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7章 这下发达了
目录:最后的三国2:兴魏| 作者:风之清扬| 类别:历史军事
消息不胫而走,越来越多的百姓回入到了搬迁的行列,那些沉甸甸的铜钱和黄灿灿的粟米,自然让人们相信并州刺史府是充满诚意的,这些百姓绝大多数是贫民,全部的家当也就是几件破烂衣服,拿到补偿之后,无一不是兴高采烈,很快便踏上了北迁之路。
对于那些赤贫的百姓而言,是最容易迁移的,毕竟在河内,他们并无什么留恋之处,如果真像官府许诺的那样,到了并州,那日子过得肯定要比现在滋润许多。
再加上河内即将成为战乱之地的传言,让河内百姓是惊惶不已,避之唯恐不及,毕竟打仗的事,是老百姓最为害怕的,一旦卷入到战乱当中,稀里糊涂就会送了性命。
在战乱之前逃离河内,几乎成了河内百姓的一个愿望,所以在通往石门关的道路上,每天都可以看到排着长龙拖儿带女的百姓逶迤而行。
羊祜进入河内之后,主要负责的就是组织和护送北迁的队伍,毕竟北迁的队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而许多百姓又身携巨款,难免会引来一些不法之徒的觑觎,已经引起了多起的流血事件。
曹亮对北迁过程中出现的抢劫杀人事件极为重视,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很可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不良后果,他责成羊祜严密加强护送工作,对杀人越货者要从严从重的打击,发现一起,严惩一起,绝不纵容姑息。
曹亮要求,整个的北迁撤离是高效有序的,绝不容许某些害群之马破坏迁民入并的计划,洛阳那边已经传来了消息,司马懿正在积极的调动各地的兵马,预计很快就会北渡黄河,进入河内。
选择将河内做为战场,并不是什么明智的事,所以当司马懿大军来袭之时,曹亮已经是决定放弃河内,利用地形娴熟的优势,将主战场摆到上党去,在那儿给司马懿的军人迎头痛击。
所以河内的撤离搬迁必须要尽快地完成,绝不可拖泥带水。
第一批北迁的百姓上路之后,桓范的工作进入了瓶颈,留下来拒绝迁移的,大多是中小级别的士家和依附于他们的势力。
虽然说司马家族是河内的第一大族,但是河内郡依然还有大大小小的士家数十家,他们把持着除了司马家族之外另一半的土地和产业,所以他们对并州军的北迁,丝毫不敢兴趣。
甚至他们还希望司马懿的大军早些到来,以恢复他们在河内的权益。
士家之间的关系永远是千丝万缕的,虽然说司马家族在河内一家独大,但并不防碍中小士家的生存,甚至他们依附于司马家族,在河内郡这片土地上,活得很滋润。
司马家族的突然崩溃,在河内郡不亚于一次八级大地震,这些中小士家虽然也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但和司马家族相比,差之甚远,当然他们也有自知之明,连司马家族都打不赢的对手,他们可没勇气去捋虎须。
不过对于北迁,他们却是异乎寻常的一致反对,对于普通平民来说,是恐惧战乱的,但对于他们士家而言,却没有任何的畏惧,甚至还有些期盼,毕竟以他们和司马家的关系,司马懿的大军杀来,要远比并州军更让他们期待。
但他们的反对有效吗?桓范给出他们答案:反对无效!
此次迁民的目标是五万户,占到整个河内人口的一半左右,这显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为时间紧迫的关系,迁民的范围只能是在温县怀县这些县城内及周边地区,比较偏远的地区就无法顾及了,所以如果只是秉承自愿的原则,迁民五万户的目标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虽然目前进展的比较顺利,但是后续如果这些士家都抵制迁移的话,那么整个迁移工作就会完全陷入停顿,还有相当一部人持观望态度的平民也会裹足不前。
打击这些士家豪强无疑成为迁移工作成败于否的关键。
桓范当然不会手软,这些士家大族的反对原本也在他的意料之中,他准备从怀县开刀,一举镇压掉反对势力,让迁移工作纳入到正常轨道之中。
怀县的第一大家族也是司马家族的,先前因为出兵河阳之事,已经遭到了并州军的清算,所有的资产都被没收,族人也全部被强迁到了并州。第二大家族是白家,因为族内有人在朝廷中担任高官的缘故,白家在河内也是鼎鼎有名的大族。
面对这次来势汹汹的迁民大潮,白家自然是阳奉阴违地予以反对,他们白家的根基在河内,跑到并州去,难道让他们族人去喝西北风不成?
白家不光自己反对,还暗中联合其他中小士家一起来抵制,这显然已经是触碰到了桓范的底线,于是桓范调动了步兵营的一曲人马,在凌晨之时突然包围了白家,并实施了搜查。
白家的大呼冤枉,但搜查的结果却是白家暗中和司马家往来,有人证来证明,司马家派兵前往河阳时,得到过白家的资助。
其实这也是各大世家的之间的正常往来,你出兵我出钱,尽量的维护好两家的关系,但这一次,却成为了白家的罪状,于是白家紧跟司马家之后,也覆灭了……
白家的覆灭让河内其他士家是噤然寒蝉,如果说白家跟司马家涉嫌勾结的话,那么谁家还没能跟司马家有些往来啊,所以,不等并州军上门,他们已经是乖乖主动地加入到了迁移的行列之中。
短短只用了七天的时间,桓范就已经超额完成了目标,原计划迁移五万户,到目前为止,已经迁移超过了六万户,
曹亮觉得,这回他真是发达了,六万户以一家平均四人计算,四六就是二十四万,原本并州人口缺少,这次一下子就增加了二十多万人口,算得上一件非常不错的事了。
以人为本,并州的强大自然是离开不人的,而且这无疑给曹亮对战司马懿增加了不少的信心。
对于那些赤贫的百姓而言,是最容易迁移的,毕竟在河内,他们并无什么留恋之处,如果真像官府许诺的那样,到了并州,那日子过得肯定要比现在滋润许多。
再加上河内即将成为战乱之地的传言,让河内百姓是惊惶不已,避之唯恐不及,毕竟打仗的事,是老百姓最为害怕的,一旦卷入到战乱当中,稀里糊涂就会送了性命。
在战乱之前逃离河内,几乎成了河内百姓的一个愿望,所以在通往石门关的道路上,每天都可以看到排着长龙拖儿带女的百姓逶迤而行。
羊祜进入河内之后,主要负责的就是组织和护送北迁的队伍,毕竟北迁的队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而许多百姓又身携巨款,难免会引来一些不法之徒的觑觎,已经引起了多起的流血事件。
曹亮对北迁过程中出现的抢劫杀人事件极为重视,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很可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不良后果,他责成羊祜严密加强护送工作,对杀人越货者要从严从重的打击,发现一起,严惩一起,绝不纵容姑息。
曹亮要求,整个的北迁撤离是高效有序的,绝不容许某些害群之马破坏迁民入并的计划,洛阳那边已经传来了消息,司马懿正在积极的调动各地的兵马,预计很快就会北渡黄河,进入河内。
选择将河内做为战场,并不是什么明智的事,所以当司马懿大军来袭之时,曹亮已经是决定放弃河内,利用地形娴熟的优势,将主战场摆到上党去,在那儿给司马懿的军人迎头痛击。
所以河内的撤离搬迁必须要尽快地完成,绝不可拖泥带水。
第一批北迁的百姓上路之后,桓范的工作进入了瓶颈,留下来拒绝迁移的,大多是中小级别的士家和依附于他们的势力。
虽然说司马家族是河内的第一大族,但是河内郡依然还有大大小小的士家数十家,他们把持着除了司马家族之外另一半的土地和产业,所以他们对并州军的北迁,丝毫不敢兴趣。
甚至他们还希望司马懿的大军早些到来,以恢复他们在河内的权益。
士家之间的关系永远是千丝万缕的,虽然说司马家族在河内一家独大,但并不防碍中小士家的生存,甚至他们依附于司马家族,在河内郡这片土地上,活得很滋润。
司马家族的突然崩溃,在河内郡不亚于一次八级大地震,这些中小士家虽然也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但和司马家族相比,差之甚远,当然他们也有自知之明,连司马家族都打不赢的对手,他们可没勇气去捋虎须。
不过对于北迁,他们却是异乎寻常的一致反对,对于普通平民来说,是恐惧战乱的,但对于他们士家而言,却没有任何的畏惧,甚至还有些期盼,毕竟以他们和司马家的关系,司马懿的大军杀来,要远比并州军更让他们期待。
但他们的反对有效吗?桓范给出他们答案:反对无效!
此次迁民的目标是五万户,占到整个河内人口的一半左右,这显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为时间紧迫的关系,迁民的范围只能是在温县怀县这些县城内及周边地区,比较偏远的地区就无法顾及了,所以如果只是秉承自愿的原则,迁民五万户的目标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虽然目前进展的比较顺利,但是后续如果这些士家都抵制迁移的话,那么整个迁移工作就会完全陷入停顿,还有相当一部人持观望态度的平民也会裹足不前。
打击这些士家豪强无疑成为迁移工作成败于否的关键。
桓范当然不会手软,这些士家大族的反对原本也在他的意料之中,他准备从怀县开刀,一举镇压掉反对势力,让迁移工作纳入到正常轨道之中。
怀县的第一大家族也是司马家族的,先前因为出兵河阳之事,已经遭到了并州军的清算,所有的资产都被没收,族人也全部被强迁到了并州。第二大家族是白家,因为族内有人在朝廷中担任高官的缘故,白家在河内也是鼎鼎有名的大族。
面对这次来势汹汹的迁民大潮,白家自然是阳奉阴违地予以反对,他们白家的根基在河内,跑到并州去,难道让他们族人去喝西北风不成?
白家不光自己反对,还暗中联合其他中小士家一起来抵制,这显然已经是触碰到了桓范的底线,于是桓范调动了步兵营的一曲人马,在凌晨之时突然包围了白家,并实施了搜查。
白家的大呼冤枉,但搜查的结果却是白家暗中和司马家往来,有人证来证明,司马家派兵前往河阳时,得到过白家的资助。
其实这也是各大世家的之间的正常往来,你出兵我出钱,尽量的维护好两家的关系,但这一次,却成为了白家的罪状,于是白家紧跟司马家之后,也覆灭了……
白家的覆灭让河内其他士家是噤然寒蝉,如果说白家跟司马家涉嫌勾结的话,那么谁家还没能跟司马家有些往来啊,所以,不等并州军上门,他们已经是乖乖主动地加入到了迁移的行列之中。
短短只用了七天的时间,桓范就已经超额完成了目标,原计划迁移五万户,到目前为止,已经迁移超过了六万户,
曹亮觉得,这回他真是发达了,六万户以一家平均四人计算,四六就是二十四万,原本并州人口缺少,这次一下子就增加了二十多万人口,算得上一件非常不错的事了。
以人为本,并州的强大自然是离开不人的,而且这无疑给曹亮对战司马懿增加了不少的信心。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最后的三国2:兴魏》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