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零六章应天治民,圣王神道
目录:禹道乾坤| 作者:无极书虫| 类别:玄幻奇幻
圣光宏大,普照诸天。
隆隆道音回荡在五行大洞天,那恐怖至极的元气在世界外围蓄力。作为洞天之主,昆昱能感受到另一个上品大洞天映射来的力量。
如果再不控制,两个大洞天就要撞上了!
就在这时,一座神圣缥缈的宫殿出现在五行大洞天上空。宫殿门户开启,悦耳天音伴随礼赞声取代隆隆道音。同时,太微大洞天的力量温顺下来,自动凝聚在彭禹周遭。
“圣王殿?”
彭禹微微一愣,他能感受到一股力量从圣王殿投下,自己凝聚的儒门道果一下子拔高到和几位儒圣平起平坐的地步。
“圣……圣王?”
昆昱眼神古怪。
他证道后,圣人精神触及冥冥中的圣王殿。但他晋升仓促,还没来得及去里面瞧瞧。
但……但现在看,昆昊凝聚的儒圣道果怎么跟昆吾氏的圣王殿牵扯不清?
倪神月喃喃道:“应天治民,圣王神道?”
孟平章盯着彭禹,似乎从他身上看出一朵花来。
作为前朝的大儒,他见多了昆吾氏的神王。明白昆吾神王的水分。在众多神王中,唯有具备圣心的神王,才拥有神皇继承权。
如今彭禹证了儒门圣人,引动圣王殿。这岂非说明,儒门的道果配合昆吾氏的王气,便是昆吾氏专属的圣王果位。
白师傅面色犹豫,暗暗思忖一番后,决定帮学生撑场子。他开口道:“六殿下证道,似乎借了昆吾神王的力量。这种道果并非正经的儒门圣人,恐怕不好作为常例。”
刚说完,又有一位大儒开始突破。
王伯正闭着眼,感受弥漫在彭禹身边的圣王光辉。隐隐然,他有所触动,太微大洞天再度投射力量。
他跟随彭禹多年,太微大洞天内的最高领袖虽然是昭王。可关于文化教育,统统是他亲自打理。
若论昭王“平天下”的功绩,自然少不了他一份。
此外,他作为皇子讲师,也可说圣王之师。恰好符合儒门传承的“帝师”之道。
感悟冥冥气机,王伯正也跨出最后一步。
“今天是怎么了?儒圣不要钱了么!”张子昌等人心中呐喊。一日之内,这是第六位儒门圣人了。
璀璨白光后,王伯正终于跨入梦寐以求的第五境。
但他身上的圣道光辉很弱,境界不稳,随时都有跌落的可能,勉强可以说是“亚圣”。
白师傅闭嘴。
如果说昭王证道是特例,那么王伯正的证道,无疑说明昭王展示的道路可行。
而且在王伯正身上,这些大儒们看到另一些东西。
从龙之功!
辅佐圣王得道,可以让他们一步登天!
王伯正的儒道修为在众大儒中只能排在中上。可凭皇子讲师的身份,这些年追随昭王教化一界,将儒门治国、平天下的功业完成,直接成了亚圣。
那要是换成他们,岂非也有这个机缘?
这实打实的干事,可比追求虚无缥缈的“五德感应”靠谱多了。
几位儒圣站在中间,彼此交流起来。
“倪先生,你怎么看?”
“修自身品德,感悟天地大道。实干教化,成就平天下之伟业,都有路径可寻,是我儒门两条证道。”
“此外,儒门道果也不仅仅是圣人果位,王道、帝师皆可成道。”
倪神月思索后,又道:“一个论迹不论心,一个修心不修德。可看似冲突,却又殊途同归,可二道并行。”
以功德论,彭禹指出的道路就是积累外功,自然成圣。昆昱的道路是修行内德,由内而外,感天成圣。
证道之后,二者并无区别。
但这背后,关乎两位皇子的暗里较量。
当然,更多是彭禹在针对昆昱。
因为——清谈误国。
有了地球上的教训,彭禹自然不乐意让儒门往那个方向发展。
展现自己的圣道理念后,彭禹冲昆昱伸手一指,大道日月珠落在他手中。
“皇兄,你既晋升洞天,此物当归还天宫,弟弟这就回去向父皇交差。”
说罢,彭禹身形闪烁,直接瞬移到金吾城,一路直奔天宫。
倪神月等人还在研究两条圣道的优劣。
突然孟平章停下来,望着彭禹离开方向露出恍然之色。
“老师,为何不继续……“白师傅一怔,也反应过来。
六皇子回宫去了。
他抢先一步在神皇跟前禀报,把儒门的事敲定。什么两条圣道,都不是他们可以左右的。
儒门发展,能离开神皇支持吗?
神皇认定哪条是正统,哪条就是正道。
……
神皇早就在等儿子回来交差。
所以在彭禹进入飞凤门时,神皇便在乾元殿等着。
“儿臣叩见父皇,恭祝父皇万寿。”
风尘仆仆进来行礼,彭禹双手捧着匣子,将大道日月珠归还。
收起宝珠,神皇淡淡道:“详细说说,你三哥那边的情况。”
彭禹将自己进入五行洞天后的事一一讲述,就连自己召集一群大儒请教“五德”都全盘托出。
“你找人?”昆烈一声嗤笑,明白他的小心思:“你担心你三哥把持儒门?”
“不,儿臣担心三哥被儒门挟持,成了傀儡。”彭禹跪在殿中,面沉如水,从袖中取出那些大儒的论文,
“儿臣听了一些大儒的话,觉得他们讲述的谬论妄言着实可笑。”
彭禹不介意在这时上上眼药,抹黑一下自己瞧不上眼的大儒。顺带,将张子昌的文章放在最上面。
仅仅看到文章上的“忠”字,神皇便露出意动,马上拿起文章阅读。
看完之后,他脸上多出几分笑容。
“看来,你这场茶会挺有用。”
“五德以忠为首,好,很好。”
作为神皇,自然希望下头的臣子各个忠心。
继续往下看,他随口问:“你三哥那头,还是研究什么仁义礼智信?”
“是。三哥立五德之道,已然证圣。”
“没有勇武,单凭文儒之法如何守护社稷?”昆烈低声说了一句,又开始翻看其他文章。
儒门固然好,可别忘了大昆神朝奉行天武神道。儒门兴盛,会不会压制战神殿?
作为天武神道的代表人物,神皇自然要考虑武道的发展。
昆昱如果一心投入儒门,在神皇心中反而讨不了好。
神皇阅读速度很快,看到不合意的学派五德理念,直接舍掉扔一边,继续阅读下一篇。
最后,他筛选好几篇文章。这几篇文章的共同点,就是提出“忠义”的概念。
“这件事你干得很好。儒门作为天外学派,他们要教什么,能教什么,我们总要筛选一下。免得某些不合宜的东西混进来,污了咱们国民的耳。”
在这一点,昆烈态度和彭禹相似。
儒门必须把控在昆吾氏手中。是神朝借助儒门传道,而不是儒门踩在神朝之上。
神皇继续询问昆昱的情况。
彭禹这时才抛出自己和昆昱的两条圣道之路。
听到五德证道之术,神皇面色一沉。
“听你之意,只要大儒完成君子五德,精神升华至天地,就能证圣?”
“是。”
“那要是有人弹琴作画陶冶情操,也能触及圣道奥妙?”
“应该可以。所以儿臣以为,此类圣人俱是清谈。贵则贵矣,不可交付国事。”
神皇挑眉道:“以儒门那些人的性子,定是学派为先,道德为本。要是让大儒们入朝,朝野又要弄出几个党派。举试时,他们定会偏向同乡、门徒,打压其他学派。然后彼此攻击敌党的道德品行。”
神皇嗤笑道:“这种事,他们玩得太多了。”
彭禹没说话。
华夏历史上,那些大儒空谈治国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彭禹对此十分警惕。
而在大昆神朝,虽然儒门兴盛时间不久,加之神皇们打压,不曾真正占据高位。但八百诸天有不少小国被大儒们玩死。那些人教导皇帝以仁治国,整天指手画脚,空谈国策,却无实质治国手段。而敌对党派哪怕弄出一条利国之策,也会被他们强行打压。
到头来,占据国家高位的大儒皆是“自身品德高尚”的君子,却无半点治国经验。
“放心吧,朕省得。这些儒门圣人给几个虚名头衔高高供起,不可让他们插手国事。”
“就怕他们在朝中的人脉举贤引荐,请他们入朝为官。”
旁的不说,就看倪神月和白师傅二人。
倪神月擅长教书育人,在诸天建设女学。可要论治国,她有实际经验吗?
还有白师傅,教导一位儒圣出来,听起来很伟大。但他干过多少朝事,他懂怎么治理地方,处理政务吗?
而如果他们入朝为官,凭借儒圣身份,肯定不能从基层做起。一开始就要赠予高位。
真要是让他们治国,这大昆天下还能看吗?
彭禹满脸担忧,说出自己的顾虑。然后道:“正因为看出这等圣人只会空谈高论,所以儿臣搬出‘平天下’的教化之道。”
“但不知为何,这教化之道的功果,竟然和咱们家的圣王精神很像。”
“三千大道殊途同归,儒门虽然是天外文明,但本宇宙未必没有接近的理念。”神皇不以为意:“咱们家的圣王之道脱胎于上古巫教。论来历,比上古仙道都早。”
巫,教化于人,是连接人与天地的一环。巫师们掌管教育、医疗,负责部落的方方面面。而部落们的首领“巫王”,自然便是上古的圣王、圣皇了。
“按照你高祖爷的笔记。天外儒门的演变,也是通过他们世界的巫教一步步演变过来。儒门的传承,本就吸收许多巫教系统知识。”
“圣王,儒门有,巫教也有。”
昆烈虽然恼火儿子欺瞒,但谈论起正事,倒也忘了两人之间的那些不愉快。
给彭禹赐座,昆烈讲述昆吾氏的圣王理念:
“你多次进入圣王殿,应该体悟圣道精神的奥妙吧?”
彭禹点头:“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我辈圣王,便是上律天时,下袭水土,居中庇护万民。”
“不错,这就是圣王之德。但圣王不仅要有德,更要有功。”
昆烈认真道:“如你所言,空谈误国。德行昭彰的君子品行再高洁,没有治天下,护万民的伟业,也只是‘贤达’,而不是圣王。”
“五德论也罢,平天下也罢,其道路同归。既然做实事,也要学做人。”
“不过你的‘平天下’之论比五德论稍微好一点。因为治国平天下之前,还有修身一步。能治理天下的人,品行想来也差不到哪里。”
更重要的一点,神皇没有说。
推崇“平天下”这种证道模式。可以鼓励引导大儒们积极在诸天世界进行教化,从而让大儒们参与天宫朝政体系。配合刘学的“忠仁”五德论,极大巩固昆吾氏的基本盘。
“这些事,回头朕要跟其他人商量一下。皇儿,除了你三哥这边的事,你自己有没有什么事要说?”
感受神皇冷厉的目光,彭禹心下一叹:到底躲不过去啊。
于是,他缓缓开口……
隆隆道音回荡在五行大洞天,那恐怖至极的元气在世界外围蓄力。作为洞天之主,昆昱能感受到另一个上品大洞天映射来的力量。
如果再不控制,两个大洞天就要撞上了!
就在这时,一座神圣缥缈的宫殿出现在五行大洞天上空。宫殿门户开启,悦耳天音伴随礼赞声取代隆隆道音。同时,太微大洞天的力量温顺下来,自动凝聚在彭禹周遭。
“圣王殿?”
彭禹微微一愣,他能感受到一股力量从圣王殿投下,自己凝聚的儒门道果一下子拔高到和几位儒圣平起平坐的地步。
“圣……圣王?”
昆昱眼神古怪。
他证道后,圣人精神触及冥冥中的圣王殿。但他晋升仓促,还没来得及去里面瞧瞧。
但……但现在看,昆昊凝聚的儒圣道果怎么跟昆吾氏的圣王殿牵扯不清?
倪神月喃喃道:“应天治民,圣王神道?”
孟平章盯着彭禹,似乎从他身上看出一朵花来。
作为前朝的大儒,他见多了昆吾氏的神王。明白昆吾神王的水分。在众多神王中,唯有具备圣心的神王,才拥有神皇继承权。
如今彭禹证了儒门圣人,引动圣王殿。这岂非说明,儒门的道果配合昆吾氏的王气,便是昆吾氏专属的圣王果位。
白师傅面色犹豫,暗暗思忖一番后,决定帮学生撑场子。他开口道:“六殿下证道,似乎借了昆吾神王的力量。这种道果并非正经的儒门圣人,恐怕不好作为常例。”
刚说完,又有一位大儒开始突破。
王伯正闭着眼,感受弥漫在彭禹身边的圣王光辉。隐隐然,他有所触动,太微大洞天再度投射力量。
他跟随彭禹多年,太微大洞天内的最高领袖虽然是昭王。可关于文化教育,统统是他亲自打理。
若论昭王“平天下”的功绩,自然少不了他一份。
此外,他作为皇子讲师,也可说圣王之师。恰好符合儒门传承的“帝师”之道。
感悟冥冥气机,王伯正也跨出最后一步。
“今天是怎么了?儒圣不要钱了么!”张子昌等人心中呐喊。一日之内,这是第六位儒门圣人了。
璀璨白光后,王伯正终于跨入梦寐以求的第五境。
但他身上的圣道光辉很弱,境界不稳,随时都有跌落的可能,勉强可以说是“亚圣”。
白师傅闭嘴。
如果说昭王证道是特例,那么王伯正的证道,无疑说明昭王展示的道路可行。
而且在王伯正身上,这些大儒们看到另一些东西。
从龙之功!
辅佐圣王得道,可以让他们一步登天!
王伯正的儒道修为在众大儒中只能排在中上。可凭皇子讲师的身份,这些年追随昭王教化一界,将儒门治国、平天下的功业完成,直接成了亚圣。
那要是换成他们,岂非也有这个机缘?
这实打实的干事,可比追求虚无缥缈的“五德感应”靠谱多了。
几位儒圣站在中间,彼此交流起来。
“倪先生,你怎么看?”
“修自身品德,感悟天地大道。实干教化,成就平天下之伟业,都有路径可寻,是我儒门两条证道。”
“此外,儒门道果也不仅仅是圣人果位,王道、帝师皆可成道。”
倪神月思索后,又道:“一个论迹不论心,一个修心不修德。可看似冲突,却又殊途同归,可二道并行。”
以功德论,彭禹指出的道路就是积累外功,自然成圣。昆昱的道路是修行内德,由内而外,感天成圣。
证道之后,二者并无区别。
但这背后,关乎两位皇子的暗里较量。
当然,更多是彭禹在针对昆昱。
因为——清谈误国。
有了地球上的教训,彭禹自然不乐意让儒门往那个方向发展。
展现自己的圣道理念后,彭禹冲昆昱伸手一指,大道日月珠落在他手中。
“皇兄,你既晋升洞天,此物当归还天宫,弟弟这就回去向父皇交差。”
说罢,彭禹身形闪烁,直接瞬移到金吾城,一路直奔天宫。
倪神月等人还在研究两条圣道的优劣。
突然孟平章停下来,望着彭禹离开方向露出恍然之色。
“老师,为何不继续……“白师傅一怔,也反应过来。
六皇子回宫去了。
他抢先一步在神皇跟前禀报,把儒门的事敲定。什么两条圣道,都不是他们可以左右的。
儒门发展,能离开神皇支持吗?
神皇认定哪条是正统,哪条就是正道。
……
神皇早就在等儿子回来交差。
所以在彭禹进入飞凤门时,神皇便在乾元殿等着。
“儿臣叩见父皇,恭祝父皇万寿。”
风尘仆仆进来行礼,彭禹双手捧着匣子,将大道日月珠归还。
收起宝珠,神皇淡淡道:“详细说说,你三哥那边的情况。”
彭禹将自己进入五行洞天后的事一一讲述,就连自己召集一群大儒请教“五德”都全盘托出。
“你找人?”昆烈一声嗤笑,明白他的小心思:“你担心你三哥把持儒门?”
“不,儿臣担心三哥被儒门挟持,成了傀儡。”彭禹跪在殿中,面沉如水,从袖中取出那些大儒的论文,
“儿臣听了一些大儒的话,觉得他们讲述的谬论妄言着实可笑。”
彭禹不介意在这时上上眼药,抹黑一下自己瞧不上眼的大儒。顺带,将张子昌的文章放在最上面。
仅仅看到文章上的“忠”字,神皇便露出意动,马上拿起文章阅读。
看完之后,他脸上多出几分笑容。
“看来,你这场茶会挺有用。”
“五德以忠为首,好,很好。”
作为神皇,自然希望下头的臣子各个忠心。
继续往下看,他随口问:“你三哥那头,还是研究什么仁义礼智信?”
“是。三哥立五德之道,已然证圣。”
“没有勇武,单凭文儒之法如何守护社稷?”昆烈低声说了一句,又开始翻看其他文章。
儒门固然好,可别忘了大昆神朝奉行天武神道。儒门兴盛,会不会压制战神殿?
作为天武神道的代表人物,神皇自然要考虑武道的发展。
昆昱如果一心投入儒门,在神皇心中反而讨不了好。
神皇阅读速度很快,看到不合意的学派五德理念,直接舍掉扔一边,继续阅读下一篇。
最后,他筛选好几篇文章。这几篇文章的共同点,就是提出“忠义”的概念。
“这件事你干得很好。儒门作为天外学派,他们要教什么,能教什么,我们总要筛选一下。免得某些不合宜的东西混进来,污了咱们国民的耳。”
在这一点,昆烈态度和彭禹相似。
儒门必须把控在昆吾氏手中。是神朝借助儒门传道,而不是儒门踩在神朝之上。
神皇继续询问昆昱的情况。
彭禹这时才抛出自己和昆昱的两条圣道之路。
听到五德证道之术,神皇面色一沉。
“听你之意,只要大儒完成君子五德,精神升华至天地,就能证圣?”
“是。”
“那要是有人弹琴作画陶冶情操,也能触及圣道奥妙?”
“应该可以。所以儿臣以为,此类圣人俱是清谈。贵则贵矣,不可交付国事。”
神皇挑眉道:“以儒门那些人的性子,定是学派为先,道德为本。要是让大儒们入朝,朝野又要弄出几个党派。举试时,他们定会偏向同乡、门徒,打压其他学派。然后彼此攻击敌党的道德品行。”
神皇嗤笑道:“这种事,他们玩得太多了。”
彭禹没说话。
华夏历史上,那些大儒空谈治国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彭禹对此十分警惕。
而在大昆神朝,虽然儒门兴盛时间不久,加之神皇们打压,不曾真正占据高位。但八百诸天有不少小国被大儒们玩死。那些人教导皇帝以仁治国,整天指手画脚,空谈国策,却无实质治国手段。而敌对党派哪怕弄出一条利国之策,也会被他们强行打压。
到头来,占据国家高位的大儒皆是“自身品德高尚”的君子,却无半点治国经验。
“放心吧,朕省得。这些儒门圣人给几个虚名头衔高高供起,不可让他们插手国事。”
“就怕他们在朝中的人脉举贤引荐,请他们入朝为官。”
旁的不说,就看倪神月和白师傅二人。
倪神月擅长教书育人,在诸天建设女学。可要论治国,她有实际经验吗?
还有白师傅,教导一位儒圣出来,听起来很伟大。但他干过多少朝事,他懂怎么治理地方,处理政务吗?
而如果他们入朝为官,凭借儒圣身份,肯定不能从基层做起。一开始就要赠予高位。
真要是让他们治国,这大昆天下还能看吗?
彭禹满脸担忧,说出自己的顾虑。然后道:“正因为看出这等圣人只会空谈高论,所以儿臣搬出‘平天下’的教化之道。”
“但不知为何,这教化之道的功果,竟然和咱们家的圣王精神很像。”
“三千大道殊途同归,儒门虽然是天外文明,但本宇宙未必没有接近的理念。”神皇不以为意:“咱们家的圣王之道脱胎于上古巫教。论来历,比上古仙道都早。”
巫,教化于人,是连接人与天地的一环。巫师们掌管教育、医疗,负责部落的方方面面。而部落们的首领“巫王”,自然便是上古的圣王、圣皇了。
“按照你高祖爷的笔记。天外儒门的演变,也是通过他们世界的巫教一步步演变过来。儒门的传承,本就吸收许多巫教系统知识。”
“圣王,儒门有,巫教也有。”
昆烈虽然恼火儿子欺瞒,但谈论起正事,倒也忘了两人之间的那些不愉快。
给彭禹赐座,昆烈讲述昆吾氏的圣王理念:
“你多次进入圣王殿,应该体悟圣道精神的奥妙吧?”
彭禹点头:“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我辈圣王,便是上律天时,下袭水土,居中庇护万民。”
“不错,这就是圣王之德。但圣王不仅要有德,更要有功。”
昆烈认真道:“如你所言,空谈误国。德行昭彰的君子品行再高洁,没有治天下,护万民的伟业,也只是‘贤达’,而不是圣王。”
“五德论也罢,平天下也罢,其道路同归。既然做实事,也要学做人。”
“不过你的‘平天下’之论比五德论稍微好一点。因为治国平天下之前,还有修身一步。能治理天下的人,品行想来也差不到哪里。”
更重要的一点,神皇没有说。
推崇“平天下”这种证道模式。可以鼓励引导大儒们积极在诸天世界进行教化,从而让大儒们参与天宫朝政体系。配合刘学的“忠仁”五德论,极大巩固昆吾氏的基本盘。
“这些事,回头朕要跟其他人商量一下。皇儿,除了你三哥这边的事,你自己有没有什么事要说?”
感受神皇冷厉的目光,彭禹心下一叹:到底躲不过去啊。
于是,他缓缓开口……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禹道乾坤》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禹道乾坤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