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小说网 崇祯十五年 正文 第374章 鱼台县之战(1)

正文 第374章 鱼台县之战(1)

目录:崇祯十五年| 作者:韭菜东南生| 类别:历史军事

    看完转来的告急奏疏,朱慈烺一点都不惊奇。从流贼大军围困开封已经将近一个月,但却一次也没有攻城,只是不停的在城外挖掘壕沟的情形看,李自成这一回是死心塌地要当皇太极的学生,想要围点打援了。

    短时间之内开封城防无忧。

    进入济宁城,朱慈烺第一个召见的是商人赵敬之。

    明初期时,济宁为府,领3州12县。洪武十八年(1385年),改府为州,只领嘉祥、巨野、郓城三县。同时,兖州升为兖州府,驻滋阳县,领27州县。济宁归兖州府管辖。

    虽然只是一个州,但因为济宁位在京杭大运河之畔,过往船只众多,有江北小苏州的称号,虽比不上临清,但却也是一个繁华的所在。

    而有一点济宁是胜过临清的,那就是济宁城墙远比临清更高大、更坚固,历史上的崇祯十五年末,建虏入塞,南下肆虐之时,攻破了临清城,山东总兵刘泽清聚集所有兵马据守济宁城。见济宁城防坚固,城内兵马众多,建虏绕城而走,转而掳掠济南青州等地。

    所以朱慈烺并不担心闯贼大军围攻济宁。

    “见过殿下。”一别数月,赵敬之依然是那么儒雅,只是脸上风霜更多。

    他是四月中旬到南方的,但每年的新稻要在七月初才能成熟,现在这个时间,正是粮价的最高点,如果只从生意的角度出发,他是绝对不会在这个时间段到南方购粮的。可他知道太子殿下所图远大,非在商业的蝇头小利上着眼,因此他毫无怨言,一到湖广,立刻开始收购粮米,最终以一石一两六钱的价格(万历年间,一石米只六到七钱的银子),收购了六万石粮食,并雇佣大船,分批次的已经运到了济宁,首批两万石已经于前天全部到达,另有两万石已经到了鱼台县,明后天就可以到济宁。一石米一百多斤,按照一个人一天需要二斤粮的标准,这四万石的粮米,可供京营两万将士三个月的军粮。

    粮米收购价并不高,但漕运的运费却很惊人,几乎达到了1比0.5,这还是运到济宁,如果是京师,运比会达到一比一,算起来一石粮米从南方运到北方,运费最少也需要六钱银子。

    “殿下,这一批粮米是就近在湖广地区收购的,又只能走漕运,算起来价钱有点高了,等到七月,广东福建的早稻成熟了,走海运到天津,运费会低不少。臣估计,算上运费,一石稻米卖一两三钱银子就可以回本。”赵敬之道。

    中国南方热带地区,如海南、广东雷州半岛、广西南部、台湾的稻米一年有三熟,湖广,广东、福建地区的稻米有两熟,照赵敬之的商业规划,今年“京惠商行”要将广东福建的富余稻米全部通过海运,运送到京师。

    “商行的利润要留出来,照我们约定的,留一成。”朱慈烺道。

    赵敬之也没有客气,拱手称是。

    对赵敬之的工作,朱慈烺很满意。相比于官员的无所事事,赵敬之这样南北奔波、为大军解决后勤的商人才是实干家。

    谈话结束,朱慈烺将这次出京多带出的十万两银子全部交给了赵敬之,叮嘱他多买粮,又问其次子赵桓的情况?见太子殿下居然还记得自己的次子,赵敬之感动不已。此番到他济宁,赵桓则代他留在湖广坐镇,虽然年纪尚轻,赵桓却已经可以替他打理生意了。

    下午,朱慈烺召集众将,举行到达济宁之后的第一次军议。

    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商议向归德进军的办法。

    在济宁设立大本营,和丁启睿左良玉的大军南北夹击,收复归德府,是开封战略的第一步。

    稳妥起见,当然是由左良玉丁启睿的十八万大军北上,击败陈州的袁时中,进抵归德附近,太子再率京营出击,南北夹击归德的农民军,除非李自成派出强援,否则两军很轻松的就可以在商丘会师。

    虽然流贼有五十万,官军只有二十万,但不论武器装备还是训练程度,官军都略占上风,加之朱慈烺又有穿越者的优势,知道李自成可能会在开封之战使出的“阴招”,因此他并不打算在开封使用奇袭等一类的奇招,尤其是在初始阶段,以免李自成改变计划。

    只要按部就班的打,不急不躁,齐心协力,击败李自成,取得开封之战的胜利,并非难事。

    因此在军议之上,他否决了杨轩等几个年轻气盛的将领,想要奇袭归德的计划。

    战略目标清楚,不过具体执行仍需要小心,尤其是袁时中是一枚重要的“暗棋”,绝不能被李自成察觉。汝宁距离陈州三百里,骑兵三天可到,以小袁营的战力,绝对不是左良玉等人的对手。因此,左良玉丁启睿等人向小袁营的攻击,必须掌握好尺度,即要打,也不能大打,以免伤了袁时中的主力,令他不能在开封之战中发挥效果。

    军议结束,朱慈烺小声叮嘱田守信,并将亲手所写的命令,交给田守信,令他亲自前往汝宁,将密令向丁启睿左良玉等人宣读。平常命令都是信使传递,但此次命令至关重要,朱慈烺怕其他人压不住场,或者有什么纰漏,因此必须田守信亲自去走一趟。

    田守信是东宫典玺,代表太子,丁启睿左良玉等人必不敢小觑。

    从济宁到汝宁,将近八百里,骑马快则六天,慢则七到八天,虽然途径区域都在官府控制之下,但难保不会有流贼出没,因此朱慈烺派佟定方率一百武襄左卫和一百名三千营的骑兵护卫,一来保护田守信的安全,二来壮大他的声势,免得他到了汝宁,无人可用,变成一个孤零零的信使,令人小瞧了东宫。

    田守信和佟定方听令,两人带两百骑兵即刻出发。

    离开之前,田守信将巩永固请到一边,小声说话,请他在自己不在的这段时间里照顾好太子。

    巩永固点头答应。

    黄昏,朱慈烺率众将巡视城外的京营大营。

    大明朝有规制,客军一律不得入城,原本京营不算客军,因为京营是皇帝的亲兵,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主人,但京营自觉遵守这个规矩。明末官军素质参差不齐,抢劫百姓财物是常有的事情,不许官军进城,以免骚扰百姓的本意是好的,但操蛋的是,平常不让客军进城也就算了,遇上了战事,官军和流贼建虏作战,需要修整,或者要城墙后面喘口气的时候,官府居然也不让客军进城。

    当年赵率教驰援关内,不论三屯里还是蓟州,都将他四千疲惫不堪的骑兵拒之于外,以至于被建虏大军围攻,最后全军覆没。

    照理说,有此惨痛的教训,朝廷应该有所改过,但遗憾的是,不许客军进城,仍然是一条不能撼动的铁律。

    战时不许客军进城,这个规制非改不可。

    京营军营是依官道而建,军旗招展,帐篷错落有致,那一面代天出征的大旗在空中飘扬。正是晚饭时间,将士们正在排队领饭,一个个有说有笑,京营军规,操练和行军之时,是绝对不许乱说话的。只有每日的早中餐时间,士兵们可以不受限制的享受轻松。当太子经过时,所有人都是抱拳行礼,但不必下跪,这是朱慈烺定下的规矩,军中去除一切繁文缛节,无论将官还是士卒,非有必要,轻易不施行跪礼。

    朱慈烺欣慰的看到,士兵们精神旺盛,脚步轻盈又有力,说笑时的眼神和对白也都对即将到来的开封之战充满信心,虽然大部分人都是新兵,都还没有上过战场,但京营粮饷充足,士兵们每天都能吃上肉,体力充沛,三个月超严格的操练已经让他们身具信心,对即将到来的大战,非但没有恐惧,一个个反而还跃跃欲试的想要建功--京营军规,只有“军功田”才是永久归个人的,想要改变自己和后代的命运,士兵们只有立功这一条路,不然等到退役了,“俸禄田”还给京营后,他们就一无所有了。

    加上思想教导官每天晚上给他们洗脑,现在,他们每个人都将关外的建虏和中原的流贼视为仇忾。

    “殿下,京营必有可为啊……”

    身为兵部侍郎,吴甡对大明军队的糜**任何人都清楚,京营气象让他非常有信心。

    对京营的战力,朱慈烺还是有相当信心的,唯一不足就是缺乏上阵的经验,而最大的优势则是火器充足,一来一往,补了经验缺乏的劣势,所以不能着急,需慢慢调教,只要有两到三场的胜利,京营就能成为一支真正的精锐。

    “报!”

    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朱慈烺的思绪,抬头看,一名斥候兵急急奔到他面前:“殿下,一百里外出现敌情!”

    “哦?”朱慈烺和吴甡都是吃惊。

    “有一股流贼骑兵正隐匿在金乡县马庙镇一代的山林中,人数超过五千人。不过他们都偃旗息鼓,看不出是哪个贼首领军。”斥候气喘吁吁地报。

    朱慈烺脸色凝重:“拿地图来!”

    小太监唐亮拿来地图,两名锦衣卫展了开来,朱慈烺,吴甡还有京营诸将,都站在地图前看。

    济宁、金乡县、单县、归德。这四个地方是一条直线上面的四个点,官军要从济宁收复归德,非走金乡县和单县不可,同样,归德的流贼如果想要骚扰济宁的官军,也非经过这两县不可。

    据两个时辰前的消息,单县并没有发现敌情,但单县之后的金乡县现在却发现了流贼的踪迹,也就是说,有一股河南的流贼绕过了单县,悄悄抵达了金乡县的马庙镇。

    马庙镇位在金乡县西面,距县城不过二十里,距济宁也只有一百一十里,流贼都是骑兵,如果趁夜行军,拂晓之前就可以到达济宁城外,如果他们趁着佛晓,忽然袭击京营军营,在猝不及防之下,京营被贯营而出,一战而败,并非不可能。京营虽然有两万人,对方只有五千骑兵,但步兵对骑兵,历来就处于劣势,忽然被袭击,京营的火器又无法发挥威力,新兵们必然手忙脚乱。历史上,少数骑兵夜袭敌军大营,最后取得辉煌战绩的例子,数不胜数。

    朱慈烺暗叫一声侥幸,幸亏董朝甫发现了隐在山林中的流贼骑兵,不然今夜

    懵懵懂懂的睡去,明日清晨忽然遇上敌袭,京营的新兵将士们能否顶住压力,他还真不敢保证。

    当然了,京营大营也不是那么容易被突袭的,营地外挖掘有壕沟,十里之内有密集的岗哨,只要各个岗哨能认真职守,敌人大军一出现,他们立刻就会发出预警。

    “继续探!”朱慈烺道。

    “是。”

    斥候兵上马,急急而去。

    进到中军帐,朱慈烺召集众将:“诸位以为,贼军所为何来?”

    “流贼绕过单县,隐藏在马庙镇的山林中,其心叵测,怕是有袭我大营之意啊。”吴甡脸色凝重,他最担心的就是李自成舍弃开封城,转而来围攻太子,那样一来,国本就会处于危险之中。虽然隐藏在山林中的流贼骑兵只有五千人,但谁知道后面还有没有流贼大军呢?

    张家玉发言道:“臣以为,流贼来的正好,我军应该立刻构筑工事,以逸待劳,设一个空城计,待流贼突入营中后,发挥火器优势,可一举击破这股流贼!”

    “如果后面还有流贼大军呢?”吴襄问,作为辽东老将,他当年被建虏打怕了,行军作战最是谨慎。

    “那我军就退入济宁城。流贼来的人少不足以围困我军,来的人多,开封之围自解。济宁城池坚固,后面又有运河,我军火器充足,粮草无忧,周围州县又都在官府治下,援兵随时可达。退一万步讲,就算闯贼的五十万大军都来了,我军守不住济宁,依然还可以通过水路撤退。所以属下以为,济宁是一个远比开封对官军更有利的战场!”张家玉道。

    __————感谢“转只弯”大大的打赏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崇祯十五年》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崇祯十五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