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订单不够
目录:我在古代靠科技富甲一方| 作者:南珠鱼| 类别:都市言情
“爹,您打这么多套干什么?”江若暖捂着心口,感觉有些窒息,声音有着不易察觉的颤抖,“还有,您……哪里来的这么多钱?”
十套,十两银子,少两百个铜板,就是九两八钱……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不,这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一块锯片,能顶一天的切割量,即便一天要换一块锯片,备用一套就好了啊,做什么要备用十套?
“哦,我是打算等锯片都钝了,然后再一起磨。”江松笑着走过来装好锯片,道,“不耽误功夫。”
“至于这钱,是你娘给的。”
“我们家要用的木头太多,我一个人根本忙活不过来,所以就请了村上的人帮伐木运到木工房这边来。”
“当时我觉得锯片的问题更紧迫,就先定制了。”
“给了一部分人工钱,还有一些人没付清,他们都是我的兄弟,可以通融一下的。”
江松埋头装着锯片,自顾自的说着,全然没发现身后的小女儿神情呆滞。
不知为何,江若暖这一刻忽然想清楚了一件事情。
即:为什么江松在外跑货了这许多年,挣的钱只堪堪够还债了。
在江若暖眼里,多备一套锯片,足矣。
剩下的八套,完全是浪费掉的钱。
八两银子啊!
江若暖想想都肉痛。
这一刻,她又想到了前世,一道双十一就疯狂购物,买一堆很有可能只是放在屋内堵空间的促销货,然后接下来就吃土的网友们。
这,购物都只管眼前爽了,花钱完全没有计划,哪里还能存什么钱?
……
……
……
夏日,南方三四点钟的太阳,依旧毒辣。
大创村中这个时辰,大多数人都窝在家里,或者在树底下躲凉。
然而路上却有两个妇人手挎着手,齐齐走在乡间小路上,边走边聊。
“我发现,最近镇子上的布店,好像都跟约好了似的,齐齐降价呢。”一个大娘道。
“是啊,我也听说了。”另一个婶子道,“他们都说程氏布庄的质量要好一些呢,看着都大气。”
“要不怎么说大牌子呢?”大娘笑道,“不过这价格也真是便宜,那些发带之类的小玩意儿,比自个儿做的都贵不了几个铜子。”
“哟,是吗?”婶子笑道,“我下次也去看看,我家哥儿要上学,得佩些好点儿的发带和帕子才好。”
“单买也划算。”大娘点头,“否则要买到好的边角布料,还得买一批,花的钱可比单买一根发带要贵不少。”
顿了顿,大娘继续道:“而且我看着最近,布庄卖的边角料,似乎都少了许多。”
他们说着话而,就瞧见不远处走来了一个人。
是江若暖,心事重重的往江家走,没有注意到两个妇人。
“小暖啊,是去看新房子了吧?”大娘主动打招呼,满脸笑容。
江若暖这才注意到村中的两个长辈,连忙扬起一丝勉强的笑容,打了个招呼。
待人走过去后,大娘捅了捅身旁的婶子。
“你知道不,我们刚说的那些发带秀怕之类的玩意儿,都是他们江家做的呢。”大娘扭头看了一眼江若暖的背影,随后压低声音道。
“是吗?”婶子有些惊奇,“你不是说那些玩意儿都很便宜吗?还很多,他们家能做这么多?难道江梨儿也开始刺绣了?”
她平日不太关心这些八卦,还真不知道此事。
“江梨儿的水平哪里行?”大娘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提到江梨儿就撇了撇嘴,随后,她左右看了看,道,我听说他们只负责缝边,不负责刺绣,一天就能做几百上千条,挣的钱可不少。“”
这话让婶子更加惊奇:“动作这么快?”
“他们啊……”大娘道,“据说是用了一个叫什么缝纫机的东西,嗖嗖嗖的,几个呼吸的功夫,就能缝完一条帕子的边。”
婶子惊呼了一声,她似是想到了什么,道:“难道又是江若暖姐弟捣鼓出来的什么机器?”
“应该是呢。”大娘扭头又瞧了江若暖背影,“小妮子前途不可限量啊。”
这也是为什么她刚才见到江若暖如此热情打招呼的原因。
有能力的人,谁不喜欢呢?
关系处好了,指不定也能跟着喝汤。
“有这么一个能人……”婶子喃喃道:“他们江家岂不是要发财?”
“他们家可不就是发财了。”大娘满脸羡慕,“连砖瓦房都起了,这不是发财是什么?”
“不过我瞧着江二丫似乎有心事,都不怎么开心。”婶子皱眉,“有这么多钱了做什么还这么苦恼?”
闻言大娘有些无语,她拿眼睛曲着婶子道:“有钱就不兴人家遇到问题了?”
两人自以为声音压得很低,江若暖却听了个全。
她苦笑着摇头,心情更加不好了。
其实他们现在用缝纫机制作半成品,订单量真的不多。
整个镇子人就那么点,消费力能高到哪里去?
而且因为前期,程红帮着他们打开市场,程红要求这种走线的货,只能在他们店铺售卖。
也就是说,江若暖他们制作办成品的订单,只有程氏一家。
现在他们家是两台缝纫机开工,钱氏一台,江桃儿一台。
两天拿一次货,半天就做完了,平均一人一天只能挣个三十文钱吧。
相对于村上其他人来说,挣的不算少。
可这样的收入,不足以支撑两个家庭的开销。
尤其是没有田产的江桃儿,身上一点储蓄也没有,还要坚持给伙食费他们大房。
江若暖知道,自己必须要跑业务寻求更多的订单了。
东起镇的消费力不够,必须要把目光分投到其他地方去。
可是,如果把订单做到其他的县城或是镇子去,运费又是一个难题。
若量少,江若暖估计,可能都得贴运费给各个镇子或县城的布庄老板送货。
除非一个镇子的货数量大到一定的程度。
可一个镇子,人就这么点,订单量可能真的多不起来。
江若暖思索着,苦恼着,人很快就到了家里。
如他所料,钱氏与江桃儿都已经没有在用缝纫机缝边了。
他们两人都在刺绣。
对,就是手工绣花。
江若暖在心中长常的叹了一口气。
十套,十两银子,少两百个铜板,就是九两八钱……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不,这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一块锯片,能顶一天的切割量,即便一天要换一块锯片,备用一套就好了啊,做什么要备用十套?
“哦,我是打算等锯片都钝了,然后再一起磨。”江松笑着走过来装好锯片,道,“不耽误功夫。”
“至于这钱,是你娘给的。”
“我们家要用的木头太多,我一个人根本忙活不过来,所以就请了村上的人帮伐木运到木工房这边来。”
“当时我觉得锯片的问题更紧迫,就先定制了。”
“给了一部分人工钱,还有一些人没付清,他们都是我的兄弟,可以通融一下的。”
江松埋头装着锯片,自顾自的说着,全然没发现身后的小女儿神情呆滞。
不知为何,江若暖这一刻忽然想清楚了一件事情。
即:为什么江松在外跑货了这许多年,挣的钱只堪堪够还债了。
在江若暖眼里,多备一套锯片,足矣。
剩下的八套,完全是浪费掉的钱。
八两银子啊!
江若暖想想都肉痛。
这一刻,她又想到了前世,一道双十一就疯狂购物,买一堆很有可能只是放在屋内堵空间的促销货,然后接下来就吃土的网友们。
这,购物都只管眼前爽了,花钱完全没有计划,哪里还能存什么钱?
……
……
……
夏日,南方三四点钟的太阳,依旧毒辣。
大创村中这个时辰,大多数人都窝在家里,或者在树底下躲凉。
然而路上却有两个妇人手挎着手,齐齐走在乡间小路上,边走边聊。
“我发现,最近镇子上的布店,好像都跟约好了似的,齐齐降价呢。”一个大娘道。
“是啊,我也听说了。”另一个婶子道,“他们都说程氏布庄的质量要好一些呢,看着都大气。”
“要不怎么说大牌子呢?”大娘笑道,“不过这价格也真是便宜,那些发带之类的小玩意儿,比自个儿做的都贵不了几个铜子。”
“哟,是吗?”婶子笑道,“我下次也去看看,我家哥儿要上学,得佩些好点儿的发带和帕子才好。”
“单买也划算。”大娘点头,“否则要买到好的边角布料,还得买一批,花的钱可比单买一根发带要贵不少。”
顿了顿,大娘继续道:“而且我看着最近,布庄卖的边角料,似乎都少了许多。”
他们说着话而,就瞧见不远处走来了一个人。
是江若暖,心事重重的往江家走,没有注意到两个妇人。
“小暖啊,是去看新房子了吧?”大娘主动打招呼,满脸笑容。
江若暖这才注意到村中的两个长辈,连忙扬起一丝勉强的笑容,打了个招呼。
待人走过去后,大娘捅了捅身旁的婶子。
“你知道不,我们刚说的那些发带秀怕之类的玩意儿,都是他们江家做的呢。”大娘扭头看了一眼江若暖的背影,随后压低声音道。
“是吗?”婶子有些惊奇,“你不是说那些玩意儿都很便宜吗?还很多,他们家能做这么多?难道江梨儿也开始刺绣了?”
她平日不太关心这些八卦,还真不知道此事。
“江梨儿的水平哪里行?”大娘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提到江梨儿就撇了撇嘴,随后,她左右看了看,道,我听说他们只负责缝边,不负责刺绣,一天就能做几百上千条,挣的钱可不少。“”
这话让婶子更加惊奇:“动作这么快?”
“他们啊……”大娘道,“据说是用了一个叫什么缝纫机的东西,嗖嗖嗖的,几个呼吸的功夫,就能缝完一条帕子的边。”
婶子惊呼了一声,她似是想到了什么,道:“难道又是江若暖姐弟捣鼓出来的什么机器?”
“应该是呢。”大娘扭头又瞧了江若暖背影,“小妮子前途不可限量啊。”
这也是为什么她刚才见到江若暖如此热情打招呼的原因。
有能力的人,谁不喜欢呢?
关系处好了,指不定也能跟着喝汤。
“有这么一个能人……”婶子喃喃道:“他们江家岂不是要发财?”
“他们家可不就是发财了。”大娘满脸羡慕,“连砖瓦房都起了,这不是发财是什么?”
“不过我瞧着江二丫似乎有心事,都不怎么开心。”婶子皱眉,“有这么多钱了做什么还这么苦恼?”
闻言大娘有些无语,她拿眼睛曲着婶子道:“有钱就不兴人家遇到问题了?”
两人自以为声音压得很低,江若暖却听了个全。
她苦笑着摇头,心情更加不好了。
其实他们现在用缝纫机制作半成品,订单量真的不多。
整个镇子人就那么点,消费力能高到哪里去?
而且因为前期,程红帮着他们打开市场,程红要求这种走线的货,只能在他们店铺售卖。
也就是说,江若暖他们制作办成品的订单,只有程氏一家。
现在他们家是两台缝纫机开工,钱氏一台,江桃儿一台。
两天拿一次货,半天就做完了,平均一人一天只能挣个三十文钱吧。
相对于村上其他人来说,挣的不算少。
可这样的收入,不足以支撑两个家庭的开销。
尤其是没有田产的江桃儿,身上一点储蓄也没有,还要坚持给伙食费他们大房。
江若暖知道,自己必须要跑业务寻求更多的订单了。
东起镇的消费力不够,必须要把目光分投到其他地方去。
可是,如果把订单做到其他的县城或是镇子去,运费又是一个难题。
若量少,江若暖估计,可能都得贴运费给各个镇子或县城的布庄老板送货。
除非一个镇子的货数量大到一定的程度。
可一个镇子,人就这么点,订单量可能真的多不起来。
江若暖思索着,苦恼着,人很快就到了家里。
如他所料,钱氏与江桃儿都已经没有在用缝纫机缝边了。
他们两人都在刺绣。
对,就是手工绣花。
江若暖在心中长常的叹了一口气。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在古代靠科技富甲一方》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在古代靠科技富甲一方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