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此生应无憾 正文 第255章 加班不好

正文 第255章 加班不好

目录:此生应无憾| 作者:史提芬T| 类别:都市言情

    陆道升的关于减少加班合加强锻炼的两个提议并未取得多大的进展,几位高层讨论了一下,结论就是还需要再研究思考一下。

    陆道升的提议还是挺不具体的,想落实没有那么快。

    这次提出来也只是希望给大家伙儿提前吹吹风。

    陆道升和左文杏、张小龙、阮正一起创业的时候,加班是非常凶狠的,差不多都是开了无双的编码机器。

    公司草创,战胜企鹅的窗口期短,也是没有办法。

    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在连续取得嘉盛QQ、海雀网吧管理系统、hao123网址导航等业务纷纷开始盈利,加上《传奇》的分成,彻底解决掉了嘉盛的生存危机后,才有所缓解。

    左文杏还好点,阮正的性子依然看着挺佛系的,但是工作节奏却再也没有曾经的舒缓,张小龙则是在获得充足的资金人力支持后有些放飞自我,简直停不下来。

    这要不是陆琦来了稍微往回拉了拉风气,嘉盛就要成为前世那些互联网血汗工厂的同类了。

    对此陆道升是坚决不乐意看到的,必须要在习惯形成前整治回来。

    这一世还有点本事,有资本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更别说前世被“996是福报”这样的话恶心得不行,为了自己的人格不扭曲,陆道升是不会为了多榨取一点员工的剩余劳动价值去默许加班泛滥的。

    陆道升很清楚被动过度加班对员工意味着什么,就是一种非常恶劣的剥削手段。

    首先从健康来说,考虑到互联网行业确实节奏快,很难做到一周五天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不超过,就假设一周基础的工作时间为50个小时。

    接着假设从50小时干到60小时,人的疲劳感积累1个单位。

    那么从60小时干到70小时,人的疲劳感上升的可不是1个单位,根据陆道升亲身体验,应该是5~10个单位,视当时的身体健康状况而定。

    疲劳感大量积累,很容易就把身体推入亚健康的境地,更别说长时间持续高强度工作会让员工失去休息恢复和健身锻炼的时间,不仅掉血还减回血速度。

    长此以往,基本上赚到的钱都是给医院准备的。

    这不是开玩笑,真有不少人看着赚得多,实际上就是为银行和医院做贡献。

    有段子说,一旦累死了,会有别人来花你的钱,住你的房,睡你的对象,还打你的娃!(当然其实不少人找对象困难,更不谈有娃或养得起娃了)

    另一个是形成严重的社会隔离,对本来就社交困难的技术类工种伤害还能加成。

    工作压力大加班多很容易就让人疏于社交,甚至连和至亲好友的交流也会被遗忘,毕竟人的精力都被工作榨干净了,深更半夜回家不仅怕打扰到家人朋友,自己也累得不想说话。

    时间久了,就容易缺失足够有厚度和韧性的社会关系网。

    平时工作忙看不出问题来,但一旦遇到一些突发事件,脆弱的社会关系网将却缺乏抗打击能力,对个体甚至背后的家庭造成的损伤会被大幅放大。

    本来互联网技术从业者就因为工作内容相对独立,其中大多数人掌握的可交换社会资源非常少,远不如医生、教师、公务员等职业。

    总的来说社会地位并不算高,在社会关系网的构建上就处于劣势。

    幸亏有二十年的互联网发展红利,给了相对比较好的收入水平,才在社会上保持了一定的存在感。

    重生之前,陆道升时不时会想,互联网红利基本消耗殆尽,程序员在婚恋市场的苦日子才刚刚开始,自己能在内卷起步之前找到老婆真的要感谢生得不算太晚。

    社会问题之外,长期过度加班还容易造成个人心理问题。

    比如由于工作环境待遇不公等问题形成长期的心理压抑,却因为疏于人际无从排解,从而导致不满情绪长期积累,不乏演化成暴力流血冲突的案例。

    陆道升最初看到这些报道的时候都会非常不理解,觉得何至于此,找个身边的朋友吐吐苦水或者和家人吐槽吐槽不就行了么?哥们真是想不开。

    只是后来见识过福报之下的真人真事之后,悟了。

    看客在审视的时候,往往很容易站在自己的视角上进行代入。

    自己是个正常的情况,就觉得报道中火山爆发的主人公也是个正常的思维。

    但其实不是。

    长期缺乏人际互动,是对人类社交天性的剥夺(不排除存在极个别基因变异的情况),这些报道中的主人公看似正常,实际上的心理画像就是个被封住了眼的瞎子。

    世界对他们来说已经关上了窗户,内心哭喊没有回应,很容易走上极端。

    但真正可怕的是,在这些走向极端的案例背后,是无数没有走上极端,但被各种福报给弄得失去了理想和灵性的年轻人。

    国内互联网领域很多大厂的技术发展模式是这样的。

    首先是各种组织加班抢业务蛋糕,做大规模。

    在这一过程中,利用国内廉价的技术劳动力,硬顶住各种技术不到位造成的问题。

    接着,规模起来了(收入也可观了),就开始各种撒币去挖外面的专家,来对技术进行升级。

    最后不管专家有没有真本事,技术升级升没升成功,反正领导们有了可以吹牛的PPT、专家们兑现了大笔的期权,皆大欢喜。

    就可惜大批长期在业务和技术一线苦苦修修补补的国内技术人员蹉跎了时光,养坏了技术习惯,没有试错和成长的空间,同时也在长期的重压中失去了对技术的追求。

    于是中国充满了靠业务称雄的公司,或是喜欢琢磨怎么和小摊小贩抢老百姓菜篮子,或是擅长代理国外游戏厂商作品加卖皮肤躺着数钱,或是热衷逼迫没有五险一金的外卖员赶时间抢红灯好多捞些油水,等等。

    技术上能打的真是太稀罕了。

    业务上其实也很难说多厉害,看看几家大厂出海的效果,除了TikTok、《原神》等为数不多的案例,大多数都折戟沉沙。

    想技术立身,需重视技术,先从善待人开始。

    ……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此生应无憾》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此生应无憾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