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3章 左相国的办法!
目录:盛唐枭雄| 作者:黑男爵| 类别:历史军事
第73章左相国的办法!
“其二,民间常有不法奸商,大量的收集铜钱,而后融化炼铜,再造成铜器出售,以此牟取暴利,朝廷当颁布律法,再有毁钱炼铜者,直接斩首示众,以此威慑不法之徒!
其三,民间常有以金、银、铜陪葬者,立法禁止,改为薄葬。
其四,我大唐与新罗、百济、高丽、吐蕃、南诏各国交易之时,尽量的以物易物,减少钱币流出。”
……
李适之足足讲了一个多时辰,共计讲述了十几条解决钱荒的办法,期间没一个人插嘴,只是静静的听着、盘算着、甚至有人私下记录起来。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自然知道李适之的这些办法,比李林甫的办法高明了一筹不止,而且可行性极强。
如果说有什么缺点,那就是治标不治本,只能暂且缓解一下钱荒危机,而无法根本解决。
不过就眼前而言,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毕竟大唐境内的金、银、铜矿太少了,要想根本解决问题,除非找到更多的矿藏、大批量的铸造钱币!
龙榻之上,李隆基频频点头,显然很是满意,又把目光落在了李林甫身上……“右相国,左相国的办法如何啊?”
“回禀圣上,左相国的这些办法切实可行、利国利民,的确比老臣的办法高明多了,老臣深表赞同。”
“好,既然如此,这解决钱荒的一切事务,就交给左相国全权负责吧,其他各部官员紧密配合、不得有误。”
“臣等遵旨!”
李隆基一锤定音,把大权交给了李适之,其余重臣无人反对。
就连右相-李林甫都笑呵呵的表示支持,看起来很是大度的样子,不过在其眸子深处,却有一阵阵的寒芒闪动。
要知道,大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度,中书省出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实施,三者相互制约,形成了三权分立之势!
中书省的长官是中书令,由李林甫担任,又称‘右相。’
门下省的长官是侍中,有李适之担任,又称‘左相。’
尚书省的长官是尚书令,这个位置比较特殊,因为唐高祖-李渊统治时期,秦王-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后来李世民当了皇帝,‘尚书令’就空缺下来了,没有那个官员敢担任这个职务,以免犯了逾越之罪。
而尚书省的事务,皆由二把手-尚书仆射负责,而这个职务同样由李林甫兼任着。
换而言之,李林甫一人掌控着中书、尚书两省,妥妥的当朝第一权臣,朝廷大小事务无不由他负责。
现如今,皇帝却把解决钱荒的大权交给了李适之、并令三省六部的官员们配合,这又置自己于何地呢?
如果李适之成功解决了钱荒,立下大功,朝廷第一权相的位置,还会属于自己吗?
‘有老夫在,一定让你寸步难行、事事难成,最后乖乖的滚出朝堂去’……李林甫暗下决心,一定要守住自己的权力。
不过李林甫也很疑惑,自己与李适之相识对年,深知这是一个粗犷有余,而细腻不足的家伙,智慧、心机、手段都比自己差的太远了,以往每次开朝会、都被自己压制的死死的。
怎么几天不见,李适之一下变聪明了,想出那么多治国良策?
难道说,背后有人给他出谋划策,这个人又是谁呢?
看来自己得好好调查一下了!
……
会议结束之后,其余重臣全都离开了,只有左相—李适之留了下来,因为他还要向皇帝汇报一下选拔考试的事情。
“左相国,朕听说这次选拔考试当中,出了一件天大的奇闻,考生中有一位少年郎,满腹经论、七步成诗,比之曹子建更胜一筹?”
“回禀陛下,确有此事,那少年郎名叫李昭,宗室子弟、系吴王之四世孙,按我大唐宗族谱系来说,他还是圣上的子侄辈呢!”
“哈哈,朕的子侄辈,不也是你的子侄辈嘛,想不到我宗室子弟当中,竟出了这样一个奇才,有意思、有意思!”
李隆基是高宗-李治的孙子,李适之是前废太子-李承乾的孙子,两人都属于太宗皇帝一脉、是比较亲近的族兄弟关系。
相比之下,李林甫虽然也是宗室出身,可血脉关系就疏远多了,他是唐高祖-李渊的六叔郇王-李祎的四世孙,属于远支宗室了,而这也是李林甫总是嫉妒李适之的原因之一!
宗室子弟中出了个诗人,李隆基自然是高兴的,可也称不上太高兴,因为诗词歌赋写的好,不代表就会治理国家,这是两码事。
而如今的大唐帝国,需要的不是诗人、而是治国的人才!
“左相国,这次各地推荐来的考生当中,可有什么出类拔萃的人才吗,如今国事繁重、日理万机,朕急需安邦治国之才,且多多益善!”
“回禀陛下,的确发现了一位出类拔萃的人才,其答卷思路清晰、言之有物、皆是治国之良言,臣一连看了十几遍,受益良多。”
“哦,竟有此事?”
“确有此事,实不相瞒,老臣今日所说的解决钱荒之法,其实就是借鉴这位考生的办法。”
说话之间,李适之掏出十份试卷放在了御案上,并点了点最上面一份。
李隆基低头仔细观看,顿时就是一愣,只见一手漂亮的楷书,龙飞凤舞、灵活舒展,一看就是下了大功夫的!
都说人如其字、字如其人,能写出这样一手漂亮的字的人,必然是个儒雅风流之人。
贴经、墨义两题,一字不差,见解清晰,体现出了深厚的文学功底。
再看诗赋: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景非实地,情是真情;情景互相衬托,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身手,立功疆场的强烈感情,真是一等一的佳作!
最后是策论,李隆基一连看了三遍,算是明白李适之的意思了,原来那些解决钱荒的办法,皆来源于此啊。
何等人物,竟有这般的才略?
试卷上面,写着考生的姓名、出身、籍贯,却被一张小纸条给贴封住了,这是则天女皇定下的规矩,封住考生的姓名,是为了防止主考官徇私舞弊。
揭开封条,露出一行字:李昭—吴王四世孙—京兆—武安县人氏!
李昭!
又是李昭!
李隆基和李适之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了震惊、欣喜之色。
一个能七步成诗的奇才不算什么。
一个懂得安邦治国之道的奇才就不一样了。
如果这个奇才是宗室子弟,那就更加不一样了。
要知道,则天女皇执政时期,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不惜对李唐宗室大开杀戒,太祖、太宗的子孙几乎被杀了个干净。(杀至亲十三人、诛灭宗室四十二家)
因此上,中宗、睿宗以来,不断提高宗室子弟的地位,并从中选拔人才予以重用,为的就是丰满羽翼、巩固李唐江山,以免再有异姓人篡权。
李林甫、李适之两位宗室成员,分别出任左、右宰相,就是这一政策的真实写照了。
而新一代的宗室子弟,人数倒是不断飙升,质量却是直线下降,一个个只知道吃喝玩乐,就是想用心培养,都挑不出一颗好苗子……这让李隆基郁闷了很久。
现在好了,宗室子弟当中出了一个奇才,只要好好培养一番,以后的成就不在李林甫、李适之之下,可为朝廷栋梁之材。
更妙的是,李昭只有十六岁,至少还有几十年寿命,辅佐两三代皇帝都不成问题。
想到这些,李隆基自然是心花怒放了!
“如此奇才,朕当见上一见,再和他谈一谈安邦治国之策,定然会受益匪浅的。”
“这个容易,诏李昭进宫见驾就是了。”
“不,朕要微服出宫,私下见一见此子,否则的话,朕听的恐怕就不是治国良策,而是阿谀奉承之言了,哈哈!”
与那些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顺利登基的皇帝不同,李隆基自幼历经磨难,而后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九死一生夺来的皇位!
丰富的人生阅历,让他深深的知道,什么叫阿谀奉承、蒙蔽圣听,什么又叫专门捡皇帝爱听的话说……
因此上,要想真真心话,必须脱下身上的龙袍,到民间走一走才行。
“力士,告诉猫奴一声,朕好久没和他斗鸡了,明天在曲江池斗上一场,让他把李昭也带来,朕要见一见这个奇才……再把梅妃带上,让她也出宫走一走、透透气!”
“老奴遵旨!”
(本章完)
“其二,民间常有不法奸商,大量的收集铜钱,而后融化炼铜,再造成铜器出售,以此牟取暴利,朝廷当颁布律法,再有毁钱炼铜者,直接斩首示众,以此威慑不法之徒!
其三,民间常有以金、银、铜陪葬者,立法禁止,改为薄葬。
其四,我大唐与新罗、百济、高丽、吐蕃、南诏各国交易之时,尽量的以物易物,减少钱币流出。”
……
李适之足足讲了一个多时辰,共计讲述了十几条解决钱荒的办法,期间没一个人插嘴,只是静静的听着、盘算着、甚至有人私下记录起来。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自然知道李适之的这些办法,比李林甫的办法高明了一筹不止,而且可行性极强。
如果说有什么缺点,那就是治标不治本,只能暂且缓解一下钱荒危机,而无法根本解决。
不过就眼前而言,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毕竟大唐境内的金、银、铜矿太少了,要想根本解决问题,除非找到更多的矿藏、大批量的铸造钱币!
龙榻之上,李隆基频频点头,显然很是满意,又把目光落在了李林甫身上……“右相国,左相国的办法如何啊?”
“回禀圣上,左相国的这些办法切实可行、利国利民,的确比老臣的办法高明多了,老臣深表赞同。”
“好,既然如此,这解决钱荒的一切事务,就交给左相国全权负责吧,其他各部官员紧密配合、不得有误。”
“臣等遵旨!”
李隆基一锤定音,把大权交给了李适之,其余重臣无人反对。
就连右相-李林甫都笑呵呵的表示支持,看起来很是大度的样子,不过在其眸子深处,却有一阵阵的寒芒闪动。
要知道,大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度,中书省出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实施,三者相互制约,形成了三权分立之势!
中书省的长官是中书令,由李林甫担任,又称‘右相。’
门下省的长官是侍中,有李适之担任,又称‘左相。’
尚书省的长官是尚书令,这个位置比较特殊,因为唐高祖-李渊统治时期,秦王-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后来李世民当了皇帝,‘尚书令’就空缺下来了,没有那个官员敢担任这个职务,以免犯了逾越之罪。
而尚书省的事务,皆由二把手-尚书仆射负责,而这个职务同样由李林甫兼任着。
换而言之,李林甫一人掌控着中书、尚书两省,妥妥的当朝第一权臣,朝廷大小事务无不由他负责。
现如今,皇帝却把解决钱荒的大权交给了李适之、并令三省六部的官员们配合,这又置自己于何地呢?
如果李适之成功解决了钱荒,立下大功,朝廷第一权相的位置,还会属于自己吗?
‘有老夫在,一定让你寸步难行、事事难成,最后乖乖的滚出朝堂去’……李林甫暗下决心,一定要守住自己的权力。
不过李林甫也很疑惑,自己与李适之相识对年,深知这是一个粗犷有余,而细腻不足的家伙,智慧、心机、手段都比自己差的太远了,以往每次开朝会、都被自己压制的死死的。
怎么几天不见,李适之一下变聪明了,想出那么多治国良策?
难道说,背后有人给他出谋划策,这个人又是谁呢?
看来自己得好好调查一下了!
……
会议结束之后,其余重臣全都离开了,只有左相—李适之留了下来,因为他还要向皇帝汇报一下选拔考试的事情。
“左相国,朕听说这次选拔考试当中,出了一件天大的奇闻,考生中有一位少年郎,满腹经论、七步成诗,比之曹子建更胜一筹?”
“回禀陛下,确有此事,那少年郎名叫李昭,宗室子弟、系吴王之四世孙,按我大唐宗族谱系来说,他还是圣上的子侄辈呢!”
“哈哈,朕的子侄辈,不也是你的子侄辈嘛,想不到我宗室子弟当中,竟出了这样一个奇才,有意思、有意思!”
李隆基是高宗-李治的孙子,李适之是前废太子-李承乾的孙子,两人都属于太宗皇帝一脉、是比较亲近的族兄弟关系。
相比之下,李林甫虽然也是宗室出身,可血脉关系就疏远多了,他是唐高祖-李渊的六叔郇王-李祎的四世孙,属于远支宗室了,而这也是李林甫总是嫉妒李适之的原因之一!
宗室子弟中出了个诗人,李隆基自然是高兴的,可也称不上太高兴,因为诗词歌赋写的好,不代表就会治理国家,这是两码事。
而如今的大唐帝国,需要的不是诗人、而是治国的人才!
“左相国,这次各地推荐来的考生当中,可有什么出类拔萃的人才吗,如今国事繁重、日理万机,朕急需安邦治国之才,且多多益善!”
“回禀陛下,的确发现了一位出类拔萃的人才,其答卷思路清晰、言之有物、皆是治国之良言,臣一连看了十几遍,受益良多。”
“哦,竟有此事?”
“确有此事,实不相瞒,老臣今日所说的解决钱荒之法,其实就是借鉴这位考生的办法。”
说话之间,李适之掏出十份试卷放在了御案上,并点了点最上面一份。
李隆基低头仔细观看,顿时就是一愣,只见一手漂亮的楷书,龙飞凤舞、灵活舒展,一看就是下了大功夫的!
都说人如其字、字如其人,能写出这样一手漂亮的字的人,必然是个儒雅风流之人。
贴经、墨义两题,一字不差,见解清晰,体现出了深厚的文学功底。
再看诗赋: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景非实地,情是真情;情景互相衬托,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身手,立功疆场的强烈感情,真是一等一的佳作!
最后是策论,李隆基一连看了三遍,算是明白李适之的意思了,原来那些解决钱荒的办法,皆来源于此啊。
何等人物,竟有这般的才略?
试卷上面,写着考生的姓名、出身、籍贯,却被一张小纸条给贴封住了,这是则天女皇定下的规矩,封住考生的姓名,是为了防止主考官徇私舞弊。
揭开封条,露出一行字:李昭—吴王四世孙—京兆—武安县人氏!
李昭!
又是李昭!
李隆基和李适之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了震惊、欣喜之色。
一个能七步成诗的奇才不算什么。
一个懂得安邦治国之道的奇才就不一样了。
如果这个奇才是宗室子弟,那就更加不一样了。
要知道,则天女皇执政时期,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不惜对李唐宗室大开杀戒,太祖、太宗的子孙几乎被杀了个干净。(杀至亲十三人、诛灭宗室四十二家)
因此上,中宗、睿宗以来,不断提高宗室子弟的地位,并从中选拔人才予以重用,为的就是丰满羽翼、巩固李唐江山,以免再有异姓人篡权。
李林甫、李适之两位宗室成员,分别出任左、右宰相,就是这一政策的真实写照了。
而新一代的宗室子弟,人数倒是不断飙升,质量却是直线下降,一个个只知道吃喝玩乐,就是想用心培养,都挑不出一颗好苗子……这让李隆基郁闷了很久。
现在好了,宗室子弟当中出了一个奇才,只要好好培养一番,以后的成就不在李林甫、李适之之下,可为朝廷栋梁之材。
更妙的是,李昭只有十六岁,至少还有几十年寿命,辅佐两三代皇帝都不成问题。
想到这些,李隆基自然是心花怒放了!
“如此奇才,朕当见上一见,再和他谈一谈安邦治国之策,定然会受益匪浅的。”
“这个容易,诏李昭进宫见驾就是了。”
“不,朕要微服出宫,私下见一见此子,否则的话,朕听的恐怕就不是治国良策,而是阿谀奉承之言了,哈哈!”
与那些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顺利登基的皇帝不同,李隆基自幼历经磨难,而后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九死一生夺来的皇位!
丰富的人生阅历,让他深深的知道,什么叫阿谀奉承、蒙蔽圣听,什么又叫专门捡皇帝爱听的话说……
因此上,要想真真心话,必须脱下身上的龙袍,到民间走一走才行。
“力士,告诉猫奴一声,朕好久没和他斗鸡了,明天在曲江池斗上一场,让他把李昭也带来,朕要见一见这个奇才……再把梅妃带上,让她也出宫走一走、透透气!”
“老奴遵旨!”
(本章完)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盛唐枭雄》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盛唐枭雄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