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24章 战术战略层面的双重考虑
目录:最后的三国2:兴魏| 作者:风之清扬| 类别:历史军事
文钦显然对曹亮的这道命令略有微词,本来这次并州骑兵围攻卢龙塞,是很有可能全歼宇文鲜卑的,可是现在却不得不放弃唾手可得的机会,眼睁睁地看着鲜卑人扬长而去,文钦心里满不是滋味的。
在战场上,任何一位将士都是渴望胜利的,最难受的事自然是莫过于亲眼看着胜利从指缝之中留走,尽管文钦也知道曹亮的命令不容违抗,而且他也忠实地执行了曹亮的命令,但这并不代表文钦没有自己的保留意见。
相对而言,邓艾却是很平静,他很清楚,曹亮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肯定是曹亮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这其中是有着战略层面上的考虑的,他们做为前线的军事指挥官,必须严格地遵从曹亮的命令,战术需要永远是必须要服从于战略安排的。
这场从令支一直延续到卢龙塞的战斗,其实是一场遭遇战,并不在曹亮的计划和安排之中,幽州军退守临渝关之后,辽西诸郡皆为之空虚,曹亮派三大骑兵火速进军辽西诸郡,就是为了快速地接盘,稳定辽西诸郡的局势,勘乱剿匪,安定民心,让幽州的秩序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但鲜卑人的入塞,突然地打乱了曹亮的正常军事布署,邓艾的越骑营,首先与宇文部鲜卑相遇,不过邓艾处置的非常好,首先冷静地与鲜卑人进行了周旋,而后伺机反击,在令支城外,彻底地打败了宇文莫槐,令其不得不逃亡卢龙塞。
文钦是后面增援而来的,他顺势绕到卢龙塞的背后,与越骑营一道,对卢龙塞形成了前后夹击之势,让逃到卢龙塞的宇文莫槐是惶惶不安。
如果能将宇文部全歼的话,其实也算是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但曹亮得到消息,光是卢龙塞之内,就藏着宇文鲜卑三万多人骑兵,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实这三万人,只是被邓艾的弓骑兵给吓破了胆,不敢再生出交战的念头。
但这也是没有逼到那个份上,如果鲜卑人真得陷入绝境之后,还是会迸发出超越常人的力量的。
草原上的胡人,生来就彪悍无比,单兵的作战能力,是汉人所无法比拟的,如果真把他们给逼急了,置之于死地而后生,这些鲜卑兵拼起命来,也是势不可挡的。
虽然并州军围困卢龙塞出动了两大骑兵营,但是一个在山前,一个在山后,被卢龙塞所隔阻,越骑营和骁骑营只能是各自为战。
相对而言,越骑营所面对的压力要小一些,因为鲜卑人不可能从这个方向上进行突围,他们想要重返塞外,也只有攻破骁骑营的营地了,所以骁骑营必须要单独面对三万甚至更多的鲜卑人的围攻。
这个更多,有可能指得就是鲜卑人的援军,宇文莫槐迟迟的没有突围,显然就是要等援兵的到来,如果鲜卑人援兵赶来后,骁骑营腹背受敌,恐怕更难应付这个局面了。
骁骑营的战斗能力,曹亮倒不是有所怀疑,便任何战斗,都是会有损伤的,如果真以骁骑营一营之力,去阻击拼了命红了眼的超过自己数倍的鲜卑兵,没有伤亡那是绝不可能的,就算骁骑营最终能挡得住鲜卑人,不使其逃走,骁骑营也必将会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这个结果显然不是曹亮想要的,任何和敌人拼消耗的战斗,都不是曹亮所希望的,在战场下,能够打击敌人的同时,又必须要保全自己,这才是上上之策。
所以,曹亮对这次的卢龙塞围困战,并不十分的看好,所以在知悉了那边的情况下,立刻批复了四个字,网开一面!
曹亮知道卢龙塞那边的情况十分紧急,宇文莫槐随时都可能突围,按文钦目前的布署,就是有死磕鲜卑人的计划,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打阻击战,所以曹亮都来不及详写内容,只写了四个字,便立刻交给传讯兵,以十万火急的速度传到卢龙塞前线去,务必要在双方展开战斗之前,将命令给传达到,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当然,这也是仅仅从战术层面上考虑的问题,其实从战略层面上,曹亮还有更深的思考。
鲜卑一统草原之后,已经取代了匈奴的地位,成为了新的草原霸主,也就是说,在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鲜卑人将会成为中原王朝的大敌,如果曹亮没有记错的话,五胡十六国之中,鲜卑人所建立的王朝,几乎达到了半数,而且拓跋部建立的北魏,也将会终归十六国时代,所以说鲜卑人这个大敌,以后会成为中原人的噩梦。
曹亮当然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够彻底地解决掉这个心腹大患,虽然从眼前的利益来看,消灭掉宇文鲜卑这一支部落确实可以削弱一点鲜卑人力量,但却破坏了草原上的生物链。
东部鲜卑一直以来都没有统一,慕容部、宇文部、段部三足鼎立,他们之间一直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如果宇文部这次被灭掉之后,这种平衡就会瞬间被打破,宇文部残留下来的地盘和人马,很快就会被别的部落所吞并。
而论实力,段部鲜卑最弱,所以慕容部在吞并宇文部之后,将会迅速地成为东部鲜卑的霸主,独霸东部草原。
如果在幽州北部兴起一个新的强悍势力的话,那么幽州的局势将会变得更加的不堪了,曹亮只能是抽出相当数量的人马来,在长城一线上进行布防,严防死守,进行战略防御,而这必然会导致兵力的匮乏,严重影响南定中原的计划。
所以,从战略层面上来讲,宇文部不能轻易地被消灭,网开一面,放虎归山,虽然看似并州军的损失,但却可以让东部鲜卑继续地处于一种纷争之中,在自相残杀之中消耗他们各部落的实力,这样他们打来打去,实力也只能是越来越羸弱,很难再对幽州构成威胁了。
在战场上,任何一位将士都是渴望胜利的,最难受的事自然是莫过于亲眼看着胜利从指缝之中留走,尽管文钦也知道曹亮的命令不容违抗,而且他也忠实地执行了曹亮的命令,但这并不代表文钦没有自己的保留意见。
相对而言,邓艾却是很平静,他很清楚,曹亮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肯定是曹亮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这其中是有着战略层面上的考虑的,他们做为前线的军事指挥官,必须严格地遵从曹亮的命令,战术需要永远是必须要服从于战略安排的。
这场从令支一直延续到卢龙塞的战斗,其实是一场遭遇战,并不在曹亮的计划和安排之中,幽州军退守临渝关之后,辽西诸郡皆为之空虚,曹亮派三大骑兵火速进军辽西诸郡,就是为了快速地接盘,稳定辽西诸郡的局势,勘乱剿匪,安定民心,让幽州的秩序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但鲜卑人的入塞,突然地打乱了曹亮的正常军事布署,邓艾的越骑营,首先与宇文部鲜卑相遇,不过邓艾处置的非常好,首先冷静地与鲜卑人进行了周旋,而后伺机反击,在令支城外,彻底地打败了宇文莫槐,令其不得不逃亡卢龙塞。
文钦是后面增援而来的,他顺势绕到卢龙塞的背后,与越骑营一道,对卢龙塞形成了前后夹击之势,让逃到卢龙塞的宇文莫槐是惶惶不安。
如果能将宇文部全歼的话,其实也算是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但曹亮得到消息,光是卢龙塞之内,就藏着宇文鲜卑三万多人骑兵,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实这三万人,只是被邓艾的弓骑兵给吓破了胆,不敢再生出交战的念头。
但这也是没有逼到那个份上,如果鲜卑人真得陷入绝境之后,还是会迸发出超越常人的力量的。
草原上的胡人,生来就彪悍无比,单兵的作战能力,是汉人所无法比拟的,如果真把他们给逼急了,置之于死地而后生,这些鲜卑兵拼起命来,也是势不可挡的。
虽然并州军围困卢龙塞出动了两大骑兵营,但是一个在山前,一个在山后,被卢龙塞所隔阻,越骑营和骁骑营只能是各自为战。
相对而言,越骑营所面对的压力要小一些,因为鲜卑人不可能从这个方向上进行突围,他们想要重返塞外,也只有攻破骁骑营的营地了,所以骁骑营必须要单独面对三万甚至更多的鲜卑人的围攻。
这个更多,有可能指得就是鲜卑人的援军,宇文莫槐迟迟的没有突围,显然就是要等援兵的到来,如果鲜卑人援兵赶来后,骁骑营腹背受敌,恐怕更难应付这个局面了。
骁骑营的战斗能力,曹亮倒不是有所怀疑,便任何战斗,都是会有损伤的,如果真以骁骑营一营之力,去阻击拼了命红了眼的超过自己数倍的鲜卑兵,没有伤亡那是绝不可能的,就算骁骑营最终能挡得住鲜卑人,不使其逃走,骁骑营也必将会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这个结果显然不是曹亮想要的,任何和敌人拼消耗的战斗,都不是曹亮所希望的,在战场下,能够打击敌人的同时,又必须要保全自己,这才是上上之策。
所以,曹亮对这次的卢龙塞围困战,并不十分的看好,所以在知悉了那边的情况下,立刻批复了四个字,网开一面!
曹亮知道卢龙塞那边的情况十分紧急,宇文莫槐随时都可能突围,按文钦目前的布署,就是有死磕鲜卑人的计划,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打阻击战,所以曹亮都来不及详写内容,只写了四个字,便立刻交给传讯兵,以十万火急的速度传到卢龙塞前线去,务必要在双方展开战斗之前,将命令给传达到,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当然,这也是仅仅从战术层面上考虑的问题,其实从战略层面上,曹亮还有更深的思考。
鲜卑一统草原之后,已经取代了匈奴的地位,成为了新的草原霸主,也就是说,在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鲜卑人将会成为中原王朝的大敌,如果曹亮没有记错的话,五胡十六国之中,鲜卑人所建立的王朝,几乎达到了半数,而且拓跋部建立的北魏,也将会终归十六国时代,所以说鲜卑人这个大敌,以后会成为中原人的噩梦。
曹亮当然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够彻底地解决掉这个心腹大患,虽然从眼前的利益来看,消灭掉宇文鲜卑这一支部落确实可以削弱一点鲜卑人力量,但却破坏了草原上的生物链。
东部鲜卑一直以来都没有统一,慕容部、宇文部、段部三足鼎立,他们之间一直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如果宇文部这次被灭掉之后,这种平衡就会瞬间被打破,宇文部残留下来的地盘和人马,很快就会被别的部落所吞并。
而论实力,段部鲜卑最弱,所以慕容部在吞并宇文部之后,将会迅速地成为东部鲜卑的霸主,独霸东部草原。
如果在幽州北部兴起一个新的强悍势力的话,那么幽州的局势将会变得更加的不堪了,曹亮只能是抽出相当数量的人马来,在长城一线上进行布防,严防死守,进行战略防御,而这必然会导致兵力的匮乏,严重影响南定中原的计划。
所以,从战略层面上来讲,宇文部不能轻易地被消灭,网开一面,放虎归山,虽然看似并州军的损失,但却可以让东部鲜卑继续地处于一种纷争之中,在自相残杀之中消耗他们各部落的实力,这样他们打来打去,实力也只能是越来越羸弱,很难再对幽州构成威胁了。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最后的三国2:兴魏》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