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百三十五章 攻心之策
目录:隋末之群英逐鹿| 作者:铭启小郎| 类别:历史军事
“什么,我们早就可以回家了?”
岳飞的话顿时在这些降卒当中炸开了锅,一个个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岳飞沉声说道:“本帅不杀俘虏,一会你们就可以自行离去,自己回自己的家乡去看看。” “真的可以回家嘛!”
不少人闻言不由得喜极而泣,他们已经背井离乡多少年了,家中的一切却恍如昨天一般熟悉。
“难道明王骗了我们吗?朝廷没有打算对我们赶尽杀绝,而且还在我们家乡给我们稻种耕牛田舍让我们可以安家。”
人群中开始出现了这样的声音,这些降卒对朱元璋的忠诚开始动摇了。
“这当然是真的!” 岳飞的声音洪亮,不断打击这些降卒对朱元璋的信任:“你们可不要忘了,这一次还有十万突厥人跟着你们一起攻打河北,难道你们以为这些突厥人是什么善男信女吗?他们杀入河北到时候遭殃的会是谁?既然你们都是河北人士,难道你们要帮助那些胡人肆虐你们的家乡,欺辱你们的兄弟姊妹吗?你们真的还能回家吗?”
这些降卒一个个低下了头,开始思索岳飞的话。
“本帅话已至此!”
岳飞继续说道:“本帅言而有信,一会就放你们离去,愿意回家的自己去领了粮食回家,还想跟着那些叛贼胡虏助纣为虐的,本帅也不阻拦,但若是下一次再把本帅抓住,本帅绝不会再饶你!”
说完岳飞便转头离去,一直跟在岳飞身旁的薛万彻不由得佩服万分:“岳帅高明,今日之事传出去朱元璋所部必然人心涣散,当真可胜十万精兵。” 岳飞缓缓点了点头:“朱元璋所部多数都是河北人士,正是我军可以争取的对象。一则可以瓦解贼军内部,二则可以为河北增添许多青壮恢复民生!”
那边降卒已经在隋军行军司马的安排下登记发粮,一些人捧着领到的粮食想到自己可以回家,突然间热泪盈眶。
“回家了,原来我们早就可以回家了,我们都被骗了!”
“该死的朱元璋,我们不能便宜了他!”
“说的对,那位岳大将军说的很有道理,他和突厥人勾结,那些胡人杀人如麻,让他们杀进河北遭殃的就是我们的兄弟姊妹。” “我的老乡都还在军中,不行,我要回去告诉他们!”
。。。。。。。。。。
丘福和张绣三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这不仅对朱元璋造成了重大打击,也是对柴荣和窝阔台的迎头一棒。
在三十万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岳飞竟敢突出奇兵,大胆诱敌深入,全歼三万前锋主力,这令三位主将震惊万分,当下三人一合计,不敢再分兵突进,稳扎稳打,向着河北腹地突进。
岳飞取得临清大捷之后,见三家联军无战机可寻,当下便收兵后撤,背靠邺城,沿漳河扎营。 柴荣、朱元璋、窝阔台三家联军三十万大军在几日后也浩浩荡荡地杀到,两军夹漳河形成对峙局面。
隋军后勤赖范仲淹、杨士奇、张叔夜等能臣主持,由于事件就有了充分准备,邺城内囤积了二十万大军两年之用的粮草马料,还有大量的刀枪硬弩,盔甲盾牌、帐篷、火油、投石机等诸多军械。
而三家联军这边,窝阔台和柴荣倒是短时间不发愁后勤,但是粮草军需大多依赖唐军的朱元璋则是发了愁,大站一起唐军的后勤自然是向着柴荣倾斜,朱军士卒已经几日没有饱餐。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这段时间朱军上下已经流言四起,有说朱元璋已经向突厥称臣,有说突厥人这次南下攻打河北,要将河北民众尽数虏到突厥为奴为婢,以河北人士为主的朱军人心惶惶,已经开始逐渐叛逃现象。
“全是一派胡言!”
朱元璋愤怒地一拍桌案,其实和突厥人联合他也是万般不愿,可形势所迫,为了皇图霸业他也只能强忍下不快,但是若说他向突厥人称臣,出卖河北百姓给突厥人,如此丧权辱国的事他是宁死也不会去做的。
奈何人言可畏,突厥人跟着他的军队一同南下是事实,历史上胡人入侵给中原百姓造成了太多的苦难,任谁会相信这些突厥人会秋毫无犯。
朱元璋无奈,只能亲自前去面见柴荣和窝阔台,共商对策。
“这几日我军中谣言四起,军中人心涣散军心不稳,已经出现上百名逃兵。柴大将军,窝阔台王子,依你们之见,应当如何?”
“大战在前,逃兵自然当斩!”
窝阔台面色阴狠,冷冷说道:“值此时机,更应当实施株连之法,士兵逃跑全队斩首!”
朱元璋面色一变,有些不满地看向窝阔台,若是如此,他麾下要斩多少人。
“万万不可!”
不等朱元璋反对,柴荣麾下副将郭子仪便出声反对道:“朱王爷麾下将士多是河北人士,眼下我军征讨河北,若是用铁血手段镇压,岂不是将河北民心都推向隋朝那一边去了。”
“说得对!”
柴荣点了点头说道:“临清一战,岳飞将两万战俘悉数发粮释放,此乃攻心之计,为的就是争取朱王爷麾下的河北将士,我等决不可草率行事。”
“那你说怎么办?”
窝阔台冷哼一声,看着柴荣和郭子仪发问道。
柴荣和郭子仪对视了一眼,互相点了点头。郭子仪向着窝阔台拱了拱手说道:“窝阔台王子,朱王爷军队当中之所以出现逃兵,最主要的还是担心王子殿下麾下将士劫掠河北。若是王子殿下能够在三军面前立誓,突厥军队绝不擅取河北一草一木,定可安定人心。”
柴荣缓缓点了点头,他们二人深知民心的重要,早就想要求窝阔台约束军纪,如今只不过是借着朱元璋的事情说了出来罢了。
一旁的朱元璋闻言亦是毫不犹豫地赞同,一方面是为了稳定他军队的军心,更重要的是出身底层农民的朱元璋太清楚底层百姓的不易,也是为了尽可能地保存河北的生机。
岳飞的话顿时在这些降卒当中炸开了锅,一个个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岳飞沉声说道:“本帅不杀俘虏,一会你们就可以自行离去,自己回自己的家乡去看看。” “真的可以回家嘛!”
不少人闻言不由得喜极而泣,他们已经背井离乡多少年了,家中的一切却恍如昨天一般熟悉。
“难道明王骗了我们吗?朝廷没有打算对我们赶尽杀绝,而且还在我们家乡给我们稻种耕牛田舍让我们可以安家。”
人群中开始出现了这样的声音,这些降卒对朱元璋的忠诚开始动摇了。
“这当然是真的!” 岳飞的声音洪亮,不断打击这些降卒对朱元璋的信任:“你们可不要忘了,这一次还有十万突厥人跟着你们一起攻打河北,难道你们以为这些突厥人是什么善男信女吗?他们杀入河北到时候遭殃的会是谁?既然你们都是河北人士,难道你们要帮助那些胡人肆虐你们的家乡,欺辱你们的兄弟姊妹吗?你们真的还能回家吗?”
这些降卒一个个低下了头,开始思索岳飞的话。
“本帅话已至此!”
岳飞继续说道:“本帅言而有信,一会就放你们离去,愿意回家的自己去领了粮食回家,还想跟着那些叛贼胡虏助纣为虐的,本帅也不阻拦,但若是下一次再把本帅抓住,本帅绝不会再饶你!”
说完岳飞便转头离去,一直跟在岳飞身旁的薛万彻不由得佩服万分:“岳帅高明,今日之事传出去朱元璋所部必然人心涣散,当真可胜十万精兵。” 岳飞缓缓点了点头:“朱元璋所部多数都是河北人士,正是我军可以争取的对象。一则可以瓦解贼军内部,二则可以为河北增添许多青壮恢复民生!”
那边降卒已经在隋军行军司马的安排下登记发粮,一些人捧着领到的粮食想到自己可以回家,突然间热泪盈眶。
“回家了,原来我们早就可以回家了,我们都被骗了!”
“该死的朱元璋,我们不能便宜了他!”
“说的对,那位岳大将军说的很有道理,他和突厥人勾结,那些胡人杀人如麻,让他们杀进河北遭殃的就是我们的兄弟姊妹。” “我的老乡都还在军中,不行,我要回去告诉他们!”
。。。。。。。。。。
丘福和张绣三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这不仅对朱元璋造成了重大打击,也是对柴荣和窝阔台的迎头一棒。
在三十万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岳飞竟敢突出奇兵,大胆诱敌深入,全歼三万前锋主力,这令三位主将震惊万分,当下三人一合计,不敢再分兵突进,稳扎稳打,向着河北腹地突进。
岳飞取得临清大捷之后,见三家联军无战机可寻,当下便收兵后撤,背靠邺城,沿漳河扎营。 柴荣、朱元璋、窝阔台三家联军三十万大军在几日后也浩浩荡荡地杀到,两军夹漳河形成对峙局面。
隋军后勤赖范仲淹、杨士奇、张叔夜等能臣主持,由于事件就有了充分准备,邺城内囤积了二十万大军两年之用的粮草马料,还有大量的刀枪硬弩,盔甲盾牌、帐篷、火油、投石机等诸多军械。
而三家联军这边,窝阔台和柴荣倒是短时间不发愁后勤,但是粮草军需大多依赖唐军的朱元璋则是发了愁,大站一起唐军的后勤自然是向着柴荣倾斜,朱军士卒已经几日没有饱餐。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这段时间朱军上下已经流言四起,有说朱元璋已经向突厥称臣,有说突厥人这次南下攻打河北,要将河北民众尽数虏到突厥为奴为婢,以河北人士为主的朱军人心惶惶,已经开始逐渐叛逃现象。
“全是一派胡言!”
朱元璋愤怒地一拍桌案,其实和突厥人联合他也是万般不愿,可形势所迫,为了皇图霸业他也只能强忍下不快,但是若说他向突厥人称臣,出卖河北百姓给突厥人,如此丧权辱国的事他是宁死也不会去做的。
奈何人言可畏,突厥人跟着他的军队一同南下是事实,历史上胡人入侵给中原百姓造成了太多的苦难,任谁会相信这些突厥人会秋毫无犯。
朱元璋无奈,只能亲自前去面见柴荣和窝阔台,共商对策。
“这几日我军中谣言四起,军中人心涣散军心不稳,已经出现上百名逃兵。柴大将军,窝阔台王子,依你们之见,应当如何?”
“大战在前,逃兵自然当斩!”
窝阔台面色阴狠,冷冷说道:“值此时机,更应当实施株连之法,士兵逃跑全队斩首!”
朱元璋面色一变,有些不满地看向窝阔台,若是如此,他麾下要斩多少人。
“万万不可!”
不等朱元璋反对,柴荣麾下副将郭子仪便出声反对道:“朱王爷麾下将士多是河北人士,眼下我军征讨河北,若是用铁血手段镇压,岂不是将河北民心都推向隋朝那一边去了。”
“说得对!”
柴荣点了点头说道:“临清一战,岳飞将两万战俘悉数发粮释放,此乃攻心之计,为的就是争取朱王爷麾下的河北将士,我等决不可草率行事。”
“那你说怎么办?”
窝阔台冷哼一声,看着柴荣和郭子仪发问道。
柴荣和郭子仪对视了一眼,互相点了点头。郭子仪向着窝阔台拱了拱手说道:“窝阔台王子,朱王爷军队当中之所以出现逃兵,最主要的还是担心王子殿下麾下将士劫掠河北。若是王子殿下能够在三军面前立誓,突厥军队绝不擅取河北一草一木,定可安定人心。”
柴荣缓缓点了点头,他们二人深知民心的重要,早就想要求窝阔台约束军纪,如今只不过是借着朱元璋的事情说了出来罢了。
一旁的朱元璋闻言亦是毫不犹豫地赞同,一方面是为了稳定他军队的军心,更重要的是出身底层农民的朱元璋太清楚底层百姓的不易,也是为了尽可能地保存河北的生机。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隋末之群英逐鹿》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隋末之群英逐鹿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