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宁海记怀
目录:乡旅拾趣| 作者:禾火江水| 类别:玄幻奇幻
新来的5个新兵都是舟山人。
刘仕军、徐松伟来自普陀的六横。
潘高宽、徐龙年、王耀平来自岱山,其中王耀平是岱山长涂岛上的部队子弟。 舟山人有个习惯,自我介绍常住地不安县乡,喜欢报所住岛屿的名称,带着深厚的岛屿文化。
你如果仔细的听,来自不同岛的人,语言上都有明显的不同。
他们82年底入伍,下到所里已过83年元旦,习惯都叫83年兵,也是武警部队体制改革后的第一批新兵。
根据中央精神,从83年1月1日起,原来归属公安部的三支现役部队内卫、边防、消防三警合一,统一称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原来的宁波地区武警边防支队改称宁波地区武警支队,边防分局变成了支队内设的业务指导部门,和司政后同级,副团级。 大队一级名称上变化不大,但增加了对县消防队和县中队的领导职责。
当年5月,宁波实行市管县,撤销地区建制,部队名称又有改变。
感觉当时为了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日新月异,力度很大。
部队体制一调整,涉及很多后勤保障方面的问题。
年初,支队在宁海召开了后勤工作会议,各单位的主要领导和后勤管理人员参加。 我和黄所长一起去参加的。
去宁海的公共汽车上半车都是我们穿武警服装的人,我也是第一次和这么多“领导”在一块,而且他们都有40一50岁,感到蛮不自在。
中途有地方老乡上车没座位,我便主动让座,一直站到终点。
当时我只是想给自己的领导争面子,也体现军人的良好姿态,不曾想回来后所长在会上好好的表扬了我一下。
不过在下车时确实有很多人投过来赞许的目光。 会议是在宁海县委招待所开的,总觉得那里原来应该是大户人家的院子。
院子往南是连片的水稻田,已收割完荒芜着,远处可见到零星的草堆,无精打彩的样子。
后面不远是一条蛮热闹的大街,晚上摆了很多路边小摊。
很多摊位上都有手枪带在卖。
据同行的说当地有兵工厂专门造这个。 这种青蓝色的小绳子一头可以系在裤腰节上,一头可以卡进钥匙环里,把钥匙放裤袋里,再剧烈的运动都丢不了,很流行,也很时髦。
我们同行的都买了一根,记得要一元钱,挺贵。
招待所大楼门口有一株很高大的树,正开着花,很香。
有人说这是玉兰树,花的形状和上海电视台的台标一样一样的。
也是从那一刻开始,我对花草有了一种特别的好感,逐个的记住它们的名字,认为这也是一种见识。
培训的时间不长,统一了一些规定。
主要是泮处长讲话,我至今能记住的是二句话: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我和边防分局的乂副局长的职务一样大。”
说白了还是表达后勤工作很重要。
那次会议在宁海的停留比较短暂,没去县城之外的地方走走,不知道周边有很好的温泉,更没有把那里与著名旅行家徐霞客联系起来。
很多年以后,多次去宁海调研工作,或者路过停留,终于明白了宁海的江湖地位。
无论你翻开那一个版本的徐露客日记,开篇的第一句话、第一段文字都一定是这样的:
“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数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
据记载宁海曾经归属象山。
我的风尘之旅不也就是从宁海开启的吗?
这是我的幸运,也是命中的定数!
刘仕军、徐松伟来自普陀的六横。
潘高宽、徐龙年、王耀平来自岱山,其中王耀平是岱山长涂岛上的部队子弟。 舟山人有个习惯,自我介绍常住地不安县乡,喜欢报所住岛屿的名称,带着深厚的岛屿文化。
你如果仔细的听,来自不同岛的人,语言上都有明显的不同。
他们82年底入伍,下到所里已过83年元旦,习惯都叫83年兵,也是武警部队体制改革后的第一批新兵。
根据中央精神,从83年1月1日起,原来归属公安部的三支现役部队内卫、边防、消防三警合一,统一称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原来的宁波地区武警边防支队改称宁波地区武警支队,边防分局变成了支队内设的业务指导部门,和司政后同级,副团级。 大队一级名称上变化不大,但增加了对县消防队和县中队的领导职责。
当年5月,宁波实行市管县,撤销地区建制,部队名称又有改变。
感觉当时为了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日新月异,力度很大。
部队体制一调整,涉及很多后勤保障方面的问题。
年初,支队在宁海召开了后勤工作会议,各单位的主要领导和后勤管理人员参加。 我和黄所长一起去参加的。
去宁海的公共汽车上半车都是我们穿武警服装的人,我也是第一次和这么多“领导”在一块,而且他们都有40一50岁,感到蛮不自在。
中途有地方老乡上车没座位,我便主动让座,一直站到终点。
当时我只是想给自己的领导争面子,也体现军人的良好姿态,不曾想回来后所长在会上好好的表扬了我一下。
不过在下车时确实有很多人投过来赞许的目光。 会议是在宁海县委招待所开的,总觉得那里原来应该是大户人家的院子。
院子往南是连片的水稻田,已收割完荒芜着,远处可见到零星的草堆,无精打彩的样子。
后面不远是一条蛮热闹的大街,晚上摆了很多路边小摊。
很多摊位上都有手枪带在卖。
据同行的说当地有兵工厂专门造这个。 这种青蓝色的小绳子一头可以系在裤腰节上,一头可以卡进钥匙环里,把钥匙放裤袋里,再剧烈的运动都丢不了,很流行,也很时髦。
我们同行的都买了一根,记得要一元钱,挺贵。
招待所大楼门口有一株很高大的树,正开着花,很香。
有人说这是玉兰树,花的形状和上海电视台的台标一样一样的。
也是从那一刻开始,我对花草有了一种特别的好感,逐个的记住它们的名字,认为这也是一种见识。
培训的时间不长,统一了一些规定。
主要是泮处长讲话,我至今能记住的是二句话: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我和边防分局的乂副局长的职务一样大。”
说白了还是表达后勤工作很重要。
那次会议在宁海的停留比较短暂,没去县城之外的地方走走,不知道周边有很好的温泉,更没有把那里与著名旅行家徐霞客联系起来。
很多年以后,多次去宁海调研工作,或者路过停留,终于明白了宁海的江湖地位。
无论你翻开那一个版本的徐露客日记,开篇的第一句话、第一段文字都一定是这样的:
“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数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
据记载宁海曾经归属象山。
我的风尘之旅不也就是从宁海开启的吗?
这是我的幸运,也是命中的定数!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乡旅拾趣》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乡旅拾趣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