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百七十一章 单质铜(4000)
目录:曹操喊我去盗墓| 作者:我知鱼之乐| 类别:历史军事
拿到工兵铲,吴良先是将附近的红土与根须向深处挖开一些,接着才开始清理那两个尖角附近的根须。
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十分谨慎,尤其到了靠近那两个尖角的地方,更是直接弃工兵铲不同,取出随身携带的小刷子与铜匕首一点一点的清理,完全是一副宛如对待情人一般怜香惜玉的小心姿态。
“……” 瓬人军众人对此早已见怪不怪。
虽然有的时候总是觉得吴良有些过于小心了,反正古墓与古迹中的大部分古物他通常都不会带走,实在没有必要如此珍惜,但想到吴良曾无数次与他们说过这些古物既然被墓主人带入陵墓或遗迹,必定是亡者生前最为的珍视的物品,贸然损坏恐怕受到亡魂报复,自然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如此受到吴良的影响,他们进入古墓时虽然不似吴良这般珍视那些古物,但也早已养成了不乱摸不乱碰不破坏的好习惯,每每见到什么奇怪的东西,他们脑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立刻向吴良汇报,教他亲自前来处置,免得惹来什么不必要的麻烦。
然而华佗与大犬看到吴良此刻的模样,心中却多少有那么点焦急。
此时的处境每一个人的都一清二楚,他们自然也不例外,因此他们更清楚的是,如今的当务之急应是尽快找到离开这处秘境的方法,而不是像吴良一样慢条斯理的清理这样一个已经生锈的铜器,这不是浪费时间么? “老先生,吴太史此刻究竟在做什么?”
如此看了片刻,华佗终于忍不住碰了碰身旁的于吉,不解的问道。
“这不显而易见的事情么,我家公子正在挖掘藏于这下面的铜器。”
于吉回头轻描澹写的道。
“这我自然知道,我只是想问问,这铜器莫不是有什么我未曾看出来的特别之处?” 华佗又问。
“呵呵呵,华神医说笑了。”
于吉随即笑了起来,“这铜器此刻还没挖出来哩,如何能够看出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非说哪里特别的话,这铜器出现在这处古迹中便是它最大的特别之处,正如我家公子常说的那般,这些古物虽不会似人一般言语,但有时呈现出来东西,却胜过了千言万语,只要足够细心,它便能告诉我们许多早已掩埋于历史尘埃中的往事。”
“这……就算如此,似乎也没必要似吴太史这般……不紧不慢吧?我们现在所剩的时间可不多了,每一刻都在从时间手中争取活着离开此处的机会。”
华佗犹豫了一下,终于将自己想说的话说了出来。 “这就不劳华神医操心了。”
于吉依旧笑着说道,“我家公子清醒得很,他可比你更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这么与你说吧,若是有机会离开这里,我家公子肯定不会抛下华神医,但若是连我家公子也寻不得离开的办法,其他人就更寻不得了,华神医心急也没有用,倒不如放宽了心耐心看着,莫要影响我家公子的心境。”
“……”
这算是一种温和的警告,华佗听得出来,也知道此刻吴良便是他唯一的指望,终于明智的选择了不再说话。
与此同时。 吴良已经将那两个尖角附近的根须与红土清理了个差不多,尖角之下的东西也终于显露出了一部分。
从露出的那部分来看,与那两个尖角连接在一起的是一个球状的东西。
而这个球状东西的表面也包裹着一层泛着绿色的锈迹,不难看出这肯定也是铜制品。
再仔细观察这个球状物品与那两个尖角连接的地方,则可以看出两者是完全连接在一起的,虽然被铜锈包裹着看不出究竟是后续焊接在了一起,还是使用模具一体成型,但两者之间的联系应是十分紧密。
为了验证这一点。
吴良还特意用带着手套的手轻轻抓住其中一根尖角,而后微微用力尝试着摇动了一下。
结果这一摇不要紧!
“?!”
吴良仿佛触电一般将手收了回来,眼中同时浮现出一抹惊异之色。
因为他明显感觉到,随着他这一摇,那一只尖角居然出乎预料的扭动了一下!
“公子!”
典韦见状神色一变,立刻将吴良向后拖了两步,而后手持手戟挡在他与那铜器之间严阵以待。
瓬人军众人亦是瞬间紧张起来,一齐瞪大了眼睛望着那个铜器,心中却还不清楚刚才静静发生了什么,为何吴良会有如此反应?
“这究竟……”
吴良则是定了定神,再向那尖角看去。
此时他才赫然发现,那尖角居然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形变。
原本那呈“”字造型略微弯曲的尖角,此刻靠近末端较细的地方竟发生了些许反方向的完全,变成了一个不太明显的“s”的造型。
吴良心中更加疑惑,当即回忆方才的手感……
方才虽然感觉到了那尖角扭动,但细想起来那似乎并不是尖角主动扭动,而是随着他微微用力才动了起来。
即是说,那尖角可能是受到他的力量作用才发生了形变,只不过他未曾预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因此才会误以为是尖角自己扭动了起来,自己吓了自己一跳?
“典韦兄弟,可能是我反应过度了,不必过于紧张。”
吴良随即拍了拍典韦的肩膀,试探着重新来到近前。
接着他再次将手伸向那个尖角。
见那尖角此刻依旧微丝不动。
吴良又试探着向前伸手,轻轻触碰了一下那个尖角。
那个尖角依旧纹丝不动。
最终吴良再一次将其捏住,而后微微用力……
弯了!
那尖角居然又被他掰弯了一些,这东西居然是软的!
并且随着尖角发生形变,表面包裹着的那层铜锈也如同一层硬壳一般出现了裂痕,并伴随着“卡察卡察”的轻微响动掉落了一些碎渣。
“怎会如此?”
吴良心中更加不解。
最终他再次回到了最初的位置,凑近了透过那层铜锈裂开的裂缝查看里面情况。
他竟看到了一抹紫红色!
这并非那种怪虫呈现出来的颜色,而是一种特殊的紫红色,并且表面透出一抹并不光滑的光泽。
“这究竟是什么东西?”
吴良的眉头不由蹙得更紧。
瓬人军众人脸上的疑色更是越发深重,他们虽然不清楚吴良看到了什么,但从吴良的表情中依旧可以看出此事必定非同小可!
……
在众人的强势围观之下,吴良利用小刷子与铜匕首小心翼翼的剥开了一小块尖角外层包裹的那层铜锈。
里面的紫红色物质终于呈现在了眼前。
那当然不是怪虫,吴良稍微辨认了一下便立刻认出了眼前的事物,随即面露震惊之色:“单质铜?!”
“公子,何为单质铜?”
于吉不知何时,已经壮着胆子凑到了吴良身后,听到这个名词之后忍不住插嘴问道。
“?”
瓬人军众人自然也听不到这个名词,见于吉已经问出了这个问题,于是立刻竖起耳朵等带着吴良的解释。
吴良片刻之后才回过神来,却并未收起脸上的震惊之色,只是尽量通俗的向众人解释道:“就是纯度极高的铜,里面几乎不含任何杂质,也不像青铜一般混入其他的金属增加硬度,这样的铜通常呈紫红色,并且拥有极好的延展性,因此我方才轻轻扭动便能将其掰弯。”
自然界中便有天然形成的“自然铜”。
这种铜的主要成分便是单质铜,同样具有吴良所说的那些特质,不过“自然铜”中必不可少的会混入一些杂质,甚至包含少量的铁、银或是金等元素,再加上氧化的原因,通常不会呈现如此纯粹的紫红色。
当然,并不是说这个时代便没有纯度极高的单质铜。
事实上天朝的炼铜技术早在夏商时期便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可以火炼法便可提炼出这样的单质铜,只是为了实现实用性,才在其中混入铅、锡等金属制成质地坚硬稳固的合金,用来制造兵器或日常使用的铜器。
而再到现在的汉朝,虽然铜在多个的领域已经被逐渐被更加实用的铁取代,但铜依旧是不可或缺的金属,乃是铸造钱币、礼器、器皿等物的主要材料。
只是铸造这些铜器同样不会直接使用单质铜,还是要在使用火炼法提炼出单质铜之后再混入其他的金属将其制成质地坚硬的青铜合金。
所以,瓬人军众人肯定听得懂吴良的解释。
而吴良此刻震惊的原因则是,种种迹象表明这地方应该是一处上古时期的遗迹,而且极有可能与九黎国有关。
虽然历史记载中提到九黎国早在这时便掌握了铜的使用方法,并且说他们据此制造出了远超于黄帝、炎帝部落的金属兵器,在战争中占据着极大的装备优势,但九黎国当时的技术真有能力提炼出如此纯度的单质铜么?
吴良对此表示怀疑。
因为至少后世考古界在查阅许多相关的历史文献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当初九黎国虽然掌握了铜的使用方法,并制造出了最早的金属兵器,但他们的铜主要是来一些来自富铜地区天然形成的“自然铜”,而并非自己使用提炼技术从铜矿中提取出来的铜。
另外一些相关的史实也可以左证。
比如当黄帝击败蚩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铜器也并未得到普及,试想倘若九黎国果真掌握了炼铜的工艺,这可是战略级别的技术,黄帝又怎会不将其牢牢抓在手中呢?
除非黄帝还有别的心思,比如彻底垄断从九黎国得来的炼铜技术,只用这种技术来武装自己的军队,从而对治下的各个部族形成压制性的优势,进一步保证自己的统治地位更加稳固。
但这种说法也不太说得通。
因为天朝最早的相关青铜器的记载只到尧舜时期,而后世发现的青铜文物也都在这之后,就算黄帝若是掌握了这项技术,哪怕实施了技术垄断的策略,他与自己的嫡系部族总归也是会留下一些铜器的吧?
而事实则是,那个时期发现的文物还全都是陶器与骨器……
至少在吴良穿越之前,后世考古界通过目前已知的发现普遍认为,大禹建立的夏王朝才是青铜冶炼技术的萌生期,而在那之前就算有利用铜的记载,也都是天然形成的自然铜。
不过说起大禹和夏王朝来……
“宓儿,相传禹帝将天下划为九州,命各州献上青铜铸造九鼎,据你所知这件事是否真实发生过?”
吴良回头看向甄宓这个亲历者问道。
“铸造九鼎的启儿,与文命并无关系。”
甄宓低垂着眼眸,神色澹然的道。
她口中的启儿自然是夏启,也就是涂山女娇与大禹的儿子,如果不算大禹退位之后出现的夺位之争与公天下向家天下转变的经过,他便可以算是第二任夏王。
“那么你可说得清楚当时的炼铜技术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吴良接着又问。
“说起这个嘛……”
甄宓回忆着说道,“这方面的技术妾身不是太懂,不过那时铜的产量还十分低下,因此比如今的黄金还要珍贵,另外据妾身所知,当年启儿铸造九鼎所用的铜,乃是合九州贡献之铜才好不容易拼凑出来的,最后就只铸出了那么一个大鼎而已。”
“一个大鼎?不是九个鼎么?”
吴良面露疑色,但率先发出这个疑问的人却是于吉。
“就是一个鼎。”
甄宓看了于吉一眼,继续说道,“其实‘九鼎’只是那个鼎的名字,全名应该叫做‘九州鼎’,而这个叫法则是因为这个大鼎上面刻有一副九州图,象征天下九州皆是大夏的国土,因此此鼎一直被视作大夏的镇国之宝……至于九个鼎的说法,只是后世根据‘九鼎’的称呼胡乱猜测,最终产生的误传罢了。”
“竟是如此……”
于吉显然还需要消化消化这件事情。
而吴良却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桉:夏王要铸造九州鼎尚需合九州贡献之铜,可见夏朝初期冶铜技术都还并未得到太大的发展,那么在夏朝之前,存在能够提炼如此超高纯度的单质铜技术的可能性只会更低……
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十分谨慎,尤其到了靠近那两个尖角的地方,更是直接弃工兵铲不同,取出随身携带的小刷子与铜匕首一点一点的清理,完全是一副宛如对待情人一般怜香惜玉的小心姿态。
“……” 瓬人军众人对此早已见怪不怪。
虽然有的时候总是觉得吴良有些过于小心了,反正古墓与古迹中的大部分古物他通常都不会带走,实在没有必要如此珍惜,但想到吴良曾无数次与他们说过这些古物既然被墓主人带入陵墓或遗迹,必定是亡者生前最为的珍视的物品,贸然损坏恐怕受到亡魂报复,自然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如此受到吴良的影响,他们进入古墓时虽然不似吴良这般珍视那些古物,但也早已养成了不乱摸不乱碰不破坏的好习惯,每每见到什么奇怪的东西,他们脑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立刻向吴良汇报,教他亲自前来处置,免得惹来什么不必要的麻烦。
然而华佗与大犬看到吴良此刻的模样,心中却多少有那么点焦急。
此时的处境每一个人的都一清二楚,他们自然也不例外,因此他们更清楚的是,如今的当务之急应是尽快找到离开这处秘境的方法,而不是像吴良一样慢条斯理的清理这样一个已经生锈的铜器,这不是浪费时间么? “老先生,吴太史此刻究竟在做什么?”
如此看了片刻,华佗终于忍不住碰了碰身旁的于吉,不解的问道。
“这不显而易见的事情么,我家公子正在挖掘藏于这下面的铜器。”
于吉回头轻描澹写的道。
“这我自然知道,我只是想问问,这铜器莫不是有什么我未曾看出来的特别之处?” 华佗又问。
“呵呵呵,华神医说笑了。”
于吉随即笑了起来,“这铜器此刻还没挖出来哩,如何能够看出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非说哪里特别的话,这铜器出现在这处古迹中便是它最大的特别之处,正如我家公子常说的那般,这些古物虽不会似人一般言语,但有时呈现出来东西,却胜过了千言万语,只要足够细心,它便能告诉我们许多早已掩埋于历史尘埃中的往事。”
“这……就算如此,似乎也没必要似吴太史这般……不紧不慢吧?我们现在所剩的时间可不多了,每一刻都在从时间手中争取活着离开此处的机会。”
华佗犹豫了一下,终于将自己想说的话说了出来。 “这就不劳华神医操心了。”
于吉依旧笑着说道,“我家公子清醒得很,他可比你更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这么与你说吧,若是有机会离开这里,我家公子肯定不会抛下华神医,但若是连我家公子也寻不得离开的办法,其他人就更寻不得了,华神医心急也没有用,倒不如放宽了心耐心看着,莫要影响我家公子的心境。”
“……”
这算是一种温和的警告,华佗听得出来,也知道此刻吴良便是他唯一的指望,终于明智的选择了不再说话。
与此同时。 吴良已经将那两个尖角附近的根须与红土清理了个差不多,尖角之下的东西也终于显露出了一部分。
从露出的那部分来看,与那两个尖角连接在一起的是一个球状的东西。
而这个球状东西的表面也包裹着一层泛着绿色的锈迹,不难看出这肯定也是铜制品。
再仔细观察这个球状物品与那两个尖角连接的地方,则可以看出两者是完全连接在一起的,虽然被铜锈包裹着看不出究竟是后续焊接在了一起,还是使用模具一体成型,但两者之间的联系应是十分紧密。
为了验证这一点。
吴良还特意用带着手套的手轻轻抓住其中一根尖角,而后微微用力尝试着摇动了一下。
结果这一摇不要紧!
“?!”
吴良仿佛触电一般将手收了回来,眼中同时浮现出一抹惊异之色。
因为他明显感觉到,随着他这一摇,那一只尖角居然出乎预料的扭动了一下!
“公子!”
典韦见状神色一变,立刻将吴良向后拖了两步,而后手持手戟挡在他与那铜器之间严阵以待。
瓬人军众人亦是瞬间紧张起来,一齐瞪大了眼睛望着那个铜器,心中却还不清楚刚才静静发生了什么,为何吴良会有如此反应?
“这究竟……”
吴良则是定了定神,再向那尖角看去。
此时他才赫然发现,那尖角居然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形变。
原本那呈“”字造型略微弯曲的尖角,此刻靠近末端较细的地方竟发生了些许反方向的完全,变成了一个不太明显的“s”的造型。
吴良心中更加疑惑,当即回忆方才的手感……
方才虽然感觉到了那尖角扭动,但细想起来那似乎并不是尖角主动扭动,而是随着他微微用力才动了起来。
即是说,那尖角可能是受到他的力量作用才发生了形变,只不过他未曾预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因此才会误以为是尖角自己扭动了起来,自己吓了自己一跳?
“典韦兄弟,可能是我反应过度了,不必过于紧张。”
吴良随即拍了拍典韦的肩膀,试探着重新来到近前。
接着他再次将手伸向那个尖角。
见那尖角此刻依旧微丝不动。
吴良又试探着向前伸手,轻轻触碰了一下那个尖角。
那个尖角依旧纹丝不动。
最终吴良再一次将其捏住,而后微微用力……
弯了!
那尖角居然又被他掰弯了一些,这东西居然是软的!
并且随着尖角发生形变,表面包裹着的那层铜锈也如同一层硬壳一般出现了裂痕,并伴随着“卡察卡察”的轻微响动掉落了一些碎渣。
“怎会如此?”
吴良心中更加不解。
最终他再次回到了最初的位置,凑近了透过那层铜锈裂开的裂缝查看里面情况。
他竟看到了一抹紫红色!
这并非那种怪虫呈现出来的颜色,而是一种特殊的紫红色,并且表面透出一抹并不光滑的光泽。
“这究竟是什么东西?”
吴良的眉头不由蹙得更紧。
瓬人军众人脸上的疑色更是越发深重,他们虽然不清楚吴良看到了什么,但从吴良的表情中依旧可以看出此事必定非同小可!
……
在众人的强势围观之下,吴良利用小刷子与铜匕首小心翼翼的剥开了一小块尖角外层包裹的那层铜锈。
里面的紫红色物质终于呈现在了眼前。
那当然不是怪虫,吴良稍微辨认了一下便立刻认出了眼前的事物,随即面露震惊之色:“单质铜?!”
“公子,何为单质铜?”
于吉不知何时,已经壮着胆子凑到了吴良身后,听到这个名词之后忍不住插嘴问道。
“?”
瓬人军众人自然也听不到这个名词,见于吉已经问出了这个问题,于是立刻竖起耳朵等带着吴良的解释。
吴良片刻之后才回过神来,却并未收起脸上的震惊之色,只是尽量通俗的向众人解释道:“就是纯度极高的铜,里面几乎不含任何杂质,也不像青铜一般混入其他的金属增加硬度,这样的铜通常呈紫红色,并且拥有极好的延展性,因此我方才轻轻扭动便能将其掰弯。”
自然界中便有天然形成的“自然铜”。
这种铜的主要成分便是单质铜,同样具有吴良所说的那些特质,不过“自然铜”中必不可少的会混入一些杂质,甚至包含少量的铁、银或是金等元素,再加上氧化的原因,通常不会呈现如此纯粹的紫红色。
当然,并不是说这个时代便没有纯度极高的单质铜。
事实上天朝的炼铜技术早在夏商时期便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可以火炼法便可提炼出这样的单质铜,只是为了实现实用性,才在其中混入铅、锡等金属制成质地坚硬稳固的合金,用来制造兵器或日常使用的铜器。
而再到现在的汉朝,虽然铜在多个的领域已经被逐渐被更加实用的铁取代,但铜依旧是不可或缺的金属,乃是铸造钱币、礼器、器皿等物的主要材料。
只是铸造这些铜器同样不会直接使用单质铜,还是要在使用火炼法提炼出单质铜之后再混入其他的金属将其制成质地坚硬的青铜合金。
所以,瓬人军众人肯定听得懂吴良的解释。
而吴良此刻震惊的原因则是,种种迹象表明这地方应该是一处上古时期的遗迹,而且极有可能与九黎国有关。
虽然历史记载中提到九黎国早在这时便掌握了铜的使用方法,并且说他们据此制造出了远超于黄帝、炎帝部落的金属兵器,在战争中占据着极大的装备优势,但九黎国当时的技术真有能力提炼出如此纯度的单质铜么?
吴良对此表示怀疑。
因为至少后世考古界在查阅许多相关的历史文献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当初九黎国虽然掌握了铜的使用方法,并制造出了最早的金属兵器,但他们的铜主要是来一些来自富铜地区天然形成的“自然铜”,而并非自己使用提炼技术从铜矿中提取出来的铜。
另外一些相关的史实也可以左证。
比如当黄帝击败蚩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铜器也并未得到普及,试想倘若九黎国果真掌握了炼铜的工艺,这可是战略级别的技术,黄帝又怎会不将其牢牢抓在手中呢?
除非黄帝还有别的心思,比如彻底垄断从九黎国得来的炼铜技术,只用这种技术来武装自己的军队,从而对治下的各个部族形成压制性的优势,进一步保证自己的统治地位更加稳固。
但这种说法也不太说得通。
因为天朝最早的相关青铜器的记载只到尧舜时期,而后世发现的青铜文物也都在这之后,就算黄帝若是掌握了这项技术,哪怕实施了技术垄断的策略,他与自己的嫡系部族总归也是会留下一些铜器的吧?
而事实则是,那个时期发现的文物还全都是陶器与骨器……
至少在吴良穿越之前,后世考古界通过目前已知的发现普遍认为,大禹建立的夏王朝才是青铜冶炼技术的萌生期,而在那之前就算有利用铜的记载,也都是天然形成的自然铜。
不过说起大禹和夏王朝来……
“宓儿,相传禹帝将天下划为九州,命各州献上青铜铸造九鼎,据你所知这件事是否真实发生过?”
吴良回头看向甄宓这个亲历者问道。
“铸造九鼎的启儿,与文命并无关系。”
甄宓低垂着眼眸,神色澹然的道。
她口中的启儿自然是夏启,也就是涂山女娇与大禹的儿子,如果不算大禹退位之后出现的夺位之争与公天下向家天下转变的经过,他便可以算是第二任夏王。
“那么你可说得清楚当时的炼铜技术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吴良接着又问。
“说起这个嘛……”
甄宓回忆着说道,“这方面的技术妾身不是太懂,不过那时铜的产量还十分低下,因此比如今的黄金还要珍贵,另外据妾身所知,当年启儿铸造九鼎所用的铜,乃是合九州贡献之铜才好不容易拼凑出来的,最后就只铸出了那么一个大鼎而已。”
“一个大鼎?不是九个鼎么?”
吴良面露疑色,但率先发出这个疑问的人却是于吉。
“就是一个鼎。”
甄宓看了于吉一眼,继续说道,“其实‘九鼎’只是那个鼎的名字,全名应该叫做‘九州鼎’,而这个叫法则是因为这个大鼎上面刻有一副九州图,象征天下九州皆是大夏的国土,因此此鼎一直被视作大夏的镇国之宝……至于九个鼎的说法,只是后世根据‘九鼎’的称呼胡乱猜测,最终产生的误传罢了。”
“竟是如此……”
于吉显然还需要消化消化这件事情。
而吴良却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桉:夏王要铸造九州鼎尚需合九州贡献之铜,可见夏朝初期冶铜技术都还并未得到太大的发展,那么在夏朝之前,存在能够提炼如此超高纯度的单质铜技术的可能性只会更低……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曹操喊我去盗墓》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曹操喊我去盗墓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