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汉末之并州匪政 正文 第十六章河东俊杰

正文 第十六章河东俊杰

目录:汉末之并州匪政| 作者:杨氏良家子| 类别:历史军事

    之所以与豪强世族能有这么大程度的缓和,与太原治下无数能臣干吏的努力息息相关。

    当初张瑞麾下全是一群莽夫,大军连克数县,都是粗暴的强征豪强土地。

    这也导致了豪强的激烈反抗,县城已经沦陷,豪强却依旧死守坞堡。

    甚至于当孟县大军南下至祁县时,整个南部郡县皆反,豪强举兵数万,要范防于未然,提前将孟县政权扼杀。

    若不是张瑞麾下大军实在是骁勇异常,当初孟县政权便夭折于豪强叛乱。

    及至后来裴潜、裴徽、王昶、荀兴、孙资、王机、刘胜、国礼、审配等大量能臣干吏投效。

    张瑞的政策才慢慢变得合理完善,不复当初粗暴模样。

    尤其是最重要的税制改革当中,裴潜居功至伟,稳步推进,乃使太原公仓私廪俱丰实。

    很多豪强愕然发现,郡县太平后,安心种田,家中粮仓丰实更胜往昔战乱之时。

    便渐渐接受了太原新政,接受了多缴纳些许赋税换取平宁的生活环境与更多的出仕机会。

    以至于后来朝廷任命的新任太原太守盖勋入境。

    有人愿意起兵造反,有人则冷眼旁观。

    这一切都是潜移默化中发生的,成才与壮大从来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当初张瑞怀揣着无数远超时代的政治理念来到汉末,自己却是一介普通宅男,从来未曾执掌政权,于是大大咧咧的将各种政治标语挂满城头,施政行事亦是粗暴霸道。

    导致豪强世族直接被自己推到了敌人的位置上。

    可乱世当中谁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重压之下,张瑞早已不是当初那名傻白的宅男。

    主政时间愈久,麾下能臣愈多,自己的施政手段就变得愈发圆滑了。

    至少从上党乃至河东,再未发生过豪强叛乱之事。

    如今张瑞询问河东豪强世族对太原政令观感如何,便是想知道那些尚未纳入统治的豪强对自己是何态度。以及太原的名声是否有被妖魔化。

    审配思虑了片刻,说道:“如今我军四路平定河东,上奉天子诏令,下解民众之倒悬,可谓应天顺时。有百姓箪食壶浆以迎将军,亦有豪强宗族愿为大军向导。然亦有顽固不冥者,死守坞堡,拒不承认郡县诏令,不一而足。”

    张瑞点头,说道:“我大军誓师之时便已严明军纪,此来乃是驱逐流寇,救世济民。要尽量吸纳河东境内一切力量,共讨白波。无论是汉室军兵还是豪强宗族,只要与吾等为善者,皆则其精华吸纳入府。”

    随后张瑞坚决的一挥手臂,说道:“但政令、律法尊严绝不容任何人玷污。无论豪强、世族有何贡献,必须遵守法令,配合郡县清查户籍,丈量田亩,分毫不差的缴纳赋税。”

    众人恭敬的行礼,赞道:“主公伟言明鉴。”

    “清查田亩,平均授田便由田曹史国礼全权负责。”

    田曹掾王昶正在太原统筹政务,随张瑞大军南下河东的便是田曹副官国礼,乃是当初科考中脱颖而出的一名农学士子,被任命为田曹史。

    国礼躬身应诺。

    张瑞便将目光转向国礼身边的裴绍,如今裴绍被任命为河东太守府主簿,总领河东政务,其实与河东太守的差距只有一枚银印青绶而已,乃是真正的封疆大吏。

    “裴主簿,吾既为河东太守,便有举贤任能之权,即刻起草文书,举卫氏长子卫觊为孝廉。”

    举孝廉乃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师生情分之一。

    以曹操为例。曹操由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所举荐为孝廉,开始仕途之路。

    随后便对司马家照顾有加。

    司马宣王还是个黄毛小子,未出仕时,五子良将之一的张郃已经封侯拜将。

    待到诸葛亮三出祁山时,张郃才堪堪是一名征西车骑将军。

    曹魏真正掌握重兵的是四征将军,即征东、征西、征南、征北将军。

    至张郃战死曹魏亦未舍得将其封为征西将军,而是封了一个由曹魏发明的杂号将军——征西车骑将军。

    而当年乳臭未干的司马懿此时官居何职?

    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

    督张郃等将共伐诸葛亮。

    由此可见举孝廉对彼此双方影响之深远。

    一旦卫觊接受了张瑞举荐为孝廉,出仕郡县,这一生便几乎与太原政权捆绑到了一起。

    而张瑞作为朝廷钦点的河东太守,一郡二十县父母官,认为他卫觊德行高洁,孝顺亲长、廉能正直,举他为孝廉,他哪有丝毫理由可以拒绝?

    如此河东卫氏便自然而然的会与张瑞亲近。

    更何况,白波劫掠河东,影响最大的就当属卫氏这种世家大族。

    一群贼寇肆虐乡野,烧杀掳掠,如蝗虫过境,必然导致世家大族斯文扫地,商路断绝。

    即便张瑞不去拉拢他们,他们或许也会主动来请为前驱。

    拉拢了卫氏,张瑞自然而然的便想到了河东三望。

    河东三望指的是河东郡境内的三支名门望族,分别是闻喜裴氏、汾阴薛氏以及解县柳氏。

    薛氏出过名将薛仁贵,柳氏则是以河东狮吼被引为成语。

    裴氏那更是不必说,史册记载整个裴氏家族世代豪杰俊迈,名卿贤相,摩肩接踵,辉耀前史,茂郁如林,代有伟人,彪炳史册,正史立传者六百余人,先后涌现五十九名宰相与五十九名大将军,其他一品以下官员难以计数。

    现如今薛氏与柳氏都还未发迹。

    但闻喜裴氏可是已经崭露头角。

    其中头角峥嵘者如裴潜在自己麾下居功至伟,其他亦有裴徽、裴琚、裴俊各自主政一方。

    而裴氏所在的闻喜县,就与张瑞如今驻军的东垣县南北相连。

    裴氏众贤才中随大军出征河东的有两人,其一是大权在握的裴琚,其二是忠贞有武略的裴俊。

    于是张瑞转向二人笑着说道:“如今大军光复闻喜在即,某曾听说闻喜县裴柏村内钟灵毓秀,豪杰俊迈,二位谁愿为我联系一番?”

    裴琚、裴秀对视一眼,最终更加英武的裴俊越众而出,说道:“俊愿为明公前驱。”

    张瑞满意的点头,右掌摊开,谢玄立即恭敬的放上四份文书。

    张瑞便递给了裴俊说道:“裴氏家风贞洁,族人皆当世俊杰。文杰大可内举不避亲。这是两份孝廉任命文书,两份茂才任命文书。某已亲自盖上印章,文杰归族之后可自行添上族中俊才名讳。某皆举而用之。”

    7017k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汉末之并州匪政》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汉末之并州匪政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