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18章 大司马
目录:最后的三国2:兴魏| 作者:风之清扬| 类别:历史军事
为了尽快地赶到永安,离开成都之后,司马伦就下令所属军队加快行军的速度,晓行夜宿,倍道而行,在行军的过程之中,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赶路上。
不过由于他们这一路都是在蜀国的境内,所以也不用担心会不会遭遇到敌人伏击偷袭的问题,放下了防备之后,全军就可以保持高速的行军状态。
至于粮草的调运,那就更不用担心了,从成都到永安水路畅通,蜀军完全可以从水路进行粮草的运输,就可比陆路运输省时省力的多,其至司马伦还没有抵达永安,粮草就已经是先期运抵了,正合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说法。
到达永安之后,正好也遇到了刚刚从荆西撤过来的罗宪和陆抗,他们一路迂回转折,无巧不巧地正好和司马伦会师了,于是他们三军合一,从永安出发,直奔西陵而去。
西陵已经成为了各路吴蜀军的交会点,所有的人马都在向西陵集结,西陵的防御力量明显地强大了起来,蜀军的人马共分为三路,姜维的人马一路,罗宪的人马一路,司马伦的人马一路,而吴军的人马也同样分做三路,陆抗的武昌军一路,步协的西陵军一路,江陵军一路,各路人马合计起来,共计多达十一万之众。
人马多而杂,也不一定就是好事情,这样的军队多数时候是缺乏凝聚力的,各路的人马各自为战,甚至是暗藏心机,而对强大的敌人,吴蜀军这样一盘散沙的状态,那怕有再多的人马,也是要吃败仗的。
如何解决统一指挥的问题成为了摆在姜维面前的头等大事,姜维深知,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的话,西陵这一战是必败无疑,如果能解决了这个棘手难题,或许还会有几分的胜算。
但这个问题想要解决,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蜀军这边好说,虽然也是三路人马,但对姜维的号令是严格遵从的,唯独吴军这边,让姜维比较头痛。
当初在江陵的时候,姜维就曾遭遇过南郡太守朱乔的强烈反对,如果不是步协及时赶到,拿下了朱乔,江陵撤军的计划肯定会胎死腹中。
而一旦江陵落入到了魏军的手中,不但两万的江陵守军会全军覆灭,而且江陵所囤积的大量粮草和物资也必然会落入到魏军手中,那怕姜维退守西陵,没有粮草和军队,那肯定也是难以为继的,西陵的失守也成为了必然,再挣扎也是无济于事的。
所以团结协作,齐心合力才是摆在蜀军和吴军面前的头等大事,但如何才能让六万吴军心甘情愿死心塌地地接受姜维的指挥与调度,确实也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
朱乔的做法,代表了吴军之中相当一部分人的意志,拿下一个朱乔容易,但让千千万万的吴兵吴将心服口服,却是如同登天一般。
陆抗司马伦率军抵达西陵之时,姜维亲自出城相迎,司马伦偷眼打瞧,姜维虽然表面上很开心,也相当的热忱,尤其和陆抗交谈之时,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但司马伦却发现,在姜维的笑容背后,却是带着一丝的忧郁,毫无疑问,姜维这是遇到了烦心事了。
在入城的时候,司马伦找了一个机会,和姜维是并辔而行,低声地询问道:“大将军莫非有心事?”
姜维早已将司马伦视做是自己的心腹,当下也不隐瞒,将西陵的情况和司马伦说了一遍,也谈到了自己的隐忧,虽然说目前蜀吴同盟,但如果两军不能合二为一,形成战斗合力的话,整个西陵的防御就是形同虚设,很容易被魏军各个击破。
司马伦微微一笑,道:“解铃还需系铃人,大将军何不将此事交给陆幼节去处置。这是陛下的诏书,大将军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宣旨。”
司马伦此行不光是带兵前来,他还带来了刘禅封陆抗为大司马的诏书,虽然他在永安的时候就已经和陆抗见面了,不过司马伦却没有将诏书拿出来,而是带到了西陵,司马伦就是准备将诏书给姜维,由他来宣读。
有了陛下的诏书,姜维这边心里就踏实了,毕竟以姜维的地位,招降陆抗是没有问题的,但如何安置,却是让他比较犯愁的事。
陆抗在吴国的时候,就是大将军的职位,和姜维一般无二,如今降蜀之后,蜀国也不能寒碜不是,至少也得给陆抗安排一个相应的职位才是,可大将军只有一个,姜维也不可能让贤,两军合一之后,姜维必须要占据主导地位置才行,所以如何安置陆抗,这就需要一点政治智慧了。
姜维看了一眼诏书,刘禅封陆抗为大司马,姜维顿时眼前便是一亮,看来刘禅那般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这个大司马,封的是恰到好处。
大司马,这个官职在三国之中,倒也是屡见不鲜的,蜀魏吴都有置,位在三公之上,但并不常设,可见地位之尊崇。
在魏国,担任过大司马的比较多,曹仁、曹休、曹真、司马懿,都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吴国这边,担任过大司马的是吕范和吕岱,而且还曾分置左右大司马,朱然曾担任过左大司马,全琮担任过右大司马。
蜀国这边,担任过大司马的只有一人,那就是接替了诸葛亮的蒋琬,由于丞相之位是诸葛亮专属的,后继之人谁也不敢以丞相自居,蒋琬初任大将军,后迁为大司马,卒于任上,蜀国从此再无置大司马。
由此可见蜀国对大司马也是不轻易相授的,此番陆抗归降,蜀国方面自然不能亏待了他,于是刘禅将很久未置的大司马职位拿出来,授予了陆抗。
如果单从官位的高低上来看,大司马还是在大将军之上的,不过姜维不但担任着大将军,而且还兼着录尚书的职务,是三军统帅,陆抗就算是担升大司马,也不可能将兵权夺了过去,所以刘禅的这个安排还是很有心的,既给了陆抗相当重的官职,又无碍于兵权的掌控,可谓是一举两得。
不过由于他们这一路都是在蜀国的境内,所以也不用担心会不会遭遇到敌人伏击偷袭的问题,放下了防备之后,全军就可以保持高速的行军状态。
至于粮草的调运,那就更不用担心了,从成都到永安水路畅通,蜀军完全可以从水路进行粮草的运输,就可比陆路运输省时省力的多,其至司马伦还没有抵达永安,粮草就已经是先期运抵了,正合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说法。
到达永安之后,正好也遇到了刚刚从荆西撤过来的罗宪和陆抗,他们一路迂回转折,无巧不巧地正好和司马伦会师了,于是他们三军合一,从永安出发,直奔西陵而去。
西陵已经成为了各路吴蜀军的交会点,所有的人马都在向西陵集结,西陵的防御力量明显地强大了起来,蜀军的人马共分为三路,姜维的人马一路,罗宪的人马一路,司马伦的人马一路,而吴军的人马也同样分做三路,陆抗的武昌军一路,步协的西陵军一路,江陵军一路,各路人马合计起来,共计多达十一万之众。
人马多而杂,也不一定就是好事情,这样的军队多数时候是缺乏凝聚力的,各路的人马各自为战,甚至是暗藏心机,而对强大的敌人,吴蜀军这样一盘散沙的状态,那怕有再多的人马,也是要吃败仗的。
如何解决统一指挥的问题成为了摆在姜维面前的头等大事,姜维深知,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的话,西陵这一战是必败无疑,如果能解决了这个棘手难题,或许还会有几分的胜算。
但这个问题想要解决,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蜀军这边好说,虽然也是三路人马,但对姜维的号令是严格遵从的,唯独吴军这边,让姜维比较头痛。
当初在江陵的时候,姜维就曾遭遇过南郡太守朱乔的强烈反对,如果不是步协及时赶到,拿下了朱乔,江陵撤军的计划肯定会胎死腹中。
而一旦江陵落入到了魏军的手中,不但两万的江陵守军会全军覆灭,而且江陵所囤积的大量粮草和物资也必然会落入到魏军手中,那怕姜维退守西陵,没有粮草和军队,那肯定也是难以为继的,西陵的失守也成为了必然,再挣扎也是无济于事的。
所以团结协作,齐心合力才是摆在蜀军和吴军面前的头等大事,但如何才能让六万吴军心甘情愿死心塌地地接受姜维的指挥与调度,确实也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
朱乔的做法,代表了吴军之中相当一部分人的意志,拿下一个朱乔容易,但让千千万万的吴兵吴将心服口服,却是如同登天一般。
陆抗司马伦率军抵达西陵之时,姜维亲自出城相迎,司马伦偷眼打瞧,姜维虽然表面上很开心,也相当的热忱,尤其和陆抗交谈之时,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但司马伦却发现,在姜维的笑容背后,却是带着一丝的忧郁,毫无疑问,姜维这是遇到了烦心事了。
在入城的时候,司马伦找了一个机会,和姜维是并辔而行,低声地询问道:“大将军莫非有心事?”
姜维早已将司马伦视做是自己的心腹,当下也不隐瞒,将西陵的情况和司马伦说了一遍,也谈到了自己的隐忧,虽然说目前蜀吴同盟,但如果两军不能合二为一,形成战斗合力的话,整个西陵的防御就是形同虚设,很容易被魏军各个击破。
司马伦微微一笑,道:“解铃还需系铃人,大将军何不将此事交给陆幼节去处置。这是陛下的诏书,大将军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宣旨。”
司马伦此行不光是带兵前来,他还带来了刘禅封陆抗为大司马的诏书,虽然他在永安的时候就已经和陆抗见面了,不过司马伦却没有将诏书拿出来,而是带到了西陵,司马伦就是准备将诏书给姜维,由他来宣读。
有了陛下的诏书,姜维这边心里就踏实了,毕竟以姜维的地位,招降陆抗是没有问题的,但如何安置,却是让他比较犯愁的事。
陆抗在吴国的时候,就是大将军的职位,和姜维一般无二,如今降蜀之后,蜀国也不能寒碜不是,至少也得给陆抗安排一个相应的职位才是,可大将军只有一个,姜维也不可能让贤,两军合一之后,姜维必须要占据主导地位置才行,所以如何安置陆抗,这就需要一点政治智慧了。
姜维看了一眼诏书,刘禅封陆抗为大司马,姜维顿时眼前便是一亮,看来刘禅那般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这个大司马,封的是恰到好处。
大司马,这个官职在三国之中,倒也是屡见不鲜的,蜀魏吴都有置,位在三公之上,但并不常设,可见地位之尊崇。
在魏国,担任过大司马的比较多,曹仁、曹休、曹真、司马懿,都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吴国这边,担任过大司马的是吕范和吕岱,而且还曾分置左右大司马,朱然曾担任过左大司马,全琮担任过右大司马。
蜀国这边,担任过大司马的只有一人,那就是接替了诸葛亮的蒋琬,由于丞相之位是诸葛亮专属的,后继之人谁也不敢以丞相自居,蒋琬初任大将军,后迁为大司马,卒于任上,蜀国从此再无置大司马。
由此可见蜀国对大司马也是不轻易相授的,此番陆抗归降,蜀国方面自然不能亏待了他,于是刘禅将很久未置的大司马职位拿出来,授予了陆抗。
如果单从官位的高低上来看,大司马还是在大将军之上的,不过姜维不但担任着大将军,而且还兼着录尚书的职务,是三军统帅,陆抗就算是担升大司马,也不可能将兵权夺了过去,所以刘禅的这个安排还是很有心的,既给了陆抗相当重的官职,又无碍于兵权的掌控,可谓是一举两得。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最后的三国2:兴魏》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最后的三国2:兴魏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