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命里无时若强求(三十九)
目录:大德云| 作者:汤娘子| 类别:其他类型
入冬后下了几场雪,天儿就更寒了,今年二爷休养的不错,伤也好了大半,走路也不用人搀扶了,杨九是下了心思照顾他的,这入冬得到衣物自然也是不能少的。
咱们二爷可是最看中仪容的,哪里会将就;只不过受了伤后,整个人更是成熟了起来,衣服料子都挑那些暗色稳重的,但款式花样可是一点儿不旧!
杨九趁他出门,自个儿有空闲就出府溜溜,给他挑几块新料子再挑些固本防寒的补药回去给他煮了。
吃过午饭就出门了,衣料子逛的差不多了,就转头回程;一是回家的路,二是这条路上有盛京最好的大药房。
杨九从前但凡有需要的都会来这,伙计们看着她也熟悉,杨九一向随和不摆王妃的架子和老板们也都熟悉。
一进门儿,药房的老板娘就笑盈盈地迎了上来,道:“王妃今儿拿点什么?”
杨九看了看,笑道:“您给抓些固本防寒就成,这雪下的猛,给家里人预备着。”
“好嘞好嘞。”老板娘笑着,招呼杨九坐下,再转头吩咐伙计去配药材;自个儿又去里间儿端了茶出来,招待着。
俩人同坐,寒暄了几句。
杨九看着药堂生意不错的样子,笑道:“您这药堂啊,明年开春又该扩了吧!”甭说伤病,这京城人家是不差银两的,没事儿就得买些雪参鹿茸补补,尤其这一入冬看着生意更好了。
“还得您捧不是!”老板娘笑得谦卑,人也是个恭敬有礼的;再一说:“昨儿郭府的少夫人也来了,还得多谢您一直给面儿呢!”从前没见过李家小姐,或许是因为从城东嫁进郭府,离大药堂近了就来了;老板娘把这归功给了杨九,觉着是她给面儿,让家里人也过来捧场。
杨九哪有这么多弯弯绕绕的心思,抓个药哪不能去?一听这话,皱了眉问:“她病了吗?”
也不能够啊,她咳嗽是上个月的事儿了,不严重,两三天就好了;大林前段日子的风寒是严重,但在书院仔细养了几天也好了大半啊。
老板娘一愣,再捂着嘴笑出了声。
这下换杨九愣住了,不过就是问一句话而已,怎么就笑成这样了?看老板娘的样子,这脸都笑红了。
老板娘稳了稳呼吸,把嗓子眼的笑给压了下去,道:“王妃和王爷伉俪情深,京城人人知道,也难怪不管这些。”
是啊,杨九就算是王妃,但也毕竟是个年纪不大的姑娘,初为人妇,娘亲也不在身边哪有人给她出主意呢?这么一想,老板娘也就不笑了。
杨九皱着眉,没反应过来这病了拿药和伉俪情深有什么关系。
老板娘侧身往前倾了倾,声音低低的却带着笑意,道:“王妃就没想过给王爷生一个小世子?”
杨九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老板娘话里的意思,一时间冷下脸来不说话了。
老板娘没看出不对来,只带着羡慕的语气念叨着:“王妃您是有大福气的啊,这盛京城里能找出几个儿郎能和咱王爷比?俩人情深似海,形影不离,是多少姑娘盼不来的呀!有些人嫁出去又是茶米油盐操劳辛苦,又是家里头不和睦争吵不休的…”
老板娘年岁大了,嘴也唠叨;和杨九熟悉,就难免多说了几句,又是想起了自个儿年轻的时候,照顾公婆,相夫教子,名声多好听但里头多辛苦谁知道。杨九的福分真不是人人都有,她看了也羡慕;还有那位少夫人,看着眉清目秀,和少爷也是一对璧人,那是大户人家自然修养极好,不愁吃穿可不就等着子嗣了吗?
絮絮叨叨的话都在耳边飘过,杨九一句也没听进去,只觉得心里闷闷的,说不出高兴也说不出不高兴;分不清对错,但也控住不住情绪,就搁那坐着。
伙计一会儿就包好了药材,恭恭敬敬地送了过来放在桌案上。
婢子给了银两,就把药材接了过来。
杨九一站起身,老板娘也赶忙起身,笑盈盈道:“王妃慢走。”
杨九扯着嘴角,点了点头。
这一趟药材买的,让她难得悠闲的好心情都没了。回去的路上一句话也没说,只在车里坐着,皱着眉想了又想。
人家是夫妻啊,要个孩子也是人之常情;早晚都会有的,也差这么一会儿。
但杨九心里就是觉着哪不对劲,又拼命告诉自个儿别胡思乱想,这事儿无论对错也轮不上她管。
回了家,径直就回院子里去,晚饭也没吃,早早地洗好了披着绒袄在桌案前看乐理书。
说是看书吧,这视线落在一张页面儿上是半天也没动静,看起来倒像全神贯注似得;连二爷进了屋也没抬头。
“今儿这么用功啊~”
听见二爷带着笑意的声音在边儿上响起,杨九一抬头,才知道他回来了;正在衣架边儿上脱下披风。
二爷走近,杨九坐直了身子给他倒了杯姜茶暖身,自从入冬这屋里是时时备着姜茶暖着。
“看什么呢?”二爷接过杯子,在手心里暖了暖才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
“没什么。”杨九有些心不在焉,随手吧书放到了一边儿,问了句:“是刚打书院回来的吗。”
“嗯~”二爷点点头在她身边坐下,往杨九哪凑了凑,拿起她怀里的暖炉在手心里摩挲着。
“大林呢?”杨九问:“他回来了吗?”
“本来是不回来。”二爷笑了笑,想起那小子就想说了两句,书院有什么好忙的非要一副勤快的样儿!道:“看他病还是有点儿反复就把他拉回来了,怎么了?你找他啊?”
被二爷一问,杨九又不知道怎么说了,难不成还让二爷把咱大少爷给送回书院去吗?这可是他的家啊。
“没有。”杨九摇头,头低低的:“随口问问而已。”
二爷看她这副又不知谁惹她不高兴的样子,觉得好笑,掐着她的脸揉了揉,笑道:“小眼巴叉的,一天天想什么呢。”
杨九一直觉得大林和小珍不是良配,心底一直有疙瘩的,二爷不是不知道;只是如今木已成舟,当然还是希望都好好的,也不枉费有人一番牺牲。
少爷已经很努力地在做到他自个儿觉得最好的份上了,孝敬长辈、勤于学业、尊妻敬妻;都做了,成家立业。
但人生哪里是这么简单按部就班就可以的,很多事是对的,但也是错的。
那史书上血迹斑斑,战乱为祸,但开疆拓土强国富民还能名留青史,怎么又是错了呢?但要说对,那对于牺牲的人又怎么是对呢?
少爷有时也觉得可笑,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要想不负自己真的太难了;幸好到最后,牺牲的就只有他自己。
靠在床边正打算睡下,小珍端着一晚姜汤来了;日日都这样,就是怕他身子没养好又病了,这风雪无情不可赌。
少爷接过汤,一抬头才发现她今儿穿得和往常不一样;往常冬夜里衣自然是厚些,保暖也素净;今儿穿的薄,袖口和领口都绣着花样,领子也低低的,能看见白皙微红的锁骨。
一抬手,把姜汤喝了干净,把碗搁在一旁的矮几上。
小珍没动,仍在一边站着,绞着手指头看着有些紧张。
少爷拢了拢被褥,抬头看了她一眼,神色淡淡:“换了吧,别着凉。”
说完便作势要躺下休息,小珍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鼓着那红得快低出血的脸,上前两步抱住了少爷。
脸虽然红着,但眼底却有满满当当的委屈和难过,压着情绪,道:“大林哥,有你在我才不冷。”
这话听着,可真让人耳熟啊。
咱们二爷可是最看中仪容的,哪里会将就;只不过受了伤后,整个人更是成熟了起来,衣服料子都挑那些暗色稳重的,但款式花样可是一点儿不旧!
杨九趁他出门,自个儿有空闲就出府溜溜,给他挑几块新料子再挑些固本防寒的补药回去给他煮了。
吃过午饭就出门了,衣料子逛的差不多了,就转头回程;一是回家的路,二是这条路上有盛京最好的大药房。
杨九从前但凡有需要的都会来这,伙计们看着她也熟悉,杨九一向随和不摆王妃的架子和老板们也都熟悉。
一进门儿,药房的老板娘就笑盈盈地迎了上来,道:“王妃今儿拿点什么?”
杨九看了看,笑道:“您给抓些固本防寒就成,这雪下的猛,给家里人预备着。”
“好嘞好嘞。”老板娘笑着,招呼杨九坐下,再转头吩咐伙计去配药材;自个儿又去里间儿端了茶出来,招待着。
俩人同坐,寒暄了几句。
杨九看着药堂生意不错的样子,笑道:“您这药堂啊,明年开春又该扩了吧!”甭说伤病,这京城人家是不差银两的,没事儿就得买些雪参鹿茸补补,尤其这一入冬看着生意更好了。
“还得您捧不是!”老板娘笑得谦卑,人也是个恭敬有礼的;再一说:“昨儿郭府的少夫人也来了,还得多谢您一直给面儿呢!”从前没见过李家小姐,或许是因为从城东嫁进郭府,离大药堂近了就来了;老板娘把这归功给了杨九,觉着是她给面儿,让家里人也过来捧场。
杨九哪有这么多弯弯绕绕的心思,抓个药哪不能去?一听这话,皱了眉问:“她病了吗?”
也不能够啊,她咳嗽是上个月的事儿了,不严重,两三天就好了;大林前段日子的风寒是严重,但在书院仔细养了几天也好了大半啊。
老板娘一愣,再捂着嘴笑出了声。
这下换杨九愣住了,不过就是问一句话而已,怎么就笑成这样了?看老板娘的样子,这脸都笑红了。
老板娘稳了稳呼吸,把嗓子眼的笑给压了下去,道:“王妃和王爷伉俪情深,京城人人知道,也难怪不管这些。”
是啊,杨九就算是王妃,但也毕竟是个年纪不大的姑娘,初为人妇,娘亲也不在身边哪有人给她出主意呢?这么一想,老板娘也就不笑了。
杨九皱着眉,没反应过来这病了拿药和伉俪情深有什么关系。
老板娘侧身往前倾了倾,声音低低的却带着笑意,道:“王妃就没想过给王爷生一个小世子?”
杨九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老板娘话里的意思,一时间冷下脸来不说话了。
老板娘没看出不对来,只带着羡慕的语气念叨着:“王妃您是有大福气的啊,这盛京城里能找出几个儿郎能和咱王爷比?俩人情深似海,形影不离,是多少姑娘盼不来的呀!有些人嫁出去又是茶米油盐操劳辛苦,又是家里头不和睦争吵不休的…”
老板娘年岁大了,嘴也唠叨;和杨九熟悉,就难免多说了几句,又是想起了自个儿年轻的时候,照顾公婆,相夫教子,名声多好听但里头多辛苦谁知道。杨九的福分真不是人人都有,她看了也羡慕;还有那位少夫人,看着眉清目秀,和少爷也是一对璧人,那是大户人家自然修养极好,不愁吃穿可不就等着子嗣了吗?
絮絮叨叨的话都在耳边飘过,杨九一句也没听进去,只觉得心里闷闷的,说不出高兴也说不出不高兴;分不清对错,但也控住不住情绪,就搁那坐着。
伙计一会儿就包好了药材,恭恭敬敬地送了过来放在桌案上。
婢子给了银两,就把药材接了过来。
杨九一站起身,老板娘也赶忙起身,笑盈盈道:“王妃慢走。”
杨九扯着嘴角,点了点头。
这一趟药材买的,让她难得悠闲的好心情都没了。回去的路上一句话也没说,只在车里坐着,皱着眉想了又想。
人家是夫妻啊,要个孩子也是人之常情;早晚都会有的,也差这么一会儿。
但杨九心里就是觉着哪不对劲,又拼命告诉自个儿别胡思乱想,这事儿无论对错也轮不上她管。
回了家,径直就回院子里去,晚饭也没吃,早早地洗好了披着绒袄在桌案前看乐理书。
说是看书吧,这视线落在一张页面儿上是半天也没动静,看起来倒像全神贯注似得;连二爷进了屋也没抬头。
“今儿这么用功啊~”
听见二爷带着笑意的声音在边儿上响起,杨九一抬头,才知道他回来了;正在衣架边儿上脱下披风。
二爷走近,杨九坐直了身子给他倒了杯姜茶暖身,自从入冬这屋里是时时备着姜茶暖着。
“看什么呢?”二爷接过杯子,在手心里暖了暖才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
“没什么。”杨九有些心不在焉,随手吧书放到了一边儿,问了句:“是刚打书院回来的吗。”
“嗯~”二爷点点头在她身边坐下,往杨九哪凑了凑,拿起她怀里的暖炉在手心里摩挲着。
“大林呢?”杨九问:“他回来了吗?”
“本来是不回来。”二爷笑了笑,想起那小子就想说了两句,书院有什么好忙的非要一副勤快的样儿!道:“看他病还是有点儿反复就把他拉回来了,怎么了?你找他啊?”
被二爷一问,杨九又不知道怎么说了,难不成还让二爷把咱大少爷给送回书院去吗?这可是他的家啊。
“没有。”杨九摇头,头低低的:“随口问问而已。”
二爷看她这副又不知谁惹她不高兴的样子,觉得好笑,掐着她的脸揉了揉,笑道:“小眼巴叉的,一天天想什么呢。”
杨九一直觉得大林和小珍不是良配,心底一直有疙瘩的,二爷不是不知道;只是如今木已成舟,当然还是希望都好好的,也不枉费有人一番牺牲。
少爷已经很努力地在做到他自个儿觉得最好的份上了,孝敬长辈、勤于学业、尊妻敬妻;都做了,成家立业。
但人生哪里是这么简单按部就班就可以的,很多事是对的,但也是错的。
那史书上血迹斑斑,战乱为祸,但开疆拓土强国富民还能名留青史,怎么又是错了呢?但要说对,那对于牺牲的人又怎么是对呢?
少爷有时也觉得可笑,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要想不负自己真的太难了;幸好到最后,牺牲的就只有他自己。
靠在床边正打算睡下,小珍端着一晚姜汤来了;日日都这样,就是怕他身子没养好又病了,这风雪无情不可赌。
少爷接过汤,一抬头才发现她今儿穿得和往常不一样;往常冬夜里衣自然是厚些,保暖也素净;今儿穿的薄,袖口和领口都绣着花样,领子也低低的,能看见白皙微红的锁骨。
一抬手,把姜汤喝了干净,把碗搁在一旁的矮几上。
小珍没动,仍在一边站着,绞着手指头看着有些紧张。
少爷拢了拢被褥,抬头看了她一眼,神色淡淡:“换了吧,别着凉。”
说完便作势要躺下休息,小珍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鼓着那红得快低出血的脸,上前两步抱住了少爷。
脸虽然红着,但眼底却有满满当当的委屈和难过,压着情绪,道:“大林哥,有你在我才不冷。”
这话听着,可真让人耳熟啊。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德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德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