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府兵方面,犯了常识性错误
目录:大隋主沉浮| 作者:碧海思云| 类别:历史军事
兄弟姐妹们,在府兵问题上,我犯了常识性错误:一是我之前说府兵的军府分为上中下三等,事实上除了这三等,以上还有一个特等。
二是由于少算了特等以后,军府所统兵力也搞混淆了,之前说上等军府统兵1500、中等统兵1200、下等统兵800。然而实际上是特等军府统兵1500人,分5团,每团300人;上等1200人,分6团,每团200人;中等1000人,分5团,每团200人;下等800人,分4团,每团200人。
也就是说,特等军府在团这一级比下面三种多了100人,而团以下的作战单位都是100人一旅、50人一队、10人一火、5人一伍。 府兵平时除了要进行军事训练之外,还要识旗号、唱军歌,三者同属于必须考核的项目;而各地府兵所在的军府分别由十二卫(四府不掌府兵)、东宫十率/六率分掌。当他们到京城值勤的时候(古称‘上番’),都住进所属的十二卫、东宫十率/六率的军营之中。
“上番”期间,朝廷为了检验府兵战斗力、军府将领统兵能力,便让他们到陌生环境进行军事演习。对抗双方分别由一个或者几个军府组成。而军事演习的具体事项由十二卫负责、兵部从旁协助。
除此以外,皇帝还会一個军营一个军营去巡视、演讲、灌输忠君爱国思想、讲解战术等等。就算皇帝去不了、教不了,他也会让太子、皇子、心腹亲信代表自己前去。所以十二卫、东宫十率/六率的大本营,还是当时最顶级的军事院校。
“军校”课程虽远不如现在完备、科学,但却符合当时需求;以那个时代的背景来说,已经十分先进、十分完备了。而十二卫将军们肩负着校长、授课老师之职;十二卫长史、诸曹等于是主任、后勤主管之类的文职人员。
至于很多隋唐小说里的主角一旦建议办军校,皇帝就大感兴奋、名臣名将跟着一起激动并大声赞同的论调,与皇帝和名臣名将的档次半点关系都没有,实则是…… 。。。。。。
府兵战斗力最鼎盛的时期,是在大业中前期,而不是唐朝。这可不是我捧隋黑唐,而是史学家们的论调。之所以如此:一、隋朝大业中前期的人口比唐朝多,如果说隋朝是百里挑一,唐朝或许只是十里挑一,优胜劣汰的余地差距大,士兵的战斗力,自然就出现了。
二、府兵制和均田制息息相关,两者都正式形成于隋朝,大业中期之前,朝廷分田到户(均田)以后,还论军功赏土地,承诺的封赏基本上都到位;而后,世家门阀借隋末乱世之契机,兼并了大量良田;剩下的良田,又先后被李渊、李世民赐给开国功臣、玄武门政变勋臣,这便导致均田制已经混乱了、朝廷无良田给百姓和士兵,结果很多时候承诺都失信于军,而士兵的作战意志、忠诚也因此而大跌。
三、隋朝士兵刚刚分田到户(均田),兼并土地的现象尚未兴起,所以士兵家有余粮,体格普遍好;初唐虽然也在维持均田制,可买卖、强夺土地的风气已经盛行于世,很多失去田地的士兵吃不饱、穿不暖,所以这也影响到士兵的体魄、意志、忠诚。
四、府兵制在大业中前期处于即将完成定制的阶段,整体制度虽然不如唐朝成熟,但不成熟,却意味着调兵打仗的时候非常灵活、将军们可操作的空间大。而唐朝虽然成熟了,但多如牛毛的框框套套,却导致军府的运作、调动十分僵化,调兵手续远比隋朝繁琐无数倍。 最典型的是府兵制成熟以后,唐朝既想用府兵、又怕十二卫将军带着治下军府造反,于是把各卫管辖的军府都打乱了。就以现在的区划来打个比方吧:比如说卫负责管34个军府,那么这34个军府肯定各在一个省/市;B卫也是如此。B彼此之间互不统属、谁也调不了谁的军府,如果朝廷让卫在北方打仗,B卫的某个军府哪怕在战场旁边,也不能动、也不能上战场,否则,以造反论处。那卫怎么办呢?也许只能调动自己在两湖两广的军府府兵。
士兵远道而来,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五、府兵制成熟以后,军法非常严苛,朝廷在军府之内大搞株连,《唐会要》就说贞观年间的士兵“自折手足,称为福手福脚,以避征戍”。到了武则天时期,《邺侯家传》说“时关东富实,人尤上气,乃耻之,至有熨手足以避府兵者,番上者贫羸受雇而来,是由府兵始弱矣。”
士兵们为了逃避服役,都这样子了,唐朝府兵的战斗力能如何?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府兵战斗力的差距,主要还是由制度造成的。而隋朝之所以没有出现这些现象,主要还是命短,来不及出现就挂了。如果国祚得以延续,估计也是如此。 此外还有很多论点,就不一一说明了。
。。。。。。
如果有人想了解府兵始末,建议买史学家谷霁光所写的《府兵制度考释》来读。不过《府兵制度考释》好像是谷先生写于上世纪40—50年代,之后改了很多次、很多年,直到62年才出版。所以此书虽然学术性强、十分严谨,但语句半文半白,比较晦涩。
我买的是78年印刷的繁体版,一读就想睡。
要是有人想买的话,千万别买繁体版;如果失眠的话,繁体版绝对是必备良药!
二是由于少算了特等以后,军府所统兵力也搞混淆了,之前说上等军府统兵1500、中等统兵1200、下等统兵800。然而实际上是特等军府统兵1500人,分5团,每团300人;上等1200人,分6团,每团200人;中等1000人,分5团,每团200人;下等800人,分4团,每团200人。
也就是说,特等军府在团这一级比下面三种多了100人,而团以下的作战单位都是100人一旅、50人一队、10人一火、5人一伍。 府兵平时除了要进行军事训练之外,还要识旗号、唱军歌,三者同属于必须考核的项目;而各地府兵所在的军府分别由十二卫(四府不掌府兵)、东宫十率/六率分掌。当他们到京城值勤的时候(古称‘上番’),都住进所属的十二卫、东宫十率/六率的军营之中。
“上番”期间,朝廷为了检验府兵战斗力、军府将领统兵能力,便让他们到陌生环境进行军事演习。对抗双方分别由一个或者几个军府组成。而军事演习的具体事项由十二卫负责、兵部从旁协助。
除此以外,皇帝还会一個军营一个军营去巡视、演讲、灌输忠君爱国思想、讲解战术等等。就算皇帝去不了、教不了,他也会让太子、皇子、心腹亲信代表自己前去。所以十二卫、东宫十率/六率的大本营,还是当时最顶级的军事院校。
“军校”课程虽远不如现在完备、科学,但却符合当时需求;以那个时代的背景来说,已经十分先进、十分完备了。而十二卫将军们肩负着校长、授课老师之职;十二卫长史、诸曹等于是主任、后勤主管之类的文职人员。
至于很多隋唐小说里的主角一旦建议办军校,皇帝就大感兴奋、名臣名将跟着一起激动并大声赞同的论调,与皇帝和名臣名将的档次半点关系都没有,实则是…… 。。。。。。
府兵战斗力最鼎盛的时期,是在大业中前期,而不是唐朝。这可不是我捧隋黑唐,而是史学家们的论调。之所以如此:一、隋朝大业中前期的人口比唐朝多,如果说隋朝是百里挑一,唐朝或许只是十里挑一,优胜劣汰的余地差距大,士兵的战斗力,自然就出现了。
二、府兵制和均田制息息相关,两者都正式形成于隋朝,大业中期之前,朝廷分田到户(均田)以后,还论军功赏土地,承诺的封赏基本上都到位;而后,世家门阀借隋末乱世之契机,兼并了大量良田;剩下的良田,又先后被李渊、李世民赐给开国功臣、玄武门政变勋臣,这便导致均田制已经混乱了、朝廷无良田给百姓和士兵,结果很多时候承诺都失信于军,而士兵的作战意志、忠诚也因此而大跌。
三、隋朝士兵刚刚分田到户(均田),兼并土地的现象尚未兴起,所以士兵家有余粮,体格普遍好;初唐虽然也在维持均田制,可买卖、强夺土地的风气已经盛行于世,很多失去田地的士兵吃不饱、穿不暖,所以这也影响到士兵的体魄、意志、忠诚。
四、府兵制在大业中前期处于即将完成定制的阶段,整体制度虽然不如唐朝成熟,但不成熟,却意味着调兵打仗的时候非常灵活、将军们可操作的空间大。而唐朝虽然成熟了,但多如牛毛的框框套套,却导致军府的运作、调动十分僵化,调兵手续远比隋朝繁琐无数倍。 最典型的是府兵制成熟以后,唐朝既想用府兵、又怕十二卫将军带着治下军府造反,于是把各卫管辖的军府都打乱了。就以现在的区划来打个比方吧:比如说卫负责管34个军府,那么这34个军府肯定各在一个省/市;B卫也是如此。B彼此之间互不统属、谁也调不了谁的军府,如果朝廷让卫在北方打仗,B卫的某个军府哪怕在战场旁边,也不能动、也不能上战场,否则,以造反论处。那卫怎么办呢?也许只能调动自己在两湖两广的军府府兵。
士兵远道而来,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五、府兵制成熟以后,军法非常严苛,朝廷在军府之内大搞株连,《唐会要》就说贞观年间的士兵“自折手足,称为福手福脚,以避征戍”。到了武则天时期,《邺侯家传》说“时关东富实,人尤上气,乃耻之,至有熨手足以避府兵者,番上者贫羸受雇而来,是由府兵始弱矣。”
士兵们为了逃避服役,都这样子了,唐朝府兵的战斗力能如何?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府兵战斗力的差距,主要还是由制度造成的。而隋朝之所以没有出现这些现象,主要还是命短,来不及出现就挂了。如果国祚得以延续,估计也是如此。 此外还有很多论点,就不一一说明了。
。。。。。。
如果有人想了解府兵始末,建议买史学家谷霁光所写的《府兵制度考释》来读。不过《府兵制度考释》好像是谷先生写于上世纪40—50年代,之后改了很多次、很多年,直到62年才出版。所以此书虽然学术性强、十分严谨,但语句半文半白,比较晦涩。
我买的是78年印刷的繁体版,一读就想睡。
要是有人想买的话,千万别买繁体版;如果失眠的话,繁体版绝对是必备良药!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隋主沉浮》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隋主沉浮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