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0章 剑指东瀛(卅六)搅动朝局
目录:大明元辅| 作者:云无风| 类别:历史军事
“死水”为什么要说“王上说得对”?因为最早提出内附大明的人的确就是朝鲜王李昖本人。只不过“死水”们当然不会指出李昖当初是在什么时候说出这话的。
然而事实上,李昖当时提出内附大明自然是有其“前置条件”的。自壬辰年四月开始,日本侵朝大军势如破竹,尤其是小西行长、加藤清正的第一、第二军团横扫朝鲜如入无人之境,朝鲜军队接连战败。
在日军即将入寇汉阳的消息传至朝堂后,领议政李山海提议李昖“播迁”。此时,受朝鲜党争传统的影响,作为东人党的李山海随即受到了其他党派强烈反对。然而由于形势严峻,朝鲜王李昖力排众议,决定北上“播迁”。
此时,朝鲜国土沦丧近半,举国之兵不足一战,在这种情形下,都承旨李恒福提出渡过鸭绿江赴大明进行“内附”,已经认为朝鲜必败无疑的李昖随即表示认可——这便是所谓“王上说得对”的真正含义,也即内附之说是王上本人很早就认可的。
大明对此的反应暂且不提,这里只说此事在朝鲜国内的影响和波及。
简单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况:随着战争发生,朝鲜“升平二百年,民不识兵,望风瓦解,无敢迎其锋,贼长驱而进如入无人之境”。此时的朝鲜任人宰割,即将面临馆共同弹劾,南人党成员遂占据中枢各衙门,也即柳成龙成为领议政的那段时间。
不过,历史上南人党也并未得势很久,伴随着后来其领袖柳成龙被弹劾,北人党又掌握了大权。
如此朝政大权交换轮替,李昖并不是不能阻止,实因西人党与南人党先后极力反对李昖“内附”而遭到李昖厌恶,因此他最终选择扶植北人党——为什么是北人党?因为北人党领袖李山海曾首提“播迁”之事。
廷臣对于李昖“内附”事件的讨论,不仅使得朝鲜政治生态混乱不堪,君臣谏诤日益激烈,同时使得李昖与光海君的父子之间相互猜疑。
光海君为李昖与恭嫔金氏的第二子,因此在王位继承上缺少名分支持。李昖立光海君为世子有两个原因:一来是李昖的懿仁大妃并无嫡子;二来李昖当时一心一意只愿“播迁”,立光海君为世子可以分散廷臣的注意力。
而当李昖准备“内附”之时,便授意光海君分朝,命令光海君往江界组织军队进行反侵略活动。这样一来,既可以应对西人党成员不断施加的压力,又可以鼓舞士气,鼓励朝鲜百姓继续抗战。因此原历史上在大明派兵援朝后,李昖的“内附”便无疾而终。
在明军提督李如松收复平壤后,李昖迅速结束了分朝之事。其实李昖一直认为光海君并不是未来国王的最佳人选,只是他当时为实现“内附”而做的妥协。因此,在李昖回归汉阳后,大力驱逐积极靠拢光海君的西人党成员。
在壬辰战争结束后,光海君一直因为名分问题并未获得明朝的册封,李昖因此更希望更易世子人选,反过来又导致父子之间矛盾渐深。
李昖想立仁穆大妃之子永昌大君为世子,当时的领议政柳永庆等廷臣曾展开秘密讨论,商议是否可以将永昌大君立为世子。但是由于此时李昖突然离世,这一想法还未付诸实践,光海君就已即位。
即位后,光海君任用了李尔瞻等人,而李尔瞻为大北派领袖(这个有别于北人党),在大北派的主导下,光海君之兄临海君被杀,李昖的仁穆大妃被废,仁穆大妃之父金梯男被杀,永昌大君被废为庶人,圈禁至江华岛,于万历四十二年年被江华岛府使郑沆杀死。
在光海君即位之后,朝政便由大北派掌控,此时西人党欲重夺政权,便发动了“仁祖反正”事件,并且最终重夺政权。
总之,“内附”事件使得朝鲜朝内党争不断发酵,而李昖“内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播迁”,在播迁途中,党争作用于“立世子”事件上,东人党与西人党大规模争论,最终东人党获胜,光海君被确立为世子。
“内附”的第二阶段便是对“播迁”方向的选择。此时,不同意“内附”的廷臣开始提出“世子分朝”的建议,“内附”事件直接促成了李昖与光海君分朝,李昖北上义州专为“内附”,光海君入江界安定人心、组织抗战。跟随光海君的廷臣实际上是坚决反对李昖“内附”的中坚力量。
在李昖回到汉阳后,大力驱逐西人党人士。因光海君为恭嫔金氏的第二子,并非李昖大妃的长子,并无资格继承王位,故在李昖弥留之际,欲更换世子,将仁穆大妃所生的永昌大君立为世子,当时小北派领袖柳永庆为此积极活动,此事还未完成,李昖便去世了。
此事造成李昖与光海君父子关系紧张,同时,光海君上台后开始疯狂打击报复,将永昌大君囚禁并处死、废除仁穆王后,启用大北派官僚李尔瞻等人。
后来西人党依旧利用光海君的出身问题以及废母弑兄问题,发动了“仁祖反正”事件,对朝鲜的内政外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续这些事情如今都未发生,但完全可以被高务实拿来作为分析朝鲜朝廷内部格局的参照,由此就很容易确定谁可以拉拢,谁必须打压。
政治的第一要务是什么?是分清谁是“我们”,谁是“他们”。对于掌握了“历史”这一外挂的高务实而言,区分敌我自然不成问题。
于是在高务实代替宋应昌出任平倭经略之后,麻贵虽然立刻奉命领兵南下,但也正好趁此机会暗中按照高务实的指示对朝鲜朝政进行布置。
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指使朝鲜部分台谏官员弹劾领议政柳成龙。其实柳成龙此人在高务实的心目中算是朝鲜难得的能臣之一,只可惜“彼之蜜糖,吾之砒霜”。
柳成龙虽然坚持朝鲜与大明的“宗藩之谊”,常常在双方发生矛盾之时——尤其是军事指挥权矛盾之时——尽力斡旋调解,但他也是坚决反对内附大明的朝鲜重臣之一。
反对内附,这在高务实眼中显然就是“矛盾不可调和”了,故无论他本人是不是能臣贤臣,都成了高务实此时必须搬掉的石头。
李昖这个时候本来就对柳成龙积累了很多不满,既有此前他支持光海君的因素,也有他成为领议政之后依旧未能改变朝鲜军被日军吊打的因素,于是弹劾一出,李昖的态度就很暧昧,迟迟没有出言袒护。
这时,明军方面也有了动静,或者不应该说“明军”,因为动静来自于大明蓟辽总督、实学派重要人物顾养谦。
顾养谦的一封信非常凑巧的在此时递给了李昖,信中用相当直白的行文指责朝鲜朝廷,说朝鲜在与日军停战期间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以至于大明天兵再次南下援助之时朝鲜依旧不能提供相应的粮草与其他物资补给,更别提朝鲜官军居然仍与壬辰年一样无能,面对日军的进攻毫无抵抗之力,再次出现一溃千里之势。
对于这两个指责,无论李昖也好,朝鲜朝廷也罢,的确都没什么借口能找。顾养谦作为蓟辽总督对此发难也没有任何问题:你朝鲜物资不足、打仗无能,压力最大的就是我蓟辽二镇,因为我这里正是大军出征的地方,肯定要提供兵员、承担补给,骂你完全正当。
此事一出,李昖也不能保持暧昧了,立刻下旨以秉政无能为由罢黜柳成龙领议政之职,同时命李山海再次出山担任领议政。
李山海是何人?首提“播迁”的前领议政。而且这里还有一事不得不提:李山海名字中的“山海”不是别处,没有别指,正是大明“天下第一关”山海关的那个“山海”!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曹面子”、“云覆月雨”、“KeyNg”、“单骑照碧心”的月票支持,谢谢!
然而事实上,李昖当时提出内附大明自然是有其“前置条件”的。自壬辰年四月开始,日本侵朝大军势如破竹,尤其是小西行长、加藤清正的第一、第二军团横扫朝鲜如入无人之境,朝鲜军队接连战败。
在日军即将入寇汉阳的消息传至朝堂后,领议政李山海提议李昖“播迁”。此时,受朝鲜党争传统的影响,作为东人党的李山海随即受到了其他党派强烈反对。然而由于形势严峻,朝鲜王李昖力排众议,决定北上“播迁”。
此时,朝鲜国土沦丧近半,举国之兵不足一战,在这种情形下,都承旨李恒福提出渡过鸭绿江赴大明进行“内附”,已经认为朝鲜必败无疑的李昖随即表示认可——这便是所谓“王上说得对”的真正含义,也即内附之说是王上本人很早就认可的。
大明对此的反应暂且不提,这里只说此事在朝鲜国内的影响和波及。
简单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况:随着战争发生,朝鲜“升平二百年,民不识兵,望风瓦解,无敢迎其锋,贼长驱而进如入无人之境”。此时的朝鲜任人宰割,即将面临馆共同弹劾,南人党成员遂占据中枢各衙门,也即柳成龙成为领议政的那段时间。
不过,历史上南人党也并未得势很久,伴随着后来其领袖柳成龙被弹劾,北人党又掌握了大权。
如此朝政大权交换轮替,李昖并不是不能阻止,实因西人党与南人党先后极力反对李昖“内附”而遭到李昖厌恶,因此他最终选择扶植北人党——为什么是北人党?因为北人党领袖李山海曾首提“播迁”之事。
廷臣对于李昖“内附”事件的讨论,不仅使得朝鲜政治生态混乱不堪,君臣谏诤日益激烈,同时使得李昖与光海君的父子之间相互猜疑。
光海君为李昖与恭嫔金氏的第二子,因此在王位继承上缺少名分支持。李昖立光海君为世子有两个原因:一来是李昖的懿仁大妃并无嫡子;二来李昖当时一心一意只愿“播迁”,立光海君为世子可以分散廷臣的注意力。
而当李昖准备“内附”之时,便授意光海君分朝,命令光海君往江界组织军队进行反侵略活动。这样一来,既可以应对西人党成员不断施加的压力,又可以鼓舞士气,鼓励朝鲜百姓继续抗战。因此原历史上在大明派兵援朝后,李昖的“内附”便无疾而终。
在明军提督李如松收复平壤后,李昖迅速结束了分朝之事。其实李昖一直认为光海君并不是未来国王的最佳人选,只是他当时为实现“内附”而做的妥协。因此,在李昖回归汉阳后,大力驱逐积极靠拢光海君的西人党成员。
在壬辰战争结束后,光海君一直因为名分问题并未获得明朝的册封,李昖因此更希望更易世子人选,反过来又导致父子之间矛盾渐深。
李昖想立仁穆大妃之子永昌大君为世子,当时的领议政柳永庆等廷臣曾展开秘密讨论,商议是否可以将永昌大君立为世子。但是由于此时李昖突然离世,这一想法还未付诸实践,光海君就已即位。
即位后,光海君任用了李尔瞻等人,而李尔瞻为大北派领袖(这个有别于北人党),在大北派的主导下,光海君之兄临海君被杀,李昖的仁穆大妃被废,仁穆大妃之父金梯男被杀,永昌大君被废为庶人,圈禁至江华岛,于万历四十二年年被江华岛府使郑沆杀死。
在光海君即位之后,朝政便由大北派掌控,此时西人党欲重夺政权,便发动了“仁祖反正”事件,并且最终重夺政权。
总之,“内附”事件使得朝鲜朝内党争不断发酵,而李昖“内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播迁”,在播迁途中,党争作用于“立世子”事件上,东人党与西人党大规模争论,最终东人党获胜,光海君被确立为世子。
“内附”的第二阶段便是对“播迁”方向的选择。此时,不同意“内附”的廷臣开始提出“世子分朝”的建议,“内附”事件直接促成了李昖与光海君分朝,李昖北上义州专为“内附”,光海君入江界安定人心、组织抗战。跟随光海君的廷臣实际上是坚决反对李昖“内附”的中坚力量。
在李昖回到汉阳后,大力驱逐西人党人士。因光海君为恭嫔金氏的第二子,并非李昖大妃的长子,并无资格继承王位,故在李昖弥留之际,欲更换世子,将仁穆大妃所生的永昌大君立为世子,当时小北派领袖柳永庆为此积极活动,此事还未完成,李昖便去世了。
此事造成李昖与光海君父子关系紧张,同时,光海君上台后开始疯狂打击报复,将永昌大君囚禁并处死、废除仁穆王后,启用大北派官僚李尔瞻等人。
后来西人党依旧利用光海君的出身问题以及废母弑兄问题,发动了“仁祖反正”事件,对朝鲜的内政外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续这些事情如今都未发生,但完全可以被高务实拿来作为分析朝鲜朝廷内部格局的参照,由此就很容易确定谁可以拉拢,谁必须打压。
政治的第一要务是什么?是分清谁是“我们”,谁是“他们”。对于掌握了“历史”这一外挂的高务实而言,区分敌我自然不成问题。
于是在高务实代替宋应昌出任平倭经略之后,麻贵虽然立刻奉命领兵南下,但也正好趁此机会暗中按照高务实的指示对朝鲜朝政进行布置。
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指使朝鲜部分台谏官员弹劾领议政柳成龙。其实柳成龙此人在高务实的心目中算是朝鲜难得的能臣之一,只可惜“彼之蜜糖,吾之砒霜”。
柳成龙虽然坚持朝鲜与大明的“宗藩之谊”,常常在双方发生矛盾之时——尤其是军事指挥权矛盾之时——尽力斡旋调解,但他也是坚决反对内附大明的朝鲜重臣之一。
反对内附,这在高务实眼中显然就是“矛盾不可调和”了,故无论他本人是不是能臣贤臣,都成了高务实此时必须搬掉的石头。
李昖这个时候本来就对柳成龙积累了很多不满,既有此前他支持光海君的因素,也有他成为领议政之后依旧未能改变朝鲜军被日军吊打的因素,于是弹劾一出,李昖的态度就很暧昧,迟迟没有出言袒护。
这时,明军方面也有了动静,或者不应该说“明军”,因为动静来自于大明蓟辽总督、实学派重要人物顾养谦。
顾养谦的一封信非常凑巧的在此时递给了李昖,信中用相当直白的行文指责朝鲜朝廷,说朝鲜在与日军停战期间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以至于大明天兵再次南下援助之时朝鲜依旧不能提供相应的粮草与其他物资补给,更别提朝鲜官军居然仍与壬辰年一样无能,面对日军的进攻毫无抵抗之力,再次出现一溃千里之势。
对于这两个指责,无论李昖也好,朝鲜朝廷也罢,的确都没什么借口能找。顾养谦作为蓟辽总督对此发难也没有任何问题:你朝鲜物资不足、打仗无能,压力最大的就是我蓟辽二镇,因为我这里正是大军出征的地方,肯定要提供兵员、承担补给,骂你完全正当。
此事一出,李昖也不能保持暧昧了,立刻下旨以秉政无能为由罢黜柳成龙领议政之职,同时命李山海再次出山担任领议政。
李山海是何人?首提“播迁”的前领议政。而且这里还有一事不得不提:李山海名字中的“山海”不是别处,没有别指,正是大明“天下第一关”山海关的那个“山海”!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曹面子”、“云覆月雨”、“KeyNg”、“单骑照碧心”的月票支持,谢谢!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元辅》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元辅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