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21章 天下为棋
目录:大明元辅| 作者:云无风| 类别:历史军事
世界局势的走向对高务实而言,唯一的作用就是加重他的紧迫感,但他在穿越之初所制定的计划中,就是参照了这些局势的,所以也不至于忧心忡忡,顶多就是再次审视一下自己的计划是否有错漏之处。
他对于大明走向海洋这件事,一直都没有其他穿越前辈那么乐观,好像只要有个坚持开海殖民的领导者,就能轻松完成走向海洋的巨大转变。
中国地域太广阔了,中国人的“大陆政策”也太深入人心了,更何况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中国人一辈子根本看不见海,他们不可能随随便便就能抛弃千百年来的习惯,放弃祖传的落叶归根思想,跑去“海的那一边”搞什么殖民开拓。
狐死首丘,落叶归根,这才是中国人传承千年的思维,不到万不得已,谁肯死在万里迢迢的海外,祖坟都不能入?
别说中国了,便是早期的西方殖民者,绝大多数也都是在自己国家混不下去,这才不得不被迫走向海洋。而那些一开始就搞殖民扩张的国家,也无非是陆地扩张根本没有什么希望才不得不如此。
比方说最早进行殖民扩张的国家葡萄牙,它周边除了大西洋,就只有一个将它半包围的大国卡斯蒂利亚(西班牙前身主体),根本不是它惹得起的,葡萄牙逼不得已,只好考虑通过海洋再扩张。
而卡斯蒂利亚则是看到葡萄牙的海洋扩张取得了收益,这才顺势跟进,走上殖民帝国之路的。再往后,英吉利也好,法兰西也罢,包括荷兰等等,都是由于西班牙帝国海上扩张获得巨大收益的刺激,这才亦步亦趋跟上这股潮流。
中国人为何千百年来都没有兴趣搞海外扩张?
这个问题其实真的很复杂,有人说是中国陆地疆域之广大,已经达到当时统治能力的极限;有人说中国北方一直受到游牧民族的威胁,没有余力进行海外扩张;有人说儒家的荼毒导致了中国失去了对外扩张的兴趣;还有人甚至说中国人自古就爱好和平……
除了中国人自古以来爱好和平这一点外,高务实对以上意见都有一部分表示同意,但同时也认为,这些看法并不完全。
至少有一点,高务实认为很重要的,这上面都没有提到:海外扩张的收益是否能够超过统治海外领地的花费。
更简单的说:扩张海外是赚,还是亏。哪怕是赚,赚得够不够多?对不对得起朝廷上下为了统治这些海外领地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
太远了不说,大明早年在南洋又不是没有领地——旧港宣慰司了解一下?
根据《瀛涯胜览》的记载,当时在南洋的爪哇国(印尼爪哇岛),国内分为三等人,第一等是唐人,也就是中国人;第二等是阿拉伯人,第三等才是当地人,唐人的吃穿用度最为高等,而土人最为粗鄙。
同时在南洋的旧港国(马来西亚旧港),当时就已经有不少华人了,其地之富人大多数都是从广东沿海下南洋的明人,他们掌握了当地大多数土地田产,为当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生活资料,深受当地人的尊崇。
郑和就是在这里消灭了海盗王陈祖义,后来永乐皇帝在此地设立了旧港宣慰司。当时的满剌加原本并没有国王,仅仅只是暹罗的属地,由暹罗国王派遣总督管理。后来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时,带来了天朝皇帝的诏书,封这位总督为满剌加国王,满剌加因此建国,而暹罗得知消息之后也莫敢不从,甚至也不敢派兵收复,这就是当时天朝的国威!
但即使如此,大明朝廷对南洋依然没有多少重视,后世对这种情况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最主流的一个观点是,下西洋的举动花费巨大,毫无收益,完全是亏本买卖,所以成祖一死,朝廷就停止了这种浪费国力的举动。
另一种观点则是找了不少史料来佐证下南洋其实是有利可图的事,只是由于下南洋这件事从头到尾是由皇帝和太监掌握,文官集团在其中毫无收益,因此忽悠着成祖以后的历代皇帝,告诉他们下南洋是浪费民脂民膏的荒谬之举。
以成祖之雄才大略,他会为了单单宣示国威而派郑和七下西洋?又或者为了寻找朱允炆就如此行事?
开什么玩笑!朱允炆坐拥整个天下之时拥兵百万,成祖也敢以区区八百护卫起兵靖难,到了他自己坐拥天下之后,反倒会怕朱允炆这只落毛凤凰?
别搞笑了,漫说是朱棣,就是换成高务实他都不会怕啊!这局面还能让你朱允炆逆风翻盘,老子干脆找块豆腐一头撞死算了!
所以高务实比较愿意相信大明不肯把精力放在南洋的主要原因,正是因为文官集团无法在南洋开拓这件大事中发挥影响、取得收益,这才强行扭转了成祖“北踏蒙古,南下西洋”的海陆并行战略。
成祖之后的皇帝,由于身边辅佐之人绝大多数都是文官,因此也就误会了成祖当年下西洋的真正用意。
说到底,文官捞不到好处,皇帝又被文官蒙蔽,以为真的没有好处,大明的海陆并行战略至此夭折。
但这不代表高务实只需要给朱载垕或者朱翊钧把道理说明白,大明就能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趁着小冰河期还没有强势发威,赶紧把北方的剩余人口往南方迁徙,甚至干脆迁徙到南洋去搞开拓——哪有那么容易!
文官集团要是那么好对付,大明会混成这副蠢样?
隆庆手上有高拱这么一个要资历有资历,要威望有威望,要手腕有手腕,要势力有势力的金牌打手,到现在也才小心翼翼地开了一道小口子,扔出一个小小的月港来试探动向。
高务实要是狗胆包天说现在就应该全面开海,出征南洋的话,只怕转头就要被如山如海的弹劾喷得连他老妈都认不出他来。
要不说天下一局棋呢?下棋总得一步步来,前头的布局都没做好,就想人家俯首认输,真当自己成了穿越者,就是天命之子了?位面之子刘秀都要不服啊。
他对于大明走向海洋这件事,一直都没有其他穿越前辈那么乐观,好像只要有个坚持开海殖民的领导者,就能轻松完成走向海洋的巨大转变。
中国地域太广阔了,中国人的“大陆政策”也太深入人心了,更何况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中国人一辈子根本看不见海,他们不可能随随便便就能抛弃千百年来的习惯,放弃祖传的落叶归根思想,跑去“海的那一边”搞什么殖民开拓。
狐死首丘,落叶归根,这才是中国人传承千年的思维,不到万不得已,谁肯死在万里迢迢的海外,祖坟都不能入?
别说中国了,便是早期的西方殖民者,绝大多数也都是在自己国家混不下去,这才不得不被迫走向海洋。而那些一开始就搞殖民扩张的国家,也无非是陆地扩张根本没有什么希望才不得不如此。
比方说最早进行殖民扩张的国家葡萄牙,它周边除了大西洋,就只有一个将它半包围的大国卡斯蒂利亚(西班牙前身主体),根本不是它惹得起的,葡萄牙逼不得已,只好考虑通过海洋再扩张。
而卡斯蒂利亚则是看到葡萄牙的海洋扩张取得了收益,这才顺势跟进,走上殖民帝国之路的。再往后,英吉利也好,法兰西也罢,包括荷兰等等,都是由于西班牙帝国海上扩张获得巨大收益的刺激,这才亦步亦趋跟上这股潮流。
中国人为何千百年来都没有兴趣搞海外扩张?
这个问题其实真的很复杂,有人说是中国陆地疆域之广大,已经达到当时统治能力的极限;有人说中国北方一直受到游牧民族的威胁,没有余力进行海外扩张;有人说儒家的荼毒导致了中国失去了对外扩张的兴趣;还有人甚至说中国人自古就爱好和平……
除了中国人自古以来爱好和平这一点外,高务实对以上意见都有一部分表示同意,但同时也认为,这些看法并不完全。
至少有一点,高务实认为很重要的,这上面都没有提到:海外扩张的收益是否能够超过统治海外领地的花费。
更简单的说:扩张海外是赚,还是亏。哪怕是赚,赚得够不够多?对不对得起朝廷上下为了统治这些海外领地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
太远了不说,大明早年在南洋又不是没有领地——旧港宣慰司了解一下?
根据《瀛涯胜览》的记载,当时在南洋的爪哇国(印尼爪哇岛),国内分为三等人,第一等是唐人,也就是中国人;第二等是阿拉伯人,第三等才是当地人,唐人的吃穿用度最为高等,而土人最为粗鄙。
同时在南洋的旧港国(马来西亚旧港),当时就已经有不少华人了,其地之富人大多数都是从广东沿海下南洋的明人,他们掌握了当地大多数土地田产,为当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生活资料,深受当地人的尊崇。
郑和就是在这里消灭了海盗王陈祖义,后来永乐皇帝在此地设立了旧港宣慰司。当时的满剌加原本并没有国王,仅仅只是暹罗的属地,由暹罗国王派遣总督管理。后来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时,带来了天朝皇帝的诏书,封这位总督为满剌加国王,满剌加因此建国,而暹罗得知消息之后也莫敢不从,甚至也不敢派兵收复,这就是当时天朝的国威!
但即使如此,大明朝廷对南洋依然没有多少重视,后世对这种情况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最主流的一个观点是,下西洋的举动花费巨大,毫无收益,完全是亏本买卖,所以成祖一死,朝廷就停止了这种浪费国力的举动。
另一种观点则是找了不少史料来佐证下南洋其实是有利可图的事,只是由于下南洋这件事从头到尾是由皇帝和太监掌握,文官集团在其中毫无收益,因此忽悠着成祖以后的历代皇帝,告诉他们下南洋是浪费民脂民膏的荒谬之举。
以成祖之雄才大略,他会为了单单宣示国威而派郑和七下西洋?又或者为了寻找朱允炆就如此行事?
开什么玩笑!朱允炆坐拥整个天下之时拥兵百万,成祖也敢以区区八百护卫起兵靖难,到了他自己坐拥天下之后,反倒会怕朱允炆这只落毛凤凰?
别搞笑了,漫说是朱棣,就是换成高务实他都不会怕啊!这局面还能让你朱允炆逆风翻盘,老子干脆找块豆腐一头撞死算了!
所以高务实比较愿意相信大明不肯把精力放在南洋的主要原因,正是因为文官集团无法在南洋开拓这件大事中发挥影响、取得收益,这才强行扭转了成祖“北踏蒙古,南下西洋”的海陆并行战略。
成祖之后的皇帝,由于身边辅佐之人绝大多数都是文官,因此也就误会了成祖当年下西洋的真正用意。
说到底,文官捞不到好处,皇帝又被文官蒙蔽,以为真的没有好处,大明的海陆并行战略至此夭折。
但这不代表高务实只需要给朱载垕或者朱翊钧把道理说明白,大明就能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趁着小冰河期还没有强势发威,赶紧把北方的剩余人口往南方迁徙,甚至干脆迁徙到南洋去搞开拓——哪有那么容易!
文官集团要是那么好对付,大明会混成这副蠢样?
隆庆手上有高拱这么一个要资历有资历,要威望有威望,要手腕有手腕,要势力有势力的金牌打手,到现在也才小心翼翼地开了一道小口子,扔出一个小小的月港来试探动向。
高务实要是狗胆包天说现在就应该全面开海,出征南洋的话,只怕转头就要被如山如海的弹劾喷得连他老妈都认不出他来。
要不说天下一局棋呢?下棋总得一步步来,前头的布局都没做好,就想人家俯首认输,真当自己成了穿越者,就是天命之子了?位面之子刘秀都要不服啊。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元辅》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元辅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