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9章 南北差异
目录:崇祯十五年| 作者:韭菜东南生| 类别:历史军事
宋应星恍然:“臣鲁莽了。”
倒不是鲁莽,而是他太激动了,一时没想到那么多,稍微沉思一下,他赶紧道:“殿下,臣虽知晓种植之法,但却没有种子,如今已经是三月初,再有半个月就要播种了,因此需马上到福建或者吕宋岛采购种子!”
朱慈烺笑:“种子之事先生不用担心,我自有安排,但在这之前,还有一件事要先解决。”
“臣谨听命。”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我大明的根本,而农政又是农业的根本,农政之中,又以水利先行,如今连年大旱,水利就更是重要了,不然就算种下玉米和马铃薯,也难有太好的收成。”朱慈烺说。
宋应星很是惊讶,想不到对太子对农业竟然有这么深的理解。
吴甡却不惊讶,太子总是让他刮目相看。
宋应星激动道:“殿下所言甚是!人人都知江南为鱼米之乡,却不知江南虽河流密布,风调雨顺,但农人同样重视田间水利,各种水利设施随处可见。相反,臣从江西一路走来,发现北方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农田水力设施,全在靠天吃饭,如果北方也能兴建水利,纵使有大旱,也不会颗粒无收。故臣以为,天下没有薄田,只有懒汉。”
吴甡做过山西巡抚,对北方水利有很多了解,听到这里,忍不住插言道:“北方并非没有水利设施,各省各地的河道、差不多每年都要修缮的。北方各省的徭役,大部分也都用在了疏浚河道、加固堤坝之上,当然了,最近几年天灾人祸,北方水利确实有所松懈。”
听吴甡这么一说,宋应星便不敢说了。
朱慈烺笑:“先生不必有什么顾忌,但说无妨。”
宋应星这才放下包袱,先对吴牲施了一礼,才继续说道:“老朽与大人有些不同见解,斗胆试论之。北方作物比较抗旱,旱灾多少会有些收成,涝灾却往往颗粒无收,因此北方水利防涝重于抗旱,但如今的形势跟过去已然不同,北方连年大旱,未来几年的旱灾恐怕也不会缓解,因此北方水利必须改变指导思想,从防涝改为防涝抗旱并举。”
吴甡沉思道:“不错,确实应该改。”
宋应星受到鼓舞,继续说:“北方各地中,条件最好的便是京畿地区,京畿地区共有四条河流,纵贯南北,在京畿兴修水利,最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且京畿人口多,对粮食的需求量极大,多年来,朝廷一直依赖漕运,从南方千里转运粮食到京畿,一旦江南发生大灾或者是兵祸,无粮可运,京畿就危矣,但如果京畿地区能种植玉米,增产粮食,不但可以节省南粮北运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更能改变京畿只能依靠南粮的困局。”
朱慈烺不住点头。
是啊,京畿地区河流那么多,但有灌溉的却几乎没有,那些河水都白白浪费了,实在是可惜。如果兴修水利,将这些河流都运用起来,再配合新型农作物玉米,京畿粮食丰产,达到自给自足,并非完全不可能。
“若京畿成功,便可逐渐向山东山西河南推广。比起京畿,山西陕西更适合播种玉米和马铃薯,尤其玉米和马铃薯都是高产作物,只要推广开来,再兴修水利,纵使大旱,也会有相当的收成。有了收成,饥民们有了希望,也就不会跟着流贼造反了。”虽然快六十岁,但宋应星雄心仍在,说的慷慨激昂。
听到这里,吴甡兴奋的跳起来:“若真能如此,何患建虏不灭?流贼不平?”
不过很快的,他脸上的喜悦就变成了叹息,颓然的坐回去:“但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太难!不说玉米番薯百姓们愿不愿意播种,只说这兴修水利,就是难事一件。疏浚河道、加固堤坝都是费钱费力之事,且不能立刻见效,如今朝廷连年用兵,国库空虚,军饷尚且不足,兴修水利的银两,就更是没有了……”
宋应星也黯然了。
是啊,朝廷根本没钱,拿什么兴修水利?
“不能大规模修建,小规模修一下总是可以的。”朱慈烺接过话语,微笑的道:“我整顿京营,共得了三十万亩的官田,但水利设施已经荒废许久……”
吴甡和宋应星立刻明白朱慈烺的意思了。
“宋先生先从京营官田下手,银两和人力都不是问题。”朱慈烺笑。
“臣领命!”宋应星激动的行礼。太子这是把兴修水利的重任交给他了。
《天工开物》有专门的《水利》篇,朱慈烺细细研读之后,发现宋应星的一些看法,非常具有先进性,比工部的水利官员强多了,因此这一次兴修水利的任务,他决定也交给宋应星。
当然了,这并不表示要把工部抛在一边,工部的屯田和水利主事依然是朱慈烺准备借调的对象。
在这之前,宋应星宦海起伏,做过的最大官也不过是一个八品理司,虽有报国之心,但无处发挥,想不到年近六十岁,须发斑白之时,竟然迎来了一个大转机,得太子重视,宋应星心中的激动无法形容。
“殿下,兴修水利得征发徭役,如今的情势下,怕是有些困难……”吴甡欲言又止。
兴修水利必然要使用徭役,但大明现在内忧外患,天灾不断,民力已经非常疲惫了,即便是京畿地区,天下脚下,每一次征发徭役都会惹的鸡飞狗跳。
所以吴甡有点担忧。
太子虽然聪慧高远,但毕竟年轻,征发徭役是顺天巡抚衙门的权力,没有内阁的决意,没有顺天巡抚的执行,谁也无权征发徭役,皇太子也不例外。
“不。不用徭役。”朱慈烺微笑摇头:“先生忘记西便门外的数万灾民了吗?”
吴甡眼睛一亮:“殿下你是想……”
朱慈烺点头:“是的,西便门的粥厂,我已经去过三次了。灾民中虽然老弱妇孺众多,但并不是没有年轻人,粥厂一天只开一次,如果有一天开三次的地方,相信他们一定愿意去的。”
“原来殿下早有安排,臣佩服。”吴甡叹服不已。
朱慈烺不好意思的笑:“先生过誉了,我就是想给他们找一个吃饱饭的地方而已。”
倒不是鲁莽,而是他太激动了,一时没想到那么多,稍微沉思一下,他赶紧道:“殿下,臣虽知晓种植之法,但却没有种子,如今已经是三月初,再有半个月就要播种了,因此需马上到福建或者吕宋岛采购种子!”
朱慈烺笑:“种子之事先生不用担心,我自有安排,但在这之前,还有一件事要先解决。”
“臣谨听命。”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我大明的根本,而农政又是农业的根本,农政之中,又以水利先行,如今连年大旱,水利就更是重要了,不然就算种下玉米和马铃薯,也难有太好的收成。”朱慈烺说。
宋应星很是惊讶,想不到对太子对农业竟然有这么深的理解。
吴甡却不惊讶,太子总是让他刮目相看。
宋应星激动道:“殿下所言甚是!人人都知江南为鱼米之乡,却不知江南虽河流密布,风调雨顺,但农人同样重视田间水利,各种水利设施随处可见。相反,臣从江西一路走来,发现北方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农田水力设施,全在靠天吃饭,如果北方也能兴建水利,纵使有大旱,也不会颗粒无收。故臣以为,天下没有薄田,只有懒汉。”
吴甡做过山西巡抚,对北方水利有很多了解,听到这里,忍不住插言道:“北方并非没有水利设施,各省各地的河道、差不多每年都要修缮的。北方各省的徭役,大部分也都用在了疏浚河道、加固堤坝之上,当然了,最近几年天灾人祸,北方水利确实有所松懈。”
听吴甡这么一说,宋应星便不敢说了。
朱慈烺笑:“先生不必有什么顾忌,但说无妨。”
宋应星这才放下包袱,先对吴牲施了一礼,才继续说道:“老朽与大人有些不同见解,斗胆试论之。北方作物比较抗旱,旱灾多少会有些收成,涝灾却往往颗粒无收,因此北方水利防涝重于抗旱,但如今的形势跟过去已然不同,北方连年大旱,未来几年的旱灾恐怕也不会缓解,因此北方水利必须改变指导思想,从防涝改为防涝抗旱并举。”
吴甡沉思道:“不错,确实应该改。”
宋应星受到鼓舞,继续说:“北方各地中,条件最好的便是京畿地区,京畿地区共有四条河流,纵贯南北,在京畿兴修水利,最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且京畿人口多,对粮食的需求量极大,多年来,朝廷一直依赖漕运,从南方千里转运粮食到京畿,一旦江南发生大灾或者是兵祸,无粮可运,京畿就危矣,但如果京畿地区能种植玉米,增产粮食,不但可以节省南粮北运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更能改变京畿只能依靠南粮的困局。”
朱慈烺不住点头。
是啊,京畿地区河流那么多,但有灌溉的却几乎没有,那些河水都白白浪费了,实在是可惜。如果兴修水利,将这些河流都运用起来,再配合新型农作物玉米,京畿粮食丰产,达到自给自足,并非完全不可能。
“若京畿成功,便可逐渐向山东山西河南推广。比起京畿,山西陕西更适合播种玉米和马铃薯,尤其玉米和马铃薯都是高产作物,只要推广开来,再兴修水利,纵使大旱,也会有相当的收成。有了收成,饥民们有了希望,也就不会跟着流贼造反了。”虽然快六十岁,但宋应星雄心仍在,说的慷慨激昂。
听到这里,吴甡兴奋的跳起来:“若真能如此,何患建虏不灭?流贼不平?”
不过很快的,他脸上的喜悦就变成了叹息,颓然的坐回去:“但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太难!不说玉米番薯百姓们愿不愿意播种,只说这兴修水利,就是难事一件。疏浚河道、加固堤坝都是费钱费力之事,且不能立刻见效,如今朝廷连年用兵,国库空虚,军饷尚且不足,兴修水利的银两,就更是没有了……”
宋应星也黯然了。
是啊,朝廷根本没钱,拿什么兴修水利?
“不能大规模修建,小规模修一下总是可以的。”朱慈烺接过话语,微笑的道:“我整顿京营,共得了三十万亩的官田,但水利设施已经荒废许久……”
吴甡和宋应星立刻明白朱慈烺的意思了。
“宋先生先从京营官田下手,银两和人力都不是问题。”朱慈烺笑。
“臣领命!”宋应星激动的行礼。太子这是把兴修水利的重任交给他了。
《天工开物》有专门的《水利》篇,朱慈烺细细研读之后,发现宋应星的一些看法,非常具有先进性,比工部的水利官员强多了,因此这一次兴修水利的任务,他决定也交给宋应星。
当然了,这并不表示要把工部抛在一边,工部的屯田和水利主事依然是朱慈烺准备借调的对象。
在这之前,宋应星宦海起伏,做过的最大官也不过是一个八品理司,虽有报国之心,但无处发挥,想不到年近六十岁,须发斑白之时,竟然迎来了一个大转机,得太子重视,宋应星心中的激动无法形容。
“殿下,兴修水利得征发徭役,如今的情势下,怕是有些困难……”吴甡欲言又止。
兴修水利必然要使用徭役,但大明现在内忧外患,天灾不断,民力已经非常疲惫了,即便是京畿地区,天下脚下,每一次征发徭役都会惹的鸡飞狗跳。
所以吴甡有点担忧。
太子虽然聪慧高远,但毕竟年轻,征发徭役是顺天巡抚衙门的权力,没有内阁的决意,没有顺天巡抚的执行,谁也无权征发徭役,皇太子也不例外。
“不。不用徭役。”朱慈烺微笑摇头:“先生忘记西便门外的数万灾民了吗?”
吴甡眼睛一亮:“殿下你是想……”
朱慈烺点头:“是的,西便门的粥厂,我已经去过三次了。灾民中虽然老弱妇孺众多,但并不是没有年轻人,粥厂一天只开一次,如果有一天开三次的地方,相信他们一定愿意去的。”
“原来殿下早有安排,臣佩服。”吴甡叹服不已。
朱慈烺不好意思的笑:“先生过誉了,我就是想给他们找一个吃饱饭的地方而已。”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崇祯十五年》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崇祯十五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