他们写单贴单之后,按包裹的不同投递地区,分别放进相应的箱子或筐子中,做第一步分捡……”
让通州紧张起来的事情,是揽收量暴增。
只要能加快书写、并让读过书的人顺便做第一次分拣。之后,给划定区域的包裹做第二次、第三次分拣,对认字程度的要求就会低很多,工作量也会大大减少。
然后,把分拣、细化的包裹和信件打包,顺利转运出去之后,投送压力便分发到各处投递行。
以各地投递行现在的规模,只要简单加加班就可以把这部分压力消化掉。
当然,应急期间,无论通州还是各地投递行人员,需要加班的,必须做好加班费发放事宜。
只要不拖欠投递员和临时工的加班费,加班不成问题。
而且袁冬初也给一地掌柜的刘二林说了:
这种情况,只要应对得当,投递会比寻常时更有利润。同样的时间,投递员的投递效率也有增加。
往日,投递员跑一条街大概只能送一两个包裹。
但包裹大幅度增加之后,投递员跑一个巷子,说不定能送三四个,甚至更多的投递件。按劳取酬的话,工钱自然会大幅度增加。
在场几个人频频点头,事情虽然应对起来麻烦些,居然对大家都有好处呢。
接下来,袁冬初用这个时代能接受的语言,强调了强化自身员工素质的重要性。
还有,面对渐渐多起来的投递量,各投递行都要把扩充员工队伍、还有包裹存放地的事抓起来。
好在最难解决的、员工的事顾天成已经开始做了。
他们一行人南下招兵买马,虽然初衷是为了给将来的河运分舵打基础。
但为了让这些人有事做,她们做了相应的投递培训。却阴差阳错的,替快速发展的投递业培养了基础人力,可谓一举两得。
通州那边的事情挺急,虽然潘再水暂缓收揽量,也是一种应对办法,但诚运投递的声誉总会因此受些损失,也容易给其他觊觎投递业的人钻空子。
袁长河和刘启元都来不及征求袁冬初的意见,便把秀春娘派过来,便是为了节省往返传送消息的时间。
袁冬初用半天时间,和顾天成、刘二林说了她应对这件事的想法。陈嬷嬷那边,也利用这点时间,将她们启程需要带的行李物品收拾的差不多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穿成福运小娘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穿成福运小娘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