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 神机乱象
目录:崇祯十五年| 作者:韭菜东南生| 类别:历史军事
薛濂脸色微微发白,黔宁王沐王爷就是沐英,沐英不但是明初名将,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三段击战术,将火绳枪威力发挥到极致的人。所谓三段击,是指三个鸟铳手为一个小组,纵队排列,先由最前面的鸟铳手射击,然后退至队伍最后方装填弹药,由第二名士兵上前开火,再由第三名。
三人交替装弹、开火,使原本射击一次需要一分钟甚至更久的火绳枪效率提升三倍。
还有另外一种三段击,就是由三人之中射击精度最高的士兵充当射手,其余两个则负责枪弹和火绳的装配工作,如此也可以实现不间断射击。
后来欧洲又有人发明了四段击,五段击,但原理都是一样的。
不过虽然沐英早早就使用了三段击,但三段击并没有在明军中普及开来,即使是神机营,平常也很少用三段击操练。
“是。”
但薛濂不能拒绝,只能硬着头皮答应。
下了石台,召集有枪的军士,开始列队,毕竟人数少,而且没有雇佣军,因此神机营的列队倒还顺利。
此时,那一百具尸体已经被拖走,二十个靶盘很快立起来了,但血腥味依然是久久不散。
正常情况下,靶盘的距离是百步,戚继光的《练兵实纪》中记载,鸟铳手打100步外的靶,三枪需上靶两枪才算合格,但朱慈烺知道神机营训练驰废,因此特意令锦衣卫将靶盘设置在八十步处。
鸟铳有效距离是一百步,有效杀伤是五十步,五十步之内开枪,能击穿铁甲,听起来威力不小,但时下建虏主力都穿三层重甲,鸟铳很难对他们形成致命的杀伤力,而等到建虏冲到近前,鸟铳手们就只能丢盔弃甲了。
火枪威力小,而且有条件限制,这也是火枪占优的明军,面对建虏却一败再败的原因之一。
崇祯二年,北京永定门大战,大同总兵满桂排出九轮火器队轮番不间断射击,在火器队前面还有木栅保护,建虏重甲步兵在拆除木栅时,明军的铁弹雨点一样打在他们身上,但只听见叮叮当当的声音,却很少有建虏倒下--明军火器根本打不穿建虏的铁甲,等到妨碍骑兵的木栅被拆除,建虏骑兵冲入一阵砍杀,满桂就败了。
但这并不是表示火器无用,相反,只能表明明军的火器已经落后了。
火器依然是世界的潮流。
要想打败建虏,必须研发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火枪。
现阶段,鸟铳打建虏是差点,但打李自成却是够了。
看到推出的二十个靶盘,薛濂脸色更难看,随便放放“烟火”还行,但如果是“打靶”,他神机营可就要露馅了。
薛濂现在算是体会到徐卫良刚才的心情了,而想到徐卫良最后的下场,他脖子就凉飕飕--太子爷提前准备好了靶盘,难道是针对我而来吗?
他猜对了。
朱慈烺就是针对他。
京师三大营中,右掖营兵额最多,人马最盛,其主将徐卫良贪墨军饷也最多,而且徐卫良还是朱纯臣徐允祯的心腹,知道两人很多的秘密,因此,徐卫良是必须拿下的标杆。
而薛濂是另一个标杆。
松锦之战后,大明形势极其危急,要想逆转颓势,就必须改革军制,迅速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而在朱慈烺的规划中,火绳枪和长枪兵将成为新军防守的主力,神机营是火绳枪的试验田,朱慈烺绝对不允许像薛濂这种碌碌无为,只知道贪墨军资的勋贵,继续担任神机营的主将---一天都不行,今天就必须把薛濂撸掉。
第一支60人队开始装弹了。
火绳枪的装弹过程非常繁琐。
第一步:清理引火孔和引药锅;第二步,引药倒入引药锅,并合上引药锅盖;第三步,拧开装发射药的小瓶,将发射药从枪口倒入;第四步,将预先含在嘴中的弹丸装入枪口;第五步,从枪管下抽出通条,压实弹丸和发射药;第六步,点燃火绳,瞄准,最后扣动扳机。
这其中,最关键的是第五步的压弹,弹丸不能压的太实,不然会哑火,也不能太松,不然压力不够,射不了太远,威力也不够。
这60人应该是薛濂精选出来的老兵,看他们的装弹动作非常熟练。
照《练兵实纪》记载,一个合格的火枪兵装弹不能超过一分钟。
朱慈烺估摸了一下时间,这60人都在一分钟之内装弹完成了,其中那带队百户的速度尤其快。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有薛濂这种败坏的主将,但神机营三百年的底蕴还
在。
石台上,众将伸长了脖子看,眼睛里或多或少都带着一点不屑。
在他们看来,鸟铳实在没什么大用,还不如三眼铳。
时下明军大多不喜欢用鸟铳,反倒喜欢用威力一般的三眼铳。
鸟铳五十步就可以打穿一层铁甲,三眼铳在五十步之内仅能对无甲胄目标输出一点小伤害,对装备普通铠甲的士兵一直到三十步才有一点作用,如果对方是裹着三层重甲的建虏,三眼铳几乎毫无用处。
崇祯二年永定门之战,满桂使用的大部分都是这种无用的三眼铳。
而鸟铳的射击精度更是远远高于三眼铳,三眼统三十步之内想到击中敌人,都需要一定的运气,一个优秀的鸟铳手百步之内可以指哪打哪。
威力、精度相差如此之大,明军为什么还是喜欢用三眼铳呢?
三个原因。
第一,鸟铳对使用者的要求比较高,装弹过程更是繁琐,不经长期专业的训练,根本不会使用,三眼铳却是拿来就会用,特别适合明军现在招兵就用、没钱训练,直接上战场的政策。
第二,朝廷没钱又腐败,制造出来的鸟铳偷工减料,常常炸膛,且长期都没有改善,三眼铳虽然也遇到相同的问题,但因为制造工艺简单,质量有一定保证,炸膛率不高。
第三,鸟铳装弹射击太慢,远不如三眼统一口气射完三发痛快。
以上三个原因,导致鸟铳在军中并不太招人喜欢。
历史上,直到灭亡,鸟铳都没有在明军中普及,更遑论先进的燧发枪了。
今世,朱慈烺要改变这一现象。
当兵就要当精兵,混日子的兵他不要,不管燧发枪都复杂,他军中的士兵都必须会使用。
他要让大明朝的每一个人都明白,科技才是决定大明兴衰的第一要素,鸟铳、燧发枪用好了,不要说李自成,就是建虏的骑兵也不值一提,更远了说,广大的西伯利亚,永不冻的深水港海森崴,正等着来自东方的燧发枪兵团,驰骋纵横呢。
“预备……放!”
第一支60队终于是开火了。
砰砰砰砰。
声音震耳,硝烟弥漫。
二十个靶盘中了十四五个。
“不错不错,打的真不错。”
缓过精神的定国公徐允祯连连称赞,比起刚才的大汗淋淋,现在他已经恢复了喜色,眯着眼睛,没心没肺的笑。
朱纯臣和陈新甲却默不吱声。
两人都是聪明人,早看出皇太子来者不善,薛濂的官位看来是难保,就是不知道皇太子会怎么处理薛濂?
薛濂可是世袭的阳武侯,跟徐卫良完全不一样啊。
朱慈烺目光淡淡,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田守信和李若链一左一右的护着他,表情都有点紧张。石台下现在是实弹射击,万一有哪个心怀不满的**子,抬枪朝太子来一下,他们罪过可就大了,所以他们一点都不敢大意。
第一支60人结束,接着第二支,第三支,第四支60队的时候还凑合,等到第五支就出问题了,这一批军士动作生疏,已经显现出训练不足的缺点了,阵型更是乱七八糟,说是三段击,但根本看不出三段,只是一窝蜂的乱射。
而二十个靶盘,只七八个被击中。
石台上的众将满脸耻笑。
薛濂咬着牙,脸色很难看。
第六轮上来,依旧是第五轮的乱象,一窝人乱哄哄的上来,一阵乱射,又乱哄哄的下去。
到后来越来越不像话了,第十轮的时候,居然有军士连弹丸都装不上,即使装上弹丸的,砰砰砰打出去,硝烟缭绕,二十个靶盘只有一两个晃动了一下。
薛濂终于是忍不住了,冲上去拎着皮鞭,将两个连装弹都不会的军士踹倒在地,连抽带骂。
石台上的众将有人已经笑出声了。
朱纯臣和徐允祯也有点幸灾乐祸,薛濂虽然是神机营主将,但却不是他们的人,而是前任京营总督李守锜的亲信。李守锜虽然不是京营总督了,但影响犹在,因此,薛濂并不鸟朱纯臣和徐允祯,平常跟他们两人走的也不近。
三人交替装弹、开火,使原本射击一次需要一分钟甚至更久的火绳枪效率提升三倍。
还有另外一种三段击,就是由三人之中射击精度最高的士兵充当射手,其余两个则负责枪弹和火绳的装配工作,如此也可以实现不间断射击。
后来欧洲又有人发明了四段击,五段击,但原理都是一样的。
不过虽然沐英早早就使用了三段击,但三段击并没有在明军中普及开来,即使是神机营,平常也很少用三段击操练。
“是。”
但薛濂不能拒绝,只能硬着头皮答应。
下了石台,召集有枪的军士,开始列队,毕竟人数少,而且没有雇佣军,因此神机营的列队倒还顺利。
此时,那一百具尸体已经被拖走,二十个靶盘很快立起来了,但血腥味依然是久久不散。
正常情况下,靶盘的距离是百步,戚继光的《练兵实纪》中记载,鸟铳手打100步外的靶,三枪需上靶两枪才算合格,但朱慈烺知道神机营训练驰废,因此特意令锦衣卫将靶盘设置在八十步处。
鸟铳有效距离是一百步,有效杀伤是五十步,五十步之内开枪,能击穿铁甲,听起来威力不小,但时下建虏主力都穿三层重甲,鸟铳很难对他们形成致命的杀伤力,而等到建虏冲到近前,鸟铳手们就只能丢盔弃甲了。
火枪威力小,而且有条件限制,这也是火枪占优的明军,面对建虏却一败再败的原因之一。
崇祯二年,北京永定门大战,大同总兵满桂排出九轮火器队轮番不间断射击,在火器队前面还有木栅保护,建虏重甲步兵在拆除木栅时,明军的铁弹雨点一样打在他们身上,但只听见叮叮当当的声音,却很少有建虏倒下--明军火器根本打不穿建虏的铁甲,等到妨碍骑兵的木栅被拆除,建虏骑兵冲入一阵砍杀,满桂就败了。
但这并不是表示火器无用,相反,只能表明明军的火器已经落后了。
火器依然是世界的潮流。
要想打败建虏,必须研发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火枪。
现阶段,鸟铳打建虏是差点,但打李自成却是够了。
看到推出的二十个靶盘,薛濂脸色更难看,随便放放“烟火”还行,但如果是“打靶”,他神机营可就要露馅了。
薛濂现在算是体会到徐卫良刚才的心情了,而想到徐卫良最后的下场,他脖子就凉飕飕--太子爷提前准备好了靶盘,难道是针对我而来吗?
他猜对了。
朱慈烺就是针对他。
京师三大营中,右掖营兵额最多,人马最盛,其主将徐卫良贪墨军饷也最多,而且徐卫良还是朱纯臣徐允祯的心腹,知道两人很多的秘密,因此,徐卫良是必须拿下的标杆。
而薛濂是另一个标杆。
松锦之战后,大明形势极其危急,要想逆转颓势,就必须改革军制,迅速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而在朱慈烺的规划中,火绳枪和长枪兵将成为新军防守的主力,神机营是火绳枪的试验田,朱慈烺绝对不允许像薛濂这种碌碌无为,只知道贪墨军资的勋贵,继续担任神机营的主将---一天都不行,今天就必须把薛濂撸掉。
第一支60人队开始装弹了。
火绳枪的装弹过程非常繁琐。
第一步:清理引火孔和引药锅;第二步,引药倒入引药锅,并合上引药锅盖;第三步,拧开装发射药的小瓶,将发射药从枪口倒入;第四步,将预先含在嘴中的弹丸装入枪口;第五步,从枪管下抽出通条,压实弹丸和发射药;第六步,点燃火绳,瞄准,最后扣动扳机。
这其中,最关键的是第五步的压弹,弹丸不能压的太实,不然会哑火,也不能太松,不然压力不够,射不了太远,威力也不够。
这60人应该是薛濂精选出来的老兵,看他们的装弹动作非常熟练。
照《练兵实纪》记载,一个合格的火枪兵装弹不能超过一分钟。
朱慈烺估摸了一下时间,这60人都在一分钟之内装弹完成了,其中那带队百户的速度尤其快。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有薛濂这种败坏的主将,但神机营三百年的底蕴还
在。
石台上,众将伸长了脖子看,眼睛里或多或少都带着一点不屑。
在他们看来,鸟铳实在没什么大用,还不如三眼铳。
时下明军大多不喜欢用鸟铳,反倒喜欢用威力一般的三眼铳。
鸟铳五十步就可以打穿一层铁甲,三眼铳在五十步之内仅能对无甲胄目标输出一点小伤害,对装备普通铠甲的士兵一直到三十步才有一点作用,如果对方是裹着三层重甲的建虏,三眼铳几乎毫无用处。
崇祯二年永定门之战,满桂使用的大部分都是这种无用的三眼铳。
而鸟铳的射击精度更是远远高于三眼铳,三眼统三十步之内想到击中敌人,都需要一定的运气,一个优秀的鸟铳手百步之内可以指哪打哪。
威力、精度相差如此之大,明军为什么还是喜欢用三眼铳呢?
三个原因。
第一,鸟铳对使用者的要求比较高,装弹过程更是繁琐,不经长期专业的训练,根本不会使用,三眼铳却是拿来就会用,特别适合明军现在招兵就用、没钱训练,直接上战场的政策。
第二,朝廷没钱又腐败,制造出来的鸟铳偷工减料,常常炸膛,且长期都没有改善,三眼铳虽然也遇到相同的问题,但因为制造工艺简单,质量有一定保证,炸膛率不高。
第三,鸟铳装弹射击太慢,远不如三眼统一口气射完三发痛快。
以上三个原因,导致鸟铳在军中并不太招人喜欢。
历史上,直到灭亡,鸟铳都没有在明军中普及,更遑论先进的燧发枪了。
今世,朱慈烺要改变这一现象。
当兵就要当精兵,混日子的兵他不要,不管燧发枪都复杂,他军中的士兵都必须会使用。
他要让大明朝的每一个人都明白,科技才是决定大明兴衰的第一要素,鸟铳、燧发枪用好了,不要说李自成,就是建虏的骑兵也不值一提,更远了说,广大的西伯利亚,永不冻的深水港海森崴,正等着来自东方的燧发枪兵团,驰骋纵横呢。
“预备……放!”
第一支60队终于是开火了。
砰砰砰砰。
声音震耳,硝烟弥漫。
二十个靶盘中了十四五个。
“不错不错,打的真不错。”
缓过精神的定国公徐允祯连连称赞,比起刚才的大汗淋淋,现在他已经恢复了喜色,眯着眼睛,没心没肺的笑。
朱纯臣和陈新甲却默不吱声。
两人都是聪明人,早看出皇太子来者不善,薛濂的官位看来是难保,就是不知道皇太子会怎么处理薛濂?
薛濂可是世袭的阳武侯,跟徐卫良完全不一样啊。
朱慈烺目光淡淡,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田守信和李若链一左一右的护着他,表情都有点紧张。石台下现在是实弹射击,万一有哪个心怀不满的**子,抬枪朝太子来一下,他们罪过可就大了,所以他们一点都不敢大意。
第一支60人结束,接着第二支,第三支,第四支60队的时候还凑合,等到第五支就出问题了,这一批军士动作生疏,已经显现出训练不足的缺点了,阵型更是乱七八糟,说是三段击,但根本看不出三段,只是一窝蜂的乱射。
而二十个靶盘,只七八个被击中。
石台上的众将满脸耻笑。
薛濂咬着牙,脸色很难看。
第六轮上来,依旧是第五轮的乱象,一窝人乱哄哄的上来,一阵乱射,又乱哄哄的下去。
到后来越来越不像话了,第十轮的时候,居然有军士连弹丸都装不上,即使装上弹丸的,砰砰砰打出去,硝烟缭绕,二十个靶盘只有一两个晃动了一下。
薛濂终于是忍不住了,冲上去拎着皮鞭,将两个连装弹都不会的军士踹倒在地,连抽带骂。
石台上的众将有人已经笑出声了。
朱纯臣和徐允祯也有点幸灾乐祸,薛濂虽然是神机营主将,但却不是他们的人,而是前任京营总督李守锜的亲信。李守锜虽然不是京营总督了,但影响犹在,因此,薛濂并不鸟朱纯臣和徐允祯,平常跟他们两人走的也不近。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崇祯十五年》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崇祯十五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