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42章:稻作起源之华南说
目录:我在北大学考古| 作者:莫鞑| 类别:都市言情
苏亦之所以选择稻作遗址作为研究,并不是一时兴起,主要是跟杨式挺有关。
杨式挺的研究,除了岭南地区新石器考古,还涉及秦汉考古以及地方志,同时,他也是广东农业考古的先行者。
从农业考古方向入手,对于苏亦这样的后学来说,更能实现弯道超车。
毕竟,新石器分期,陶器研究,墓葬研究,这些研究都已经被前辈走在前面。
而中国的农业考古,直到八十年,中国农业考古之父陈文华创办了半年刊《农业考古》,农业考古学才逐渐称为一门新的学科。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办公室内,杨式挺望着苏亦,神情意外,“说说,你是怎么突然选定稻遗迹作研究方向的?这毕竟跟宿白先生的研究范围是不符合的。”
苏亦说,“我从小在农村老家长大,前几年还经常下地割稻谷,从小对稻谷有着深厚的感情,咱们国家也是农业大国,稻作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我觉得从稻遗迹入手了解石峡文化也是不错的角度,而且,我之前翻看论文,国内很少有学者从农业考古方面论述史前文化。”
听完这话,杨式挺更加吃惊,“农业考古?你认为农业考古是一个值得深入的考古方向?还打算作拓荒者?”
他多少吃惊苏亦的野心。
眼前的小家伙才多大啊。
就打算引领一个考古分支的走向了。
难道现在的北大学弟,魄力都这么大了吗?
苏亦摇头,“不算吧,国内应该有不少学者已经开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只是不算太深入,毕竟农业考古这边还没有专门的学术期刊,算不上一门学科,但众人拾柴火焰高,我相信再过几年,农业考古这方面会好很多。”
杨式挺说,“我记得咱们北大的师长,鲜少有人研究农业考古的,毕竟这个方面更加偏向农业史,主要研究的学者基本上都是农学院的,如果你真想从水稻起源方面入手,你可能需要到农学院去拜访相关的老师了,而且,还需要翻看不少关于生物学、水稻栽培学的资料,甚至农业史料也需要收集,一会,我给你列一个书单一些文献,你可以观看一下,如果有需要的话,咱们去中大或者农学院去拜访相关的前辈,应该会给你不少的启发。”
杨式挺并不是对稻谷起源问题毫无关注,所以,当苏亦确定了自己的想法,要作石峡稻遗迹研究的时候,他直接就给苏亦列出必读书单以及相关论文。
比如中大丁颖教授主编的《中国水稻栽培学》,1961版。
《稻作物科学论文选集》,农业出版社,1959年。
比如,郭老主编的《中国史稿》。
至于论文就多了。
比如彭如策的《我省栽培稻谷的历史有多久?马坝发现新石器时代稻谷》,南方日报,1961年10月28日。
莫稚的《五羊城传说新解——从一团炭化稻谷谈起》,羊城晚报,1962年2月25日。
甚至,还跟苏亦推荐了相关文献,因为广州一些汉墓之中,也有稻谷、栗、黍等粮食作物的发现。
可以让苏亦去作一些对比。
这一下子,苏亦就有活干了。
能够在那么短时间内推荐那么多专著跟论文集给苏亦观看,要说杨式挺对石峡稻遗迹没有一点想法,苏亦打死都不信。
而他之所以选择这个稻遗迹作为切入点,看重的就是这一点。
这个做法有点鸡贼跟讨巧,但也是苏亦接触石峡文化的时候,就多出来的想法。
有了书单跟相关论文推荐。
剩下就是苏亦的事情了。
首先要找书,收集资料。
书本还好,书店没有就去图书馆找,麻烦的是论文,跟后世直接从知网下载不一样,还要一一地去翻找。
想要收集到所需要的论文,在没有论文目录索引的情况之下,是一件很琐碎的事情。
写论文,没有引用,跟民科考古有啥区别?
好在,这些也只是琐碎,并不困难。
因为,这年头图书馆或者资料室都有意识的保存报纸跟相关书刊杂志。
其实,大部分的资料省博的图书室都有。
书架上是书刊杂志都都摆得整整齐齐的,基本上购买订阅的书刊杂志都会保留。
甚至报纸也是如此。
都用报纸夹子夹在一起,挂在书架墙壁上,归类清晰。
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人查找资料的时候,更加的便捷。
查找资料,苏亦大概花了一天的时间,剩下的时间就是观看资料了。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中大丁颖教授的《中国水稻栽培学》。
丁颖教授,或者是是丁颖院士,早在55年就当选科学院的学部委员,也就是现在的院士。
说是中大的丁颖教授,然而,丁颖教授并不仅仅是在中大任教,他还是中国农科院的首任院长,也兼任过华南农学院的院长。
他不仅是著名的农学家,还是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
也被称为中国稻作学之父,或者是杂交育种技术之父。
因为丁颖教授,早在1927年成功进行了水稻的杂交育种,也就是中山一号,为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嗯,杂交水稻和杂交育种其实关系不大,是完全两个概念。
想要了解石峡稻遗迹,水稻栽培学就必须要了解,除此之外,还要了解丁颖院士在水稻起源方面的学术主张。
其实,对于苏亦要研究石峡稻遗迹,不止杨式挺意外,就连沈明也意外。
因为不管从那个角度来说,苏亦都不应该选择这个方向。
北大的考古传承不是这一脉的。
然而,苏亦有自己打算。
所以当沈明问,“稻遗迹能研究出啥名堂啊?”
苏亦笑,“名堂还是有一些的,比如,在20世纪初,世界学术界主流观点都认为印度是世界栽培稻起源地,中国稻作是由印度传入的。然后这个说法被中大的丁颖教授给推翻了,还提出来著名的稻种起源‘华南说’,而,咱们石峡稻遗迹的发现,就是最好考古证据。”
他这话一出来,成功了引起办公室内众人的兴趣。
老吴同志,都忍不住问,“小苏,给我们说说咋回事。”
王大姐也说,“听你这么一说,咱们石峡发现的稻遗迹,还挺重要的啊。”
苏亦笑,“这一点,毋庸置疑。”
沈明问,“我还是比较好奇,你刚才提稻丁颖教授的华南说是咋回事。”
不关注稻作起源的人,丁颖教授这个名字还是很陌生的。
毕竟,在这个媒体资讯传播受限的年代,丁颖教授的名字肯定是不如后世的袁隆平老爷子出名。
看他们感兴趣,苏亦也就顺道跟他们分享一下自己知道的趣闻。
“当年,丁颖教授因在广州东郊犀牛岗发现野生稻而开始对稻作起源问题产生浓厚兴趣,并开始系统研究。1926年,丁颖用野生稻犀牛尾与农产品种“竹黏”杂育成“中山一号”。中山一号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在育种与生产上利用了半个多世纪,为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所以丁颖在1933年发表了论文《广东野生稻及由野生稻育成之新种》,认为中国稻种不仅起源于中国的野生稻,而且中国是世界稻种传播中心之一。”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先后发布了《谷类名实考》、《中国稻作之起源》、《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等论文,从生态、地理、历史、民族等方面系统论证了我国是栽培稻种起源地,而不是由印度传入的,并提出了华南地区是我国栽培稻种起源地的‘华南说’,不过遗憾的是‘华南说’在当时还缺乏有力的考古资料支持。”
这个时候,沈明插话,“这不,现在就有咱们石峡稻遗迹的发现啊。”
说着,他望向苏亦,“你小子,抓住一个好方向啊,以后,你就是咱们石峡稻遗迹研究的第一人了。”
苏亦摇头,“不算,咱们省博的莫稚老师早年间就曾经写过相关论文。”
莫稚是省博考古队的老人,资格比杨式挺还老,之前就是文物组的负责人。
所以大家都不陌生。
沈明笑,“那第二也不错。”
苏亦,“也不算第二,因为在莫稚老师之前,咱们省博的彭如策老师已经写过相关论文,应该最早报告马坝泥岭山岗因开辟公路发现了一团含碳化稻谷的红烧土(经丁颖教授鉴定为人工栽培稻)的学者。”
沈明,“……”
王大姐噗嗤,然后说,“当不了第一第二,作为咱们省博的前三可是可以的嘛,小苏加油,大姐我看好你。”
歪楼了。
还是老吴说,“小苏,你继续刚才的话题吧。”
苏亦才接着说,“石峡碳化古稻的发现,不仅填补了当时珠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栽培稻发现史上的空白,把中国南方地区(如云南)已知的最早种植栽培稻的历史由3000多年前提早到4500年前,并且为了珠江流域、华南地区栽培稻种起源、演变及传播增添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听到他这些话,众人望向他的目光不由变了变。
吴振华说,“这么说,你这个研究还是值得深入的啊。”
苏亦点头,“之前彭如策跟莫稚两位老师的论文,更多是报告性质,所以我觉得还有不少问题值得深入讨论的。”
吴振华皱起眉头,“据我所知,这些都不是北大诸位师长的研究方向吧,苏秉琦先生跟宿白先生,基本上不涉及稻作起源研究。”
在省博中,杨式挺无疑是北大正统嫡传,然而,吴振华也曾经在北大读过书。
甚至,说起来老吴的求学经历,还蛮坎坷的。
当年,广东哲学社科所招收一批高中生去中大读预科,后来,社科所跟中大因为学生分配的事情闹掰了。
吴振华他们这一批原本在中大念完预科并且要继续读四年本科的学生就被社科所全部召回。
然后把他们送去考古所进修两年多。
这两年多期间,其中就有一年的时间是在北大考古专业毕业班旁听学习的。
所以,老吴同志,虽然只有高中学历,但他是有北大学习和生活过的经历。
这也是为什么,一听到苏亦是北大研究生的时候,吴振华会对他特别对待的原因。
当初,吴振华一开始见面对他摆出黑脸,但后来相处的这段时间,老吴可没少教他东西。
要知道杨式挺是领导,忙。
业务方面,几乎是吴振华在带他。
这也是为什么,吴振华会对北大诸位师长的研究方向了如指掌的原因。
吴振华跟杨式挺有同样的疑惑,苏亦也只能用同样的理由去解释。
然而,跟杨式挺给他开书单不一样,老吴直接对他说,“既然你选定了这个方向,杨主任也支持,那我们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你有什么问题找沈明帮忙,一会,我也带你去库房吧,之前发现石峡遗址出土的不少炭化米粒都在库房存放,我带你过去拍照吧,估计,以后能够用到。”
说着,老吴感慨,“我能够帮你的,也就这些了。”
听到这话,苏亦内心感触颇多。
突然好庆幸,自己能过来省博实习,能够认识那么多热心肠的前辈。
……
……
PS:
引用了一些资料。
书籍:《岭南文论考古论集》、《霜叶集——GD省博老干部访谈录》(这书老贵,淘宝竟然一百多,翻了几页,老吴的故事就从这里出来的,后期应该作用不太大了,之前发货太慢,耽搁了一些,老吴的身份跟实际不符,可忽略)、《稽古探源——杨式挺研究员从事考古文博事业五十周年即八十寿辰文集》,这书倒是便宜在孔网包邮25,但干货不多。丁颖教授主编的《中国水稻栽培学》太厚了,买了也就翻翻,没时间看。
买了主要是心安。
论文:《谈谈石峡栽培稻遗迹》、《石峡文化初论》、《石峡文化——岭南史前考古学文化的中大发现》、《广东曲江石峡墓葬发掘简报》。嗯,还有章节里面提到的论文,基本上也翻看了。
论文检索很方便,直接从知网就可以下载。
嗯,说这些不是为了显摆,主要还是为了回复大家觉得更新慢的原因。
查的资料太多。
写一章,就花了好几个小时。
非工作的休息时间都占满了。
其实写北大考古这书,感觉有些吃力不讨好,原本想写一点浅一点的,写到后面变成自嗨了,那就无趣了。
如果大家喜欢的话,多多留言反馈一下,以后多多改进。
杨式挺的研究,除了岭南地区新石器考古,还涉及秦汉考古以及地方志,同时,他也是广东农业考古的先行者。
从农业考古方向入手,对于苏亦这样的后学来说,更能实现弯道超车。
毕竟,新石器分期,陶器研究,墓葬研究,这些研究都已经被前辈走在前面。
而中国的农业考古,直到八十年,中国农业考古之父陈文华创办了半年刊《农业考古》,农业考古学才逐渐称为一门新的学科。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办公室内,杨式挺望着苏亦,神情意外,“说说,你是怎么突然选定稻遗迹作研究方向的?这毕竟跟宿白先生的研究范围是不符合的。”
苏亦说,“我从小在农村老家长大,前几年还经常下地割稻谷,从小对稻谷有着深厚的感情,咱们国家也是农业大国,稻作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我觉得从稻遗迹入手了解石峡文化也是不错的角度,而且,我之前翻看论文,国内很少有学者从农业考古方面论述史前文化。”
听完这话,杨式挺更加吃惊,“农业考古?你认为农业考古是一个值得深入的考古方向?还打算作拓荒者?”
他多少吃惊苏亦的野心。
眼前的小家伙才多大啊。
就打算引领一个考古分支的走向了。
难道现在的北大学弟,魄力都这么大了吗?
苏亦摇头,“不算吧,国内应该有不少学者已经开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只是不算太深入,毕竟农业考古这边还没有专门的学术期刊,算不上一门学科,但众人拾柴火焰高,我相信再过几年,农业考古这方面会好很多。”
杨式挺说,“我记得咱们北大的师长,鲜少有人研究农业考古的,毕竟这个方面更加偏向农业史,主要研究的学者基本上都是农学院的,如果你真想从水稻起源方面入手,你可能需要到农学院去拜访相关的老师了,而且,还需要翻看不少关于生物学、水稻栽培学的资料,甚至农业史料也需要收集,一会,我给你列一个书单一些文献,你可以观看一下,如果有需要的话,咱们去中大或者农学院去拜访相关的前辈,应该会给你不少的启发。”
杨式挺并不是对稻谷起源问题毫无关注,所以,当苏亦确定了自己的想法,要作石峡稻遗迹研究的时候,他直接就给苏亦列出必读书单以及相关论文。
比如中大丁颖教授主编的《中国水稻栽培学》,1961版。
《稻作物科学论文选集》,农业出版社,1959年。
比如,郭老主编的《中国史稿》。
至于论文就多了。
比如彭如策的《我省栽培稻谷的历史有多久?马坝发现新石器时代稻谷》,南方日报,1961年10月28日。
莫稚的《五羊城传说新解——从一团炭化稻谷谈起》,羊城晚报,1962年2月25日。
甚至,还跟苏亦推荐了相关文献,因为广州一些汉墓之中,也有稻谷、栗、黍等粮食作物的发现。
可以让苏亦去作一些对比。
这一下子,苏亦就有活干了。
能够在那么短时间内推荐那么多专著跟论文集给苏亦观看,要说杨式挺对石峡稻遗迹没有一点想法,苏亦打死都不信。
而他之所以选择这个稻遗迹作为切入点,看重的就是这一点。
这个做法有点鸡贼跟讨巧,但也是苏亦接触石峡文化的时候,就多出来的想法。
有了书单跟相关论文推荐。
剩下就是苏亦的事情了。
首先要找书,收集资料。
书本还好,书店没有就去图书馆找,麻烦的是论文,跟后世直接从知网下载不一样,还要一一地去翻找。
想要收集到所需要的论文,在没有论文目录索引的情况之下,是一件很琐碎的事情。
写论文,没有引用,跟民科考古有啥区别?
好在,这些也只是琐碎,并不困难。
因为,这年头图书馆或者资料室都有意识的保存报纸跟相关书刊杂志。
其实,大部分的资料省博的图书室都有。
书架上是书刊杂志都都摆得整整齐齐的,基本上购买订阅的书刊杂志都会保留。
甚至报纸也是如此。
都用报纸夹子夹在一起,挂在书架墙壁上,归类清晰。
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人查找资料的时候,更加的便捷。
查找资料,苏亦大概花了一天的时间,剩下的时间就是观看资料了。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中大丁颖教授的《中国水稻栽培学》。
丁颖教授,或者是是丁颖院士,早在55年就当选科学院的学部委员,也就是现在的院士。
说是中大的丁颖教授,然而,丁颖教授并不仅仅是在中大任教,他还是中国农科院的首任院长,也兼任过华南农学院的院长。
他不仅是著名的农学家,还是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
也被称为中国稻作学之父,或者是杂交育种技术之父。
因为丁颖教授,早在1927年成功进行了水稻的杂交育种,也就是中山一号,为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嗯,杂交水稻和杂交育种其实关系不大,是完全两个概念。
想要了解石峡稻遗迹,水稻栽培学就必须要了解,除此之外,还要了解丁颖院士在水稻起源方面的学术主张。
其实,对于苏亦要研究石峡稻遗迹,不止杨式挺意外,就连沈明也意外。
因为不管从那个角度来说,苏亦都不应该选择这个方向。
北大的考古传承不是这一脉的。
然而,苏亦有自己打算。
所以当沈明问,“稻遗迹能研究出啥名堂啊?”
苏亦笑,“名堂还是有一些的,比如,在20世纪初,世界学术界主流观点都认为印度是世界栽培稻起源地,中国稻作是由印度传入的。然后这个说法被中大的丁颖教授给推翻了,还提出来著名的稻种起源‘华南说’,而,咱们石峡稻遗迹的发现,就是最好考古证据。”
他这话一出来,成功了引起办公室内众人的兴趣。
老吴同志,都忍不住问,“小苏,给我们说说咋回事。”
王大姐也说,“听你这么一说,咱们石峡发现的稻遗迹,还挺重要的啊。”
苏亦笑,“这一点,毋庸置疑。”
沈明问,“我还是比较好奇,你刚才提稻丁颖教授的华南说是咋回事。”
不关注稻作起源的人,丁颖教授这个名字还是很陌生的。
毕竟,在这个媒体资讯传播受限的年代,丁颖教授的名字肯定是不如后世的袁隆平老爷子出名。
看他们感兴趣,苏亦也就顺道跟他们分享一下自己知道的趣闻。
“当年,丁颖教授因在广州东郊犀牛岗发现野生稻而开始对稻作起源问题产生浓厚兴趣,并开始系统研究。1926年,丁颖用野生稻犀牛尾与农产品种“竹黏”杂育成“中山一号”。中山一号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在育种与生产上利用了半个多世纪,为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所以丁颖在1933年发表了论文《广东野生稻及由野生稻育成之新种》,认为中国稻种不仅起源于中国的野生稻,而且中国是世界稻种传播中心之一。”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先后发布了《谷类名实考》、《中国稻作之起源》、《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等论文,从生态、地理、历史、民族等方面系统论证了我国是栽培稻种起源地,而不是由印度传入的,并提出了华南地区是我国栽培稻种起源地的‘华南说’,不过遗憾的是‘华南说’在当时还缺乏有力的考古资料支持。”
这个时候,沈明插话,“这不,现在就有咱们石峡稻遗迹的发现啊。”
说着,他望向苏亦,“你小子,抓住一个好方向啊,以后,你就是咱们石峡稻遗迹研究的第一人了。”
苏亦摇头,“不算,咱们省博的莫稚老师早年间就曾经写过相关论文。”
莫稚是省博考古队的老人,资格比杨式挺还老,之前就是文物组的负责人。
所以大家都不陌生。
沈明笑,“那第二也不错。”
苏亦,“也不算第二,因为在莫稚老师之前,咱们省博的彭如策老师已经写过相关论文,应该最早报告马坝泥岭山岗因开辟公路发现了一团含碳化稻谷的红烧土(经丁颖教授鉴定为人工栽培稻)的学者。”
沈明,“……”
王大姐噗嗤,然后说,“当不了第一第二,作为咱们省博的前三可是可以的嘛,小苏加油,大姐我看好你。”
歪楼了。
还是老吴说,“小苏,你继续刚才的话题吧。”
苏亦才接着说,“石峡碳化古稻的发现,不仅填补了当时珠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栽培稻发现史上的空白,把中国南方地区(如云南)已知的最早种植栽培稻的历史由3000多年前提早到4500年前,并且为了珠江流域、华南地区栽培稻种起源、演变及传播增添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听到他这些话,众人望向他的目光不由变了变。
吴振华说,“这么说,你这个研究还是值得深入的啊。”
苏亦点头,“之前彭如策跟莫稚两位老师的论文,更多是报告性质,所以我觉得还有不少问题值得深入讨论的。”
吴振华皱起眉头,“据我所知,这些都不是北大诸位师长的研究方向吧,苏秉琦先生跟宿白先生,基本上不涉及稻作起源研究。”
在省博中,杨式挺无疑是北大正统嫡传,然而,吴振华也曾经在北大读过书。
甚至,说起来老吴的求学经历,还蛮坎坷的。
当年,广东哲学社科所招收一批高中生去中大读预科,后来,社科所跟中大因为学生分配的事情闹掰了。
吴振华他们这一批原本在中大念完预科并且要继续读四年本科的学生就被社科所全部召回。
然后把他们送去考古所进修两年多。
这两年多期间,其中就有一年的时间是在北大考古专业毕业班旁听学习的。
所以,老吴同志,虽然只有高中学历,但他是有北大学习和生活过的经历。
这也是为什么,一听到苏亦是北大研究生的时候,吴振华会对他特别对待的原因。
当初,吴振华一开始见面对他摆出黑脸,但后来相处的这段时间,老吴可没少教他东西。
要知道杨式挺是领导,忙。
业务方面,几乎是吴振华在带他。
这也是为什么,吴振华会对北大诸位师长的研究方向了如指掌的原因。
吴振华跟杨式挺有同样的疑惑,苏亦也只能用同样的理由去解释。
然而,跟杨式挺给他开书单不一样,老吴直接对他说,“既然你选定了这个方向,杨主任也支持,那我们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你有什么问题找沈明帮忙,一会,我也带你去库房吧,之前发现石峡遗址出土的不少炭化米粒都在库房存放,我带你过去拍照吧,估计,以后能够用到。”
说着,老吴感慨,“我能够帮你的,也就这些了。”
听到这话,苏亦内心感触颇多。
突然好庆幸,自己能过来省博实习,能够认识那么多热心肠的前辈。
……
……
PS:
引用了一些资料。
书籍:《岭南文论考古论集》、《霜叶集——GD省博老干部访谈录》(这书老贵,淘宝竟然一百多,翻了几页,老吴的故事就从这里出来的,后期应该作用不太大了,之前发货太慢,耽搁了一些,老吴的身份跟实际不符,可忽略)、《稽古探源——杨式挺研究员从事考古文博事业五十周年即八十寿辰文集》,这书倒是便宜在孔网包邮25,但干货不多。丁颖教授主编的《中国水稻栽培学》太厚了,买了也就翻翻,没时间看。
买了主要是心安。
论文:《谈谈石峡栽培稻遗迹》、《石峡文化初论》、《石峡文化——岭南史前考古学文化的中大发现》、《广东曲江石峡墓葬发掘简报》。嗯,还有章节里面提到的论文,基本上也翻看了。
论文检索很方便,直接从知网就可以下载。
嗯,说这些不是为了显摆,主要还是为了回复大家觉得更新慢的原因。
查的资料太多。
写一章,就花了好几个小时。
非工作的休息时间都占满了。
其实写北大考古这书,感觉有些吃力不讨好,原本想写一点浅一点的,写到后面变成自嗨了,那就无趣了。
如果大家喜欢的话,多多留言反馈一下,以后多多改进。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我在北大学考古》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我在北大学考古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