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4章 收复归德
目录:崇祯十五年| 作者:韭菜东南生| 类别:历史军事
陈州通往开封的官道上,一匹快马正疾驰而行,马上的骑士连续挥鞭,恨不得马上就赶到目的地。
忽然,一支羽箭从道边的密林之中射了出来,马上骑士大吃一惊,急忙闪躲,不过羽箭的目标并不是他,而是他的坐骑。
“噗!”羽箭射中马臀,马匹一声长嘶,将骑士从马上掀翻下来。
几乎同时,两名骑士从密林之中疾驰而出,其中一人还张着弓箭,显然刚才的羽箭就是出自他手。
掉落马下的骑士在地上一个滚翻,爬起来就想要往道边的林子里钻。
但道边的林子忽然又冲出两个人,手里没拿武器,而且拿着渔网一样的东西,顺势向前一抛,就将想要逃跑的骑士网住了。其中一人大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妙哉妙哉!”
穿着儒衫,不过下摆却卷到腰中,皮肤白净,年轻又英俊,却是好久不见的侯方域。
那执弓的壮汉当然就是张名振了。
“干的不错!”
纵马驰来,见侯方域已经将人擒住,张名振少有的夸奖了侯方域一句。
侯方域却是不屑的哼了一下鼻子。
自从梁以樟入了小袁营,他二人搭伴在小袁营的外围为梁以樟传递情报以来,张名振对油头粉面、总是一副公子哥打扮的侯方域十分不满,不止一次的想要将他撵走,但侯方域偏是一个倔脾气,你越赶我,我越是不走,再上他是河南本地人,熟悉周围地形,说的一口标准的河南话,比之张名振和手下的七八个兄弟更容易在这一片混迹。
为了行动的顺利,张名振不得不留下他。而侯方域也看出了张名振对自己的鄙视,虽然改不了“油头粉面”的性子,但他却开始练习刀剑,开始朝文武双全发展,想着给张名振“打脸”,今日更是自告奋勇的参加行动。
张名振哈哈一笑,对侯方域的臭脸一点都不在意。一挥手:“走!”
四人擒了那名骑士,清理现场,急急离开,连受伤未死的那匹战马都拖到路边的密林中。
很快,身在小袁营的梁以樟就得到了消息,从那名奔往开封的骑士身上搜出了一份蜡丸密信,就像预料的那样,骑士果然是李岩安插在小袁营外围的联络人,而在一番严刑拷打之下,骑士供出了蜡丸密信的来源,也就是他在小袁营中的联络人。
袁参,袁时中的本家同乡,小袁营的中层掌盘,算是袁时中的一名心腹,想不到他竟然是李岩的暗线。袁时中知道后愤怒不已,令人将袁参立刻拿下,押到帐中询问。
证据面前,袁参没有顽抗,老老实实地都说了。原来他是三个月之前被李岩笼络的,这三月以来,固定每十天就向李岩传递一次消息,如果有特殊情况,则立刻汇报,今天是他特殊汇报的第一天,没想到就露出了马脚。
为什么要特殊汇报?因为袁时中传下命令,要小袁营准备撤退,这是重大消息,袁参要立刻禀报李岩。
找出了营中的奸细,袁时中不但没有放心,反而更加忧心了起来,因为袁参供述,他曾经将营中来了一名龙虎山老道,和大掌盘密议很长时间的情报,报告给了李岩。一旦大军回到开封,李岩提出要和他营中的老道见面,他可怎么办?作为闯营的情报负责人,李岩八成是认识梁以樟的,一旦让他认出,计划岂不是要败露?
梁以樟却摇头:“大掌盘放心,李岩不会认出我的。”
“为何?”
梁以樟面露苦涩:“这两月以来,梁某从生到死,又从死到生,尸山血海中走了一遭之后,早已经不是过去的梁以樟了,每日夜里,梁某都会被噩梦惊醒好几回,别说是李岩了,就是梁某自己照镜子,都不敢相信镜子里的是本人。”
袁时中楞了一愣,是啊,梁以樟现在瘦得像是一根棍,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走,胡须也斑白,容貌确实大变样。
不过袁时中还是担心,毕竟李岩不是一般人,而梁以樟的身份关系计划的成败和小袁营上上下下三万人的性命,他不得不小心谨慎。
看出了袁时中眼中的忧虑,梁以樟补充道:“大掌盘放心,梁某自有对付李岩的办法,纵使有什么意外,也绝不会拖累到小袁营。”
袁时中脸色一红,抱拳道:“大人哪里话?若非大人拨云见雾,阻却小袁营向毫州撤退的计划,小袁营现在说不定早已经死伤大半了,既然大人有信心,袁某绝对相信大人。大人休息吧,袁某先去杀了那个叛徒。”
梁以樟连忙阻止:“不。袁参不能死,袁参死了,李岩立刻就会怀疑小袁营,可令袁参将功赎罪,继续向李岩传递一些无关紧要的假情报,以麻痹李岩。袁参家人都在小袁营,相信他不敢不从。”
袁时中这才醒悟:“还是大人考虑的周全。”
正要离开,脚步声响,一人掀起帐帘,急急走了进来,压低声音报告:“大掌盘,闯营那边来人了,要我们放弃陈州,立刻向开封撤退!”
却是二当家刘玉尺。
袁时中脸色一喜,目光看向梁以樟:“大人果然神机妙算。”
崇祯十五年六月十五日,小袁营三万人马从陈州撤退,急急奔往开封,其断后的骑兵部队和左良玉的骑兵先锋在陈州北有接触,双方小打了一场,小袁营的骑兵部队不支而逃。
六月十六日下午,官军收复陈州。在陈州短暂修整一天后,十七日,继续向归德进发。留守归德的流贼已经撤退,但在撤退前,流贼发动贼兵和城中的百姓拆去了商丘城三段城墙,使归德变成一座难以坚守之城,又将城中青壮年全部裹挟而去,只留下一城的废墟和一堆走不了的老弱给官军。
汝宁官军进军的同时,太子朱慈烺率领两万京营也向归德逼来。
六月二十日,两军在归德会师。
当两军的先锋部队在商丘城外相遇之时,欢呼之声响彻原野。
官军士气大振,不止是因为流贼望风而逃,两军会师,顺利收复了归德,更是因为在太子殿下的军中有七十万两的军饷,欠饷许多的官军终于可以发饷了。
二十日下午,丁启睿、杨文岳、左良玉虎大威等文武官员都守在商丘城的东门外,等候太子车驾。作为先锋部队的三千营已经于今天上午抵达商丘,主将贺珍全身甲胄,率领三千营将士列阵而立,等候太子殿下的降临,其他武将,包括左良玉在内,都只是带了百十个亲兵--迎接太子又不是兵谏,谁也不敢带太多兵马。
田守信佟定方率领一百武襄左卫,紧邻三千营的军阵而立,两人到汝宁传达命令,督促各军按照太子殿下制定的时间向归德进军,到今日,算是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和当日在汝宁迎接田守信不同,今日的文官武将都是精神抖擞,已经连站一个时辰,却也没有人敢说累,同时也没有人敢大声议论,人人都远望东方的地平线,默默等待。
在场所有人,除了田守信佟定方和贺珍,其他人都还没有见过太子。对这位年仅十五岁的大明诸君,众人心中都充满了好奇。治国四策、抚军京营、又带兵出京,参与解围开封,当今太子所做的事情,已经超过了过去百年间,大明所有太子所做事情加起来的总和。所以众人都想知道,太子殿下究竟是怎样一副英明神武的样子?
“来了。”站在第一排的丁启睿眼力极好,一眼就看见前方地平线上升起的一面军旗。
站在他身边的杨文岳和左良玉同时张目向前看去。
只见官道的正前方,京营的飞龙大旗之下,一支千人的队伍正从远方缓缓而来。距离遥远之时,众人尚没有觉得这支部队有什么特别,只觉得这支队伍盔甲很齐备。等到越来越近,特别是那齐整的脚步踏动大地,发出霍霍的声响时,如左良玉虎大威这些久经战阵的将领,立刻就感觉到了这支部队的特殊和强大之处。
清一色的铁鳞甲,笠盔顶上的红缨像是沙漠深秋里的胡杨林,耀眼而夺目,远远望去,队伍行进的速度始终如一,长枪如林,精铁的枪尖在阳光下面闪动着耀眼地光泽。
等到再近了,看得就更是清楚。单县到归德的官道算是比较宽敞的,可容四辆马车并排行走,所以这支官军的行进队列正好是十人一列,一个是背着长盾的长盾手,一个圆盾手,剩下全是长枪兵,再后面的一排则全部都是扛着鸟铳、腰间系着弹药袋的火枪兵。但不管是什么兵种,所有人都目视前方,挺胸抬头,一张张黝黑的面容上满是肃杀之气,已经是六月底,正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又久旱没有下雨,气温极高,不要说身背铁鳞甲,就是光着身子在中原大地上行走也会满身是汗,令人受不了。左良玉虎大威他们的部队虽然是精锐,但在这种天气里,在没有敌情的情况下,也不会要求士兵全身甲胄,但眼前的这支部队却令人惊异的做到了这一点。
行进之中,有士兵摘下挂在腰间的椰瓢(椰子壳制成的军用水壶)或者是葫芦制成的水壶,往嘴里猛灌清水,但脚步不慢,依然能跟上全军的行军步伐。
走在队伍右侧的军官们都骑着马,全身铁鳞甲,腰悬长刀,不时停下马来,检视部下的行军速度和队形。
气温太高,每个人都热得满头大汗,但却没有人敢摘下头盔。
“强军啊!”
虽然不如左良玉和虎大威,但丁启睿从巡抚到督师。一直都在军中打滚,见到士兵多了,经历的战阵久了,是不是可战之兵,他也是有相当判断力的,所以当这支队伍的前锋走到五十步之内,大约一千多人的队伍全部进入视线之后,望着那整齐的队列,一面面在空中飘扬的三角军旗和那如林长枪之后,丁启睿忍不住就发出了一声赞叹。
杨文岳也是点头:“不愧是殿下抚军之下的京营!”
左良玉和虎大威包括众总兵都没有吱声。
京营两万多人,眼前这支队伍只有一千余人,就算是十里挑一,选出这么一支精锐也不算什么难事。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左良玉虎大威他们就经常这么做,有时甚至是带着自己的亲信家丁在督抚面前表演战阵冲杀,以博督抚们的开心。京营两万多人,有这么一支一千人的精锐,一点不奇怪。
“属下精武营千总徐文朴,拜见督师、总督大人。”
那一名身材精壮、满脸胡须的带队千总在五十步翻身下马,快步上前,到丁启睿和杨文岳面前抱拳见礼。
丁启睿捻着胡须,颌首笑问:“徐千总辛苦。殿下何在?”
“殿下已到十里之内,诸位大人稍后即可。”
徐文朴大声回答,然后快步返回,翻身上马,带领队伍继续向前,往城南方向扎营。
徐文朴之后,又过来了一支队列整齐、长枪如林的精锐步兵。
这一次带队千总是魏闯。
丁启睿和杨文岳又称赞。
左良玉虎大威等千总都心想,原来京营的精锐不止一千,而是有两千。
但等到第三支甲胄齐整、士气高昂的千人队伍从他们面前经过时,除了左良玉神色不变之外,虎大威等总兵都是惊奇了,难道京营两万士兵都是这样吗?装备齐整,士气高昂,如此高温之下行军,也没有一人露出疲惫或者是不满之色。却不知道太子殿下使用了什么“邪术”。竟然将不堪一战的京营练成了如此强军?
本来,众总兵心里最大的倚仗就是左良玉的部队,都想着大树底下好乘凉,现在心思却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京营有如此精锐,怕也不会比左良玉部差吧,或许开封之战未必全部要倚仗左良玉。当然了,京营基本都是步兵,骑兵只有一千余,比起左良玉部将近一万的骑兵,相差实在太远。在这个骑兵碾压步兵的时代,步兵再是精锐,也经不起骑兵的迂回背攻。
这一支千人的带队千总是杨轩。
杨轩行礼如仪的向丁启睿杨文岳见礼,丁启睿也行礼如仪问太子殿下何在?
“殿下已到八里之内。”
杨轩回答完毕,上马离开。
在他之后,又有三个精锐的步兵千人队从东门外经过。
这一来,连左良玉都微微色变了。
————感谢“铁血名工”的打赏
忽然,一支羽箭从道边的密林之中射了出来,马上骑士大吃一惊,急忙闪躲,不过羽箭的目标并不是他,而是他的坐骑。
“噗!”羽箭射中马臀,马匹一声长嘶,将骑士从马上掀翻下来。
几乎同时,两名骑士从密林之中疾驰而出,其中一人还张着弓箭,显然刚才的羽箭就是出自他手。
掉落马下的骑士在地上一个滚翻,爬起来就想要往道边的林子里钻。
但道边的林子忽然又冲出两个人,手里没拿武器,而且拿着渔网一样的东西,顺势向前一抛,就将想要逃跑的骑士网住了。其中一人大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妙哉妙哉!”
穿着儒衫,不过下摆却卷到腰中,皮肤白净,年轻又英俊,却是好久不见的侯方域。
那执弓的壮汉当然就是张名振了。
“干的不错!”
纵马驰来,见侯方域已经将人擒住,张名振少有的夸奖了侯方域一句。
侯方域却是不屑的哼了一下鼻子。
自从梁以樟入了小袁营,他二人搭伴在小袁营的外围为梁以樟传递情报以来,张名振对油头粉面、总是一副公子哥打扮的侯方域十分不满,不止一次的想要将他撵走,但侯方域偏是一个倔脾气,你越赶我,我越是不走,再上他是河南本地人,熟悉周围地形,说的一口标准的河南话,比之张名振和手下的七八个兄弟更容易在这一片混迹。
为了行动的顺利,张名振不得不留下他。而侯方域也看出了张名振对自己的鄙视,虽然改不了“油头粉面”的性子,但他却开始练习刀剑,开始朝文武双全发展,想着给张名振“打脸”,今日更是自告奋勇的参加行动。
张名振哈哈一笑,对侯方域的臭脸一点都不在意。一挥手:“走!”
四人擒了那名骑士,清理现场,急急离开,连受伤未死的那匹战马都拖到路边的密林中。
很快,身在小袁营的梁以樟就得到了消息,从那名奔往开封的骑士身上搜出了一份蜡丸密信,就像预料的那样,骑士果然是李岩安插在小袁营外围的联络人,而在一番严刑拷打之下,骑士供出了蜡丸密信的来源,也就是他在小袁营中的联络人。
袁参,袁时中的本家同乡,小袁营的中层掌盘,算是袁时中的一名心腹,想不到他竟然是李岩的暗线。袁时中知道后愤怒不已,令人将袁参立刻拿下,押到帐中询问。
证据面前,袁参没有顽抗,老老实实地都说了。原来他是三个月之前被李岩笼络的,这三月以来,固定每十天就向李岩传递一次消息,如果有特殊情况,则立刻汇报,今天是他特殊汇报的第一天,没想到就露出了马脚。
为什么要特殊汇报?因为袁时中传下命令,要小袁营准备撤退,这是重大消息,袁参要立刻禀报李岩。
找出了营中的奸细,袁时中不但没有放心,反而更加忧心了起来,因为袁参供述,他曾经将营中来了一名龙虎山老道,和大掌盘密议很长时间的情报,报告给了李岩。一旦大军回到开封,李岩提出要和他营中的老道见面,他可怎么办?作为闯营的情报负责人,李岩八成是认识梁以樟的,一旦让他认出,计划岂不是要败露?
梁以樟却摇头:“大掌盘放心,李岩不会认出我的。”
“为何?”
梁以樟面露苦涩:“这两月以来,梁某从生到死,又从死到生,尸山血海中走了一遭之后,早已经不是过去的梁以樟了,每日夜里,梁某都会被噩梦惊醒好几回,别说是李岩了,就是梁某自己照镜子,都不敢相信镜子里的是本人。”
袁时中楞了一愣,是啊,梁以樟现在瘦得像是一根棍,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走,胡须也斑白,容貌确实大变样。
不过袁时中还是担心,毕竟李岩不是一般人,而梁以樟的身份关系计划的成败和小袁营上上下下三万人的性命,他不得不小心谨慎。
看出了袁时中眼中的忧虑,梁以樟补充道:“大掌盘放心,梁某自有对付李岩的办法,纵使有什么意外,也绝不会拖累到小袁营。”
袁时中脸色一红,抱拳道:“大人哪里话?若非大人拨云见雾,阻却小袁营向毫州撤退的计划,小袁营现在说不定早已经死伤大半了,既然大人有信心,袁某绝对相信大人。大人休息吧,袁某先去杀了那个叛徒。”
梁以樟连忙阻止:“不。袁参不能死,袁参死了,李岩立刻就会怀疑小袁营,可令袁参将功赎罪,继续向李岩传递一些无关紧要的假情报,以麻痹李岩。袁参家人都在小袁营,相信他不敢不从。”
袁时中这才醒悟:“还是大人考虑的周全。”
正要离开,脚步声响,一人掀起帐帘,急急走了进来,压低声音报告:“大掌盘,闯营那边来人了,要我们放弃陈州,立刻向开封撤退!”
却是二当家刘玉尺。
袁时中脸色一喜,目光看向梁以樟:“大人果然神机妙算。”
崇祯十五年六月十五日,小袁营三万人马从陈州撤退,急急奔往开封,其断后的骑兵部队和左良玉的骑兵先锋在陈州北有接触,双方小打了一场,小袁营的骑兵部队不支而逃。
六月十六日下午,官军收复陈州。在陈州短暂修整一天后,十七日,继续向归德进发。留守归德的流贼已经撤退,但在撤退前,流贼发动贼兵和城中的百姓拆去了商丘城三段城墙,使归德变成一座难以坚守之城,又将城中青壮年全部裹挟而去,只留下一城的废墟和一堆走不了的老弱给官军。
汝宁官军进军的同时,太子朱慈烺率领两万京营也向归德逼来。
六月二十日,两军在归德会师。
当两军的先锋部队在商丘城外相遇之时,欢呼之声响彻原野。
官军士气大振,不止是因为流贼望风而逃,两军会师,顺利收复了归德,更是因为在太子殿下的军中有七十万两的军饷,欠饷许多的官军终于可以发饷了。
二十日下午,丁启睿、杨文岳、左良玉虎大威等文武官员都守在商丘城的东门外,等候太子车驾。作为先锋部队的三千营已经于今天上午抵达商丘,主将贺珍全身甲胄,率领三千营将士列阵而立,等候太子殿下的降临,其他武将,包括左良玉在内,都只是带了百十个亲兵--迎接太子又不是兵谏,谁也不敢带太多兵马。
田守信佟定方率领一百武襄左卫,紧邻三千营的军阵而立,两人到汝宁传达命令,督促各军按照太子殿下制定的时间向归德进军,到今日,算是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和当日在汝宁迎接田守信不同,今日的文官武将都是精神抖擞,已经连站一个时辰,却也没有人敢说累,同时也没有人敢大声议论,人人都远望东方的地平线,默默等待。
在场所有人,除了田守信佟定方和贺珍,其他人都还没有见过太子。对这位年仅十五岁的大明诸君,众人心中都充满了好奇。治国四策、抚军京营、又带兵出京,参与解围开封,当今太子所做的事情,已经超过了过去百年间,大明所有太子所做事情加起来的总和。所以众人都想知道,太子殿下究竟是怎样一副英明神武的样子?
“来了。”站在第一排的丁启睿眼力极好,一眼就看见前方地平线上升起的一面军旗。
站在他身边的杨文岳和左良玉同时张目向前看去。
只见官道的正前方,京营的飞龙大旗之下,一支千人的队伍正从远方缓缓而来。距离遥远之时,众人尚没有觉得这支部队有什么特别,只觉得这支队伍盔甲很齐备。等到越来越近,特别是那齐整的脚步踏动大地,发出霍霍的声响时,如左良玉虎大威这些久经战阵的将领,立刻就感觉到了这支部队的特殊和强大之处。
清一色的铁鳞甲,笠盔顶上的红缨像是沙漠深秋里的胡杨林,耀眼而夺目,远远望去,队伍行进的速度始终如一,长枪如林,精铁的枪尖在阳光下面闪动着耀眼地光泽。
等到再近了,看得就更是清楚。单县到归德的官道算是比较宽敞的,可容四辆马车并排行走,所以这支官军的行进队列正好是十人一列,一个是背着长盾的长盾手,一个圆盾手,剩下全是长枪兵,再后面的一排则全部都是扛着鸟铳、腰间系着弹药袋的火枪兵。但不管是什么兵种,所有人都目视前方,挺胸抬头,一张张黝黑的面容上满是肃杀之气,已经是六月底,正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又久旱没有下雨,气温极高,不要说身背铁鳞甲,就是光着身子在中原大地上行走也会满身是汗,令人受不了。左良玉虎大威他们的部队虽然是精锐,但在这种天气里,在没有敌情的情况下,也不会要求士兵全身甲胄,但眼前的这支部队却令人惊异的做到了这一点。
行进之中,有士兵摘下挂在腰间的椰瓢(椰子壳制成的军用水壶)或者是葫芦制成的水壶,往嘴里猛灌清水,但脚步不慢,依然能跟上全军的行军步伐。
走在队伍右侧的军官们都骑着马,全身铁鳞甲,腰悬长刀,不时停下马来,检视部下的行军速度和队形。
气温太高,每个人都热得满头大汗,但却没有人敢摘下头盔。
“强军啊!”
虽然不如左良玉和虎大威,但丁启睿从巡抚到督师。一直都在军中打滚,见到士兵多了,经历的战阵久了,是不是可战之兵,他也是有相当判断力的,所以当这支队伍的前锋走到五十步之内,大约一千多人的队伍全部进入视线之后,望着那整齐的队列,一面面在空中飘扬的三角军旗和那如林长枪之后,丁启睿忍不住就发出了一声赞叹。
杨文岳也是点头:“不愧是殿下抚军之下的京营!”
左良玉和虎大威包括众总兵都没有吱声。
京营两万多人,眼前这支队伍只有一千余人,就算是十里挑一,选出这么一支精锐也不算什么难事。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左良玉虎大威他们就经常这么做,有时甚至是带着自己的亲信家丁在督抚面前表演战阵冲杀,以博督抚们的开心。京营两万多人,有这么一支一千人的精锐,一点不奇怪。
“属下精武营千总徐文朴,拜见督师、总督大人。”
那一名身材精壮、满脸胡须的带队千总在五十步翻身下马,快步上前,到丁启睿和杨文岳面前抱拳见礼。
丁启睿捻着胡须,颌首笑问:“徐千总辛苦。殿下何在?”
“殿下已到十里之内,诸位大人稍后即可。”
徐文朴大声回答,然后快步返回,翻身上马,带领队伍继续向前,往城南方向扎营。
徐文朴之后,又过来了一支队列整齐、长枪如林的精锐步兵。
这一次带队千总是魏闯。
丁启睿和杨文岳又称赞。
左良玉虎大威等千总都心想,原来京营的精锐不止一千,而是有两千。
但等到第三支甲胄齐整、士气高昂的千人队伍从他们面前经过时,除了左良玉神色不变之外,虎大威等总兵都是惊奇了,难道京营两万士兵都是这样吗?装备齐整,士气高昂,如此高温之下行军,也没有一人露出疲惫或者是不满之色。却不知道太子殿下使用了什么“邪术”。竟然将不堪一战的京营练成了如此强军?
本来,众总兵心里最大的倚仗就是左良玉的部队,都想着大树底下好乘凉,现在心思却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京营有如此精锐,怕也不会比左良玉部差吧,或许开封之战未必全部要倚仗左良玉。当然了,京营基本都是步兵,骑兵只有一千余,比起左良玉部将近一万的骑兵,相差实在太远。在这个骑兵碾压步兵的时代,步兵再是精锐,也经不起骑兵的迂回背攻。
这一支千人的带队千总是杨轩。
杨轩行礼如仪的向丁启睿杨文岳见礼,丁启睿也行礼如仪问太子殿下何在?
“殿下已到八里之内。”
杨轩回答完毕,上马离开。
在他之后,又有三个精锐的步兵千人队从东门外经过。
这一来,连左良玉都微微色变了。
————感谢“铁血名工”的打赏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崇祯十五年》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崇祯十五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