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40章 时不我待
目录:末世从封王开始| 作者:飞花逐叶| 类别:历史军事
(章末彩蛋,内阁大臣挨训图!)
大安门外,陆续有官员走出。
官员们神色肃然,似乎全部都有心事,一个个都没说话。
朝会虽然结束了,但“勿谓言之不预”的警告,仍在官员们耳边回响,这让他们心情起伏不定。
经过赵延洵一番喝骂, 有的人醒悟了,决定以后踏踏实实做事,绝不再跟皇帝阳奉阴违。
但也有一部分人,在朝会时大受震动,可下了朝“冷静”一想,却又觉得皇帝太过苛刻,完全没给朝臣们留面子。
当然了, 赵延洵掌握着扫灭一切的力量,让这些人只能把怨气憋住。
勿谓言之不预也,这句话真不是开玩笑的……
朝臣们陆续散去,而此刻在乾安宫正殿内,一场召见正在进行。
如今内阁四位阁臣,次辅谢孝方去了南边,只剩三位阁臣还在京里。
此刻,三位阁臣跪在大殿,身旁摆放着奏疏,正向赵延洵禀告情况。
“难难难……说了这么多,就这一个难字!”
“要是不难,那谁都可以去嘎巴了,朕又何必劳烦你?”赵延洵怒容满面。
“臣万死!”王庭鹤应了一句。
从龙椅上起身,赵延洵走到王庭鹤面前,沉声道:“清查土地有难处,这事儿朕清楚, 你要做的是排除万难!”
“谁要是阻挠, 该治罪就治罪,谁要是阳奉阴违,你就杀鸡儆猴……”
“要治这帮人,办法多的是,为何你不采用措施?朝廷法度难道可以讲价钱?”
赵延洵说得轻松,但那是对他本人来说。
王庭鹤虽未内阁首辅,可他如今领这差事,靠他一人完全无法完成,他得依靠下面的蹭蹭官吏。
所以,真正难对付的不是地方大族,而是上下一心的官僚系统。
如今做的事,将会损害全体官绅利益,所有人自然会联合起来反对。
“王阁老,该怎么做,你比朕更清楚,有朕在后面给你撑着,你究竟在怕什么?”赵延洵弯下腰问道。
王庭鹤此刻不敢抬头,他只能颤颤巍巍答道:“老臣有负皇上圣恩!”
在王庭鹤叩首时,赵延洵向吴宏招了招手,后者顿时端来了一个托盘,上面摆放着几大叠奏疏。
从上面随意拿起几本,赵延洵扔在了王庭鹤面前,说道:“这些……是今天收到的,弹劾你的奏疏!”
“这样的奏疏,每天都会有十几道,朕全都给你压下了,你自己好好看看,他们说得对还是不对!”
清查土地,被下面人弹劾,这消息不新鲜,王庭鹤知道全被赵延洵给压下。
可当这些奏疏真的摆在面前,打开来看发现其所言非虚时,王庭鹤还是不住冒出冷汗。
“以前的朕给你压下了,以后的同样会是如此,朕只有一个要求……不管有多大难处,你都要把差事办好,不要被下面的杂音影响!”
“明白了没有?”
借着今日大朝会,赵延洵一番陈词,就是为了震慑朝野内外很多人。
如今朝廷各项大事铺开,如果不震慑住某些人,很有可能生出乱子来。
事实上,有了赵延洵在大朝会上的表态,在场三位阁臣都体会到了,皇帝改革的坚定决心。
朝会上说了一大堆,但总结起来就八个字。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臣明白!”
坐回龙椅上,赵延洵肃然道:“你明白就好,朕不希望再听到你诉苦,只盼望你下次上报,让朕看到罢免了搞事的官员,抄没了阻挠施政的家族……”
只见他端起茶杯,又问向陆朝文道:“说说各郡流民安置情况吧!”
这件事,是由陆朝文和成文光共负责,如今正有条不紊进行着。
事实上,在办这件事的同时,此二人还领着收缴税赋,以及协调各地粮仓的差事。
平日的大小政务,也是由他二人着处置,可以说他俩忙的是不可开交。
被点到名,陆朝文便开始介绍。
可听了一阵,没等陆朝文把话说完,赵延洵就扔出了手中奏折。
“陆阁老,快两个月了,才安排十五万百姓,什么意思?”
“中原各郡散步的流民,少说也有两百万人,你们要安排到什么时候去?”赵延洵厉声质问。
这些情况,他其实一直在关注,只是在今日才提出质问。
今天他的种种表现,无不透露出一种心态,那便是赵延洵着急了。
他眼下确实很着急,只因为到了三月中旬,中原的温度仍不是很高,这意味着今年粮食必然减产。
换句话说,如果不尽可能扩大生产范围,那么今年粮荒几乎是必然。
如今赵延洵系统技能点虽多,但每季度兑换上限只有二十万,即便全部兑成粮食,也依然无法堵上粮食缺口。
更何况,他的系统兑换能力,还得分一部分换其他东西。
眼下西北战云密布,大河以南丧尸还未完全肃清,这些都足以让赵延洵着急。
虽然说,着急解决不了问题,但如果赵延洵不表现出来,下面这些人就不会紧迫做事。
“回禀皇上,粮食收集分配,流民编队安置,官员选派任用,这些都需要时间……”陆朝文硬着头皮答道。
作为内阁大臣,面对皇帝的怒火,陆朝文也觉得压力很大,回答时只觉得胆战心惊。
赵延洵冷声道:“那是正常来说,如今非常时期,自然要用非常办法,你明白吗?”
“臣明白,下去之后,臣会多加督促……”陆朝文谨慎答道。
大殿内陷入沉默,三位阁臣各有心思,但都觉得自己的位置不好做。
当然了,这一切的唯一原因,是因为遇到了赵延洵这位皇帝。
太过强势的皇帝,直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尤其是在他发怒的时候
但接下来,赵延洵语气变得平静。
只听他说道:“朝廷现在是何情形,大晋如今是何境地,你们三位心里都明白!”
“不是朕急功近利,实在是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西北最新的奏报,关外胡人大人军已在集结,初步估算至少有十万人,外患可谓极其严重!”
当然了,大晋朝更大的外患,是来自于更西边的未知势力。
这些人撵走了胡人,而且看样子也在东迁,往后很可能也会跟大晋对上。
根据锦衣卫的最新情报,导致关外胡人和西边蛮子东迁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逐渐变长的冬天。
因为冬天时间变长,导致农作物减产,逼得那些人不得不往东边迁移。
换句话说,大晋冬天变长了,而在遥远的西边气候变化更大。
而更详细的情况,还得靠锦衣卫接下来的探查。
听到以上介绍,极为阁臣心中皆是一震,便对赵延洵的想法多了些理解。
“怪物降世,天灾不断,外敌入侵,可谓千年未有之变局……”
“诸位……你我君臣,担着天下安危,岂能不奋力而为?”赵延洵面色沉重道。
大安门外,陆续有官员走出。
官员们神色肃然,似乎全部都有心事,一个个都没说话。
朝会虽然结束了,但“勿谓言之不预”的警告,仍在官员们耳边回响,这让他们心情起伏不定。
经过赵延洵一番喝骂, 有的人醒悟了,决定以后踏踏实实做事,绝不再跟皇帝阳奉阴违。
但也有一部分人,在朝会时大受震动,可下了朝“冷静”一想,却又觉得皇帝太过苛刻,完全没给朝臣们留面子。
当然了, 赵延洵掌握着扫灭一切的力量,让这些人只能把怨气憋住。
勿谓言之不预也,这句话真不是开玩笑的……
朝臣们陆续散去,而此刻在乾安宫正殿内,一场召见正在进行。
如今内阁四位阁臣,次辅谢孝方去了南边,只剩三位阁臣还在京里。
此刻,三位阁臣跪在大殿,身旁摆放着奏疏,正向赵延洵禀告情况。
“难难难……说了这么多,就这一个难字!”
“要是不难,那谁都可以去嘎巴了,朕又何必劳烦你?”赵延洵怒容满面。
“臣万死!”王庭鹤应了一句。
从龙椅上起身,赵延洵走到王庭鹤面前,沉声道:“清查土地有难处,这事儿朕清楚, 你要做的是排除万难!”
“谁要是阻挠, 该治罪就治罪,谁要是阳奉阴违,你就杀鸡儆猴……”
“要治这帮人,办法多的是,为何你不采用措施?朝廷法度难道可以讲价钱?”
赵延洵说得轻松,但那是对他本人来说。
王庭鹤虽未内阁首辅,可他如今领这差事,靠他一人完全无法完成,他得依靠下面的蹭蹭官吏。
所以,真正难对付的不是地方大族,而是上下一心的官僚系统。
如今做的事,将会损害全体官绅利益,所有人自然会联合起来反对。
“王阁老,该怎么做,你比朕更清楚,有朕在后面给你撑着,你究竟在怕什么?”赵延洵弯下腰问道。
王庭鹤此刻不敢抬头,他只能颤颤巍巍答道:“老臣有负皇上圣恩!”
在王庭鹤叩首时,赵延洵向吴宏招了招手,后者顿时端来了一个托盘,上面摆放着几大叠奏疏。
从上面随意拿起几本,赵延洵扔在了王庭鹤面前,说道:“这些……是今天收到的,弹劾你的奏疏!”
“这样的奏疏,每天都会有十几道,朕全都给你压下了,你自己好好看看,他们说得对还是不对!”
清查土地,被下面人弹劾,这消息不新鲜,王庭鹤知道全被赵延洵给压下。
可当这些奏疏真的摆在面前,打开来看发现其所言非虚时,王庭鹤还是不住冒出冷汗。
“以前的朕给你压下了,以后的同样会是如此,朕只有一个要求……不管有多大难处,你都要把差事办好,不要被下面的杂音影响!”
“明白了没有?”
借着今日大朝会,赵延洵一番陈词,就是为了震慑朝野内外很多人。
如今朝廷各项大事铺开,如果不震慑住某些人,很有可能生出乱子来。
事实上,有了赵延洵在大朝会上的表态,在场三位阁臣都体会到了,皇帝改革的坚定决心。
朝会上说了一大堆,但总结起来就八个字。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臣明白!”
坐回龙椅上,赵延洵肃然道:“你明白就好,朕不希望再听到你诉苦,只盼望你下次上报,让朕看到罢免了搞事的官员,抄没了阻挠施政的家族……”
只见他端起茶杯,又问向陆朝文道:“说说各郡流民安置情况吧!”
这件事,是由陆朝文和成文光共负责,如今正有条不紊进行着。
事实上,在办这件事的同时,此二人还领着收缴税赋,以及协调各地粮仓的差事。
平日的大小政务,也是由他二人着处置,可以说他俩忙的是不可开交。
被点到名,陆朝文便开始介绍。
可听了一阵,没等陆朝文把话说完,赵延洵就扔出了手中奏折。
“陆阁老,快两个月了,才安排十五万百姓,什么意思?”
“中原各郡散步的流民,少说也有两百万人,你们要安排到什么时候去?”赵延洵厉声质问。
这些情况,他其实一直在关注,只是在今日才提出质问。
今天他的种种表现,无不透露出一种心态,那便是赵延洵着急了。
他眼下确实很着急,只因为到了三月中旬,中原的温度仍不是很高,这意味着今年粮食必然减产。
换句话说,如果不尽可能扩大生产范围,那么今年粮荒几乎是必然。
如今赵延洵系统技能点虽多,但每季度兑换上限只有二十万,即便全部兑成粮食,也依然无法堵上粮食缺口。
更何况,他的系统兑换能力,还得分一部分换其他东西。
眼下西北战云密布,大河以南丧尸还未完全肃清,这些都足以让赵延洵着急。
虽然说,着急解决不了问题,但如果赵延洵不表现出来,下面这些人就不会紧迫做事。
“回禀皇上,粮食收集分配,流民编队安置,官员选派任用,这些都需要时间……”陆朝文硬着头皮答道。
作为内阁大臣,面对皇帝的怒火,陆朝文也觉得压力很大,回答时只觉得胆战心惊。
赵延洵冷声道:“那是正常来说,如今非常时期,自然要用非常办法,你明白吗?”
“臣明白,下去之后,臣会多加督促……”陆朝文谨慎答道。
大殿内陷入沉默,三位阁臣各有心思,但都觉得自己的位置不好做。
当然了,这一切的唯一原因,是因为遇到了赵延洵这位皇帝。
太过强势的皇帝,直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尤其是在他发怒的时候
但接下来,赵延洵语气变得平静。
只听他说道:“朝廷现在是何情形,大晋如今是何境地,你们三位心里都明白!”
“不是朕急功近利,实在是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西北最新的奏报,关外胡人大人军已在集结,初步估算至少有十万人,外患可谓极其严重!”
当然了,大晋朝更大的外患,是来自于更西边的未知势力。
这些人撵走了胡人,而且看样子也在东迁,往后很可能也会跟大晋对上。
根据锦衣卫的最新情报,导致关外胡人和西边蛮子东迁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逐渐变长的冬天。
因为冬天时间变长,导致农作物减产,逼得那些人不得不往东边迁移。
换句话说,大晋冬天变长了,而在遥远的西边气候变化更大。
而更详细的情况,还得靠锦衣卫接下来的探查。
听到以上介绍,极为阁臣心中皆是一震,便对赵延洵的想法多了些理解。
“怪物降世,天灾不断,外敌入侵,可谓千年未有之变局……”
“诸位……你我君臣,担着天下安危,岂能不奋力而为?”赵延洵面色沉重道。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末世从封王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末世从封王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错误/举报