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 世道好像变了
目录: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作者:彼岸之筏| 类别:历史军事
与此同时,皮蒙特的博物学家们在查干盆地干的也不错,在这些人的指导和监管下,现在每天可以得到十五吨左右的铁矿砂,预计用不了多久,每天运到海边的矿砂会达到二十吨,甚至更多。
根据博物学家的报告,现在查干部落的年青人高兴地发现,自己居然不用出去打猎或者采集就能获得稳定的食物了,这些人虽然比以前累了一点忙了一点,但是能吃到真正的稻米,喝到美味的烈酒,最令人高兴的是,这些还几乎是天天都有!
这与过去完全靠运气与神赐的猎物吃饭完全不一样了,到如今,那种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部落里的年青人是再也不想过了。 不过,部落里的老人们和祭祀们仍然是抱怨不断,他们说这些年青人都太不懂事了,这样做会让山神降下神罚的!
还说那些外人带来的烈酒不是好东西,因为这种饮料让人发狂,如今不少部落里一到晚上就乌烟瘴气,酗酒成风,主要是这些酒造成的。
有些祭祀们还愈发地自责,说这一定是我们平时祭祀的时候心不虔诚,导致神明降下这些灾难来扰乱部落的平静,扰乱了部落的人心,显然这是大灾难的前兆,因此祭祀们愈发虔诚地开展祭祀活动,他们逼迫这些年轻人也参加,有些祭祀甚至用自己的鲜血直接祭祀部落的神明。
显然,如今已经没有几个年轻人去认真对待这些祭祀和老人们的絮叨了,部落里不断有人去参加挖矿,最后就连大多数女人也放弃了采集野香蕉和菠萝的工作,纷纷加入了挖石头的人群......
于是老人们开始感慨,这个世道好像变了,至于是福是祸,谁也说不清楚...... 现在,回到热火朝天的新安保税区建设工地,随着妮可号可能出发的时间越来越近,侯相麟魏鸿和他的手下也越来越忙了,经过一个多月的建设,新安江口的深水码头终于建成,很快,隔三差五就有从帝力港来的大小船舶来到这里卸下铁矿砂和煤块。
让侯魏二人高兴的是,新安城周边的另外一些土著们开始来这里寻找工作了,至于原因,现在还搞不大清楚,根据洛卡老爹带来的不确切的消息说,可能是丛林里发生了某些异乎寻常的动荡。
洛卡老爹亲口告诉魏鸿说,最近不知道为什么,过去原本还算平静的丛林里,如今愈发的不太平起来,各种逃难的、迁徙的部落众打乱了丛林里原有的区域划分。
因此部落间的冲突不断,于是原先曾经在新安城里吃过澳洲人的美味饭菜的人们,终于想起了那个还算和平且能吃饱饭的地方……
对于新安城而言,这些土著人的到来,可以说是久旱遇到及时雨,随着矿砂运输船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码头上,新安码头堆栈区铁矿砂和煤也越堆越多,这里不仅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卸矿砂,在不远处的几个建筑工地上,更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于是当土著们发现,几乎任何人都能在这片用木墙围起来的区域里找到能获得馒头和白米粥的工作,其中居然还包括妇女和孩子,渐渐的,人们越来越多地来到这里,到后来,附近部落的土著们几乎就是蜂拥而至了。
在这些日子里,新安城木墙的几个大门外,早上八点前都会聚集一群带着随身工具的土人,从携带的工具种类就能看出做活的类型,有的带着麻布口袋,这是去道路施工工地背沙子用的,有的背着背篓,这是给正在兴建的各种建筑背转头瓦块和碎石的,还有手里握着木棍,肩膀上挂着绳索的,显然这些人将去码头做搬运工。
人群里相当大部分是扶老携幼的一家人,毕竟哪怕是老人,只要腿脚利索,也能找到一份吃饭的活。
早上八点,每当那个用铁条和红木拼装起来的简易木门打开后,这些早已等在门外土人们就会蜂拥而入。
进入新安城的人们并不是有组织的群体,人们完全是自发的汇聚过来,也没有什么专人去分派这些劳动力,他们和她们能自由地在围墙内找工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只是在不同的建筑工地有各种围栏,这些人想要进去干的话,要先经过警备队士兵们的“审查”,这些士兵们的任务是看你适不适合这里的工作,当然主要是看体力。
一旦获得了进入许可,一个工头会过来给他或者她交待工作,施工工地的活种类繁多,各类人都有,现场也很忙乱,但隐隐的还是很有秩序,人们各司其职,个干各的,有分工也有配合,这是侯相麟坚持不懈几个月下来努力培训属下的结果。
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劳动力,侯相麟根据身体条件的不同,划分出许多工种,不同工种间的报酬差别很大,土人们或者去码头广场背矿石和木料,或者是去修路的工地打石头,也可以去河滩挖沙子,捡鹅卵石,当然也有通过审视后,可以去总督府建筑工地打零工的,那里的活路比较复杂,如果干不好就没有第二回了,不过,那里的待遇最好,伙食也是最丰盛的。
其实能挣得最多吃食的工作是去码头背矿石和木料,但那是个重体力活,体力一般的人通常坚持不到两三天,那里的搬运工每背趟货物都会得到一支长短不一的木签,长签表示这趟背的多,短签表示这趟背的少,凭此签能在傍晚收工时获得一定数量大米或者根据自己的喜好换取其他东西,比如红糖、朗姆酒、布匹、铁制的锄头、镰刀、火镰和铁锅等等。
当然了,如果你想要银子也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要银子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 显然,想换取这些东西和银子不是一件容易事,一个壮汉需要在码头上背一整天的矿石,能获得大约一钱多银子的报酬,如果你能坚持一个月,就会有三两多白银的收入,要知道,在整个南洋地区,一个小康家庭的月平均收入是四两白银,因此一个码头搬运工的收入在当地普通人眼里绝对是高收入了。
对于不愿意或者没有体力当码头苦力的人来说,也可以去不远处的工地找到一面旗幡,那里有两个总督大人的手下给他或者她指派今天的工作,比如搅拌灰浆,抬石头、给砌墙的个人打下手,或者由一位总督大人的手下带着四处收集大石块,然后装上牛车运到工地。
老人、半大的孩子和妇女也能找到敲石头、运杂物、运水等诸如此类的“轻松活”。
当然了,除了能吃饱饭以外,这类工作在傍晚获得的报酬就要少得多了。
但是不管怎样,附近土人们很高兴有这样的工作机会,人们经常是一家几口进城,分别去不同的工地干活,到了晚上再集合回家,男人在码头背矿石,女人带着孩子在工地干杂活,不但全家一天的吃饭问题解决了,晚上还能带着吃食回家给老人们……
根据博物学家的报告,现在查干部落的年青人高兴地发现,自己居然不用出去打猎或者采集就能获得稳定的食物了,这些人虽然比以前累了一点忙了一点,但是能吃到真正的稻米,喝到美味的烈酒,最令人高兴的是,这些还几乎是天天都有!
这与过去完全靠运气与神赐的猎物吃饭完全不一样了,到如今,那种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部落里的年青人是再也不想过了。 不过,部落里的老人们和祭祀们仍然是抱怨不断,他们说这些年青人都太不懂事了,这样做会让山神降下神罚的!
还说那些外人带来的烈酒不是好东西,因为这种饮料让人发狂,如今不少部落里一到晚上就乌烟瘴气,酗酒成风,主要是这些酒造成的。
有些祭祀们还愈发地自责,说这一定是我们平时祭祀的时候心不虔诚,导致神明降下这些灾难来扰乱部落的平静,扰乱了部落的人心,显然这是大灾难的前兆,因此祭祀们愈发虔诚地开展祭祀活动,他们逼迫这些年轻人也参加,有些祭祀甚至用自己的鲜血直接祭祀部落的神明。
显然,如今已经没有几个年轻人去认真对待这些祭祀和老人们的絮叨了,部落里不断有人去参加挖矿,最后就连大多数女人也放弃了采集野香蕉和菠萝的工作,纷纷加入了挖石头的人群......
于是老人们开始感慨,这个世道好像变了,至于是福是祸,谁也说不清楚...... 现在,回到热火朝天的新安保税区建设工地,随着妮可号可能出发的时间越来越近,侯相麟魏鸿和他的手下也越来越忙了,经过一个多月的建设,新安江口的深水码头终于建成,很快,隔三差五就有从帝力港来的大小船舶来到这里卸下铁矿砂和煤块。
让侯魏二人高兴的是,新安城周边的另外一些土著们开始来这里寻找工作了,至于原因,现在还搞不大清楚,根据洛卡老爹带来的不确切的消息说,可能是丛林里发生了某些异乎寻常的动荡。
洛卡老爹亲口告诉魏鸿说,最近不知道为什么,过去原本还算平静的丛林里,如今愈发的不太平起来,各种逃难的、迁徙的部落众打乱了丛林里原有的区域划分。
因此部落间的冲突不断,于是原先曾经在新安城里吃过澳洲人的美味饭菜的人们,终于想起了那个还算和平且能吃饱饭的地方……
对于新安城而言,这些土著人的到来,可以说是久旱遇到及时雨,随着矿砂运输船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码头上,新安码头堆栈区铁矿砂和煤也越堆越多,这里不仅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卸矿砂,在不远处的几个建筑工地上,更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于是当土著们发现,几乎任何人都能在这片用木墙围起来的区域里找到能获得馒头和白米粥的工作,其中居然还包括妇女和孩子,渐渐的,人们越来越多地来到这里,到后来,附近部落的土著们几乎就是蜂拥而至了。
在这些日子里,新安城木墙的几个大门外,早上八点前都会聚集一群带着随身工具的土人,从携带的工具种类就能看出做活的类型,有的带着麻布口袋,这是去道路施工工地背沙子用的,有的背着背篓,这是给正在兴建的各种建筑背转头瓦块和碎石的,还有手里握着木棍,肩膀上挂着绳索的,显然这些人将去码头做搬运工。
人群里相当大部分是扶老携幼的一家人,毕竟哪怕是老人,只要腿脚利索,也能找到一份吃饭的活。
早上八点,每当那个用铁条和红木拼装起来的简易木门打开后,这些早已等在门外土人们就会蜂拥而入。
进入新安城的人们并不是有组织的群体,人们完全是自发的汇聚过来,也没有什么专人去分派这些劳动力,他们和她们能自由地在围墙内找工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只是在不同的建筑工地有各种围栏,这些人想要进去干的话,要先经过警备队士兵们的“审查”,这些士兵们的任务是看你适不适合这里的工作,当然主要是看体力。
一旦获得了进入许可,一个工头会过来给他或者她交待工作,施工工地的活种类繁多,各类人都有,现场也很忙乱,但隐隐的还是很有秩序,人们各司其职,个干各的,有分工也有配合,这是侯相麟坚持不懈几个月下来努力培训属下的结果。
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劳动力,侯相麟根据身体条件的不同,划分出许多工种,不同工种间的报酬差别很大,土人们或者去码头广场背矿石和木料,或者是去修路的工地打石头,也可以去河滩挖沙子,捡鹅卵石,当然也有通过审视后,可以去总督府建筑工地打零工的,那里的活路比较复杂,如果干不好就没有第二回了,不过,那里的待遇最好,伙食也是最丰盛的。
其实能挣得最多吃食的工作是去码头背矿石和木料,但那是个重体力活,体力一般的人通常坚持不到两三天,那里的搬运工每背趟货物都会得到一支长短不一的木签,长签表示这趟背的多,短签表示这趟背的少,凭此签能在傍晚收工时获得一定数量大米或者根据自己的喜好换取其他东西,比如红糖、朗姆酒、布匹、铁制的锄头、镰刀、火镰和铁锅等等。
当然了,如果你想要银子也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要银子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 显然,想换取这些东西和银子不是一件容易事,一个壮汉需要在码头上背一整天的矿石,能获得大约一钱多银子的报酬,如果你能坚持一个月,就会有三两多白银的收入,要知道,在整个南洋地区,一个小康家庭的月平均收入是四两白银,因此一个码头搬运工的收入在当地普通人眼里绝对是高收入了。
对于不愿意或者没有体力当码头苦力的人来说,也可以去不远处的工地找到一面旗幡,那里有两个总督大人的手下给他或者她指派今天的工作,比如搅拌灰浆,抬石头、给砌墙的个人打下手,或者由一位总督大人的手下带着四处收集大石块,然后装上牛车运到工地。
老人、半大的孩子和妇女也能找到敲石头、运杂物、运水等诸如此类的“轻松活”。
当然了,除了能吃饱饭以外,这类工作在傍晚获得的报酬就要少得多了。
但是不管怎样,附近土人们很高兴有这样的工作机会,人们经常是一家几口进城,分别去不同的工地干活,到了晚上再集合回家,男人在码头背矿石,女人带着孩子在工地干杂活,不但全家一天的吃饭问题解决了,晚上还能带着吃食回家给老人们……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