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八十八章 对楼是个什么东西?
目录: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作者:洗澡的兔子| 类别:历史军事
标准规制,一架战车至少要配备六十人,除了站在战车上负责攻击的士兵,战车的两边还有追随战车沿途行进的徒步士兵,这些士兵是负责给战车上的步卒传递兵器,提供粮草的,大约需要二十人左右。
一架战车上需要站立六十人,而这六十人还要在战车上进行各种进攻的动作。
射箭,劈砍,样样不缺,想想看,一架重型战车需要多么宽敞的空间。 木板型战车规模都相当的小,就好像那供人交通使用的马车一样,一架车最多能坐四五个人而已。
再多,车都要散架。
可是谢玄主持建造的这个战车,居然克服了木板车规模普遍较小的缺点,经过改装的蛤蟆车,不仅可以供多人乘坐,同时还加了盖子,士兵们不必露天战斗,可以躲藏在战车之中,而战车,自有牛马牵着,便可以自动让战车前行,不需要车内的士兵再去操作。
虽然蛤蟆车加了盖子,但整个车体其实并不比一般的战车更加高大,相对还要稍矮一些。
但是,蛤蟆车给人的第一观感,还是巨大。 虽然战车的高度略矮,但是能够容纳的士兵却一点也不少,单就眼前的这架蛤蟆车来讲,一架车里,可以供八十名战士同时作战,空间还很富裕。
为什么并不高大的蛤蟆车还可以容纳这样多的士兵?
秘诀在哪里?
北府兵们忙着把一架又一架的战车,拉出作坊,沈警却没有急于跟上他们,而是一直都站在固定的位置上,看着蛤蟆车在自己的眼前,一架一架的走过。
目测蛤蟆车的高度不过是一丈有余,又因为是加了盖子的,从远处看上去,更显得有些矮小。 但很快,沈警就看到一些准备上场作战的士兵纷纷跳上了蛤蟆车,在作坊里就做好了战斗准备。
沈警走近他们,仔细观察,当那蛤蟆车的盖子被掀起来的时候,他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那蛤蟆车里的战士,全都是半蹲着的!
而蛤蟆车的盖子,竟然也是可拆卸的!
北府兵战士如今常用的兵器,无外乎是大刀、长矛,这其中环首刀较为短小,携带方便。 可长矛因为有后端的木杆,木杆一般有五尺左右的长度,肩扛手提还算容易。
可是要想带上战车,却并非易事,想象一下,每个士兵人手一件长矛,个个扛在身上,需要占据多大的地方!
也正是因为长杆兵器占地太大,携带不便,以往的战车都做成露天型,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士兵们站在露天的战车上,兵器容易携带,操作起来活动空间也更大,甚至包括上下战车也很方便。
而蛤蟆车中的战士却并不是手持兵器,除了长刀这种便于携带的,包括长矛、长戟这一类不便携带的兵器,都被士兵们存放在战车的一角。 蛤蟆车的后部挡板也是可以打开的,等到战车来到襄阳城下,蛤蟆车中的战士不论是想在战车中起身作战,还是想跳车户外格斗,都相当容易。
战车的行进过程中,战士们就这样半蹲在车里,因为有上盖的掩护,敌军看不到战车中的情况,也不敢贸然攻击。
等到战车停稳,北府兵们便可以鱼贯而出,大肆进攻,当然了,这样的作战方式能够在战场上铺开,还是依托了北府兵的训练有素。
长期合作,配合默契,不论是进攻还是后撤都有规有矩是北府兵的特点。
正是因为具备这样的优势,他们才敢于把护身的长矛放在一边,等到准备跳下战车的时候,在临时捉取。
看似是个很简单的动作,实际上,在混乱的战场上要做到却相当的不容易。
既要保证士兵们都能腿脚利落的跳下战车,在拿取兵器的时候,既要快,还要遵守秩序,放眼大晋境内,除了北府兵就没有其他部队能做得到。
蛤蟆车还没有登上战场,沈警就能预料到这种新型战车将给狂妄的氐秦军队造成多么巨大的损失。
谢玄是个干实事的人,虽然平日里没有那么多的夸夸其谈,但是自从到了襄阳城下,他就一刻不停的监督着工匠们制作攻城的器具。
直到亲眼见到,沈警才吃惊的发现,无敌战车蛤蟆车居然不只一架,而是有二十架!
二十架啊!
若是把这二十架蛤蟆车全都停在襄阳城楼下,估计可以排满一排,把襄阳城正门堵得严严实实。
秦兵再想出城迎战,都不容易了!
太厉害了!
一波震惊还未平复,另一波震惊又起。
沈警这才刚刚满足了好奇心,打算跟着最后一架蛤蟆车一起离开作坊,却惊觉,身后还有兵器在源源不断的运送出来。
而这种兵器,虽然可可以称得上是某种“战车”,但很显然的,并不是蛤蟆车。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对楼?”
沈警恍惚之间想起谢玄交代的任务,除了蛤蟆车,他确实还提到要把对楼也拉出来参战。
沈警在作坊里帮忙的那几天,工匠们都在忙着制作蛤蟆车,并没有听说还要制作什么对楼之类的兵器。
眼前的对楼,实在是让沈警大开眼界。
这个东西,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实在是太神奇了!
那对楼,当真对得起“楼”这个名号,因为它看起来真的很像一座楼!
它的底盘大约也和蛤蟆车差不多,纯木板搭建,只不过相比蛤蟆车,对楼的底盘并没有那么宽大,内部也是中空的,大约可以容纳二十名左右的战士。
不同的是,蛤蟆车是有盖子的,而对楼的顶部并没有盖子,反而是露天的。
在露天的盖子上面,有搭建的类似凌云梯一般的两副竖梯,竖梯大约一丈高左右。
两副竖梯上还用榫卯结构搭建了一个横梯,相比竖梯,横梯的个头更大。
沈警站在对楼钱观察了半天,实在是想象不到这样的梯子搭配能做什么。
大约也是一种攻城的器具?
沈警思来想去,也只能做出这样的判断,谢老爷子也不是一般人呐!
北府多奇才!
王谧小子虽然奇计百出,是个少年英杰,然而,谢玄也并非等闲之辈,看看他一手打造的兵器,全都是天外来物,以往在战场上从没见过。可见,谢玄也是有真本事的!
人才济济,实乃北府之幸!
一架战车上需要站立六十人,而这六十人还要在战车上进行各种进攻的动作。
射箭,劈砍,样样不缺,想想看,一架重型战车需要多么宽敞的空间。 木板型战车规模都相当的小,就好像那供人交通使用的马车一样,一架车最多能坐四五个人而已。
再多,车都要散架。
可是谢玄主持建造的这个战车,居然克服了木板车规模普遍较小的缺点,经过改装的蛤蟆车,不仅可以供多人乘坐,同时还加了盖子,士兵们不必露天战斗,可以躲藏在战车之中,而战车,自有牛马牵着,便可以自动让战车前行,不需要车内的士兵再去操作。
虽然蛤蟆车加了盖子,但整个车体其实并不比一般的战车更加高大,相对还要稍矮一些。
但是,蛤蟆车给人的第一观感,还是巨大。 虽然战车的高度略矮,但是能够容纳的士兵却一点也不少,单就眼前的这架蛤蟆车来讲,一架车里,可以供八十名战士同时作战,空间还很富裕。
为什么并不高大的蛤蟆车还可以容纳这样多的士兵?
秘诀在哪里?
北府兵们忙着把一架又一架的战车,拉出作坊,沈警却没有急于跟上他们,而是一直都站在固定的位置上,看着蛤蟆车在自己的眼前,一架一架的走过。
目测蛤蟆车的高度不过是一丈有余,又因为是加了盖子的,从远处看上去,更显得有些矮小。 但很快,沈警就看到一些准备上场作战的士兵纷纷跳上了蛤蟆车,在作坊里就做好了战斗准备。
沈警走近他们,仔细观察,当那蛤蟆车的盖子被掀起来的时候,他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那蛤蟆车里的战士,全都是半蹲着的!
而蛤蟆车的盖子,竟然也是可拆卸的!
北府兵战士如今常用的兵器,无外乎是大刀、长矛,这其中环首刀较为短小,携带方便。 可长矛因为有后端的木杆,木杆一般有五尺左右的长度,肩扛手提还算容易。
可是要想带上战车,却并非易事,想象一下,每个士兵人手一件长矛,个个扛在身上,需要占据多大的地方!
也正是因为长杆兵器占地太大,携带不便,以往的战车都做成露天型,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士兵们站在露天的战车上,兵器容易携带,操作起来活动空间也更大,甚至包括上下战车也很方便。
而蛤蟆车中的战士却并不是手持兵器,除了长刀这种便于携带的,包括长矛、长戟这一类不便携带的兵器,都被士兵们存放在战车的一角。 蛤蟆车的后部挡板也是可以打开的,等到战车来到襄阳城下,蛤蟆车中的战士不论是想在战车中起身作战,还是想跳车户外格斗,都相当容易。
战车的行进过程中,战士们就这样半蹲在车里,因为有上盖的掩护,敌军看不到战车中的情况,也不敢贸然攻击。
等到战车停稳,北府兵们便可以鱼贯而出,大肆进攻,当然了,这样的作战方式能够在战场上铺开,还是依托了北府兵的训练有素。
长期合作,配合默契,不论是进攻还是后撤都有规有矩是北府兵的特点。
正是因为具备这样的优势,他们才敢于把护身的长矛放在一边,等到准备跳下战车的时候,在临时捉取。
看似是个很简单的动作,实际上,在混乱的战场上要做到却相当的不容易。
既要保证士兵们都能腿脚利落的跳下战车,在拿取兵器的时候,既要快,还要遵守秩序,放眼大晋境内,除了北府兵就没有其他部队能做得到。
蛤蟆车还没有登上战场,沈警就能预料到这种新型战车将给狂妄的氐秦军队造成多么巨大的损失。
谢玄是个干实事的人,虽然平日里没有那么多的夸夸其谈,但是自从到了襄阳城下,他就一刻不停的监督着工匠们制作攻城的器具。
直到亲眼见到,沈警才吃惊的发现,无敌战车蛤蟆车居然不只一架,而是有二十架!
二十架啊!
若是把这二十架蛤蟆车全都停在襄阳城楼下,估计可以排满一排,把襄阳城正门堵得严严实实。
秦兵再想出城迎战,都不容易了!
太厉害了!
一波震惊还未平复,另一波震惊又起。
沈警这才刚刚满足了好奇心,打算跟着最后一架蛤蟆车一起离开作坊,却惊觉,身后还有兵器在源源不断的运送出来。
而这种兵器,虽然可可以称得上是某种“战车”,但很显然的,并不是蛤蟆车。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对楼?”
沈警恍惚之间想起谢玄交代的任务,除了蛤蟆车,他确实还提到要把对楼也拉出来参战。
沈警在作坊里帮忙的那几天,工匠们都在忙着制作蛤蟆车,并没有听说还要制作什么对楼之类的兵器。
眼前的对楼,实在是让沈警大开眼界。
这个东西,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实在是太神奇了!
那对楼,当真对得起“楼”这个名号,因为它看起来真的很像一座楼!
它的底盘大约也和蛤蟆车差不多,纯木板搭建,只不过相比蛤蟆车,对楼的底盘并没有那么宽大,内部也是中空的,大约可以容纳二十名左右的战士。
不同的是,蛤蟆车是有盖子的,而对楼的顶部并没有盖子,反而是露天的。
在露天的盖子上面,有搭建的类似凌云梯一般的两副竖梯,竖梯大约一丈高左右。
两副竖梯上还用榫卯结构搭建了一个横梯,相比竖梯,横梯的个头更大。
沈警站在对楼钱观察了半天,实在是想象不到这样的梯子搭配能做什么。
大约也是一种攻城的器具?
沈警思来想去,也只能做出这样的判断,谢老爷子也不是一般人呐!
北府多奇才!
王谧小子虽然奇计百出,是个少年英杰,然而,谢玄也并非等闲之辈,看看他一手打造的兵器,全都是天外来物,以往在战场上从没见过。可见,谢玄也是有真本事的!
人才济济,实乃北府之幸!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晋捡到一只战神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